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錦州:老兵義務放電影23年 行程30餘萬公里

錦州:老兵義務放電影23年 行程30餘萬公里

偏遠的農村、邊陲的哨所、城市的廠礦和社區……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就會有老兵電影放映隊的身影。

老兵劉成金組建的這支由8名轉業、復員軍人組成的錦州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成立23年來,深入1000多村莊、單位,自費近百萬元義務放映6000多場次電影,觀眾達200多萬人次,行程30餘萬公里,相當於繞了地球七八圈,而這些數字,還在不斷地增長。

不僅免費放電影,老兵們還給孩子們帶去書本,給村民們帶去致富知識,同樣不要一分報酬。

走進軍營圓了電影夢

電影讓他走近百姓

老兵劉成金是有著26年兵齡的退伍老兵,他說自己小時候就喜歡看電影,可電影放映員在當時是個搶手的職業,年紀輕輕的他是沒機會擠進這個行業的,但劉成金沒想到參軍卻圓了他這個夢。

剛到部隊時新兵們集體看電影,劉成金跟別人不一樣,他不是老實地坐著看,而是跑到後面幫忙抬拷貝、擦機器、倒片子。幾個月後,領導看他對放電影懂得不少,就真的將他留在了電影隊,劉成金就這樣成了一名電影隊的放映員。

可一年多後,隨著進軍校學習,劉成金離開了電影隊,但他在心裡給自己的電影夢設計著未來:“我以後一定要組個電影隊,讓更多的人都能看上電影。”

1994年,劉成金轉業了,雖然有3個比較好的工作選擇,可想到自己當時的夢想,劉成金放棄了分配的工作,開始籌備電影隊來圓夢。資金不足,劉成金就開了個小企業,掙來的錢都用在了買機器和電影隊的開銷上。兩年後,1996年10月,劉成金的“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成立,他還找到了同在一個部隊轉業的7個戰友加入其中,開始了義務放映之旅。

走遍遼西村鎮

曾多次進入災區

“退伍不褪色,就想通過電影,把科技和致富的信息送到老百姓的田間地頭。”劉成金和他組建的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走遍了遼西的村鎮,也走向了全國。汶川地震後,老兵們先後3次到災區支起幕布,帶去鼓勵;在北國邊疆、東方第一哨黑瞎子島、珍寶島,他們為邊防哨所官兵放映革命等題材的電影;參加過百團大戰的90多歲的老兵行動不便,他們就到老人家的炕頭上播放影片……

劉成金回憶,2008年汶川地震,心繫災區的放映隊準備影片和物資後,開著放映車日夜不停地向汶川趕,2700多公里的行程只用了50個小時。在廢墟上給官兵們放映《驚濤駭浪》等影片振奮精神、鼓舞士氣,給震區的孩子們放《長江7號》調節情緒。

“白天電影放映車送病號,傍晚放電影,晚上我們就睡在車裡。”劉成金說,當時放映車的利用率是最高的。在災區的18天時間裡,老兵們冒著生命危險為災區的群眾放映了16場電影。廢墟上豎起的那面愛的銀幕下圍滿了人,放映設備裡放映出的不僅是影片,還有老兵義務放映隊為災區帶去的精神上的支持。

不管多苦多累

大家都堅持“約法四章”

老兵劉成金說這支放映隊一直都傳承著部隊的精神,大家“約法四章”:不怕吃苦受累,不怕上山下鄉,不吃群眾一頓飯,不拿群眾一分報酬,哪裡需要,就把電影送到哪裡。

去村裡放電影,大家都是自帶乾糧野外就餐,從不去老鄉家裡吃飯,“天黑開始放,完事收拾妥當趕回家的時候都已凌晨。”劉成金說大家都沒說過苦和累,就是嚴格執行“約法四章”,不給鄉親們添任何麻煩。

20多年下來,老兵們不僅義務放電影,還個人出資購買科技光盤、書籍和資料免費送給老百姓,給學校的貧困學生送書包、作業本等學習用品。劉成金說,他要給鄉親們帶去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改善,而是致富的信息、途徑和精神上的激勵和支持,“我曾經為一所只有4個人的小學送去了一面五星紅旗,那是我參加過的最難忘的升旗儀式。”太多的感人畫面就像電影一樣印在劉成金的腦海中,讓他更堅定地走下去。

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

“永不停機”

20多年來,錦州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先後被授予錦州市“學雷鋒先進集體”稱號;遼寧省“學雷鋒先進集體”“國防教育輕騎隊”稱號;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解放軍總政治部、團中央授予“全國學習雷鋒、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隊長劉成金先後被評為遼寧省特等勞動模範、遼寧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學雷鋒標兵和優秀軍轉幹部。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在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等部門共同組織開展的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活動中,劉成金榮獲“全國最美志願者”榮譽稱號。

這隻特殊的電影放映隊,最初只有劉成金和張顯龍、韓彥斌、朱中文、彭玉德、陳鳳久、趙雲吉、韓國璽7位戰友,1998年1月,隊員韓國璽在放映中突發疾病永遠地離開了。但很多人被這種老兵的精神所感動,有人選擇跟著老兵們行動起來,錦州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志願者隊伍已經發展到100多人,錦州地區就成立了22支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分隊。這些老兵們的目標就是:“只要群眾需要,老兵義務電影放映隊永遠不會停機!”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駐錦州特約記者張墨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