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育儿书籍多又多,我到底应该挑哪本?新手妈妈实用书单推荐

最近,经常有人问我:有没有什么给新手爸妈看的育儿书呀?

正巧一个同事家的宝宝快出生了,我就顺手整理了一下是用书单。每个大类各挑选了一本,贯穿了孩子成长始终。

01.育儿百科类《育儿百科》


育儿书籍多又多,我到底应该挑哪本?新手妈妈实用书单推荐


当妈的都知道,有一个育儿百科类图书真的太太太重要啦。

孩子出生了你会有各种问题,比如:

  • 新生儿有黄疸要不要紧?
  • 到底要不要给孩子喂水?
  • 孩子每天睡多久合适?

这个时候,就像是学生英语考试拥有一本词典一样,育儿百科类图书能帮妈妈们在迷惑时回答这些问题。

这类书的挑选,无非权威二字。

我怀孕时,同事送了我她生娃时用的这本书,后来我发现这本书是育儿类畅销书,另两本是《西尔斯亲密育儿》和《斯波克育儿经》。而且关键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东方人,所以可能会更贴合我们亚洲的实际。

如果觉得这本书稍有不足或者不够本土化的话,那么可以追加一套崔玉涛的育儿系列,毕竟医生的专业观点还是值得一看的。

02儿童心理学:《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育儿书籍多又多,我到底应该挑哪本?新手妈妈实用书单推荐

这本《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没什么不好,除了厚。

如果说《育儿百科》是一个全方位的育儿百科,主要侧重母婴护理和婴儿保健方面,那么这本《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就是一个把握孩子心理的一个超级专业的百科全书。

重点是这本书还通俗,反正我这个根本就没有系统学过心理学的人是看得懂的。看完了之后,什么大名鼎鼎的皮亚杰、埃尔克森等人的理论你都会略知一二。

  • 比如,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从自己玩,再到倾向于社交的团队游戏等等。
  • 再比如,提到一个人的成长,不仅强调基因,还强调家庭培养,同时也不忽略社区支持。一个人的发展也绝对不是平滑的曲线,每个方面的发展也并不平衡。

这本《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对很多专业的问题都给出了答案,印象中似乎对左撇子都有一段很详尽的介绍。翻翻现在的育儿文章,很多都不过是把这套书里的某个知识点拎出来说说而已。

这是一部教材类书籍,你可以系统的从头到尾也可以在孩子成长的某一个阶段翻开其中的某一章当做百科全书。

03规则意识类《正面管教魔法书》


育儿书籍多又多,我到底应该挑哪本?新手妈妈实用书单推荐

孩子稍微大一点到了三岁,就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有一个很著名的流派叫做“正面管教”,看了看这方面的书感觉跟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的培养模式也差不多。

这本《正面管教魔法书,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后果”。本书主张在孩子的管教过程中,要引入逻辑后果和自然后果,孩子们需要对他们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同时,逻辑后果的设置要和孩子们的不当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

然后,针对孩子们对一些不良行为的坚持,这本书主张给孩子解释了一遍以后,不再反复重复自己的观点,避免和孩子无谓的在同一问题上纠缠。

这一点大概见仁见智吧,反正目前我做不到。

04亲子关系类《游戏力》


育儿书籍多又多,我到底应该挑哪本?新手妈妈实用书单推荐


如果你觉得正面管教的方式太硬、不够柔软的话,那么这本《游戏力》可能会适合你。

你可能会觉得游戏力更多的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学习知识,其实这本书的重点并不在这里。

它更侧重于对亲子关系的构建,提出了“水杯理论”——孩子如果感到紧张,是因为他们的情感水杯空了,需要我们蓄满。

西方人写的书,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怎么。这本书有一个硬伤,就是感觉逻辑不是很清楚,读起来有一点云山雾罩。

后来,无意间听到了喜马拉雅的一个科恩教授关于游戏力的课程,感觉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醍醐灌顶。

  • 比如,如果你家孩子每天为了不愿意上幼儿园又哭又闹,那么你可以跟他玩“你好、再见”的游戏,跟孩子打招呼“你好”以后说一声“再见”,然后转身说“我回来了”,尝试很多次。
  • 又比如,如果孩子的数学学习有障碍,可以玩一个“数学大怪兽”的游戏。假装自己变身大怪兽,如果孩子答不上问题就要吓唬孩子。但是,题目设置并不难。紧接着和孩子互换角色。
  • 再比如,科恩教授最推荐的游戏“打闹游戏”。

不过,上班太累了,我们做父母的有的时候可能真的没有心情用游戏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而且孩子会顺着杆子往上爬,所以正面管教还是需要的。

我在努力寻找游戏力和正面管教的中间路线,所以这两本书我都推荐一下。

05沟通话术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育儿书籍多又多,我到底应该挑哪本?新手妈妈实用书单推荐

这套书最核心的观点就是“给孩子讲道理就是欺负孩子”。

这本书主张育儿少一点说教。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需要我们告诉他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到达了一定的年龄段他们自己心里都是有数的。他们只是需要我们的情感支持、理解和认同。

当孩子向我们倾诉他内心的苦恼的时候,我们可能最需要的是重复他说的话,而暂时不表达任何态度,也不进行任何说教。

前段时间我在看纪录片《00后》,北京芭乐园的园长大李老师和孩子们的对话,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的。

这本书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个小女孩要去上幼儿园很担心,她看到幼儿园有个小玩具被弄坏了,就问“是谁把这个玩具弄坏了?”。妈妈说“你管是谁弄坏的呀”。结果老师说“有时候玩具自己就会坏”。

小女孩儿看到墙壁上的画说谁画的这么难看的画”,结果妈妈说“这画挺好的,不可以这么没礼貌”。老师回答说“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画任何你想画的画”。

遇到好老师不容易,遇到好妈妈更难。

06英语学习类《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


育儿书籍多又多,我到底应该挑哪本?新手妈妈实用书单推荐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要学英语。关于英语学习的流派,基本上就是两个路线——原版绘本路线或分级路线。

廖彩杏是主张走绘本路线的,设置了重复听读的绘本书单。而这本书的作者外研社编辑盖兆伦主张的是走分级路线。

作为一个英语渣妈,我比较认同盖兆伦的观点。英文绘本的分级很难把握,而孩子们还要承受相当大的升学压力,英语的培养还是要跟升学有一定的匹配度。

孩子在一定年龄上分级教材的阅读,可以顺利解决高频词和自然拼读两个问题,对于英语渣妈挑选绘本和讲解困难症者比较友好。

我还没正式开始鸡娃,所以仅代表暂时的观点。如果存有疑虑请移步去读廖彩杏、安妮鲜花的书。

07数学学习类《幼儿核心数学概念》


育儿书籍多又多,我到底应该挑哪本?新手妈妈实用书单推荐


这本书没看过。因为我最近在用《摩比爱数学》给孩子偶尔玩玩,妈妈群里一位相当靠谱的妈妈告诉我:学而思的数学培养的理念基本上都在这本书中。

所以,我列了上去,待读。

08阅读启蒙类《好绘本,如何好》


育儿书籍多又多,我到底应该挑哪本?新手妈妈实用书单推荐

一直想弄本台版的这本书,因为我疑心国产的这本书缩略了很多内容。

现如今绘本馆满大街都是,但是收费又贵的离奇,所以我宁肯把这些钱用在给孩子买绘本上。买绘本容易掉入坑里,就需要一本绘本指导书。

作家彭懿也有类似的童书推荐,也不错,但是我不太喜欢大面积的童书剧透,所以否了。好吧,说实话就是我从小也喜欢故事,我也有读绘本的欲望。

《好绘本如何好》里面介绍了很多国内外比较有特色的绘本,照着书挑一挑就能给孩子选择不错的绘本。然后,它还有一定的讲解,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引领孩子读这些绘本。

最近有人告诉我还有本《美国学生阅读技能训练》很灵,书还在快递路上,不知如何。

不过,阅读这件事情,关键还是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读。

09财商培养类《24堂财富课》


育儿书籍多又多,我到底应该挑哪本?新手妈妈实用书单推荐

这本书有点类似随笔,讲的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和自己女儿讨论一些商业模式的日常。

陈志武教授还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做《陈志武金融通识课》。

我对经济模式不太了解,对这本书里面所涉及的诸如微软、戴尔等公司的崛起还是蛮感兴趣的。

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陈志武这个爸爸和女儿讨论问题,并没有因为讨论相对浅显就居高临下,而是很认真的去回应女儿的各种问题。

可以一看。

10.育儿榜样类《态度》


育儿书籍多又多,我到底应该挑哪本?新手妈妈实用书单推荐

这本书是一本家书合集,是由吴军写给自己两个女儿的电子邮件集结成册而成。

吴军是腾讯公司的前CEO,清华大学毕业,曾经在霍普金斯大学留学并任教。他的两个女儿也非常出众,大女儿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

在这本书里,吴军解释自己给两个女儿写电子邮件的原因,说是因为觉得电子邮件的形式相对来说更正式一点,而且落到纸头上可以推敲,不会有歧义。

吴军的教育方式让我充分体会到因材施教。他的两个女儿性格个性大不相同。在书信中,他回应女儿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有的时候也会谈自己的一些期望。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的小女儿提出要放弃钢琴时,他坚决反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让我觉得虽然西方文化强调平等,但是他也不失严厉的一面。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读起来比《虎妈战歌》等等可能会更有价值一些。


说了那么多育儿书籍,你可能会问: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去看待育儿书籍呢?

第一,选书要选经典的好书。

现如今,育儿类书籍良莠不齐。

我们在挑选书籍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些品牌过硬的出版社出品,最好作者同时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书。如果吃不准,也不妨通过一些免费平台试读。

比如,《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者吉诺特是儿科医生、心理学家。《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的作者盖兆伦是外研社编辑,对于外文书籍非常了解,同时也是孩子的爸爸,他把儿子的外语学习育儿之道融入到了这本书。这类书籍就非常靠谱。

第二,对知识的实践要有所甄别。

人们常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育儿的知识也是如此。

  • 对于一些有定论的、专业的育儿知识,比如儿科知识等,我们要认真学习。
  • 但是对于教育经验之类的,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孩子性格特点、路线选择甄别判断。

比如,盖兆伦主张分级阅读为主、绘本为补充。如果你是英语非常好的爸爸妈妈,在家中能给孩子营造很好的原生语言环境,那么你就不一定要采用这样的一种方式。也许“原版路线”是更适合你家孩子的菜。

又比如,如果你家孩子非常叛逆,你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打算让孩子走“国际路线”出国留学,那你的书籍的采纳和选择肯定跟留在国内读大学有所不同。

第三,不要因书籍的知识而过度焦虑。

书籍读的多,很容易过度焦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那么爸爸妈妈就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每个孩子不一样,要有静态花开的勇气。

好啦,这份书单新手妈咪可以按需逐步购买哦。

如果还有好书,记得给我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