03.06 合肥为什么一直往南发展而不是往北?

用户5479065172


现在城市的发展和教育一样讲均衡发展!一个城市的发展在初期会有一个区域先发展,特别是合肥过去财力不够的时候,实际上滨湖新区的发展已经过度和饱和了、特别是巢湖湿地和环境保护,已经不适合这样的过度发展了。那些以炒房为主的人,自然希望滨湖房价越来越高,但是随着巢湖湿地和环境的查处力度的不断加强,现在谁也不敢越红线发展了。从人口稠密度来看,北城最密!北城现在随着人口不断融入,交通和商场、医院都在不断完善。合肥最具有活力四射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北城。北城的范围从双墩、下塘和水湖,不断扩展,特别是两年辅导期双凤开发区就要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北城的经济和居住的发展日新月异!那些陈旧观念会被完全抛弃!


加油china


我来合肥地图放上来一看就知道了。

其实合肥不是一味往南发展,只是因为南边发展早点而已。

现在合肥的西边高新区和东北的新站区都在如火如荼的发展,速度一点也不比南边慢。

合肥真正没发展的地方是西北方向。

那么为什么呢?

请看下图:

看到左上角那两个大水库了吗?

那是合肥人的饮水来源,分别是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

水库周边属于水源地保护范围,不能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和工业用地。

只能做旅游业和休闲业、农业。

所以,那边的基础设施一直薄弱,连路网都没健全。


肉丝面大杂烩


合肥向南发展,既有天然的区位优势,也有明显的战略发展意图。可以从一下几点来回答。

首先,国家级滨湖新区的规划。这个可以说是安徽的大手笔!巢湖是长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滨湖新区位于合肥南部,毗邻巢湖,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天津的滨海新区,上海的浦东,重庆的两江新区,都是依水而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滨湖新区2006年启动建设,2016年安徽省政府迁至滨湖,可以说,这个新区的战略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滨湖启动建设后不久,各大中小学教育资源,合肥最好的高中,相继搬过去,六大国有银行安徽分行总部搬过去,安徽人喜欢说举全省之力建设合肥,而合肥呢,又要把滨湖作为重中之重!是不是还可以说,现在是举全省之力建设滨湖新区!而一旦滨湖新区申报国家级新区获批,就直接由省管辖!

这样一个大的战略规划区在合肥的南部,合肥很自然就是要向南发展呀!

围绕这个滨湖新区,近水楼台先得月,合肥南部的肥西,西边的高新区,都获得了重大利好。滨湖原先的规划,是要建金融中心,以金融产业为特色。刚建设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路边的广告牌上有时会打上这样的标语,叫打造安徽的浦东。那么这个定位现在不怎么去突出宣传它了,毕竟,安徽搞金融,的确没有优势,比较虚。我们看现在的滨湖新区的规划,是滨湖科学城这个提法,滨湖科学城的范围,就超出了滨湖新区了!那么这个概念,主要囊括了肥西和高新的部分区域!那么以后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是不是要变化?这个不好说,但是从规划上来说,合肥的南部,西南部,以及西部,乃至西北部的蜀山区、庐阳区一部分,可以说是在这个规划下连成一片了。因为已经获批的国家科学中心主体就在高新区,蜀山区和庐阳区也占了一部分。

合肥的口号是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从政府关于滨湖科学城的这个规划来看,战略意图是明显的,优势资源可以说都集中在南部和西部,既由区位优势决定,也由原先的产业基础决定。

今天就从滨湖新区这个角度来说说合肥为什么向南边发展。下次再谈一谈别的方面,比如教育,产业等。





大城小民


合肥,未来的前途一定是沿江,一路向南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沿江城市,一方面,和上海南京杭州一起,成为长三角核心城市,另一方面,和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一起,成为长江五虎。合肥,必将是"大湖名城,长江明珠"双料城市。

合肥,可以向前迈出一小步,完成他由滨湖到沿江的华丽转身。这就是,合肥可以代管合肥都市圈成员的桐城,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沿江城市,彻底摆脱人们对合肥是一个与长江无关的内陆城市的看法。

如果说,二十年前,合肥走出护城河区域,走向巢湖岸边,开启了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新时代,合肥开始突飞猛进,一跃成为省会经济前十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那么今天,合肥,沿着江淮运河的走向,由巢湖走向长江,成为“大湖名城,长江明珠“双料城市,则揭开了合肥创建长江经济带特大城市的新篇章,合肥的经济实力、影响力首位度必将大大提升,以合肥为代表的整个皖中的崛起,又必将提高整个安徽在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中的分量。四大科教基地之一、三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四大存储基地之一的合肥必将迎来爆发式发展,向新一线城市迈进!


心语微言


1.合肥往南发展是偶然的趋势.

由于巢湖市达不到地级市的标准,撤地设县级市,三市瓜分巢湖市,合肥独占巢湖,吞并了巢湖的南部,就使得合肥慢慢往南发展。

2.合肥往南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安徽的发展较好的城市大部分都分布在南部,合肥得向南发展与这些城市进行融合与交流,合作,争取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提高合肥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也是为了壮大合肥城市圈。(抱团取暖)

“皖江经济带”的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合肥作为皖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必须向南靠拢,与下面城市进行融合才能更好地开发皖江。(国家战略)

随着安徽部分城市加入长三角,合肥作为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也积极配合长三角的工作,分担长三角的压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重心自然会向南倾斜。(谋求发展)

3.合肥不宜向北发展.

北部城市分布较散,发展较慢,环境较差,难以聚拢发展。而且交通设施并不太好,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仅靠安徽一省之力难以有多大起色。再加上淮河以北和以南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难以融合。

合肥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在国内大城市里面,合肥并不出众,反而经常被忽视。所以,他需要更多的机遇,更大的发展。他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独当一面,更别提带动皖北发展了!


我不会不在o


从合肥的城市宣传口号就能看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要打造一个品牌,对于一个地处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边缘的城市,地理位置很难定位,只能把中国人都比较熟悉的巢湖圈起来给自己涨面子,让巢湖成为自己的城市内湖。

其次一个是安徽省内的城市分布就是南边的相对北边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文化底蕴相对丰厚,合肥也在急切想融入长三角城市区,所以想极力往南边靠拢。

再次一个就是南边的近一点的县城舒城、庐江、无为、巢湖、桐城,远一点的芜湖、铜陵、马鞍山、安庆相对于其他地级市距离合肥比较近一点。合肥要发展就得形成大城市群,形成对于其他地方的辐射照应,向南发展是在拉拢其他城市北向发展,与其形成呼应,就像北上广一样拥有自己的卫星城。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如有不恰当的欢迎你帮忙指出。


苗苗苗长林


我之所以没看内容就敢评论,是因为我下面要讲的跟内容无关!

使用pos机注意事项:

在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查不到的不能用。

在中国银行能查到,但不能开展全国业务的不能用。

不能自选商户,容易跳码的不能用。

费率太低的不能用。

刷卡时不要老选择同一家商户。

银盛pos机,各种机型,一应俱全,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查询。先咨询,后办理。有任何疑问可以给我留言。(可全国办理,公司在合肥,欢迎前来咨询考察。)


用户6547536700


因为南方有巢湖

五大淡水湖之一

有水的地方可以发展旅游业,发展第三产业!



滨湖新区位于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之滨,是合肥通过巢湖,走入长江,融入长三角的水上门户。

实现合肥从“环城”走向“滨湖”乃至“临江”的战略之举。

滨湖新区行政区划属于包河区!



而合肥的北边,北二环往北一点就是长丰县了!

合肥暂时并没有要撤县划区的打算,一来北城为长丰县贡献80%GDP,长丰县不会同意,

就是对于巢湖也没有化为合肥的区。

北边却没有什么可靠的地理资源。北城只能打造成合肥的北大门,作为合淮同城化的发展打基础。



希望合肥别忘了北城的人民啊!


大合肥的小侦探


中国中部省份省会城市,按理说合肥靠近长三角城市群最有发展前景,但合肥交通枢纽确实有大问题,就是新桥机场没有利用价值,形成不了大的交通枢纽,经济很难发展。中部省份中看好武汉和长沙,这两个城市已经形成了大的交通枢纽,未来发展可能会快一些。郑州比合肥更差,交通枢纽也不行,机场与高铁站相距太远,千万不能让高铁与机场隔市相望,高铁要与机场在同一方向上,离市区不要太远!


喜欢你520168


巢湖在合肥南面,通江达海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引江入淮工程通航能力1千吨,合肥正不惜一切代价把引江入巢段通航能力提升到3千吨,海运船只可直达合肥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