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股市中,散户如何才能战胜市场

最近股市行情好了起来,不少朋友开始做起来股票投资,前几天查理在朋友圈戏谑的说“预计再过半年就会有一大波投资达人准备辞职专职炒股了”。很多人还以为我是在强调牛市即将到来,其实更多的是想提醒大家不要把自己靠运气赚的钱当做靠能力赚的钱。

在股市中,散户如何才能战胜市场

股市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很多时候你分不清自己是靠能力还是运气在赚钱,尤其是在牛市,普涨行情下,自以为是自己选股牛,实际上只不过是才上了牛市的风口。

在这里查理还是要给大家一些衷心的建议,不要天天被K线的涨跌给冲昏了头脑,平时还是要多拿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就是构建自己投资的核心竞争力。

为何要构建投资竞争力?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想一个问题,同样是开公司,为什么有的公司赚钱多,有的公司不赚钱?为什么有的行业里的多数公司生活的很滋润,有的行业里多数公司日子很苦逼?其实股票投资也可以用公司经营的视角来看。

首先来说,一般进入门槛低的行业,是很难赚到大钱的,因为竞争对手众多,竞争烈度非常高,往往死伤惨烈,除非有独特的竞争力。股票市场本身是个负和游戏,进入门槛为零,参与者形形色色,在这样一个市场本身获利概率就很低。所以我一般不建议个人投资者做股票。

在股市中,散户如何才能战胜市场

如果一旦参与了这个市场,还想活下去的话,就一定要让自己有强的竞争优势,甚至建立起很高的竞争壁垒,这样才有可能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市场里存活下来。

那么投资者的竞争壁垒来自哪里?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知道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什么情况?提到竞争对手,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庄家,这个想法是对的,但是是不全面的,另外查理个人也不建议总是幻想每只股票里都有所谓的庄家,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很狭隘的,并不利于我们解放自己的投资思路。

投资中我们的三大对手

查理认为在投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三个比较大的对手。

第一个就是我们所投资的公司,如果一个投资者对自己买了一个什么公司都不知道的话,那么我觉得他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投资者。

第二个竞争对手是你投资一家公司时,其他的参与这只股票的投资者,也可以称之为“市场先生”。在二级市场上,这个群体包括主流投资机构如国家队、社保基金、险资、QFII、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还有善于利用散户情绪的游资、大户,以及其他散户,甚至上市公司大股东。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估计大家对这些投资机构各自的投资思路都是不了解的。

在股市中,散户如何才能战胜市场

社保基金,险资,QFII在股市里的主流投资思路(大的资产配置的策其实是动态平衡策略,股票只是一小部分)以偏价值投资为主,由于其资金规模巨大且资金投资周期并无特别规定,所以多数以长期持股为主,会分散于众多相对优质的公司里(不会投资的每家公司都是好公司),会采用逆向投资、成长投资、低pe高股息率等各种策略。

公募基金多数采用趋势跟随策略(虽然路演时都会把自己讲得很有投资逻辑),这是公募基金的盈利和考核机制决定的,公募基金盈利不依靠于其收益水平,主要是靠收取管理费为主,而公募基金经理更多是考虑相对收益,与同行其他基金经理相比怎么样,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公募基金报团扎堆某行业或者某板块的情况,甚至不少公募基金在投资后期都会出现策略漂移情况,都是出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里。不信的话,你们看看最近市场新发行的各类ETF,基本就是哪个地方热门就往哪里钻。

私募基金投资思路多种多样,水平也参差不齐,但是私募的考核机制多数是以净收益为指标,因此如果投资私募基金,建议关注那些成立时间较长,持续有良好业绩表现的基金公司。一些大型私募基金,如淡水泉、高毅是以价值投资为导向的,多策略结合。虽然在具体策略上可能各有不同,大的方向基本是一样的。

至于游资和“庄家”的思路,主要会利用行为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在二级市场吸引散户,引起散户的心里波动,从而获利。而散户90%是没有自己的投资思路的,因此这个群体不是我们的有力竞争对手。

在股市中,散户如何才能战胜市场

了解清楚我们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在买卖股票和持股过程中,我们就能知道如何有效的应对股价的波动了。

第三个竞争对手,是我们投资者自己。每一个投资主体都有其自身的缺陷,但是个人投资者是缺陷最多的一个主体,不了解公司,不了解其他竞争对手,还不了解自己。个人投资者最明显的缺陷,一是信息相对于机构了解的不充分;二是投研能力不如机构;三是无法克服人性的弱点,如懒惰、无知、贪婪、恐惧。

针对以上问题,个人投资者如何构建自身投资壁垒?

首先要具备几个能力。

一是学习能力,学习新知识,从历史教训中学习的能力,社会是在进步的,市场进步的更快,如果不具备学习能力,面对如此多的有学习和进步能力的机构,很快就会被淘汰。

二是客观看待问题,任何客观存在都有优点和缺点,股票和公司也是如此,不能屁股决定脑袋的想当然一味看好,要认真分析出其优缺点,找出这笔投资的核心逻辑。

三是开放的心态,能够接受各种不同声音,能够学习了解新的事物,这一点其实是与第二点一脉相承的,但是从人的心里上来说,其实接受不同的声音是会有本能的排斥的,这需要克服,因为这件事本身长远来看是对我们有益的。

构建自身的投资壁垒除了软实力,还少不了硬实力,查理觉得价值投资者需要具备以下几样硬实力:

一是阅读分析财报的能力,这是投资的入门,能利用财报排雷,利用财报纵向和横向对比几个科目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深层次的原因,结合行业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机会或者危险;

在股市中,散户如何才能战胜市场

二是系统性分析公司的能力,包括生意模式,竞争优势,对管理层和股权架构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分析;

三是对市场的认知,这种认知是对市场周期和市场情绪的了解,同时包括对公司估值合理性的认识,能够利用好“市场先生”的情绪,才会抓住好的投资机会;四是对自我的认知,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只有了解自我,才会控制好自己。

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说实话,在硬实力上,个人投资者相对于机构还真没啥优势,很多优秀的机构的信息获取,投研能力都是远超个人投资者的,但是这样说来,个人投资者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不是的,机构投资者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一方面是资金量大,无法将大量资金集中在有限的好标的上;二是公募和私募基金有时间节点的考核,多数股票的投资周期是以季度计算的,而个人投资者没有资金使用周期的限制,可以一直空仓等买入机会,也可以持仓后一直等卖出机会;三是机构投资者对回撤的控制,在这点上个人投资者可以忍受任何波动而不必被动卖出或被动调整仓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