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腸鏡檢查?

Y袁國樑


有三類人需要做腸鏡檢查,我來一一講給大家聽。

(1)沒有症狀,定期體檢的人

大腸癌是高發癌症,對於沒有症狀,沒有家族史的普通人,應該從45歲開始接受腸鏡的檢查。如果沒有發現問題,腸鏡可以管10年,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不舒服,10年內不需要再做腸鏡檢查了。

如果是林奇綜合徵,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患者,定期檢查腸鏡的時間要提前,複查的頻率要更高。

(2)出現報警症狀的患者

如果有以下的不舒服,或者陽性發現,需要做腸鏡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第一,大便潛血試驗陽性,糞便DNA檢查陽性,CT、下消化道造影等檢查發現腸道佔位性病變,腫瘤標誌物CEA,CA-199升高,懷疑腸癌。都需要腸鏡檢查,明確診斷。

第二,不明原因的消瘦,考慮胃腸道疾病。

第三,出現便血,黑便,腹瀉,腹痛,腹部包塊,排便習慣改變,便秘,大便變細,粘液血便,膿血便等報警的症狀,考慮為腸道疾病。

(3)術後複查的患者

腸癌,腸息肉等腸道疾病,做完手術後,需要定期複查腸鏡,瞭解腸道里面的情況,有沒有息肉復發或者吻合口復發,有沒有新發的腫瘤。

腸鏡檢查怎麼做?

腸鏡檢查是用一個帶有攝像頭的管子,從肛門插進去,從直腸一直往上,進入到大腸的末端,可以觀察整個大腸和部分小腸,瞭解腸道里面有沒有炎症,息肉,出血,癌症等等。

為了看清楚整個腸道的情況,腸鏡檢查的前一天需要喝瀉藥,將腸道里面的大便排出去,做腸鏡的時候,需要往腸道里面充氣,就像給輪胎打氣一樣,將腸道撐起來,這樣才好觀察整個腸道的情況。


普外科曾醫生


本人生活在日本。由於長年便秘,所以聽從醫生的建議每二、三年做一次腸鏡。所以我是二年定做一次腸鏡,已經做過了四次。其實做腸鏡真的一點痛苦也沒有,只是有點麻煩。為了腸鏡看的效果更準確,所以做腸鏡的前一天就要開始只能喝白米粥,不能吃海苔和有菜葉的食物和豆粒製品等等。然後,不能喝咖啡和茶水,只能吃喝白色的食品。做腸鏡的早上什麼也不能吃,只能喝白水。到醫院後,首先換上醫院的衣服,然後護士給一瓶大約700毫升的整腸劑,味道有草莓味,桔子味和無味的任選。然後一邊看電視一邊一杯一杯喝,喝三杯以後開始不斷的上廁所,最後排出的東西全是水,而且顏色幾乎是非常淺的黃色後,經護士確認後就可以去做腸鏡了。做腸鏡前,往靜脈注射一針應該是鎮痛劑,然後醫生開始做腸鏡。應該指出的是做腸鏡的衣服很人性化,褲子後面有一個小口,即方便腸鏡從下面進入又很好的保護了個人的隱私和尊嚴。做腸鏡時患者的眼前也有一個電視,可以清楚的看到腸鏡在自己腸道的什麼位置,也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自己腸道的健康情況和蠕動的狀態。日本醫生一邊做腸鏡一邊給你講解你自己腸道的健康情況。前年做時發現了一個腸息肉,醫生在徵求你本人的同意後,當場予以摘出,一點疼痛的感覺都沒有。今年做腸鏡時,沒發現任何異常,用醫生的話來說,乾乾淨淨,自己看自已的腸道也是白白淨淨的很是健康。如果一切正常的話大約用二十分分鐘做完整個腸鏡。然後可以去休息室休息躺一會,如果覺得自己沒事,可以洗一個淋浴後換上自已的衣服回家。日本醫生建議,五十歲以後的人最好二至三年做一次腸鏡,這樣能極早發現腸癌和腸息肉,保持腸道的健康。所以根據本人幾次做腸鏡的經驗,做腸鏡無任何疼痛,而且對早期腸道重大疾病的發現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燕子Qy


腸鏡屬於侵入性操作,做腸鏡檢查是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做腸鏡檢查是需要適應症,沒有適應症,曾醫生也不建議做腸鏡檢查。

腸鏡適應症:

1、大便習慣的改變:如果有大便變細,次數增多,持續有一個月以上,則需要完善胃鏡檢查;

2、解黏液膿血便或血便超過1個月3、下腹不適,伴有或不伴有大便習慣改變者;

4、慢性腹瀉,消瘦明顯的患者;

5、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結腸息肉及結腸癌術後複查,6、家族性腸息肉,超過40歲,最好能定期做腸鏡檢查;

7、下消化道出血。

目前腸鏡的應用越來越廣,適應症也逐漸放寬,所以有一些不是絕對指徵的患者,也可以做腸鏡檢查。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若有相關問題,請關注後在評論區留言諮詢。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我前幾個月剛剛做過腸鏡,摘了幾個息肉,與大家探討~

1、有痔瘡問題,多方面治療後不徹底(沒做痔瘡手術)。

2、習慣性便秘,但有時又不明原因的腹瀉。

3、大便很難成型,而且顏色深,粘粘馬桶,帶膿樣狀。

4、容易發火(上火快),有不同程度的口臭。

5、有時候大便帶血……

6、由於腸息肉的病變率很高,建議45歲以上的有上述問題的朋友儘早做個腸鏡檢查,早發現早治療,而且預後都是不錯的。


凹凸不平子


腸鏡檢查主要針對下消化道疾病,但主要適用於結腸和直腸。腸道內的腫瘤、息肉和炎症等等疾病都可以通過腸鏡檢查出來。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哪些症狀時我們需要做腸鏡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什麼情況下要做腸鏡?

膿血便:膿血便的含義是大便與血和黏液混在一起,與鮮血便附在大便表面有明顯不同。一般出現膿血便多是由於右結腸腫瘤、潰瘍性結腸炎和細菌性痢疾引起,其中痢疾為急性病變,癒合後症狀消失。結腸腫瘤和潰瘍性結腸炎為慢性病變,膿血便經常出現。引起出現了慢性膿血便建議行腸鏡檢查。痔瘡和肛裂引起的血便為鮮血變,偶爾直腸癌也會新鮮出血,應注意鑑別。



大便習慣改變:包括長期的便秘、或者大便次數明顯增多伴裡急後重感、大便變細。

腹部包塊:右結腸腫瘤容易出現腹部包塊,一般能摸到包塊的都到了晚期。

出現了腹痛、消瘦、貧血等症狀,但已經排除了其他系統疾病也建議行腸鏡檢查。腸鏡檢查由於經過人體自然腔道,屬於微創操作,對人體傷害小,恢復快,大家不用太害怕,而且現在也有無痛腸鏡可以選擇。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年後,遇到很多人來就診,說是過年吃得太好了,肚子總是不舒服,問可不可以做腸鏡檢查。目前腸鏡已經基本普及,為腸道疾病的診治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可以說,腸鏡是腸道方面的神器。那麼,有哪些情況可以做腸鏡檢查呢。

1、下消化道出血:腸鏡可以用於考慮下消化道出血的檢查,因為腸鏡的長度有限,一般只能檢查直腸、結腸,可以明確出血部位,同時可以做鏡下止血。



2、排除腸道病變:對於考慮腸道腫瘤,特別是直腸癌,結腸癌的患者,可以做腸鏡檢查,明確有無腫瘤,也可以看有無息肉等情況。另外,對於有息肉、腫瘤者,可以鏡下去標本做病理檢查,以及鏡下切除息肉。

3、病因不明的慢性腹瀉、便秘等。

4、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結腸息肉及結腸癌術後複查。

5、家族性腸息肉,直系親屬有結直腸腫瘤的人群,超過40歲,最好能定期做腸鏡檢查。



腸鏡技術已越來越成熟,已經廣泛用於疾病的診斷、治療,但腸鏡也有適應症、禁忌症,是否需要腸鏡檢查,還是需要到醫院就診,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


奀大夫


腸鏡可分為直腸鏡、乙狀結腸鏡和纖維結腸鏡、電子腸鏡、膠囊內鏡等,直腸鏡和乙狀結腸鏡由金屬或塑料製成,可分別看到直腸和乙狀結腸和降結腸,雖然觀察的距離短,但經濟方便。



據統計50%的大腸腫瘤和息肉可用乙狀結腸鏡檢查發現,因此病變在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可適用乙狀結腸鏡檢。到要檢查全部結腸是否有病變時則選擇電子腸鏡。

纖維腸鏡長度可達2.1米,檢查時鏡身柔軟可彎曲,通過在手柄上的操作旋鈕可以控制前端方向的轉動。電子結腸鏡,可在顯示屏上像看電視那樣觀察到結腸內的清晰圖像。可觀察到整個大腸和小腸(迴腸)末端的病理變化,並能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還能在鏡下做息肉電灼切除等治療。所以電子腸鏡目前是檢查大腸的儀器中最先進和可靠的方法。

什麼情況需要進行腸鏡檢查?

  1. 便鮮血或暗紅色血液或便後滴血,反覆腹瀉且大便帶粘液、膿血原因不明者。
  2. 大便習慣突然改變,排便困難、或有下墜感,左下腹疼痛,特別是中年以後的患者。
  3. 鋇劑灌腸等檢查發現大腸異常,需要腸鏡進一步明確診斷者或高度懷疑血吸蟲病但診斷不確定者。
  4. 已發現息肉需要在鏡下治療或息肉、腫瘤治療後需要複查者。
  5. 腸癌高發區中的腫瘤高危人群的大腸癌普查。

長腿醫生


你好,我是普外科醫生。

一、先來普及一些腸鏡的基本知識。腸鏡一般直徑約1cm左右,長度多是1.3米或1.6米兩種類型,腸鏡纖柔易彎曲,並有攝像頭在頭端。腸鏡管內還可以通過細的器械用於活檢或腸鏡下切割、止血等治療;還有通道可以充氣,並有沖和吸的功能。別看它直徑不大,但是功能很強大。所以,大腸內有什麼病變,腸鏡下可以一覽無餘,並做相關的簡單治療。




結腸鏡

醫生在給病人檢查

二、那麼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腸鏡呢?

1、有下消化道出血、黑便、大便中發現隱血,需要找出原因的;

2、懷疑結直腸腫瘤,或明確有腫瘤,需要活檢;

3、結直腸息肉者,需要進行活檢或腸鏡下息肉切除;

4、懷疑有炎性腸病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慢性結腸炎等;

5、有腹部疼痛、腹脹、消化不良、腹瀉等消化道或腹部相關症狀,需進一步明確病因的時候;

6、腸梗阻需要放入支架擴張,消化道出血需要內鏡止血等腸鏡下的特殊治療目的時候;

7、腸癌普查或健康人群體檢。

三、腸鏡檢查前需要注意和了解什麼?

1、腸道準備需要充分,瀉藥要按醫囑服用,拉成接近清水樣大便

2、腸鏡時候需要充氣,腹脹腹痛屬於正常現象,敏感者可以做無痛腸鏡

3、有慢性病或腸鏡的相關禁忌症時候需要找醫生評估,腸鏡檢查也有風險,不能因小失大

4、檢查後24小時內不得駕駛機動車輛、進行機械操作和從事高空作業。

5、腸鏡下做了特殊治療後,如:息肉切除,止血等,飲食情況需根據醫生要求嚴格執行



關注我,關注健康


玖零後徐醫生


您好,腸鏡檢查對於早期結直腸癌的確診非常重要。如果身體出現以下情況,最好儘早到醫院進行腸鏡檢查:

1、消化系統發生問題,比如腹痛、嘔吐、進行性消瘦、大便帶血等,與過去相比發生明顯的消化不適,並且通過其他檢查無法明確時;

2、如果出現消化道出血癥狀,即大便帶血或者大便檢查潛血陽性,或者大便呈現各色,也必須要要做腸鏡;

3、出現腸梗阻的症狀,即大便無法排出,出現腹痛、嘔吐、腹脹、大便秘結等腸梗阻的症狀,同時無法明確原因,也要做腸鏡檢查;

4、如果有慢性腸炎也建議定期做腸鏡,因為腸炎長時間後可能發生惡變的情況;

5、如果家族中有息肉的病史,建議定期做腸鏡;如果家族中還有腸道惡性腫瘤的病史,比如家族中的親戚有腸癌、胃癌或者小腸癌患者,也建議定期做腸鏡。

6、如果有腸道腫瘤相關手術或者腸道切除的手術,也建議定期做腸鏡,因為腸道腫瘤切除術後有可能復發,即使不是惡性腫瘤,吻合口的潰瘍反覆刺激,也可能發生吻合口惡變。


黃志豔大夫


腸鏡檢查時發現腸道疾病的最好的方法,因為他可以直接看到到底有沒有問題,長了什麼東西。但因為腸鏡本身操作時間稍長,而且普通腸鏡可能會讓被檢查的人有不舒服的感覺,所以大家在選擇是不是要進行腸鏡檢查時候會有疑慮。那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腸鏡?

1、明確腹瀉、大便出血、肚子疼等病因

如果出現了腹瀉、大便出血、肚子疼等不舒服,雖然CT檢查可以排除一部分問題,但如果定位在腸道(結腸),那就需要做個腸鏡才能真正知道,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一般腸道可能的問題是:腸炎、炎症性腸病、息肉、腫瘤、缺血性腸炎、腸易激綜合徵等。但這些都需要腸鏡檢查才能搞清楚。

2、腸道腫瘤篩查

有時候並不能等到已經有了不舒服才查,經常都是晚期腸癌了。所以做好腫瘤篩查工作是很重要的。哪些人需要進行腫瘤篩查呢?

1)50歲以上的健康人:也就是說不管你有沒有什麼不舒服,腸鏡應該作為50歲以上健康人體檢的項目,為什麼這樣呢?因為腸息肉到腸癌這個發展過程是腸癌確定的一條路,如果能在沒有症狀的時候發現息肉並進行切除,可以大大減少腸癌的發生。美國通過普及腸鏡檢查,已經大大降低了腸癌的發生。

2)大便習慣和形狀改變:記住了關鍵詞是“改變”,也就是說你解大便的次數和大便的樣子發生了突然的改變:比如原來是一天4-5次,最近突然變成4-5天一次了;原來大便都是不成形的,最近大便忽然乾燥得很......當發生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做個腸鏡明確下是什麼原因。

3) 直系親屬患過腸癌或腸息肉的人群:就是我們在最一開始說的直系親屬。因為腸癌有一定的家族性,就是一家子裡經常會同時幾個人都有。所以如果一家人當中有人患腸癌,也建議他的家人去做一個腸鏡;如果是直系親屬,那麼年齡應該提前到40歲。

4) 大便顏色發生變化: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警報。特別是大便顏色往紅的方向發展了,一定要先做一個大便隱血檢查,隱血試驗陽性更是需要做腸鏡檢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