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疫情阴霾下的广州社区:空城不代表退缩

特报 | 疫情阴霾下的广州社区:空城不代表退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截止1月28日晚8点,全国已确诊4629例,其中死亡106例,死亡率达2.28%

此次几乎席卷全国的疫情给湖北省带来重创,仅其一省就确诊了2714例,占总确诊数的58.6%。

而广东紧随其后,确诊207例,成为仅次于湖北的第二受灾大省。

在疫情的阴霾之下,广东继2003年非典后,再次启动省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一时间,在家中、在小区、在街道,所有人都行动起来,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文|何鑫 陈琤瓅 陈淑君

排版|何鑫

一 、小区封闭式管理

在政府发出号召前,广州市的小区就已自觉地打响了抵抗疫情的第一枪。

1月28日,农历初四下午,被紧急从老家叫回广州上班的小刘结束了一天的会议,准备开车回家休息。一上车,他就迫不及待地摘下戴了一天的外科口罩,然后打开车里的送风系统后,无拘无束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此前从未有过如此长时间佩戴口罩的习惯。

“现在只要不是在家里跟车上,我都戴口罩,有时候真的感觉憋得慌。”

特报 | 疫情阴霾下的广州社区:空城不代表退缩

大年三十下午就被叫停的广州花市

年初四的广州市内环路上,只有零星的几台车在行驶。广州市春运办发布过数据,1月26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二,春运的第17天,广州地区共发送旅客22万人次,同比下降57.8%;公路方面,发送旅客2.9万人次,同比下降71.2%。

单从数据上看,跟往年相比,广州市春节期间出行的人数呈现断崖式下跌。

“响应国家的号召,都宅在家里不出门。”小刘说他从未在内环路上开车开得如此顺畅,“金沙洲这条路之前一直很堵,现在都没人,整座城都空了。”

一周之前的1月21日,也就是武汉发现首例肺炎病例后的第44天,广州也确诊了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消息一出,小刘瞬间紧张起来,他所居住的金沙洲区域有2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

为了避免被新型病毒感染,小刘早早就回了位于粤东的老家,但令人焦虑的消息仍在年初二降临。

“物管就在群里说,跟我们共用一个大门的隔壁小区出现了一个病例。”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疫情蔓延,小刘居住的小区开始实行严格的消毒措施,绿化带、走廊、电梯间,凡是公众活动的地方,都被洒上了消毒水。

除此之外,安保也变得格外严格。1月26日起,他的小区禁止除了业主以外所有人员进入,就算业主自己进入,也必须经过体温检测。“你现在说你是我朋友、同事什么都都没用,一概不让进。”

我们无法查证小刘居住的小区,是否是广州市第一个实行严格安保措施的。但小区防治战的第一枪打响后,瞬间遍地开花。根据网上流传的数据的显示,截止1月26日,广州地区已有超过60个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特报 | 疫情阴霾下的广州社区:空城不代表退缩

广州某小区的公告

比如越秀区东山雅筑小区,不仅访客进不去,就连停车场也不让外来车辆进入。天河区嘉裕君玥公馆小区,送外卖跟送快递的小哥,都只能把货物放在门口的指定区域,然后通知业主下来领取。换作往常,他们都可以直接送货上门的。

广州亚运城的物业公司副总经理关军坦言,他们有可能是广州市第一批这么干的小区。

“我们在19号就撰稿,20号发公众号,然后就开始拿体温枪测体温了。”关军自豪地说,目前为止,他们小区没有发现一例发热病例。

小区的严密防控措施,让市民们的心里多一些安全感。蔡女士说她现在已经取消了所有的聚餐和探访亲友的安排,除了买菜上班之外基本不出门。“戴口罩出门、勤洗手、家里经常通风。”

小刘也推迟了自己女儿和老婆返回广州的时间,他知道这个时候,只有待在家里不随意外出,才是最安全的。

就在广州的社区疫情防治战打得如火如荼时,1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

这份通知下发后,广州的社区几乎全员出动,坚决遏制疫情的蔓延。

特报 | 疫情阴霾下的广州社区:空城不代表退缩

亚运城社区封锁园区内公共设施,不允许人员逗留

二、街道、村社齐上阵

广州天河区的大马路上,有一批戴着口罩的志愿者一直站在公交站前值守。为了让市民们公交出行更安全,他们从年初二起每天站岗监督乘客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在这个特殊时期开展志愿活动,远比往常困难得多,人手不够,物资短缺等问题都存在,但石牌街道党政办的张楠说,没有一个志愿者因困难而退缩。

“大家都没有谈条件,都是说组织有需要就站出来,这就是在传播正能量。”

中午十二点,石牌街的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掏出自带的泡面,跑到路边便利店接了碗开水,花几分钟时间吃完后,又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因为时值春节,很多社区的志愿者都尚未返回。这种特殊情况下,石牌街的社区工作人员几乎全员顶上。

特报 | 疫情阴霾下的广州社区:空城不代表退缩

石牌街道公交站牌附近执勤的工作人员

相比于本地人居多的街道,外来人口的聚集地城中村,才是此次疫情防治战的重中之重。

1月28日早晨,广州市气象站录得的最低气温只有7摄氏度,黄色寒冷预警信号悬挂已经超过72小时。尽管天气寒冷,但是为了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能够有效落实,广州市海珠区土华村联防队的老何一刻也不敢放松。

他裹着厚重的棉大衣,从早上7点起就一直站在村口的大牌坊下,为每一个入村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土华村以北30多公里外的白云区马务村同样“戒备森严”。

目前,整个马务村全村只留下正门牌坊一个出入口,其他进村通道全部派员值守,严禁出入。这项工作给村委会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是黄石街马务经济联合社党委副书记萧永祺没有怨言,他只希望一些系列的措施能尽快将疫情控制住。

和马务村相隔不远的红星村也在有序地安排各项应对措施,原定在哈尔冰休假到年初五的村书记黄维斌,在大年三十晚就匆匆赶回广州,加入对抗疫情的战斗当中。红星村首先铺开大网,对全村外来人口进行摸底排查。

特报 | 疫情阴霾下的广州社区:空城不代表退缩

仅留下一个出入口的马务村

村书记黄维斌说,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他们村已经统计出了57名湖北返乡人员的名单。为了安全起见,这57名湖北籍人员被要求住家隔离14天,期间会有医疗人员上门测量体温。为了保证隔离人员的基本生活,红星村的村干部们每天都会将生活物资送到他们手上。

红星村还在进一步采购体温枪、防护服、口罩、消毒水等物资,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返程高峰。

为了配合街道、村社的防疫工作,各大基层卫生所也在加班加点。越秀区黄花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钟智强最近都在连轴转,就是为了确保病毒携带者可以在初期就获得足够的医疗保障,不会成为传染源。

“疑似病例首先带到隔离室,打电话给疾控中心,由专车接送,隔离分诊。现在工作还是挺多的,我们防保科每天上门巡防居家隔离的人员。”

疫情无情,人有情。

因为湖北多地已经封锁外出通道,很多湖北籍的务工人员无法准时回到广东,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特报 | 疫情阴霾下的广州社区:空城不代表退缩

广州某小区为进出业主测量体温

为了保护湖北籍务工人员的利益,海珠区土华村已跟村内的厂家商量,尽量推迟开工时间。企业主们也纷纷响应,表示对湖北籍务工人员的理解。加入这场疫情防治战的,还有村里的房东,他们表示将会免除湖北籍租客一段时间的租金,好让他们不用为了空置房间而发愁。

这是一场全员动员的疫情防治战,以社区为基础,你、我、他,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其中。或许我们无法像医务人员一样站上一线,与病魔面对面;或许我们无法像工程人员一样,夜以继日地建设火神山医院;或许我们无法如人民子弟兵一般,用坚实的胸膛铸造起守护人民的长城。

我们做好自己的小事,勤洗手,少出门,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就是对这场疫情防治战最大的贡献。

特报 | 疫情阴霾下的广州社区:空城不代表退缩

全副武装的清洁工

特报 | 疫情阴霾下的广州社区:空城不代表退缩

#湖北加油# #武汉加油#

更多信息关注微博话题:

#广播新闻中心记者在现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