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很多人說《無間道》是香港電影最後的輝煌,亦是整個香港電影市場的迴光返照。

眾所周知,《無間道》是2002年的電影作品。在《無間道》上映之前,20世紀90年代末的香港電影市場非常不景氣,可以說是拍一部電影,就死一部電影,票房成績都不理想。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無間道》在豆瓣網的評分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那個時候的香港電影數量太多,品質低劣,從劇情內容到鏡頭畫面再到演員表演都相當的粗糙,很難讓觀眾買賬。

到底要怎麼拍,拍什麼樣的故事?觀眾喜歡什麼樣的片子?……一連串的問題,讓很多香港電影人陷入了沉思與迷惘。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無間道》法國版海報

直到《無間道》的橫空出世,才打破了香港電影市場寂寥已久的局面。

《無間道》在上映期間,不僅斬獲了5500萬的票房,創造了香港電影近八年以來的票房成績,還拿下了第4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等多個獎項。

《無間道》的成功絕非偶然,無論是鏡頭剪輯還是劇情主題,它都堪稱經典。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嫻熟的剪輯手法,不僅把握了節奏,還調動了觀眾的情緒

瞭解《無間道》的影迷都知道,《無間道》的剪輯師之一正是“彭氏兄弟”中的彭發。

彭發是香港非常優秀的剪輯師,他與哥哥彭順組成的“彭氏兄弟”以剪輯節奏緊湊的驚悚片而聞名電影圈。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彭氏兄弟,右邊為彭發

在《無間道》中,彭發多次採用平行蒙太奇與交叉蒙太奇這兩種剪輯手法,讓觀眾一次次陷入快節奏的劇情中,無法抽離。

在電影片頭,有一段3分鐘左右的關於劉建明與陳永仁各自成長經歷的戲,這段戲運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

在這段3分鐘左右的戲中,交代了劉建明如何從一個黑幫小跟班混到了警校,再從警校順利畢業,幸運的進入警隊,成為一名合格的警察。

而另一條線則是交代了原本被黃警官看好的陳永仁因為任務需要被“開除”,再進入到韓琛所帶領的黑幫組織,最後過著躲躲藏藏的黑幫生活。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年輕時的陳永仁與劉建明

本是兩個年輕人長達十年的不同生活經歷,卻在平行蒙太奇剪輯手法的呈現下,成為了僅為幾分鐘的精彩前奏,不得不讓人感嘆剪輯師的剪輯水平的確高超。

並且,這種在同一時間卻在不同時空形成的鮮明對比,能讓觀眾強烈感受到兩位主人公相似卻又不相似的命運。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成年後的陳永仁與劉建明

同時,劉建明與陳永仁一黑一白的形象也非常鮮明的呈現在了觀眾眼前,讓觀眾迅速被他們的故事吸引住。

包括後面呈現他們二人各自的情感生活時,也多此運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輯手法。這不僅讓劉建明與陳永仁之間形成對比,還使得他們之間的這種強烈反差非常具有煽動性,時時刻刻都在煽動著觀眾的情緒。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陳永仁

在影片中,有三場高潮戲都用到了交叉蒙太奇剪輯手法。

這三場高潮戲分別是:黃Sir帶領劉建明等人抓韓琛、黃Sir暴斃街頭、劉建明與陳仁永聯手抓韓琛。

這三場戲都有三條或者三條以上的劇情線在同一時間發生並急速發展,而交叉蒙太奇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將複雜多變的劇情線融合在一起,使得觀眾必須緊緊盯著熒幕,細看劇情的走向,否則稍有不慎,就會錯過很多精彩的細節。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無間道》中的黑幫大佬:韓琛

以“黃Sir帶領劉建明等人抓韓琛”那場戲為例,這場戲總共有三條線在同時發展。

第一條線是黃Sir與劉建明等警隊同事在一間屋子裡,大家一邊聽從黃Sir的指揮,一邊各自負責自己手頭上的工作;

第二條線是韓琛帶著陳永仁等人會見泰國毒販;

第三條線是陳永仁在黑幫的好兄弟阿強坐在車上,負責盯著外面的風吹草動;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在交叉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下,三條劇情線同時進行

然而,即使三條線同時進行著,也沒有讓劇情顯得雜亂無序。

在交叉蒙太奇的處理下,這三條線都是有節奏的發展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戲,且相當精彩。這樣的處理,不僅縮減了敘事的篇幅,還讓《無間道》作為一部“貓捉老鼠”的警匪片顯得十分有戲劇張力。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巧妙的搖鏡頭,既烘托了氣氛,也表達了人物的心理活動

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看一場電影就是為了消遣時間,根本不會留意到鏡頭對一部電影的作用有多大。

我國著名的電影藝術家夏衍曾這樣形容鏡頭的作用:鏡頭代表著眼睛,但它代表著兩種眼睛,一種是觀眾的眼睛,一種是劇中人的眼睛。

非常認可夏衍先生的這個觀點。攝影師出生的劉偉強作為《無間道》的導演,將他的鏡頭美學淋漓盡致的展現在了電影畫面中。

在《無間道》中,搖鏡頭是使用次數較多的。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無間道》的導演:劉偉強

首先,以“黃Sir與陳永仁的第一場天台見面戲”為例,我們一起來欣賞搖鏡頭的獨特魅力。

這場戲將近2分鐘,卻表達了很多內容。

通過黃Sir與陳永仁的對話,我們可以得知陳永仁在黑幫生活得非常苦悶,他極力想要掙脫身上的枷鎖,迴歸到自由身。

搖鏡頭在此處的作用就是通過鏡頭的晃動,表達了陳永仁的心裡波瀾,同時,鏡頭晃動的時候也會將人物之外的周邊物體帶動起來,給人一種對事物發展的不確定性,這無疑也是進一步表現了陳永仁內心對未來的極度迷惘。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黃Sir與陳永仁的第一場天台戲片段

所以,我們有時候對某部電影中的某個片段印象深刻,其實不僅僅是因為那個片段的某句臺詞精闢或者說演員演得很不錯,還因為鏡頭語言在這之中起到了渲染氣氛的作用,讓我們能立即感受到戲中人物的情緒。

而讓我本人最難忘的一場戲,就是劉建明與陳永仁在天台見面,這場戲一直被電影圈很多的明星大咖爭先模仿,同時也被所有電影專業人士一致認為是《無間道》中最精彩,最經典的一場戲。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劉建明與陳永仁在天台見面片段

在場戲的中,導演劉偉強多次通過搖鏡頭的晃動,來表達兩位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尤其是當劉建明剛剛走上天台時,他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那一絲慌亂與恐懼,都是通過搖鏡頭中的建築物晃動以及天空中變幻的雲朵來表現的,再加上演員劉德華的傳神演繹,使得觀眾瞬間就能感受道劉建明這個人物的複雜性。

再來看陳永仁,當他與劉建明面對面時,搖鏡頭多次呈現了他周圍的環境,而且是以全景畫面呈現的,此處不僅強烈表達了陳永仁這一充滿悲劇色彩的角色在大環境之中的渺小與掙扎,還凸顯了他的憂鬱氣質。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劉建明與陳永仁在天台見面片段

不得不提的是,在搖鏡頭與梁朝偉那雙會說話的眼睛完美結合下,陳永仁這一角色的悲慘命運深深烙在了每一位觀眾的心中。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從劇情到主題跳出傳統模式,開創了全新風格

在《無間道》之前,香港的警匪片大多都是從“英雄”的視角出發,再以“英雄”的歡喜結局落幕。

《無間道》卻打破了這一固定模式,它不僅將主角變成一黑一白的雙男主,還以正義的一方最終倒下為結局。但正義的一方倒下並不是意味著真正的倒下,而是象徵著邪惡的一方將會永遠在人間地獄煎熬著。

雖然《無間道》是一部警匪片,但它並不是在簡單的講述警與匪的故事,而是將警匪雙方對人生的思考以及人性的複雜性通過劇情與主題呈現了出來。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無間道》劇照

無間道即無間地獄,來源於《涅盤經》第十九卷“佛曰: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無間地獄是佛經故事中八大地獄中最苦的一個,也是民間所謂十八層地獄中最底的那一層。

從無間道的佛語釋義來看,體現了片中的兩位主人公——劉建明與陳永仁面對宿命的無奈與痛苦。

劉建明雖然一直在警察過得順風順水,但是他隱藏了太多秘密,從來見不得光。他時刻警戒著周圍的一切,生怕自己稍有不慎,就被人揭穿他黑幫臥底的身份。

陳永仁則是在永遠沒有盡頭的黑幫生活中摸爬滾打,失去了初戀女友,失去了賞識自己的上司,甚至在最後差點失去了自己的警察身份,他是那麼無助,卻又不得不逼著自己在黑暗中一邊摸索,一邊前進。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無間道》劇照

但劉建明與陳永仁也是不同的。

劉建明因為過於享受警察這個身份帶給他的物質與虛榮,漸漸的喪失了自己的人性,甚至忘了自己原本是韓琛手下的一名小混混而已。

所以,他最後為了成全自己的私慾,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好人”,他選擇殺死了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韓琛。

陳永仁不同於劉建明的陰暗,他雖然墜入了深淵,但從未泯滅自己的良知。他根本不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警察,他始終記得摩斯密碼,一次又一次為警隊提供情報。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無間道》劇照

也正是兩位主人公之間的鮮明對比,讓觀眾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宿命之於兩位主人公的無常與輪迴。

雖然,陳永仁最終被爆頭,倒在了電梯裡,但是他卻可以安靜的長眠於地下,這對他來說也是解脫。

相比之下,劉建明在電影末尾的那一句“我想跟他換”與片頭形成了首尾呼應,也間接說明了劉建明不僅要承受自身的痛苦,還要承受陳永仁的那一份痛苦,他將永遠在無間地獄中煎熬,從這一點來看,他的人生無疑是失敗的。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無間道》劇照

實際上,在《無間道》中的槍戰戲不到1分鐘。黃Sri死的時候那裡發生了40秒左右的槍戰,再到電影最後陳永仁被爆頭的那場槍戰僅僅5秒左右。

而代替槍戰戲的正是大量的充滿懸疑色彩的文戲,在《無間道》之前的香港警匪片是鮮少做到這一點的。

在電影一開始,劉建明與陳永仁戲劇化的在一家音像店相遇,他們坐在沙發上,聽著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兩人之間的惺惺相惜之感隨著蔡琴的歌聲緩緩發酵著。誰會想到對音樂頗有品味的他們日後會勢不兩立,針鋒相對?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劉建明與陳永仁在音像店相遇

縱觀全片,編劇扔給觀眾的懸念又何止這一處?

陳永仁在檔案袋上將保鏢的“鏢”字寫成“標”,為他日後發現劉建明是黑幫臥底埋下了伏筆;

黃Sir死後,中槍受傷的阿強帶著陳永仁逃跑,進一步刺激了陳永仁想要置韓琛於死地,也才會有後來他與劉建明聯手滅韓琛;

還有最後坦白自己是黑幫臥底的大B,當他拿著槍對著陳永仁時,其實就已經暗示了陳永仁會死亡的悲慘結局。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無間道》劇照

相比於血肉模糊的武戲,《無間道》中處處帶著懸念的文戲讓當時的觀影者都倍感新鮮,甚至大呼過癮。

在《無間道》之後,香港出現了很多文戲頗為出彩的警匪片。如《寒戰》系列、古天樂主演的《使徒行者》都能看到《無間道》的影子。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無間道》可以說是一次電影藝術與商業藝術的完美融合。

於電影藝術而言,它贏得了電影專業人士的一致好評,並獲獎無數;

於商業藝術而言,它俘獲了一大批觀眾的心,至今都是很多影迷津津樂道的一部佳作。

然而,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我們不可能永遠停留在《無間道》所帶來的光芒中,走不出來。

《無間道》憑什麼成為香港警匪片的封神之作?

正如《無間道》的編劇麥兆輝所說:歷史就是這樣,一直往前跑,如果一直停留在這個地方,一個時代已經過了,下一個時代還要往前走。

我們的確應該銘記《無間道》這樣的經典作品,但我們更應該不斷創新,不斷突破,拍出一部又一部上乘佳作。


(文中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喜歡電影與話劇的摩羯座媽媽一枚,專注寫情感觀點文與影評文,希望我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讓您有所收穫,更希望您能關注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