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騎行入門:迴歸基礎,圈剎、碟剎前後輪拆卸與安裝

騎行入門:迴歸基礎,圈剎、碟剎前後輪拆卸與安裝

你也許不會調整變速器,你也許不會截油管換油,你也許不會給山地車前叉做保養,但你不能連拆車輪都不會。

據聯合國體育發展組織自行車辦公室廣州車陂南辦事處發佈的統計數據,全世界有相當多人口被拆車輪問題困擾。如何拆除自行車前後輪,就像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眾多入門車友頭上,一旦發生爆胎、需要拆卸收納或需要拆卸運輸時,入門車友往往覺得無從下手。

但你以為非入門車友就一定會拆車輪了嗎?多少頂級車架,因為“暴力”的拆輪方式而傷痕累累,多少愜意的4+2活動,因為拆車輪而變得掃興,現在就閱讀這篇文章,一起來探究如何才能快速、有條不紊的拆卸、安裝車輪,如何才能減少拆車輪對車架的損害吧。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本文將主要介紹快拆車輪、碟剎快拆、桶軸車輪的拆卸方法。請酌情瀏覽。

快拆前輪拆卸、安裝教程: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快拆車輪,花鼓端頭與叉腳相互對應卡合,並依靠快拆杆鎖緊固定。因此正確、順利地拆卸、安裝快拆車輪,主要需要注意快拆杆的操作。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絕大部分山地車快拆前叉、公路車快拆前叉,在叉腳底端均有凸起位置,可以避免快拆輕微鬆脫時前輪脫落,進而避免事故,人員傷亡。但在每次騎行前,仍要檢查車輪快拆是否鎖緊。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拆卸前輪第一步,將快拆手柄朝外掰開,或按照手柄顯示的“Open”方向開啟。DT專利快拆,則需要將手柄向逆時針轉動。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鬆開快拆手柄後,需要將手柄另一側的旋鈕旋鬆,直至快拆杆與叉腳接觸位置的間隙大於叉腳底部凸起寬度。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此時,需要注意夾器剎車皮間隙是否大於車圈、外胎的最大寬度。在胖圈、粗胎流行的今天,大多數夾器都有著更寬的內側空間,以容納更粗的外胎,因此不需要釋放額外空間就可以順利取下車輪。但仍然有很多夾器依舊保持傳統的內側寬度,因此需要特別注意。大部分夾器自身設置了釋放裝置,通過釋放旋鈕或手變的釋放按鈕,既可增加剎車皮間隙,使車輪可以順利取下。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確認夾器後,一手握住把立,另一手握住車輪。輕抬把立,前輪即可順利拆下。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在平坦的地面,僅拆除前輪的自行車可以利用前叉叉腳,暫時放置在地面,但需要注意是否有強風或其他會導致車輛不穩定的因素,必要時,可以將車倚靠在穩定的固定物邊上。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安裝前輪時,首先檢查快拆是否釋放至可以將前輪順利安裝至叉腳的位置,隨後保持車輛豎直立於地面。有兩個方法可以鎖緊快拆:第一種,可以旋轉快拆旋鈕,直至快拆手柄可以順利關閉並鎖緊。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第二種,一手固定住快拆旋鈕,另一手旋轉快拆手柄,直至快拆手柄可以順利關閉並鎖緊。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快拆手柄鎖緊後,應儘可能貼近前叉,或朝向不影響騎行安全的位置,快拆手柄不能朝前,以免在騎行過程中勾住周邊物體,造成事故或人員傷亡。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最後,恢復夾器的釋放旋鈕並檢查夾器剎車皮與車圈剎車邊的間隙,如果夾器位置發生變化,需重新調整夾器,或檢查前輪是否安裝到位。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拆裝後輪相比拆裝前輪來說要複雜一些,也很容易出錯。有時候一不小心,大力出奇跡,堅硬的飛輪片(或剎車碟片)就會和車架的後下叉部位“親密接觸”。常逛鹹魚二手車架的朋友應該知道,很多車架的叉腳位置都是這樣變得“傷痕累累”。如果你拆裝後輪時小心一點,穩一些,動作更標準一些,說不定你就可以減少這種不必要的損傷,讓自己的車架保持更好的成色,未來也能獲得更高的殘值。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拆後輪的第一步是調整變速,將後輪檔位調整至高速檔(小飛),這樣做是為整個後輪順利取下打好的基礎,如果你停留在低速檔(大飛),那麼你在取下後輪時,會面臨後撥導臂、導板帶來的張力,也會增加後輪受力偏向兩側,提高車架刮傷的風險。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將檔位調整到高速檔,並不意味著就要調整到最小一片飛輪。根據你的車架後叉、飛輪位置、後撥相對位置,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即可,我個人是偏向第三片飛輪。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前撥檔位最好調整至大盤,這樣長度、節數固定的鏈條會有更多的部分被牙盤齒所固定住,拆除後輪之後可以減少鏈條掉落的幾率。同時拆除前後輪時,車架和地面之間也有一層鏈條作為緩衝,牙盤齒不至於直接磕地,減少牙盤齒受損的風險。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正式拆除後輪前,依舊要確認夾器、剎車皮的空隙是否大於車圈、車胎的最寬處。不同的輪組、外胎、夾器搭配的結果都不一樣,因此一定要提前檢查空隙,以免拆下後輪期間外胎將夾器卡住,進而偏擺移動夾器位置,影響後續步驟。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不同品牌夾器的釋放方式均有所不同。Shimano系列、Sram系列在夾器一端設計有釋放旋鈕,撥開釋放旋鈕即可增加剎車皮間距,使後輪順利取下。Campagnolo夾器稍有不同,釋放裝置設計在手變上。其他第三方品牌的夾器大多采用Shimano以及SRAM形式的釋放旋鈕。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和前叉不同,後叉叉腳底端並沒有防掉落的凸起,因此只用鬆開快拆手柄,即可取下後輪。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將後輪快拆手柄朝外側打開。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一手握住坐墊,或車輛任意固定位置,另一手握住後輪。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輕抬起車架,後輪會因重力自動掉落,但會因後撥樞軸的阻礙而卡住。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如果你是機械後撥,此時可用一隻手輕壓後撥,使其以尾勾固定螺絲(或後撥與車架鏈接的可活動軸)為中心向下旋轉些許,取下後輪。如果你是電子變速後撥,不能強行壓動後撥,以免損傷電機,這時,你可以使後輪向斜下方施力,也可以順利取下後輪。如果你裝配了CeramicSpeed後撥導板,或者任意第三方導板且導向輪為16-17齒大導輪,這個步驟需要格外仔細,以免因過大的導向輪干擾而無法順利取下後輪。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當後輪處在如圖所示位置,可將後輪或車架稍微偏移一定的角度,使鏈條順利繞開飛輪以及後輪的快拆杆。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完成上述步驟,你就可以毫髮無傷的取下後輪,期間,飛輪、快拆、車圈並不會磕碰車架。由於鏈條包裹住牙盤大盤片,以及後撥張力輪,因此,如果地面或當時車輛所在位置沒有明顯的沙石泥土,你可以放心的將車輛放置在地面,並倚靠在固定物體邊。如果你拆卸車輪是為了裝進汽車後座或後備箱,並不需要在地面放置車架,那麼這個步驟可以跳過。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安裝後輪時,首先需要將上方鏈條對準拆卸時的檔位。如果在上次拆卸後輪之後另外調整過後撥變速器,則需要將鏈條對準最新的檔位,或者將變速調整回拆卸前的最後檔位。由於後撥留有一定的冗餘位置,因此鏈條對應的飛輪片允許小範圍的誤差,在安裝完畢後,向前轉動曲柄可以自動修正為正確檔位。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當鏈條對應好飛輪片後,可以向下按動後撥導板,在飛輪倒轉以及重力影響下,後輪將自動進入後下叉叉腳。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將車豎直放置在平坦的地面,進行細微調整,確保花鼓兩側的端口均卡入叉腳。這個階段請不要轉動曲柄,以免車輪位置發生變化。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確保上述步驟完成後,將快拆手柄朝內側鎖緊,或是朝手柄指示的“Close”方向鎖緊。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如果快拆無法正常鎖緊,表明需要調整快拆手柄另一側的旋鈕。後輪調整旋鈕和前輪步驟一致。鎖緊快拆手柄時,注意應儘可能將快拆手柄朝車架內側收納,外露的快拆手柄將增加騎行時勾住周邊物體的風險,影響安全。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最後,檢查夾器剎車皮與車圈剎車邊的間距,如果間距不同,可能需要重新調整夾器位置,或重新檢查後輪安裝是否到位,後輪處於不正確的位置將會增加後輪脫離風險,並會影響剎車、變速。

碟剎輪組拆卸、安裝教程: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不論是山地車還是近些年流行的碟剎公路車輪組,都與傳統的圈剎(V剎)輪組不同。輪組花鼓部位增加了碟剎碟片安裝座(傳統六釘或中鎖),開檔也有所增加(因此公路圈剎、碟剎輪組不能混用),拆卸碟剎輪組時,不但需要注意快拆杆(桶軸杆)的操作、對變速器的避讓,更要注意剎車碟片與碟剎夾器,以免影響剎車的正常使用。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現如今主流公路碟剎車架採用了前、後12毫米桶軸規格,但少部分碟剎車架採用了前12毫米桶軸、後9毫米快拆的規格,更有少部分碟剎車架依舊保持前後快拆的規格。不論是山地車常見的20毫米、15毫米桶軸或是公路車常見的12毫米桶軸,根據拆卸方法不同,桶軸杆大體可以分為需要工具拆卸的和不需要工具即可拆卸的兩種。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桶軸前輪的拆卸,相比快拆輪組的拆卸,可能還要稍顯簡單一些,只需要轉動桶軸手柄(或使用內六角工具轉動桶軸杆)直到整根桶軸杆可以順利抽出,就可以將輪組取下。安裝僅需將輪組安裝到位,將桶軸杆

插入叉腳並旋緊即可完成操作。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拆卸碟剎後輪與拆卸快拆後輪一樣,需要先將後撥檔位調整至高速檔(小飛),避免拆卸後輪時後撥造成障礙。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山地、Gravel等重口味碟剎公路可能會採用帶阻尼的後變速器,在拆卸後輪前需要將阻尼開關關閉。如果是SRAM帶鎖版本後撥(如CX1後撥),需要先將後撥導板掰開並鎖定,才可以順利進行後輪拆卸。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此外,仍需要檢查碟剎夾器部位,看是否有會阻礙後輪拆卸的雜物。拆卸碟剎後輪的步驟與拆卸圈剎輪組基本相同,這裡就不做贅述。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需要注意的是,液壓碟剎車輛在取下碟剎輪組的過程中以及取下輪組之後,不可以按壓剎車執手,以免夾器活塞推出無法回彈。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輪組取下後應妥善放置,以免跌落或發生磕碰,導致剎車碟片變形。車輛也應放置在穩妥的位置,以免跌落。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如果液壓碟剎車輛的輪組長期取下,應額外注意夾器來令片部位。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4+2或是打包運輸,建議將各品牌剎車自帶的來令片墊片插入夾器,降低故障風險。如果缺失墊片,也可以用紙張對摺多次後插入夾器。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在拆卸、安裝輪組以及輪組運輸、儲存的過程中,儘量避免手指以及任何帶有油汙的物體接觸到剎車碟片,以免影響剎車制動效果。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安裝碟剎輪組的基本步驟與安裝快拆圈剎輪組基本相同,首先也是將鏈條對應放置在飛輪片上。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下壓後撥導板,使輪組受力自然卡進叉腳。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在碟剎輪組的安裝過程中,需要注意碟片是否妥善插入夾器。如果碟片尚未對正,不要使用蠻力安裝輪組,以免碟片變形或損傷夾器。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快拆碟剎輪組歸位後,需要檢查花鼓是否對正叉腳。桶軸輪組則可以省略這個步驟。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最後確認一次檔位、碟片、花鼓位置,即可完成快拆鎖緊。桶軸輪組則可以在這個步驟旋入快拆杆,並按規定扭矩鎖緊。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碟剎輪組安裝完畢後,可以目視來令片是否摩擦剎車碟片。如果發生摩擦,說明輪組安裝存在偏差,需要重複上述步驟再次安裝。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也可以抬起車架,旋轉輪組,感受剎車夾器是否蹭碟。

骑行入门:回归基础,圈刹、碟刹前后轮拆卸与安装

以上,就是快拆圈剎輪組、快拆碟剎輪組與桶軸輪組的拆卸、安裝說明。輪組的安裝、拆卸方法並不是絕對的,也不存在絕對正確與絕對錯誤,但通過規範動作,仔細觀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損傷,使器材可以更長久的陪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