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廣東:汙染防治如何發力?

廣東:汙染防治如何發力?

牛日成 | 文字

宇帆 | 音頻

劉洋 | 排版

1月9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佈2020年廣東省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1號令《關於全省決戰決勝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命令》,拉開廣東2020年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帷幕。

广东:污染防治如何发力?

廣東汙染防治,如何發力?

广东:污染防治如何发力?

隨著2020年的日曆翻開,從國家各部委到各省、市、自治區,相繼部署這一年的各種重要任務。廣東省決戰決勝汙染防治攻堅戰命令的發出,意味著吹響了這場戰役的衝鋒號。

广东:污染防治如何发力?

這份命令具體明確了決戰決勝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具體主攻方向,就是以臭氧汙染聯合防控為核心,控制重點區域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減排,要求到今年底,全省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達到92.5%,基本消除劣Ⅴ類國考斷面。

總的來說,這場決戰的主要對象之一是臭氧汙染。這裡有必要說一說,臭氧就是大氣層中的抗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等被太陽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而形成,當人類生活區周邊的臭氧濃度超過一定限值時就將造成汙染,嚴重影響正常生產與生活。日常所說的臭氧汙染,就是光化學煙霧,是環境汙染的一種。

針對日益凸顯的臭氧汙染,我國實施的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了臭氧監測項目。防治臭氧汙染,關鍵在於減少來源,控制前體物排放。臭氧的前體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汙染物,而這兩種汙染物同樣也是二次細顆粒物的前體物。因此,有效控制這兩項前體物的排放不僅對控制臭氧汙染非常重要,對防治PM2.5同樣重要。具體說,臭氧的產生與地區性的交通運輸、石化行業和燃煤鍋爐等工業生產汙染源的排放特徵等密切相關。

广东:污染防治如何发力?

近年來,隨著廣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淘汰了大量高汙染企業,同時對汽車排放也實施了更高的標準,空氣汙染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廣東面臨的局面是,雖然全省大氣六項汙染物指標全面達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這一約束性治標連續兩年未完成。

只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不達標,就說明空氣汙染治理的目標還沒有實現,而重中之重就是要各地繼續下決心、高標準治理、精準治汙。最新的《命令》提出,今年要緊緊抓住重點區域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減排這個“牛鼻子”,特別是要抓好工業園區和集聚區涉及揮發性有機物汙染整治,建立重點企業綜合整治銷號制度,加大柴油車整治,基本消滅黑煙車等。

應該說,廣東治理空氣汙染的思路是清晰的,瞄準的主攻目標也已經很明確,成與敗就在於治理措施是否落實到位,治理手段和處罰力度能否震懾那些違法排放的經營主體。

广东:污染防治如何发力?

在水汙染治理方面,廣東2018年12月發佈《關於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行動的命令》以來,全省形成治汙攻堅的良好態勢,到2019年全省劣Ⅴ類斷面減少4個,其餘5個劣Ⅴ類斷面在2019年12月份監測結果中有4個出現Ⅴ類水質。全省劣Ⅴ類國考斷面比例、水質優良率等約束性指標連續兩年未完成,這充分證明水汙染治理形勢仍然嚴峻。

广东:污染防治如何发力?

無論是空氣汙染還是水質汙染治理,關鍵一點是責任制落實,有人管事。應該說,廣東通過全面建立河長制湖長制,為水汙染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簡單講,就是水汙染治理有明確的責任人了,相關考核制度也逐步完善了,就看怎麼抓緊抓細。

新頒佈的《命令》確定到今年底71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4.5%和基本消除劣Ⅴ類國考斷面的目標,同時明確將全力以赴推進深圳—東莞茅洲河共和村、汕頭練江海門灣橋閘、惠州淡水河紫溪、東莞石馬河旗嶺、東莞運河樟村等5個斷面水質消除劣Ⅴ類。說到這些河段的不光彩的名稱,大家都知道這些河段已經是廣東水汙染治理的“老困難戶”,已經不能讓這些河段水質不達標甚至長期處於劣V類的情況再繼續下去了。

广东:污染防治如何发力?

汕頭練江海門灣橋閘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全面小康”不僅是經濟收入達標,環境治理也必須要達標,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社會。因此,決戰決勝汙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本身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意義非同小可。

說到底,由於歷史的欠賬,環境汙染治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也正是因為不容易,才需要各級河長湖長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就需要通過各種手段給各級河長湖長們加壓,特別是將環境汙染治理的成效與各級幹部的選拔任用密切掛鉤,增加環境汙染治理在幹部政績考核中的權重,促使河長湖長們積極主動擔當起自己的責任。

广东:污染防治如何发力?

時不我待。2020年要求更高、更緊迫的環境汙染治理攻堅戰已經吹響了軍號,呼喚河長湖長們都能只爭朝夕,奮力抓好治理措施的落實。只要河長湖長們的思想認識到位、責任制到位、相關措施到位,相信廣東描繪的天更藍、水更清的美好藍圖就不會僅僅是藍圖,而是完全可以化成觸手可及的現實。

广东:污染防治如何发力?广东:污染防治如何发力?

新銳廣播時評專欄 《成峰觀點》週一至週五8:00—8:30播出。

播出平臺:廣東新聞廣播FM91.4/AM6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