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秋末野钓如何让大鱼尽快咬钩?

潺亭


秋末,意味着凛冬将至,温度的变化最为明显和直观,很多钓友都说最近鱼越来越难钓了,在这个秋冬过度的季节确实如此,因为温度对鱼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其实鱼并不是因为温度低而不吃饵,而是因为温度持续或者急剧变化,这一点要明确。关于秋末野钓如何让大鱼咬钩,我谈谈我的看法。

野钓鱼情特点

野外水域鱼的生存环境相对艰苦,食物的缺乏,捕食者的追赶,弱肉强食每天都在上演,正是因为这样决定了野鱼独特的特点。

1、野外鱼的活性好,在水中的力气大,因为食物的缺乏,对鱼饵的抵抗力低。

2、因为自然生长,野外水域大个体鱼的数量相对较少,且越大的鱼警惕性越高。

野钓大鱼的技巧一:从线组搭配上过滤小鱼

现在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喜欢小钩细线,主要还是因为这样可以兼顾小鱼,毕竟野钓小鱼占了很大比例。如果将目标鱼锁定在大个体鱼,在线组搭配和鱼竿长度上都应该进行升级,这是钓起大鱼的基础。理论上鱼竿越长,钓重越大,线组也是一样的道理,鱼钩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鱼的适口性,这也是过滤小鱼的一道关口。个人建议鱼竿选择5.4米以上,线组搭配3+2可以应对10斤以内的鱼,鱼钩种类较多,可以选择有倒刺的伊势尼6号。

野钓大鱼的技巧二:饵料选择降低鱼的警惕性

野外鱼能长到一定的重量都是身经百战的,具备对危险的感知能力,所以在选择饵料时,尽量贴近鱼日常的食物即可,虽然秋末温度低,需要以腥味为主,但是做钓大个体的鱼不能生搬硬套,可以选择谷物杂粮类自然的食物,例如玉米、麦粒、红薯等。

结束语

钓大鱼是多少钓鱼人的追求,毕竟大鱼更有挑战性,带来的手感也更好。但是在野外水域大鱼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竿是什么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两个技巧有意的做出调整,避开小鱼。除此之外,做钓大鱼还需要足够的耐心,毕竟从数量上来说远不足小鱼。


工作之渔


秋末冬初指的是,农历霜降至立冬这一段时间。随着地球的运动,北半球的光照时间逐渐缩短,气温也随之大幅下降。在这段时间里,鲤鱼会为越冬而积极觅食,这也是钓鲤鱼的一小段黄金时期。秋末冬初,大部分农田不再需要用水灌溉,池塘、沟渠、水库等野外水域的水位基本稳定。同时水中的大量浮生植物经过霜打后迅速死亡,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大,水体的溶氧量增多,鱼儿会感受到一种全新的生活环境,活动的热情也极其高涨。

它们的活动范围会逐渐增大,摄食欲望也更加强烈。由于气温不断下降,水体中原生的微生物群渐渐衰减,水体变得清瘦,鱼儿能从水中获得的食物越来越少。从这个角度来看,钓鱼人的饵料,就成了鱼类从水体中获得能量的主要食源。尤其是体型较大、摄食量较多的鲤鱼,它们更不会错过钓鱼人撒下的饵料。在秋末冬初时节,有些水体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能达到20℃~30℃,而鲤鱼的生态习性在22℃~25℃的水体里摄食最为强烈,可见秋末冬初也是大鲤鱼咬钩率较高的一段时期。每一次寒流来袭之前,都是狂拉大鲤鱼的好时机。

秋末野钓尽快上大鱼的方法技巧

你将诱饵窝料撒到钓点后,不需要着急作钓,要等待鱼群来到钓点内。钓友可以充分利用这段空闲时间调节台钓线组或者浮漂钓目。秋季在水库作钓,钓友可以从调五钓三开始。在秋季,鲫鱼跟小杂鱼开口还是不错的,将钓组调钝可以减少小鱼闹钩现象。

当鱼窝的窝料撒了一端时间后,或者钓友看到钓点出现鲤鱼鱼星时,钓友就可抛竿开钓了。如果钓点的小杂鱼比较多,钓友可以将鱼饵搓大一些,反之则小一些,小到花生米大小即可。在深冬季节,鲤鱼比较喜欢要是味道清淡一些的鱼饵,咬钩后,浮漂会轻点两下,然后上回一目或直接下降两目,钓友要抓住这个提竿遛鱼的好时机。深秋季节的鲤鱼活力不大,钓友在遛鱼的时候要尽快将其牵引到鱼窝外边,这样就不会惊扰鱼窝。

钓友在准备窝料时,需要考虑到水库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深秋时节的鲤鱼大部分都分散在水中的各个角落,钓友要想尽快将鱼引进鱼窝,需要考虑窝料的成份。在深秋季节,钓友可以在窝料中添加酒香味的饵料。如果钓友要自制鱼饵,可以将一千克大玉米渣蒸熟,然后加入500克麸皮跟250克酒酿,将它们均匀混合后放入干净的密封袋中封好。

如果钓友没有甜酒酿,可以去商店买来丁香、山奈跟桂皮,将它们混合后泡酒,然后在药酒中加入1~2盖纯净水。钓友这样制作的窝料更天然,能够很好的聚鱼跟留鱼,钓鲤鱼的时候会有不错的效果。钓友可以将窝料做成拳头大小的梅花状饵团。在水库钓鱼时,钓友需要将窝料做的更大一些。

秋季钓鱼,因为鱼长大了,力量也随之增大,为了防止跑鱼,不少钓鱼会选择结实一些的海竿作钓,不过,也有不少钓友仍然坚持选用手竿。钓友如果选择手竿,玩推荐以下两种自制钓饵。

1、先准备玉米粉跟蜂蜜,将玉米粉加蜂蜜后上锅蒸熟。在水库钓鱼的时候,钓友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鲤鱼商品饵料,将基础饵料跟商品饵料的比例控制在5:1,钓友要尽可能的保证玉米原有的香味。

2、直接准备饲料粉、湖鲤、薯诱、粘粉跟海藻等商品饵料,将它们依次按照4:3:1:1:1的比例混合,如果水份比较多,钓鱼还可以放入一点吸水性强的饵料收水。

选用这两款鱼饵,钓友可以在水库多找几个钓点,然后将它们分别挂在不同的鱼竿上作钓。深秋季节,在水库钓鱼对于钓友是个严峻的考验,钓友要有耐心,准备好防寒之物。











时间的流浪者wo


秋末野钓大鱼,是全年中钓大鱼的最后一个时间段了,这不是“最好”,是“最后”。因为临近冬天,气温水温都不是很高,除了鲫鱼还算活跃外,其它大体型鱼类基本上都懒得动了。很显然,它们要保存体力和秋膘,来确保度过严寒的冬天。秋末大鱼是懒得动,但不是不动,在这个水温还不至于很冷的情况下,有吃的它们还是会吃。那么秋末野钓如何让大鱼尽快咬钩?我们需要做一系列的准备。



首先是选对作钓时间

钓鱼选择正确的时间尤为关键,特别是秋末。秋末的天气特点是晴天昼夜温差大,雨天降温厉害。那么我们作钓就要关注天气预报,尽可能选天气稳定的晴天傍晚到上半夜作钓,这时水温比较稳定。下雨前两天也可以,千万别选雨后,雨后水温突然降低,鱼很少开口。个人建议是气温稳定的夜晚作钓,可以下午去做窝,或者连续养两三天窝,然后上半夜钓。

其次是钓点钓位选择

深秋,很多野生水域进入枯水期,要想钓大鱼,选择钓点的原则是,该水域要有一定数量的大鱼,像有的河道退水,鱼都往下游或者大江大河里跑了,有的也被人们非法捕捞过的;像有的水库,就剩中间一点水窝,大鱼都藏在中间深水区了。确定了钓点后再选择钓位,那么钓位的原则是深、或有食物来源的进水口附近、或利于藏身的障碍物附近。

窝料饵料选择

进入深秋时节,鱼即使开口,都是想吃荤的不想吃素的,因为它们需要补充体能,需要动物蛋白。那咱们也没必要用蚯蚓红虫打窝。所以窝料饵料尽可能的要香。个人建议钓大鱼,香为主、腥为辅。可以用小鸡饲料、菜籽饼等香味料加酒米或红虫颗粒打窝,然后用奶香味或腥香搓饵作钓。不建议用腥为主的原因是,一招小鱼,二是大鱼吃食谨慎。

秋末季节要想大鱼尽快咬钩,这是不能着急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等待。野生水域大鱼本来就不多,这季节它们没有夏天和仲秋前那么活跃,而且又谨慎胆小。所以不能着急。若确定水域有大鱼,在用长手竿作钓的同时,不妨打几根翻板钩,增加中鱼的几率,同时也能钓远钓深。

以上是我的拙见,我是墨海,一名喜欢野钓的八零后,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交流!


墨海游钓


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秋末不像夏季的时候,大物经常出没,野钓时也能经常钓到。现在这个季节,我国广大地区受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已经逐渐降温,尤其是早晚的时候,温度比较低,而中午或者下午的时候温度又会升高,这样一天当中的温差就大。钓大鱼的话,浅水处肯定不适合,还是要选择深水区作钓,但是钓大鱼可遇不可求,只能通过以下方法来尝试一下。

(1)运气爆棚

钓鱼界有句名言就是屁股决定鱼获,意思就是钓鱼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概率性事件,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一旦运来来了,挡都挡不住。有时候我们在野外作钓时可能或多或少会碰到过那么几次,有时候全场没口就你有口,说明你坐在鱼窝上面,钓不到都难。有时候在调漂时或者空钩状态下都能钓到鱼,但是真正钓起来却没鱼口了,真的是开局就是王者,结局就是青铜。

比如,就拿今年春末的时候一次野钓来说吧,就在空钩找底的时候,突然感觉挂到像地球一样,怎么也拉不动,心想硬拔吧,结果水里那一头在移动,心里一阵大喜,赶紧绷直鱼竿,杆子软,十分钟后一尾大鳜鱼上岸,是不是运气爆棚。


(2)用大鱼常吃的特殊食物作钓

大鱼之所以能长大,绝非是偶然的事情,它有着自己的生活之道,有自己的特殊食物来源,并且小心谨慎,保证安全万无一失。所以在某些特殊水域,如果能找到这些大鱼经常食用的食物,那么等于成功了一半,一般这样的大鱼基本上是有很强的偏口性,我们用商品饵料或者粮食饵料不一定能钓到。这类水域要不然就是岸边有植被树木,结出的果实会成为大鱼的食物,要不然就是有特殊的水源渠道入口,为鱼类带来食物,反正大鱼食物来源特殊。


比如,之前夏天的时候,我就利用这样的特殊水域,特殊食物钓到过大鱼。那是一处岸边长着构树的水域,水里有草鱼,但是鱼口很滑,经常有人来钓,但都是十钓九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草鱼会吃树上掉下来成熟的构果。我又是惊奇又是高兴,惊奇的是草鱼居然吃构果,高兴的是这下有绝招钓到草鱼了。之后我就用构果挂钩钓草鱼,一开始屡试不爽,后来只能模仿果子掉落水中的状态来作钓,基本上草鱼被我一个人钓完了。


(3)用纯粮食食物做大窝,长时间守钓

虽然野生鱼野性十足,在自然水域无拘无束,但是在人类眼中还是能驯化的,只是时间的问题,再厉害的大鱼它也得要进食,一开始一次两次进食后感觉安全的话,它会放松警惕敞开口吃,就利用这个就能钓得大鱼。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一处深水处做一个大窝或者重窝,因为大鱼吃食谨慎,喜清淡味,所以使用纯粮食的农作物比较合适,它散发的天然的淡淡的谷物香味正是大鱼所需要的。


比如,农作物品种的选取要选择颗粒大小合适,禁得住水长期浸泡的,而且不易散的,经过众多钓鱼人的实践总结,老玉米是最合适的农作物,鱼口快时可以适当煮一下,鱼稀口慢时可以用干玉米直接打窝。打窝的时候,注意要分时间段打窝,头两次可以适当多打点,一方面加大诱鱼效果,另一方面把鱼喂饱下次还来,当然一下子不能打的太多,否则没鱼吃或者吃不完易变质。之后要减少窝料投喂量,只要保证窝子里有食物就行,少打勤打,开始作钓,使用更加精细的钓饵,比如煮过的玉米来挂钩,这样鱼的选择性更大,中鱼的概率就大。


最后总结

虽然钓鱼有运气成分,有投机取巧的成分,但是要想鱼上岸,就得拿粮食换,是至理名言,是钓得大鱼的常态化手段。当然在钓大鱼时,调钓方面就要粗糙一点,大鱼吃口谨慎,需要钓顿一点,而且大鱼真想吃的话漂像也很干脆,拖着漂直接就跑,不用担心因钓顿了而看不到该有的吃口信号,就算你钓的再灵,它不想吃也没用,还会因大鱼进窝动作太大导致漂像太乱。所以,总结一点,钓大鱼如果运气不好,就得耐得住寂寞!


大别山小农人


第一秋末气温低水温也低,选择钓点是关键。要选择水位较深的钓位,下游比上游好钓。

第二是要提前打下重窝,天冷发窝慢,最好提前两天打。大鱼靠守,不是随便钓几个小时就能遇到的,而且是可遇不可求。

天气凉鱼口不好,线组不要太大,钩子也可以小一点。一般这个时候的鱼张不开嘴,而且窝子很难诱到远处的鱼。

第三竿子要选长一点的,这个时候的鱼一般不靠边。


秘制酱爆猪手a卤肉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喜欢的朋友点下关注。

首先我们要想钓到鱼就得注意这个季节的一些垂钓细节,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秋季钓鱼细节分析一下。

最近各地气温持续下降,特别是北方地区更为明显,早晚温差大,好多习惯了夏末早秋较高温度下垂钓的钓友,现在收获也没那么容易了,感觉鱼口稀疏,漂相难抓。夜钓更是困难,抵御低温不说,整夜没几个像样的鱼口可抓。

进入秋季,气温降幅逐步变大,不仅影响鱼的活性,鱼儿活动的水层也会随之变化,不同鱼种觅食习性也随之改变,大个体鱼如鲤鱼、草鱼、鲢鳙逐步进入深水区,鱼口变稀难钓,鲫鱼在越冬前需要蛋白储备,觅食欲望变强,这些特点是钓者需要关注的,野钓才可以有的放矢,采取合理的应变措施,才会有收获。

秋季垂钓的建议:

1.早晚钓深午钓浅

由于气温下降,深水区水温更趋于稳定,比早晚上层水温偏高,而随着太阳照射,浅水区水温上午逐步升高,一直延续至下午。

建议早晚在深水区作钓,3米左右为宜;中午前后转入浅水区,2米左右为宜。

2.加重打窝等发窝

进入这一季节,水温较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鱼的活性,延长了发窝时间,这更需要钓者要有耐心。

建议窝点重打,选择穿透性强的快速酒米窝,2米以下水深建议80一100克,2米以上水深建议100一150克,半小时后挂饵垂钓。

3.偏重味型腥甜香

这一时节,小鱼活动逐渐减少,低温情况下,不管是窝还是饵,都要增甜加香,并逐步增腥,提高窝饵的穿透力,特别以钓鲫鱼为主的这一季节,味型偏腥是必不可少的,并逐步增强。

4.白天钓阳夜钓深

朝阳的河面,白天水温上升较快,打窝后更容易发窝聚鱼进窝,水温的高低决定鱼的活性,这一点好多钓友容易忽视。

夜幕降临,气温下降,鱼儿自动进入深水区。喜欢夜钓的朋友,可选择3-4米水深,重窝耐心等候,发窝慢是这一季节明显的特点,耐心是必要的。

想要有所收获,除了这些细节需要我们关注,还需要提醒大伙,水草和水中障碍边上,永远都是首选的钓位,这儿一定是鱼儿嬉戏和避险的场所,诱鱼进窝更容易些。当然垂钓细节也太多,技术技巧、野钓经验各有所长,同样是垂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各的见地,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

总之,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野钓不可死板照搬,灵活地适应气候、环境、水情、渔情的变化,适时调整好应对的细节,才能有更好的收获。





伟哥野钓记


想钓个体稍大的鱼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钓位 去到一个地方钓鱼第一时间不用我说你都知道找钓位很重要。所谓七分钓位三分钓技不无道理。其次你要看看周边的钓友的鱼情如何,询问一下今天的鱼口怎么样。如果鱼都不开口你怎么钓也不会有很好的鱼获。

2天气 你作钓当天的天气情况适不适合作钓。

3做窝 钓大鱼我可以说做窝很重要,而且窝料类型和量都要有相当的数量和质量才行。建议窝料粗细结合,要有酒米之类的小颗粒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大颗粒等作为窝料。作钓时边钓边诱,根据窝里鱼口情况适时补窝。这样才不至于让小鱼在窝里很快把窝料消耗完,留给大鱼进窝吃窝料的余地。如果你只想钓大鱼不兼顾小鱼就建议你直接用小麦和玉米之类专门针对大鱼的饵料和窝料。

4调钓 推荐你调低钓高,能过滤掉很多杂乱的漂相专心守钓大鱼,主抓有力的顿口黑漂。选一支底钓吃铅量稍大的漂,建议吃铅量两克多到三克多的浮漂。

5饵料 建议把饵料开硬点,雾化不要太好特别是在中上层水域雾化一定要控制好,雾化太好就会太招小鱼闹窝。可以搓硬点到水底了慢慢雾化散开。留给大鱼有充分和充足的时间吃钩,别还没吃钩饵料就雾化完了。

6有耐心等候 野钓环境除非当地鱼情特别好,要不钓大鱼就是运气成份比较大了。因为钓大鱼最好的办法就重窝守钓,有的大神视频你也看了一天钓不到一条都很正常,上百斤的窝料玉米打进去了。一钓就是几天才能钓到大鱼。如果你是钓完就走的野钓在做好上面几个方面了钓到大鱼的几率就会增加,其他的就是看运气了!不必太在意钓那么几小时或者钓一天一定要钓到大鱼。所以我建议还是大小兼顾,能钓到鱼找到钓鱼的乐趣就可以了。





浪里白条二叔


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多年长成大鱼的,都是警惕性特别强的,这种鱼很难钓,但找对方法也是能有理想收获的。

想钓大鱼首先得找鱼,这就考研你钓位选择能力了。总结是静、远、深。

先说静,大鱼怕人,怕嘈杂,人和车经常经过的地方,会惊鱼,一般没有大鱼。所以选钓位优先选远离人群活动的地点。

再说远,跟静其实差比多,近处各种地龙、电鱼和垂钓,大鱼一般惧怕靠岸,所以都藏身远水。

再说钓深,深秋深水水温相对稳定,并且比较浅水水温高,鱼藏身深水,既舒适又会具有安全感。


除了钓位,饵料和窝料的选取也尤为重要。首先避免腥,大鱼不爱腥,小鱼才会痴迷于腥味,大鱼更喜欢谷香或者其他香甜饵料。另外窝饵一定分家,不要让鱼在一堆饵料中去找你挂耳的那一刻,一定要有辨识度,你看好多人钓青鱼,螺狮打窝挂葡萄钓,也是这个意思。另外,饵料要适中,短时钓鱼不要打重窝,要用小勺慢慢打。窝里不给口,可以试试钓窝边,有些大鱼警惕性高,不进窝,就吃窝边饵料。



最后调钓,钓大鱼不要钓灵,防止杂鱼闹窝,太灵鱼线绷着也会影响鱼吃口,尽量调低钓高,双饵躺底,降低鱼的警惕性。

最后想说,大鱼都是苦守的,不可能打完窝就来鱼,来鱼就开口,守得住寂寞才能收货理想中的大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