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肺癌和抽菸真有關係嗎?

網管世界


肺癌和抽菸的關係先不說,2018年,菸草行業實現工商利稅總額11556億元,同比增長3.68%,相當於百度+阿里+騰訊+四大銀行利稅總額,這只是稅收,利潤起碼十萬億以上,也就是說一年有十萬億的真金白銀隨著香菸的青煙飄走,廣大煙民不知不覺之中為國家貢獻了上十萬億的GDP,這樣的GDP貢獻會讓很多決策者失去對於戒菸的支持,肺癌和抽菸之間關係會受到很多人的質疑也不足為奇了。

人發現菸草的歷史有600年的歷史,吸菸真正流行起來也只有300年時間,而中國人吸菸大約200年,在人類沒有染上煙癮之前,在各種歷史文獻、小說戲劇作品中很少聽說類似於肺部腫瘤患者的描述,即使是菸草引起的另外一種罹患人群更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也較少出現,而自從吸菸盛行之後,這些疾病幾乎佔到了我們日常醫療病種中的大部分,可以說病房中80%的病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但反過來說,抽菸的人一定會患癌嗎?這肯定不是的,因為肺癌的發病機制非常複雜,肺癌的發生發展主要是細胞內部基因損傷併發生累積性突變引起的,香菸煙霧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對於支氣管上皮以肺上皮細胞的損傷可以引起這樣的損傷,但這樣的損傷也可以被身體的免疫機制所清除,避免其形成腫瘤,而其他的因素也可以造成類似的損傷而導致腫瘤,也就是說吸菸的人並不一定會患腫瘤,不吸菸的人不一定不發肺癌,但吸菸的人群中,吸菸患者仍然是主要組成。

事實上吸菸的毒害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在房間裡吞雲吐霧的時候,整個房間裡的可見度都會受到影響,這種時候房間中PM2.5的量並不亞於空氣汙染嚴重的天氣裡空氣中PM2.5的濃度,人們對於環境汙染所致的PM2.5可以說是談虎色變,對於香菸的PM2.5甘之如飴,這樣的雙重標準可以說相當奇怪了。

然而吸菸的人肯定短壽嗎?這也不一定的,正如網絡段子裡所描述的那樣,老奶奶活到90歲每天一包煙,勸她戒菸的醫生都死了,這樣的情況現實中可不可能,當然可能,每一個人的經歷不同,本身的體質不同,最終壽命的長短自然不同,一個人其他都好,只有吸菸一個毒害因素,獲得長久不足為奇,關鍵對於吸菸者來說,真的願意用自己的未來來驗證吸菸是否真的有害健康嗎?要三思啊!


胡洋


以前只是從書本上,從老師那獲取知識,知道吸菸是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那時候只是存在於書面上的感知。

後來自己接診患者,做了一些臨床研究發現,吸菸和肺癌是直接相關的。

並不是說吸菸就會患肺癌。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減少吸菸的數量和頻次。美國通過戒菸已經降低了非常的發病率。其他一些惡性腫瘤也通過戒菸得到緩解。


春雷醫生


這是個邏輯問題。如果要問肺癌,是不是我抽菸導致的?那麼可以肯定的回答你,不是。

那麼如果問抽菸會不會增加我得肺癌的風險,那麼我也可以非常肯定的回答你,會的。

為什麼總會有人問這個問題?因為總會有人把這兩個問題的邏輯關係搞混淆。

抽菸肯定是一個不良生活習慣。它和熬夜,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甚至吸毒一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抽菸對我們身體的影響,相對於其他方面的影響來說,肺癌真的不足一提。抽菸可能影響我們身體很多方面,更多的還是呼吸系統的一些良性疾病。比如說慢支炎,肺氣腫的發病率。

另外對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的,還有,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往往長期吸菸的人,他的頸動脈會形成比較疏鬆而且很大的動脈粥樣斑塊。這個導致吸菸的人死亡的可能性和普遍性甚至遠遠要高於肺癌。


銘醫銘言


我祖父抽菸八十多年,因便秘父親給他吃了瀉藥造成中風,逝時九十六歲。


哇哈哈


我是一名內科醫生,從事內科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多年,我將用我所學專業知識,盡我所能為朋友們解惑答疑!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的吸菸人數是多少,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吸菸者高達3.01億人,並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上升,那麼問題來了,3.01億人又有多少得肺癌的呢?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闡述肺癌與吸菸的關係。

一、什麼是肺癌? 肺癌又稱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為起源於支氣管黏膜或腺體的惡性腫瘤。


二、為什麼會得肺癌?分為以下幾種因素:1.吸菸(包括二手菸),臨床研究表明,吸菸是肺癌死亡率進行性升高的主要原因,因其中的尼古丁、苯並芘、亞硝胺和少量放射性元素等均有致癌作用,這些物質長時間刺激支氣管黏膜,導致其發生癌變。吸菸者比不吸菸者患肺癌的風險高10-25倍。2.職業致癌物,從事高危汙染的職業如化工廠等,由於其長時間接觸鋁製品的副產品、砷、石棉、bis-chloromethylether、鉻化合物、焦炭爐、芥子氣、含鎳的雜質、氯乙烯(現已證明此9種物質致癌明確),增加肺癌的發病率,空氣汙染,特別是工業廢氣均能引發肺癌。3.電離輻射,肺臟是對放射線較為敏感的器官,誘發的多是支氣管的小細胞癌。日本原子彈爆炸倖存者中患肺癌者顯著增加。Beebe在對廣島原子彈爆炸倖存者終身隨訪時發現,距爆心小於1400m的倖存者較距爆心1400~1900m和2000m以外的倖存者,其死於肺癌者明顯增加。4.既往肺部慢性感染,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症等患者,支氣管上皮在慢性感染過程中可能化生為鱗狀上皮致使癌變,但較為少見。5.遺傳等因素,家族聚集、遺傳易感性以及免疫功能降低,代謝、內分泌功能失調等也可能在肺癌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許多研究證明,遺傳因素可能在對環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個體中起重要作用。6.大氣汙染(於吸菸劃等號的因素)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高,主要原因是由於工業和交通發達地區,石油,煤和內燃機等燃燒後和瀝青公路塵埃產生的含有苯並芘致癌烴等有害物質汙染大氣有關。大氣汙染與吸菸對肺癌的發病率可能互相促進,起協同作用。




三、肺癌的表現? 1.咳嗽 咳嗽是最常見的症狀,以咳嗽為首發症狀者佔35%~75%。肺癌所致的咳嗽可能與支氣管黏液分泌的改變、阻塞性肺炎、胸膜侵犯,腫瘤生長於管徑較大、對外來刺激落敏感的段以上支氣管黏膜時,典型的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乾咳,一般止咳藥常不易控制。咳嗽性呈高音調金屬音。 2.痰中帶血或咯血 痰中帶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見症狀,以此為首發症狀者約佔30%。由於腫瘤組織血供豐富,質地脆,劇咳時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腫瘤局部壞死或血管炎引起。肺癌咳血的特徵為間斷性或持續性、反覆少量的痰中帶血絲,或少量咯血。 3.胸痛 以胸痛為首發症狀者約佔25%。常表現為胸部不規則的隱痛或鈍痛。周圍型肺癌侵犯壁層胸膜或胸壁,可引起尖銳而斷續的胸膜性疼痛,難以定位的輕度的胸部不適有時與中央型肺癌侵犯縱隔或累及血管、支氣管周圍神經有關,而惡性胸腔積液患者有25%訴胸部鈍痛。持續尖銳劇烈、不易為藥物所控制的胸痛4.胸悶、氣急 約有10%的患者以此為首發症狀,多見於中央型肺癌,原因主要包括:①肺癌晚期,縱隔淋巴結廣泛轉移,壓迫氣管、隆突或主支氣管時,可出現氣急,甚至窒息症狀。②大量胸腔積液時壓迫肺組織並使縱隔嚴重移位,或有心包積液時,也可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但抽液後症狀可緩解。③瀰漫性細支氣管肺泡癌和支氣管播散性腺癌,使呼吸面積減少,氣體彌散功能障礙,導致嚴重的通氣/血流比值失調,引起呼吸困難逐漸加重,常伴有發紺。 5.聲音嘶啞 有5%~18%的肺癌患者以聲嘶為第一主訴,通常伴隨有咳嗽。聲嘶一般提示直接的縱隔侵犯或淋巴結長大累及同側喉返神經而致左側聲帶麻痺。聲帶麻痺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上氣道梗阻。 6.發熱 以此首發症狀者佔20%~30%。肺癌所致的發熱原因有兩種,一為炎性發熱,中央型肺癌腫瘤生長時,常先阻塞段或支氣管開口,引起相應的肺葉或肺段阻塞性肺炎或不張而出現發熱,但多在38℃左右,很少超過39℃,抗生素治療可能奏效,陰影可能吸收,但因分泌物引流不暢,常反覆發作。7.消瘦和惡病質 肺癌晚期由於感染、疼痛所致食慾減退,腫瘤生長和毒素引起消耗增加,以及體內TNF、Leptin等細胞因子水平增高,可引起嚴重的消瘦、貧血、惡病質。PS:這裡主要講的是常見症狀。詳細表現由於內容過多未做闡述,如有興趣可自行查閱8版內科學呼吸章節,肺癌臨床表現,或直接百度即可。敬請諒解。任何症狀都不能診斷疾病。切記!





四、肺癌如何檢查?1.X線檢查 通過X線檢查可以瞭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可能看到由於支氣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氣腫、肺不張或病灶鄰近部位的浸潤性病變或肺部炎變。 2.支氣管鏡檢查(診斷率高達92%) 通過支氣管鏡可直接窺察支氣管內膜及管腔的病變情況。可採取腫瘤組織供病理檢查,或吸取支氣管分泌物作細胞學檢查,以明確診斷和判定組織學類型。 3.細胞學檢查 痰細胞學檢查是肺癌普查和診斷的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原發性肺癌病人多數在痰液中可找到脫落的癌細胞。中央型肺癌痰細胞學檢查的陽性率可達70%~90%,周圍型肺癌痰檢的陽性率則僅約50%。 4.ECT檢查 ECT骨顯像可以較早地發現骨轉移灶。X線片與骨顯像都有陽性發現,如病灶部成骨反應靜止,代謝不活躍,則骨顯像為陰性,X線片為陽性,二者互補,可以提高診斷率。需要注意的是ECT骨顯像診斷肺癌骨轉移的假陽性率可達20%~30%,因此ECT骨顯像陽性者需要作陽性區域骨的MRI掃描。 5.縱膈鏡 縱隔鏡檢查主要用於伴有縱隔淋巴結轉移,不適合於外科手術治療,而其他方法又不能獲得病理診斷的病人。縱隔鏡檢查需在全麻下進行。在胸骨上凹部做橫切口,鈍性分離頸前軟組織到達氣管前間隙,鈍性遊離出氣管前通道,置入觀察鏡緩慢通過無名動脈之後方,觀察氣管旁、氣管支氣管角及隆突下等部位的腫大淋巴結,用特製活檢鉗解剖剝離取得淋巴結組織送病理學檢查。6.腫瘤標記物 如癌胚抗原(CEA)、神經特異性烯醇酶(NSE)等,對肺癌檢測及預後有一定作用,但不能由此診斷。通常,診斷肺癌需病理活檢,根據活檢結果做出診斷。




五、治療方法?一般發現即手術治療,如已經失去手術機會則開始放化療。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分子靶向藥物越來越佔據主導位置,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治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肺癌一定會被攻克。




總結,回到開始的問題,肺癌和吸菸真有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並且關係很大,但如果說吸菸一定得肺癌那也是不準確的。這裡還是建議廣大煙民朋友們,為了你的家人不吸二手菸,請堅持戒菸。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發表意見!如果覺得寫的不錯,請點贊、關注,有什麼醫學及健康問題都可以諮詢我! 我是醫者語錄,一名內科醫生,我將用我所學專業知識,盡我所能為朋友們解惑答疑!

我是醫者語錄,一名內科醫生,我將用我所學專業知識,盡我所能為朋友們解惑答疑!

醫者語錄


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原來題主有個補充描述:我爸66了,40多年煙齡,拍CT肺都沒問題,我媽65不抽菸,剛動完肺葉切除手術,肺癌IB期,抽菸和肺癌真有關係嗎?

也就是說,他父親吸菸40多年沒有得肺癌,母親不吸菸卻查出得了肺癌。這似乎很有理由懷疑吸菸會導致肺癌,因為如果吸菸真會導致肺癌的話,按理是父親得肺癌,而母親不應該得肺癌,可現實是,剛好反過來了,這怎麼解釋。

這其實和那些動不動就說,小平爺爺吸菸活到93歲,而很多不吸菸的人,年紀輕輕的就得肺癌,是一樣的意思,既是邏輯有問題,也是因為相關醫學知識缺乏。

先來說邏輯。吸菸是增加患肺癌的風險,不是說吸菸就一定會患肺癌。這就好比,努力學習,有更高的機率考好成績,有更高的機率考上好的大學,但是不是的有努力的人都一定能考上好大學?當然不是,但可能肯定的是,努力學習的人,比不努力學習的人有更高的概率考上好大學,這個沒人否認吧?你不能因為有少數人努力也沒考上好大學,就說學習不需要努力。努力是沒有用的。同樣的,你不能因為不吸菸的人有得肺癌的,吸菸的人有沒得肺癌的,就說吸菸沒關係,不會導致肺癌。你要知道,在同等條件上,吸菸比不吸菸會明顯增加患癌風險,但在現實生活中,有時不是同等條件,比如,那些不吸菸 卻得了肺癌的人,可能先天基因 不好,或者他有其他高危因素。比如題主的母親,儘管沒有主動吸菸,但吸二手菸,這也是高危因素,那為什麼主動吸菸的父親反倒沒得肺癌?這就回到醫學知只上,因為肺癌不只是吸菸這一個因素,可能你母親的基因不如你父親的基因好,處在同樣的煙霧致癌環境,更容易受傷害。肺癌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是某一個因素,但你沒少一個因素,你患癌風險就下降一份。


腫瘤專科醫生


2018年癌症數據顯示:肺癌,其發病率、死亡率,雙率第一。

在誘發肺癌的因素中,吸菸,首當其中。

長期、大量吸菸者,是肺癌的高發人群,尤其是3個“20人群”,即:

吸菸20年以上的人群,不滿20歲就開始吸菸的人群,每天吸菸20支以上的人群。

提醒:煙癮大的男性,睡覺前若有4種“反常”,肺癌在靠近

1、睡覺時胸悶、盜汗

當肺功能出現障礙時,胸悶是最明顯的症狀之一。

尤其是,臨睡躺下時,肺部會產生一定的壓力,這時候胸悶的感覺會更加明顯。

對於吸菸的人來說,如果晚上睡覺總是出現盜汗的情況,而且身體感覺非常疲憊,需警惕肺部病變。

2、睡時咳嗽難忍

如果在睡覺時,經常出現咳嗽,尤其是乾咳,發癢,刺痛的咳嗽,且超過一週沒有好轉。

此時,一定要引起注意,這可能是肺部受損,甚至是肺癌徵兆。

3、睡時鼻子不適

肺和鼻子是聯通一氣的,肺部的健康在鼻子裡也有所體現。

有的人,呼吸經常困難,還容易出現流鼻涕、嗅覺不靈等奇怪現象。尤其是睡覺躺下時,更不能呼吸。

這時記得一定要去醫院檢查,很可能和肺部有關係,是肺功能受損所致。

4、睡覺時容易醒

肺不好的人,在睡覺的時候經常容易醒來,尤其是在凌晨三點到五點左右的時候。

因為凌晨3-5點是肺經當令的時候,這個時間段肺部的排毒工作處在最關鍵時刻,如果經常這個時候醒來並咳嗽,可能是因為肺部受損或毒素太多。

肺癌來臨,還有這幾點表現:

1、淋巴結凸起

其實,老王發現的頸部凸起,其實是淋巴結腫大凸起。

香菸中的有毒物質,會不斷地攻擊淋巴結,當發現淋巴出現異常的腫大,需要警惕是否肺部出現了疾病問題。

2、手指末端凸起

臨床上,肺癌患者,手指末端指節會有凸起,明顯增寬增厚,看起來特別像鼓棰,被稱為“杵狀指”。

一旦出現這種手指,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肺部。

3、肩背部疼痛

肩膀疼痛,十分常見,也可能是肺癌的“提醒信號”。

肺尖部的上方,正好是胸腔出口,周邊區域有許多神經。

當肺尖部位,出現腫瘤,並不斷增大,就會壓迫肺尖及周圍部位的胸膜,出現類似肩周炎、肩背肌肉疼痛的症狀。

一旦,出現肩膀疼痛,且不好轉的情況,一定要注意,小心肺癌在“搗鬼”。

4、胸口疼痛

肺癌發病時,有高達50%的人,會出現胸部不規則的隱痛或者鈍痛。

大多是因為,中央型肺癌,侵犯縱隔,或累及血管、支氣管周圍神經有關。

一旦,胸痛,還伴隨著咳嗽、消瘦等,很可能是晚期肺癌了,一定要注意。

5、手臂痛

如果,在夜間,經常性手臂痛疼,要警惕肺癌。

肺尖的周邊區域,有許多神經叢,如支配上肢皮膚和肌肉的臂叢神經。

一旦,癌細胞開始壓迫,或者侵犯臂叢神經,人體的手臂,直至小指等區間,就會出現放射性疼痛,在夜間更為加重。

吸菸者,保護肺部健康,做好這三點:

第一點:常飲茶,潤肺促排毒

肺,喜潤惡燥,多喝水,可潤肺,促進肺部排毒,保護肺部健康。

並且,長期煙的人,容易出現咽喉不適,多喝茶水,有助於改善不適。

自己動手,用藥用小植物,搭配泡水代茶飲,是不吸菸者不錯的代茶飲。

白鼓丁茉莉花茶,泡水喝,可潤肺、排毒、消炎,保護肺部健康。

玲瓏菊、金銀花

硒是“抗癌之王”,它能“提高”人體免疫及抗氧化能力 、“解除”致癌物的毒性 、“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並促其凋亡,並“切斷”腫瘤營養供給,使其逐漸消亡,從而減少腫瘤的發生。

而當人體缺硒時,可誘發肺癌、肝癌、胃癌等多種疾病。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喝一些茶,如玲瓏菊、金銀花、烏龍茶或者紅茶,以此來補充硒。

其中,玲瓏菊——是四大懷藥之一的藥用菊。不僅硒元素含量更豐富,且富含抗氧化劑和三萜類化合物,泡茶、做粥時放些玲瓏菊,有利於保護肺部健康,降低肺癌發病率。

第二點:補營養,滋補肺部

吸菸者,為了對抗其毒素,會消耗體內大量營養素,養護肺部,需要補充肺部所需的營養素。

吸菸,會導致體內維生素A、B、C、E等的活性大為降低,並使體內的這些維生素得到大量的消耗。

因此,日常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β-胡蘿蔔素,能有效地抑制吸菸者的煙癮,對減少吸菸量和戒菸都有一定的作用,日常可多吃點胡蘿蔔。

此外,蛋白質,是肺細胞損傷後,修復最關鍵的營養,日常也要注意補充。

第三點:以氣養肺

肺,主呼吸,是氣體交換的場所,經常練習深呼吸,可吐故納新。

找一處空氣清新之地,練習腹式深呼吸,可吐故納新、調養心肺功能。

吸氣時,小腹微向外張,呼氣時,小腹內收,調養肺功能。

此外,經常練習“噝”字功,可養肺,有利於治療肺臟諸病。

早晨,選擇空氣清新處,先調勻呼吸,緩緩吸入清氣,當吸至最大限度時,再慢慢呼出。

呼氣時,牙關要輕閉,並輕念“噝”字,待氣全部吐出後,再吸清氣。

這樣一呼一吸,連續30次。

幾個小動作,每天做一做,有益健康

1、揉中府

經常按揉中府穴,調氣最好,有益補肺氣。

每天順時針向按揉本穴,再逆時針揉按本穴,每次按1~3分鐘。

2、深呼吸

經常練習深呼吸,可吐故納新,增強肺活量,保護肺部健康。

腹式呼吸,是不錯的選擇方式。

3、敲後背

後背,有人體的肺俞穴,經常敲打,可促肺排濁。

端坐,腰背直立,放鬆,兩手握空拳,捶脊背中央及兩側,各捶30次。

捶背時,要從下向上,再從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兩側。


醫學健康談


其實很多人對吸菸引起肺癌的理解是有些偏差的,醫學上說的吸菸引起肺癌是一個流行病學概念,簡單說就是統計學的概念,並不是專門指某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打個比方來說明這個結論大概是怎麼得出來的:

比如我選擇2千人做一個調查,這2千人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地區環境、年齡組成、性別組成等都是類似的,唯一的差別就是吸菸與不吸菸。然後把吸菸的分為一組,不吸菸的分為一組。這裡為了更好的理解,我就規定這兩組各1千人,實際情況可能是一組一千多一點或者少一點。然後調查他們的肺癌發病率,最後發現吸菸組的這1千人有200人得了肺癌,不吸菸組裡面有30人得了肺癌,然後在經過統計學的計算和矯正,最後認為吸菸能夠引起肺癌,吸菸是肺癌的危險因素。

具體到某個人,“吸菸引起肺癌”就有一定的偶然性。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某某老人抽菸喝酒一輩子,活到九十多。這是一個事實,也不需要去反駁,但是反過來,大多數人抽菸喝酒都能活到九十多嗎?

肺癌的具體病因並不是很清楚,肺癌的形成是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吸菸的確是肺癌的危險因素。當具體到某個人的時候,這就有一定的偶然性,並不是說吸菸和肺癌沒有關係。一個人吸菸到底會不會得肺癌,誰也不能肯定,只有到他生命結束或者出現肺癌的時候才能下結論,但是吸菸會增加他得肺癌的風險,風險意味著未來的可能性,而不是定論。

到底戒菸還是不戒菸?

如果你願意冒著風險來享受香菸給你帶來的樂趣,那麼可以不戒菸;但是如果你更想活的健康一點,那就戒菸。雖然有人吸菸喝酒活到九十九, 但是你能確定那個人就是你嗎?肯定是不能的,既然不能,那就儘量降低風險,剩下的交給天命,起碼最後不會後悔。


嶽文昌醫生


這個問題看上去很可笑,但確實在很多人心裡都或多或少有一點點疑問。

因為身邊有很多老年人,吸菸一輩子也沒有患上肺癌,而有的人不吸菸,卻也得了肺癌,而且近些年,不吸菸患肺癌的人群有上升的趨勢,這種情況可能會讓人產生疑問,吸菸和肺癌的關係真的這麼密切嗎?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前,肺癌在全世界都是少見病,隨著吸菸的流行,肺癌迅速成為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種,吸菸也就成了肺癌發生最重要的原因。

癌症的發生其實是個多因一果的過程,導致肺癌的原因有很多,吸菸只是肺癌發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吸菸者未必一定會導致肺癌,但是卻大大增加了患肺癌的幾率。

其它原因還有環境因素、大氣汙染、肺部慢性感染、遺傳因素等,都和肺癌的發生的有關係,所以,不吸菸的患者也有可能因為其它的原因患肺癌,只是吸菸者較不吸菸的人群,又多了出一條高危因素,而且這一風險隨著吸菸時間的延長,患肺癌的風險會越來越高。

總之,吸菸和患肺癌的並不是一對一的因果關係,吸菸增加的是患肺癌的幾率。


深藍醫生


每次吳醫生勸大家戒菸的時候,都有人出來質疑:有些人抽了幾十年煙,還不是活到八九十歲,比很多不抽菸的人還活得久!有些人抽了幾十年煙也不見得肺癌,有些人不抽菸的反而得肺癌!說得吳醫生也哭笑不得。

可以這樣說,抽菸肯定是和肺癌有關的,這是被普遍認可的共識。抽菸人群患慢阻肺、肺癌的風險比不抽菸的人群風險高很多。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抽了幾十年煙也不見得肺癌,有些人不抽菸反而得?

肺癌的發生機制很複雜,抽菸只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其它影響肺癌發生的因素還有以下幾種:

1.大氣汙染:隨著工業的發展,現在汽車尾氣排放量和工業排氣量很大,大氣汙染嚴重,汙染氣體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另外,家庭煮飯烹調時經常與油煙接觸,長期也會增加肺癌的發生風險。

2.職業暴露:一些人從事的職業經常與增加肺癌風險的材料接觸,吸入肺部導致肺癌的發生。比如說石棉廠的工人經常接觸並吸入石棉,石棉等物品會增加肺癌的風險。

3.二手菸:你媽雖然不吸菸,但你爸吸菸,你爸的二手菸也會增加肺癌的發生率。研究表明,吸二手菸的人患肺癌的幾率比一般人高几倍。

4.基因因素:癌症的發生跟個體的基因差異也有關係。

肺癌的發生機制很複雜,吸菸只是影響其發生的其中一種。雖然說不抽菸也會得肺癌,抽菸不一定就會得肺癌,但是抽菸的確會大大增加肺癌的發生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