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走著走著,人就孤獨了


來源:綿綿小築(ID:myliu0219)


<code>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綿綿小築,屬於“自由職業報告欄目”,全文約2800字,閱讀約需5分鐘。/<code>


如果你問我:

自由職業進入第3周,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我會說,孤獨。

主要是找不到對象傾訴的那種孤獨。

白天工作的那個辦公室,周圍坐滿了人,但能說上話的一個都沒有,哪怕我們共享了同一個辦公室,彼此依然是兩個星球的陌生人。

為了避免久不說話導致口頭表達能力退化,每天午飯後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對著訊飛語記說上半個小時。


走著走著,人就孤獨了


我還試過在一個9人的寫作小群裡喊話:你們誰覺得鬱悶,可以找我聊天哦!

其實是我想和別人聊聊我的鬱悶,最後發現無人回應。

蔣勳在《孤獨六講》裡說:

每個人都急著講話,每個人都沒把話講完。

快速而進步的通訊科技,仍然無法照顧到我們內心裡那個巨大而荒涼的孤獨感。

為了排解這種孤獨感,我約了2個朋友吃飯聊天。


01

堅持長期主義的Daisy


Daisy是我的中學同學,相識十幾年的老朋友。

過了30歲後,我發現很多朋友開始呈現一種中年人的疲態,但是Daisy卻越活越放鬆、從容。

我在她身上看到一個詞:長期主義。

她大學在廣外就讀,英語教育專業。畢業後發展路徑很垂直,哪怕換了幾份工作,一直沒離開過英語培訓這個行業。

她也有很苦悶的時候,例如:

培訓行業沒有雙休,她總是無法和老朋友週末相聚,也沒時間去旅遊;

培訓機構的授課老師都是外國人,作為學習顧問的她沒有上臺講課的機會;

意識到英語口語是自己的弱項,想轉行去做文案……


走著走著,人就孤獨了

直到工作第四年,她才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做一個以語法為特色的英語老師。

這是她最擅長的領域,講課得心應手,被很多學生喜歡。

工作第7年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她從上班族變成了自由職業。她弄了一個小小的英語工作室,招生,授課,全部自己來,做得有聲有色。

之前我寫過一篇《職場最無效建議:做你熱愛的事》,文章說的是,沒有人天然熱愛一份職業,很多人都在經歷了從生疏到精通的過程後,才對職業產生了熱愛。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需要5到10年甚至更久,很多人往往堅持不到3年就放棄,然後不斷換工作,永遠都是打工心態。

Daisy選擇了堅持,剛開始那幾年很苦,越往後卻越容易。

現在她每天只需工作4小時就可以賺到比上班更高的工資,多出來的時間用來學樂器、健身、旅行。

這是我眼裡真正的自由職業,靠一個技能自僱自足。

我問她,你有過孤獨的時候嗎?

沒有孤獨,有時會無聊,但很快被各種安排填滿,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自由職業後,才真正感覺到為自己而活。

那你會有危機感嗎?

剛開始會有點擔心一個人工作跟不上社會的發展,現在相信只要能力一直在提升,其他問題都會解決。


03

靠人際網絡開掛的Yolanda


Yolanda是我的舊同事。

7年前,我們都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差不多2年後,我們前後腳離職。

離職後,我去了另一家公司繼續打工,她搖身一變成了國外某布料品牌的華南區代理,在寫字樓裡有了自己的辦公室。

同是普通學校畢業,同是普通上班族,為什麼我們倆的差距這麼大?

後來我才想明白,Yolanda是個資源型人才。

當我還在公司裡當小透明的時候,Yolanda因為形象出眾,英語口語好,得到公司裡很多領導賞識,重要的接待場合總能看到她。

她不是花瓶,也沒啥心機,相反,她的性格

走著走著,人就孤獨了

大大咧咧,敢說敢為,特別真誠。和她接觸過的同行、設計師、供應商、甚至CEO等,都成了她的朋友。

她總能把各種人脈經營得很好,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她迅速回應。當她需要別人的時候,總能得到支持。

印象最深的是她30歲生日那天,她在一家高檔飯店拿下一個大包廂,邀請了十幾個對她30年人生影響很大的朋友吃飯,我是其中一個。

當天吃飯那些人,有的是品牌創始人、有的是公司高管、有的是設計師……大家都很忙,卻為了一個人的生日擠出時間。

老實說,Yolanda的朋友,90%我都不認識。奇怪的是,平時不擅長社交的我,那天幾乎沒感到尷尬,還和幾個人交換了微信。

這就是Yolanda最厲害的地方——永遠以開放、真誠、利他的心態去面對各種人際關係。

古典老師說過:

好的人際網絡不僅僅能幫你獲得客戶,而且能夠利用人際網絡做各種事情,因為你不僅僅需要客戶,你可能還需要把一些工作外包,需要夥伴一起接很大的單,需要在關鍵時候獲得資訊……這都通過你的人際網絡實現——不愛交往的人不會是好的自由職業者。

嚴格來說,Yolanda不是個自由職業者,但是她已經達到“自由職業態”,不需要上班打卡,但永遠不缺業務。


03

生存餘力


上週我在《這樣讀書就夠了》一書中看到一個有趣的知識點:1963年,密歇根大學一位叫麥卡盧斯基的教授提出了生存餘力理論模型(Margin in Life Theory):

走著走著,人就孤獨了

生存力量/生存負載=生存餘力


生存力量由外部和內部因素構成,外部力量來源於家庭背景、人脈資源、經濟能力等;內部力量就是個人的能力和經驗。

生存負載也分兩部分,外部負載主要指工作,包括有薪水的職場工作和沒薪水的家庭工作;內部負載主要是指個體對發展和生活的期望,例如想買房、想升職、想財務自由等。

這個公式是無法計算的,但是它能幫我們理解“為什麼會沒時間、沒精力”這個問題。

說到底,就是“生存餘力不足”。

作為普通的中年人,生存負載幾乎是一樣的,房子、車子、孩子。在生存負載無法減少的情況下,想要獲得生存餘力,只能去加強自己的生存力量。

這就是我從前面那兩位朋友身上看到的,加強專業能力,同時經營好自己的人際網絡,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自由職業者”。

這兩項基本的生存技能,可能很多上班族都沒有,我也一樣,所以現在努力“充值”中。

古典老師在《比[自由職業者]更酷的,是[自由職業態]》一文裡說,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搞什麼自由職業?因為大部分人沒達到這個水平,而最好的修煉場,不是辭職,就在你當下,現在的職場裡。


04

孤獨三講


迴歸前題,我為什麼會感覺孤獨?

主要原因有三個。

首先,寫作本身是一件孤獨的事情,因為下筆前需要思考,沒有人能代替自己去思考。

其次,上班時和一群同事為同一個目標奮鬥。自由職業,尤其是寫作,只能孤軍奮戰,有時候想找個人聊聊,發現身邊並沒有人。

最後,每次都有很多話想寫,但寫作課老師反覆強調“表達慾望太強的人沒法幫讀者表達”、“寫作,就是為讀者創造價值”,這些觀點讓我的表達欲找到了邊界,同時加強了我的孤獨感。

很久前看過劉亮程寫的《寒風吹徹》,裡面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文中,劉亮程回憶14歲那年冬天,天還沒亮就被母親叫醒,一個人趕著牛車進沙漠拉柴禾,路上一個同伴都沒有。當時大雪紛飛,寒冷至極,抵達目的地時,他的一條腿已被凍壞,硬撐著撿了些柴禾就往回趕。天黑才到家,父親一見到就是責備:柴太少,不夠燒。

沒有人關心一個14歲的少年,在路上遇到了什麼困難。

少年也不想說。

就好像現在,大家都很忙,為自己的生活奔波,沒有人關心別人在奔波途中遇到了什麼困難,更提供不了什麼幫助。

痛苦,是最不值一提的事情。

也許我們唯一要做的,是學會享受這種痛苦。

正如蔣勳說的:

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珍惜孤獨感產生的瞬間,當我們與孤獨共處,我們將更瞭解自己。

走著走著,人就孤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