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专家: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董藩再次颠覆房产认知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藩在由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网、中房智库主办的“地产公益 慈善中国 美好生活——2019中国房地产报年会”上,发表主题为“

纠正楼市错误认识 改善行业管理方式”的演讲。其中的诸多纠错和观点颠覆了很多人对于房地产过去的认识

专家: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董藩再次颠覆房产认知

​董藩针对当前市场上对房地产业的6种错误认识进行了纠错:这6种错误认识分别是:不能再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了;房地产业是虚拟经济,不是实体经济;中国房地产价格过高;买房自己住,是消费,不是投资;地价推升了房价,地价高房价就高;房地产投机破坏市场秩序,必须打击

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

董藩“认为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目前房地产行业对于经济的影响差不多有50%。而统计数据只显示20%以内的影响。影响数据明显被低估。并且在大多数国家房地产都是排在第一位的产业”

如果我们抛开一线城市不说,其他城市都处于快速发展和扩展的阶段。城市内最的工程就是房地产开发。大量的土地出让,大量的项目开发最终带来的就是城市的发展。目前大多数城市还不具备其他支柱性的产业,如果摆脱房地产去库存独立发展是获得不了那么多资金支持的。同时房地产开发也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刺激,就业机会,资金流动,劳动力输出。房地产对于经济的贡献其实不止于此。

专家: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董藩再次颠覆房产认知

房地产是实体经济

董藩认为,在房地产融资、交易过程中,虽然会有虚拟资本的大量介入,但只是作为融资手段和风险管理工具出现,房地产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不具有虚拟经济性质。房地产是横跨第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其生产和交易的产品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建筑物或其中一部分,租赁、估价等服务活动也要以这种实物产品为基础,不是彻底虚拟的,因此房地产不是虚拟经济。

房地产开发之所以不被称之为实业就是因为房地产当中有开发二字。但是我们从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和产物当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资金本身的来源创造出的东西,相关的环节都是实业。因此房地产就是实体经济。

专家: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董藩再次颠覆房产认知

​部分人买不起房不代表房价高

董藩说:什么叫高?不是因为均价飙升就认为是高,房地产价格是怎么形成的,要思考。房价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需求端看,体现的是集合购买力,是否合理不是按照某个家庭的支付能力来评价。中国部分家庭无法承受目前的房价,只说明其收入未能达到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水平。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大部分普通收入家庭,买房都是有压力的,一般都要用几十年去还本付息。

房价的高低是因人而异。很多人有购买力也会说房价高。但这些人就是喜欢房价高,就是喜欢买房这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对于部分人来说房价真的高。但这并不说明什么房子的价格对他们来说都高。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能力买房,那么房子真的还有那么高吗?相信据大部分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房子的价格。只可惜对于房子大部分人都希望更舒适,更宽敞这也就增加了成本,推高了房价。如果我们都和过去的父辈一样有一套50平米的小两居就觉得舒适那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房子也许就不那么难买了。

专家: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董藩再次颠覆房产认知

​买房就是投资

“我们总是认为房地产领域大量投机活动,必须严厉打击,这个认识要商榷。”董藩认为,投机是一种大智慧,要利用好市场的波动。

房住不炒是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基调。对于购房者而言房价持续上涨,不论自己是买房住还是买房投资其实都属于投资。只有租房的叫做消费,买房总会获得收益,有回报有收益就是投资。虽然自己住的房子不卖,但真的等到用钱的时候房子也能及时变现,房子增值的速度要远比存钱来得快得多。但是对于投机炒房的行为还应该极力打击的,扰乱市场的行为绝不能被支持。

专家: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董藩再次颠覆房产认知

​房价推升了地价

房价与地价之间到底是谁推高了谁?这是一个很难决断的问题。董藩给出了他的看法:是房价拉升了地价,不是地价推高了房价。他表示,房价水平是由商品房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共同决定,从需求端看,总需求体现的是全社会的集合购买力。而从供给端看,成本不能决定价格。

房价和地价到底是谁推动了谁一直都存在争论。不过对于房价和地价的关系也不难分辨。最终的价格提升都来自于购房者的购买力。如果不是购房者持续的购房行为让房价有恃无恐,也不会有土地的频频供应。更不会有土地价格的持续提升。

专家: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董藩再次颠覆房产认知

​董藩总是可以说出一些令人颠覆房产认知的观点。有些观点虽然比较颠覆、直白,但是理都不糙。不过有一些就显得有些强加因果关系。虽然董藩的观点总让人抨击,但地产行业当中也需要这样一些像董藩这样有新想法,可以交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