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早春大棚育苗如何管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新大風歌


我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對大棚蔬菜種植幹過活。

1. 大棚小苗最怕早晨起來溫度低,早春育苗地溫低,最好在苗床上鋪設地熱線;根據不同作物選擇適宜的播種密度,苗床大小播種不同,,中午溫度高了應該即使通風。

2. 在光照不足,速效氮肥供應充足,膜內溼度及密度過高時幼苗容易發生徒長。徒長幼苗纖弱,節間長,葉薄柔嫩,根系弱,抗性差,易落花,難以早熟。

3.預防的關鍵是做到增光、降溫、排溼,及時早分苗,擴大營養面積;在秧苗不受凍的前提下,應及時移種到大棚地裡,以最快的時間將苗長大。


家鄉農村


大家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春季蔬菜育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春季蔬菜育苗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全年蔬菜的產量和質量~而早春育苗期間極易出現問題~必須引起廣大菜農的重視。

一、苗期常遇到的幾個問題



1、猝倒病 主要為害茄果類、瓜類、芹菜、甘藍等蔬菜幼苗。

發病症狀是:幼苗莖基部變褐色~縊縮~植株成線狀~猝倒~潮溼時病部密生白色綿狀黴。短短几天內~迅速蔓延擴展~導致成片幼苗猝倒死亡。

發病原因是由絲核菌、鐮刀菌、腐黴菌等真菌侵染所致~屬於土傳病害的一種。苗床低溫、高溼的環境利於該病發生。

2、立枯病 主要危害茄果類、黃瓜等秧苗~其次為害菜豆、甘藍等。



剛出土苗及大苗均能發病~尤其是育苗的中後期發生較重。

危害的症狀是:初期病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復~苗基部病斑逐漸凹陷~擴大後繞莖一週。最後病部收縮乾枯~整株死亡~一般不倒伏。病部不長明顯的白色棉絮狀物~可與猝倒病區分。

該病是由立枯絲核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中越冬~通過雨水~灌溉、人為傳播以

及帶菌堆肥等傳播。在高溫高溼的苗床易發生。

3、燒根:幼苗發生燒根時~根尖發黃~鬚根少而短~不發新根~但不爛根。莖葉生長緩慢~形成小老苗~葉色暗綠~無光澤~頂葉皺縮。

燒根的直接原因是施肥不當~一是施用了未腐熟的有機肥~特別是未腐熟的雞糞,二是施肥量過多~床土乾旱~造成苗子燒根死亡。

4、漚根 症狀是:根部不發新根~根皮腐爛~幼苗萎蔫容易拔起~苗子黃萎死亡。

主要原因是苗床低溫、水分過多和光照不足造成。

育苗期間遇上連陰天、氣溫下降~幼苗生長勢弱~造成床土冷溼~易誘發漚根。分苗時澆水過大~再遇上連陰天~苗床不平~低窪處~排水不良等均易發生漚根現象。

5、徒長

早春育苗期間~溫度過高~澆水過多~放風不及時~往往造成幼苗徒長。表現為:節間及葉柄過長~葉大而薄~葉色變淡~植株抗病力變弱。

二、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種子

要儘量選用抗病性強的一代雜交種~純度98%以上~淨度99%以上~發芽率高於85%以上。

2、播種前消毒

蔬菜育苗播種前~要進行種子消毒、床土消毒、設施消毒。

一是種子溫湯消毒:番茄、辣椒、茄子、洋蔥等種子都可在50-55?溫湯浸種消毒20-30分鐘~再在30?溫水中浸種5-6小時後撈出晾乾催芽。具體品種的準確處理時間和做法可參照說明去做。

二是藥液浸種消毒:可用多菌靈藥液浸種~然後用清水淘洗乾淨。



三是藥液拌種消毒:可用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按照1:4的藥種比例均勻拌種。

四是床土消毒:首先要選用沒有感染病菌的育苗床土~其次是對蔬菜育苗床土用“土菌消”藥劑消毒、噴藥後用農膜覆蓋~悶4-5天后~撤膜去味準備播種。也可用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每平方米8g~拌上細土均勻撒於床面~防猝倒病。

五是設施消毒:即育苗用的溫室、大棚或小棚以及使用的工具等~在播種前3-5天~每立方米棚內~用硫磺4g、鋸末8g~放於瓷碗等容器燃燒~時間宜在傍晚後進行~燻煙密閉一晝夜~然後通風~散去氣味後播種,或每立方米用25%百菌清1g~鋸末8g~點燃燻煙消毒。



3、溫溼度管理

一是要根據蔬菜的溫度要求進行管理。甘藍、萵苣、春白菜等生長適溫一般是22?左右,茄子、辣椒、番茄、黃瓜等生長適溫一般是25-27?。





二是播種前底水一次性澆足~苗出齊前一般不再澆水~出齊苗後及時揭去覆蓋地膜~以後土壤見幹見溼少量澆水~分苗時也要一次性澆透底水~緩苗后土壤保持見幹見溼~少量澆水。不管是否連陰天~能放風的一定要及時放風~防止苗床溼度過大。



三是變溫管理。播種後、出苗前或分苗後緩苗前~生長適溫高限控制~甘藍育苗控制在25-27?~黃瓜、辣椒控制在27-30?~而出齊苗、緩苗後就應控制在生長適溫的低限。其次白天和夜間應控制溫差在10?左右~比如白天控溫在22?~夜間應控溫在10-15?。



4、苗子嫁接

西瓜、甜瓜用南瓜、瓠子做砧木可防止枯萎病發生~可以用插接、劈接、靠接等多種方法。嫁接育苗雖然前期投資略大~但防病效果很好~是蔬菜生產上成功的應用技術。


5、藥劑防治

一是幼苗出齊後~可噴灑百菌清、多菌靈等藥劑預防病害的發生。

二是發病後~及時拔出病株~拿到苗棚外深埋或燒燬~同時在病株根際周圍用藥劑處理~再普遍噴灑藥劑防治。辣椒、茄子苗期立枯病可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噴霧,猝倒病可用土菌消、甲基託布津、殺毒礬等藥劑防治,甘藍猝倒病~可用400倍液銅氨合劑噴霧。7天噴一次~連噴2,3次。(招遠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蔬菜站)


利利在農村


簡答:以水稻為例,一、在大棚育苗過程中的管護事項大概包括五個方面:大棚規格、育苗方法、置床整地與床土調製、播種方法與播種量、秧田管理。二、注意的問題包括“七注意”:注意提前扣棚、注意高臺育苗、注意播種時間、注意嚴格控制播量、注意防惡苗病、注意加強苗床管理、注意秧田除草。詳述:以水稻為例,一、在大棚育苗過程中的管護事項大概包括五個方面:1、大棚規格:鋼骨架大棚高 2.2米,寬6-8米,長40-60米,東西走向,中間及四周挖排水溝,要設有通風口,每個大棚要懸掛溫度計2-3支。2、育苗方法:採用缽體秧盤,機插秧盤,隔離層育苗,堅決取締普通育苗。3、置床整地與床土調製:大棚設置後,中間留步行道 0.5米,兩側做置床,秧田耕翻 15釐米,粗耙整平壓實。缽體秧盤用育苗壯秧劑 (2.5公斤)加210公斤過篩細土充分混拌均勻,裝150個秧盤。機插盤用育苗壯秧劑( 2.5公斤)加270公斤細土裝 90秧盤。隔離層育苗:裝壯秧劑加細土 360公斤充分混拌後平鋪在 20平方米的隔離層上。4、播種方法與播種量:採用機械或人工播種。機插盤:每盤播芽籽 100-110克,缽體盤每孔播芽籽 2-3粒,隔離層育苗,每平方米播芽籽 200-350克,播後及時覆土封閉除草,及時覆地膜保溫保溼。5、秧田管理:種子出土立針時及時揭除地膜。溫度管理:播種到出苗,以密封保溫為主,棚溫控制在 30-32度,出苗到 1葉1心期棚溫25-28度,開始通風, 1葉1心至2葉1心期棚溫20-25度,2葉1心到3葉1心棚溫控制在 20度。水稻管理:出苗後發現床土表面發白,或秧苗葉尖吐水少或無水珠,中午稻葉捲曲則缺水,要在早、晚澆水一次,切忌大水漫灌。二、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七注意”:1. 注意提前扣棚。大棚育苗要在播種前 7—10 天扣棚,使棚內土壤充分解凍,提高地溫,為培育壯秧奠定基礎。2. 注意高臺育苗。做高臺苗床,可以解決取土難的問題,還可以防止苗床溼度過大,保持旱育條件。本田苗床要打 50 釐米高臺,園田地育苗也要打 20 釐米的高臺。苗床要常年固定、常年培肥。3. 注意播種時間。大棚育苗要比小棚育苗提早播種,以充分發揮其保溫性能好、溫度恆定等優勢。一般第二積溫帶、三積溫帶在 4 月 5-10 日播種。4. 注意嚴格控制播量。培育壯苗,降低播量非常重要。每平方米播量要控制在芽籽 300g 以下(缽體育苗每個缽體內播 2—3 粒芽籽)。5. 注意防惡苗病。目前水田區防治惡苗病一般用咪鮮胺類藥劑浸種,需注意的是在浸種後,要用 40℃左右溫水清洗一下,將藥劑清洗乾淨以有利於催芽。6. 注意加強苗床管理。利用大棚育苗,適時調整通風。育苗時,在出齊苗揭去地膜後就開始通風煉苗,剛開始可以在中午溫度較高時小通風,以降低棚內溫溼度,之後逐漸加大通風量,直至全天通風。如果未適時通風煉苗過晚,則秧苗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生長易造成秧苗素質低、抗逆性差,一旦外界溫度發生劇烈變化後容易發生青枯病、 立枯病。7、注意秧田除草:結合人工除草可用“千金”每畝 80-100平方米10克噴霧。





黑龍江劉軍


您好,看到這個問題,感覺有點小激動。本人最近沉浸在育苗中不可自拔,其中育了草莓苗、黃瓜苗和西紅柿苗。不過我的育苗室沒有您的大棚規模大。但是我想過程應該都差不多。

第一,選種子並浸泡,選種子的時候好吧癟的,破損的種子剔除掉。留下飽滿的種子加入水浸泡,很多說法都是用溫水浸泡,但是我對溫水這個概念掌握的不太好,覺得還是直接用自來水浸泡就很好,浸泡的時間視種子的乾燥程度吧。比較乾燥的的可以多浸泡一段時間。

第二,就是溫度,大棚和溫室溫度都不會低,在早春或者冬末都很利於種子發芽,不過如果能再蓋上一層薄膜近距離保溫,效果會更好。

第三,就是溼度,種子播種之後一直到種子發芽一定要保持土壤溼潤狀態,只要溼潤就好。不能積水。

最後一點要說的就是空間,如果給每個種子一個獨立的空間生長的話待種子發芽以後長勢會很好,這大概就是寧可稀疏一點播種也不要太密,要不然發芽率是上去了,但是後期小苗苗長勢就要下來了[可愛][可愛][可愛]

我對比過獨立在一次性杯子中的苗長勢就比集中在一起的苗長勢要猛很多。




城市種菜小白


苗床管理是培育壯苗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管理苗床要根據幼苗的不同生長階段對環境條件要求及天氣變化,釆用相適應的技術措施,精心管理,特別要注意早春災害天氣的管理,使幼苗有促有控、促控結合的管理過程中茁壯成長。幼苗的具體管理技術如下;

(1)出苗前的管理、出苗快慢,主要決定於苗床溫度的高低。此時應儘量保持較高的溫度,以儘快出苗。為提高溫度,陽畦育苗的,幼苗出土前應始終將塑料薄膜蓋嚴,葦毛苫等不透明覆蓋物可適當晚揭早蓋。電熱溫床或火道溫床育苗,夜間應通電或點火加溫。黃瓜、番茄、辣椒等蔬菜,常見子葉戴帽出土現象。若畦面出現裂縫或子葉戴帽出土,應於午間揭開塑料薄膜,在畦面上撒一層溼潤的細土,隨即蓋好薄膜。

(2)出苗後管理、分子苗期管理和分苗前後的管理。5-7天,苗床適當早揭晚蓋,使幼苗多見光。喜溫蔬菜白天保持20-25度,夜間12-15度;甘藍、芹菜等耐寒蔬菜白天保持15-20度,夜間6-10度;此時底土不可過溼,防止發生猝倒病。從真葉露心到分苗前,要求適當提高床溫促進幼苗生長,喜溫蔬菜白天要求22-28度,夜間保持14-18度,並給予充足的光照。兩片真葉後適當降低夜溫,保持12-14度,適當通風,防止徒長。

(3)分苗後管理措施、對茄果類、甘藍、花椰菜等,常於幼苗長至2-3片真葉時進行分苗,以擴大苗距,育成適齡壯苗。分苗前逐漸加大通風量,適當降溫,白天保持20度左右,夜間10-12度。分苗宜選晴天進行,在分苗床上按10釐米開溝,然後澆水,按10釐米株距放苗,覆土把溝填平。嫩苗後提高床溫,白天保持25度左右,夜間15度以上,5-6天緩苗,緩苗後則轉入正常管理。

(4)成苗期管理、分苗後至定植期為成苗期。此期不透明覆蓋物要早揭晚蓋,保持薄膜清潔,以延長光照時間,增加光照強度。要適當加大通風量,延長通風時間,並保持苗床適宜的土壤溼度,不可過幹。定植前15天左右,選晴天澆水,按10X10釐米劃成方坨。在定植前要降溫、通風,防止徒長,加強幼苗鍛練,使幼苗適應定植環境。做好這些就可以了。


老張91799996


為了保證冷涼地區春大棚蔬菜按時定植、生長,溫室早春育苗於2月中旬陸續開始。為了培育壯苗,溫室早春育苗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品種選擇:選用抗病品種。

2、育苗期的選擇:早春茬果菜類辣椒、茄子苗齡較長一般60天左右,需在2月中旬育苗,番茄苗齡在50天左右,需在2月下旬育苗,黃瓜苗齡在30-40天,需在2月底育苗,保證春大棚果菜4月上、中旬定植。

3、育苗方式選擇:最好採用基質育苗,防止土壤及糞肥帶菌。如果選用育苗土育苗,播種前最好進行藥劑土壤處理,可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70%甲託可溼性粉按1:1混合進行土壤消毒。以上藥劑的用量按苗床面積每平方米8-10克加細土10-15公斤,拌勻後配成藥土,播種前三分之二撒於苗床上,三分之一於播種後蓋於種子上。

4、苗床管理:早春育苗地溫低,最好在苗床上鋪設地熱線;根據不同作物選擇適宜的播種密度,苗床施足底肥、灌足底水。視天氣及棚室溫度適當噴灑澆水,以防溼度過大病害發生。如苗子較弱,可噴施2‰磷酸二氫鉀和1‰氯化鈣液提高抗病力。

5、做好病害防治:猝倒和立枯病是苗床常見病害,出苗後及時噴灑藥劑預防。猝倒病可噴72.2%的普力克水劑600倍液,64%殺毒礬可溼性粉800倍液;立枯病可噴20%甲基立枯靈乳油12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600倍液。如果立枯病、猝倒病混合發生時,可用50%福美雙可溼性粉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600倍液混合噴霧。以上藥劑必須在晴天上午噴灑,一般每7-10天一次,噴2-3次即可。


螢火蟲帶你看世界


早春氣溫較低,蔬菜大棚育苗是關鍵。對茄果類、瓜類蔬菜育苗應掌握七個技術要點。

  1、種子消毒關用55℃~60℃熱水燙種15分鐘,可殺死附在種子表面及部分潛伏在種子內部的病菌。消毒時用溫度計插入水中,嚴格掌握,不斷調節,穩定溫度,保證時間。

  2、種子催芽關消毒15分鐘後用30℃以下溫水浸種8小時左右,然後清洗一遍裝入紗布袋內,再裝入一個較寬的塑料袋中,在25℃~30℃條件下催芽並定時翻動,隔日清洗,保證溫度,保證發芽整齊。

  3、床土消毒關床土不消毒,苗期病害多。茄果類蔬菜可用70%五氯硝基苯與50%福美雙或代森錳鋅等量混合,每平方米用混合劑8~9克,與半乾細土15公斤拌勻,播種時1/3做墊籽土,2/3做蓋籽土。瓜類用50%多菌靈或甲基託布津1份,幹細土1000份,配成藥土,每平方米撒10公斤,方法同上。

  4、溫度關在氣溫為25℃~30℃和地溫為22℃~25℃條件下,出苗快而齊。一般種子長時間處在低溫高溼條件不能發芽就容易爛種。菜苗出齊後,白天棚溫保持在20℃以上,晚上10℃以上,經受一段低溫煉苗,以增強抗病、抗寒性,避免徒長。在無風中午外界氣溫15℃以上時,可開窗通氣,多照陽光。夜間外界氣溫低於4℃要蓋草簾。

  5、溼度關溼度過高,土溫不易升高,苗根生長不好成為弱苗,易發生病害或凍害;溼度過低,水分不足生育受抑制成為僵苗。溼度低澆水即可解決,而高溼則較麻煩,處理不好,猝倒病、立枯病相繼發生,可造成大片死苗。在不影響棚溫的情況下可進行通風降溼。播種時澆足水,幼苗期避免再澆水。在床面撒施0.5~1釐米厚的草木灰吸溼也可增溫。在小拱棚下佈設並聯燈泡,既可降溼又可補光。播種前床底鋪設電熱絲。

  6、施肥關培育壯苗,應在準備床土時採取配方施肥,一次性施足基肥,做到幼苗期不追肥。若床土不肥沃,菜苗莖細葉小色淡帶黃就應追肥。但要注意:選擇晴天上午追施腐熟的人糞尿、豬糞尿,用20倍的水稀釋後再追施,最後用清水沖洗菜苗防止燒葉。儘量不用化肥,若用時濃度要低,以尿素0.1%為宜。





阿杜在港城


收藏

  (一)蔬菜育苗。

培育優質壯苗是大棚蔬菜獲得高產的基礎。一是選擇優良抗病高產品種。二是育苗基質應提前進行滅菌消毒。三是積極推行防蟲網覆蓋,防止蟲害和感染病毒病。四是要搞好苗期肥水管理。澆水應根據苗情、天氣和床土溼度情況靈活掌握,營養土的養分一般能滿足秧苗的生長需要,如需追肥,可用0.3%磷酸二氫鉀加0.2%尿素水溶液噴灑秧苗。五是要注意防止秧苗徒長。適時噴施100-200mg/kg的多效唑藥液。六是搞好覆蓋物管理。在大雨到來之前及時蓋嚴、蓋實塑料薄膜,過後及時揭除以防止蒸苗。遮陽網則採取白天蓋、夜間揭,晴(雨)天蓋、陰天揭的方式;隨著苗株的長大逐步減少覆蓋時間。

(二)土壤處理。

在大棚蔬菜換茬之季,採用高溫悶棚,既能熟化土壤,增加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又可滅除由於連作而引發的致病病菌及地下害蟲,且易於操作,效果顯著。有條件的最好採用石灰氮-太陽能土壤消毒,效果更佳。土壤消毒後,不僅殺死有害病菌,同時也殺死了有益微生物,在一定範圍內土壤微生物出現空白。因此土壤消毒後,一定要定植無病菌的種苗,避免定植帶病種苗引起病害的快速爆發;有條件的最好補充有益微生物,如多功能菌劑。多功能菌劑中的根際細菌可以利用蔬菜釋放的營養物質(根分泌物、裂解物)進行生長繁殖,同時也合成代謝產物分泌到根際。細菌在土壤中的繁殖活動及其代謝產物能夠促進蔬菜生長、防治土傳病害、提高蔬菜對非生物脅迫的抗逆性、促進土壤生物修復等。

(三)整地施肥。

要注意推行精細整地、配方施肥。冬暖棚蔬菜生育期長,栽培時必須注意施足基肥。整地前應將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搗細施入土壤,用量為每畝6000-10000kg,同時畝施尿素50kg,過磷酸鈣100kg,硫酸鉀25kg。深翻30cm後起壟,壟底集中施肥,每畝施精細有機肥100kg、複合肥50kg。實踐證明,深冬大棚蔬菜採用南北向高壠栽培,能使菜地增加接觸陽光的面積,深冬時高壠10cm-15cm深處的土溫可比平畦同深度土溫高出3℃左右,因而蔬菜根系發達,生長健壯。

(四)移栽定植。

定植時間要根據不同的蔬菜種類和不同的上市時間具體確定。大棚蔬菜的定植密度不宜過大。番茄、茄子等茄果類蔬菜和黃瓜、西葫蘆等瓜類蔬菜可栽2000-2200株/畝,菜豆為3000穴/畝(雙株/穴)。定植後要澆透水促進緩苗,並適時進行中耕。緩苗後進行全地膜覆蓋,以減少水分蒸發,降低棚內溼度,減輕病害發生;同時有利於冬季增溫保溼,增強抗災能力,加速肥料的分解和保持土壤疏鬆。

(五)前期管理。

根據氣溫變化,要及時覆蓋大棚膜,並注意加強通風降溫,溫度一般可控制在白天25-28℃,晚上16-20℃。隨著氣溫的逐步下降,可適當降低夜間溫度,一般在10-12℃左右即可。夜間溫度低既可抑制植株徒長,也有利於根系發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