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副團長畏戰,抱病而歸,團長臨陣換將,炸燬越南大橋

(接上文)《戰邊關》續:劉師長回憶4

副團長畏戰,抱病而歸,團長臨陣換將,炸燬越南大橋

1979年3月4日,我96團奉命攻打郭參之越軍(注:指11軍32師96團,作者任該團參謀長)。12號高地及其周圍三、四個無名高地,有越軍一個加強連防禦,是越軍在七號公路一側的防禦要點,我團一營在師炮火的支援下,於4日7時向越軍發起進攻。由於時間緊迫,一營在行進中倉促投入戰鬥,對敵陣地編成、火力配系等情況缺乏瞭解,加之通訊聯絡不暢通,因而進攻受阻。

該營一連在向敵一無名高地衝擊、通過一個開闊地時,遭兩面之敵火力夾擊,犧牲了5人,重傷10人。因團裡當時沒有組織擔架隊,運送傷員、烈士的任務均由連隊負責,每位傷員、烈士都要用4名戰土才能從陣地抬到團衛生隊,因而全連只剩28名戰鬥人員,無力再向敵發起進攻。

副團長畏戰,抱病而歸,團長臨陣換將,炸燬越南大橋

造成這樣的局面,團後勤有責任,我這個當“大參謀”的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是我們共同犯的一個錯誤,而不能拿倉促應戰作擋箭牌。

三連經過反覆爭奪,攻佔一無名高地時遭敵炮火攔擊,戰至11時,不得不暫停進攻。因團和一營無線電聯繫不上,對戰況無法瞭解,團領導十分著急,即派副參謀長王德武赴一營瞭解情況。王副參謀長從一營返回,向團首長彙報後才得知:一營3月3日接團命令後,即令三連向敵側方迂迴,二連向敵後穿插準備打援,因為天黑、山高、林密,無法實現迂迴穿插任務,故對敵無法形成合圍態勢。

團首長了解上述情況後,即令後勤為一營補充彈藥。一營經過短暫休整,總結經驗教訓,營長果斷調整進攻部署,在營屬炮兵火力支援下,向敵發起衝擊。戰至18時,一營攻佔了該高地,斃敵63名,繳獲部分武器彈藥,勝利地完成師交給我團的作戰任務。

副團長畏戰,抱病而歸,團長臨陣換將,炸燬越南大橋

這一勝利來之不易!他們是在敵情不清、地形不熟、通訊不暢、在前進中展開、倉促投入戰鬥的情況下取得的勝利,靠的是全營指戰員不怕犧牲、英勇頑強、敢於拼搏,靠的是指揮員臨危不懼、靈活機智、果斷指揮。一營攻佔郭參後,立即加修工事,團向師報告了攻佔郭參戰況,師令我團原地待命。

3月5日下午,師令我團立即炸燬南卡大橋,防敵追擊,掩護部隊後撤。

南卡大橋建在兩山之間,完全是鋼結構,是越南境內的一座重要橋樑,據郭參5公里,有越軍看守,我團接師命令後,立即研究決定,令三營加強團工兵排執行炸橋任務。但率三營作戰的一位副團長對敵情顧慮嚴重,找各種藉口遲遲不行動,最後抱病而歸。

副團長畏戰,抱病而歸,團長臨陣換將,炸燬越南大橋

團裡不得不臨陣換將,決定由一位1943年入伍的老副團長趙旺海同志率三營擔當此任。趙副團長是山西人,他的傳奇故事不少,平時生活很簡樸,買東西都精打細算,買什麼東西他都要貨比三家,就是買雙線襪,也要跑兩三個商店才能成交,連他的警衛員也不願跟其進商店。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他在西南剿匪中任營長,有一次執行押送100多名俘虜任務的途中,遭土匪團團圍住。為了率全營殺出重圍,在對待俘虜問題上犯過錯誤,最後在首長的力保下,留下一條命,又從戰士幹起。

趙副團長受領帶三營炸南卡大橋的任務後,二話沒說就去了三營,在師炮群的火力支援和師偵察連的配合下,殲滅了守橋之敵,於3月6日24時前,炸燬了南卡大橋。我團於3月7日黃昏,沿七號公路回撤到為麻登車,3月8日下午回撤至建水縣的秧田,在這裡主要是靜觀敵人動向,搞好作戰總結。

副團長畏戰,抱病而歸,團長臨陣換將,炸燬越南大橋

我自己認為,此次自衛反擊作戰,就我團情況來看,組織準備存在不足,地圖太陳舊(法國版四十年代測繪),通信聯絡不暢,殲敵數量不多,且多數是越南邊防公安部隊,共殲敵300餘名。越軍守而不堅,遇到我部攻擊,採用三十六計逃為上策,這似乎是越軍對我反擊作戰的一個策略?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