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供应链金融将会是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热点吗?

赵庆树


我是泰瑞科技,荣幸至答,谢谢!

首先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为什么呢?我从以下4个方面来分析并给出具体方案。

根据第三方的投资机构所知,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超过10万亿,未来五年供应链金融市场复合增长率也将保持在15%左右,预计到2021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0万亿,所以供应链金融是值得等待挖掘的一片蓝海。

那么我们来先看看2018年供应链金融的火热程度:

1、纷纷杀入,抢滩庞大市场

2018年供应链金融站上风口,传统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等机构纷纷杀入,抢滩庞大的供应链金融市场。举例说明:中国铁建,其由第三方搭建的铁建银信平台,截止目前累计银信开具规模351亿,累计融资规模235亿;还有中国电建、河北钢铁、联想等大型国企央企或上市公司,其基于电子信用凭证流转的供应链金融平台非常火爆,各家平台上线后,由于其电子信用凭证具有可逐级支付流转、可逐级拆分、可融资等特性,核心企业针对供应商的拓展也非常迅速,目前最深的已穿透到三级供应商,最多流转次数接近两百多手。

2、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是基础,业务运营最关键

从整体上看,随着供应链精细化与协同化水平的提升,未来供应链金融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或成为继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后的又一风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将会逐步走向成熟,对其风控能力和业务运营能力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将会成为重要工具和利器。

3、到底平台应该怎么搭建,怎么样基于核心企业强信用背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利用区块链技术,利用电子凭证,实现多级信用穿透,将核心企业信用一直穿透至最底层,以支持长尾客群融资。

重新定义核心企业。对于很多地方的重点大企业来说,由于地方银行金融服务过程中没有形成该企业供应链平台,导致这些地方重点大企业上下游企业得不到供应链资本。中小银行可以通过供应链平台,将这些企业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为其上下游解决融资问题。

通过技术解决下游企业融资难题。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有应收账款,只要解决信用传导和多层级穿透问题就可以了,但下游没有链接核心企业,情况更加复杂。未来可以通过建立五大数据库,通过与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等行业合作建立联盟,实现控机构、控交易、控资金、控货物、控单据,解决风控难题。

4、供应链金融平台具体方案我们来探讨探讨

1)基于电子信用凭证的供应链金融平台

集团及所属企业为了与供应商实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目标,在现金、银承、商承等结算方式基础上,引入电子信用凭证。该电子信用凭证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作为一种可流转、可融资、可拆分的全新的电子信用凭证,由集团所属企业依据真实采购业务开具,保证到期兑付。

电子信用凭证操作便捷,供应商在供应链金融平台上注册、开户,持有的凭证流转、拆分、融资全部实现线上化操作。

2)什么是电子信用凭证

是指集团及所属企业在与供应商发生采购业务的基础上,通过集团供应链金融平台开具的体现双方真实贸易关系的信用凭证,是集团推出的一种类似商业汇票的结算方式(实际该电子信用凭证依据和遵从的是合同法),集团所属企业均可作为开具单据,向供应商开具凭证,用于支付结算货款。

3)电子信用凭证使用

集团基于上游供应商资金管理、贷款回笼、效率和效率提升,从供应商角度出发,设计该支付凭证,帮助供应商解决以下问题:

A:供应商交货后,即可按合同约定时间,快速取得该电子信用凭证,回笼货款;

B:供应商持有电子信用凭证,在期限届满后,即可收取电子信用凭证对应的资金;

C:持有电子信用凭证期间,如果有融资需求,可持凭证在平台内自主选择向平台保理公司发起融资,方便快捷;

D:供应商也可以将该凭证用于支付采购货款,只要供应商的上游供应商也在平台注册,其也会享受到上述全部便捷服务。

4)电子信用凭证对于供应商的价值

1)可流转。供应商持有的该电子信用凭证是有价凭证,供应商可将凭证向上游供应商流转,用于货款支付。全程在平台内操作,高效便捷、确保资金安全。

2)可融资。供应商持有该凭证,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办理融资,供应商将享受低沉本融资服务。

3)可拆分。供应商持有该电子信用凭证,可以通过平台自主进行任意拆分,拆分后的凭证,供应商可自主选择用于支付、融资或到期收取现金。供应商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及资金需求进行自主管理和自由分配。

5)电子信用凭证对于集团(核心企业)的价值

A:集团商业信用推广

帮助集团推广商业信用,提高各级供应商对集团的黏性和忠诚度;

B:优化集团报表

帮助集团优化财务报表,降低集团整体对外有息负债,并通过保理融资业务获取金融收益;

C:有效解决三角债问题

通过凭证转让,有效解决三角债问题,提升资产流动性;

D:解决票据支付难的问题

解决传统商票不可拆转、拆融的问题,提高供应链整体支付效率;

E:降低供应商融资成本

基于核心企业增信作用,向金融机构整体议价,降低供应商融资成本,同时为供应商提供了快速融资渠道,保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稳定性;

F:建立良性的资金渠道

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建立集团与金融机构新的合作模式,为集团生态体系引入新的资金渠道。

我是泰瑞科技,专注科技领域资讯与干货分享(每日说系列)、咨询方案等。希望我的分析和回答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如有同道中人,可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提升!


泰瑞聊科技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就是金融机构围绕着核心企业,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一种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近几年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首先,第一个原因是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这些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将以前复杂的供应链能够用金融服务连接、贯通成为现实。

另一个原因是,管理层对于金融领域的监管趋严,降杠杆、打击资金空转这是金融监管的大方向。未来,金融脱虚向实,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才是监管层大力支持的方向,供应链金融就是对实体企业的金融服务。

第三个原因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财务信息不透明,披露机制不规范等客观原因,信用信息采取不易,导致像银行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产生的成本比一般大企业要高。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所以,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长期得不到金融服务,属于尚未开发的空白地带。

根据第三方的投资机构,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超过10万亿,未来五年供应链金融市场复合增长率也将保持在15%左右,预计到2021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0万亿,所以供应链金融是值得等待挖掘的一片蓝海。


独角兽挖掘机


2018年供应链金融站上风口 两大趋势值得关注

2018年供应链金融站上风口,传统金融机构、核心厂商、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等机构纷纷杀入,抢滩庞大的供应链金融市场。这一轮供应链金融热潮中有两大趋势值得关注,一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及核心厂商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其背后各有考量和动机。二是各参与方通过科技手段降低核心企业门槛、解决信用多层穿透问题,甚至“去核心企业化”来破解“链”上难题。

供应链金融市场空间庞大

除政策驱动外,供应链金融火爆背后不乏市场吸引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9月,我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4.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2017年底,我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达13.48万亿元,比2016年底同比增长8.5%。 截到止2017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达到14.42万亿元,受到监管政策影响,互联网金融C端业务受到冲击,B端金融发展有望爆发,预计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7.01万亿元。

2012-2018年9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目前我国的海量中小企业未能得到金融资源的有效支持,国内贸易应收账款、存货以及预付账款规模合计接近110万亿,天量的贸易资产规模蕴藏的巨大金融价值未得到有效利用。

从整体上看,随着供应链精细化与协同化水平的提升,未来供应链金融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或成为继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后的又一风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将会逐步走向成熟,对其风控能力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将会成为重要工具和利器。

风控将会是主要价值产出环节,风控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与天花板。换句话说,数据和技术优势将奠定供应链金融企业的竞争力。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合规、开放、创新或将成为未来供应链金融监管的主要方向。在消费金融发展进入瓶颈期的大趋势下,供应链金融的潜力不可限量。

如果深刻理解供应链金融,它其实代表的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

从企业本身来看,将企业经营B2B类比B2C网上购物,可以直接放购物车、下订单、在线支付,如果想优化一部分自己的现金流,还可以用白条,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就是交易、支付、融资完整融合在了一起。现在企业的发展也是在做贸易层、支付结算层和信贷融资层等不同层次的交易,所以它是代表企业发展的一个途径,现在企业的发展就是要做到多层面的融合来优化整体的运营效率。

再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现在的银行对公业务,大家普遍强调和认可的趋势就是交易银行,以现金管理和贸易融资为两大核心基础,它的目标是把这两个服务深度融合,同时和企业的交易行为深度融合在一起。

企业端在推进交易、支付结算、融资这三个层面当中的两个服务空间就是银行的现金管理和贸易融资服务空间,它几乎就代表了现在企业和现代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途径。

所以,供应链金融几乎代表了一个趋势和将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