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滕古树昏鸦)》是千古绝唱,如果再加一阙,你们会怎么写?

在雪一方YXW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白朴也曾经写过一首《天净沙》: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各有韵味,回味无穷,马致远的《天净沙》被誉为“秋思之祖”。

苍老的古树上缠绕着枯败的藤蔓,昏暗的光线下一只孤独的乌鸦飞到树上。流水依然从小桥下静静淌过,一户户人家却无一家是我的归宿。夕阳下,古老的石板路伸向远方,远方一匹干瘦的老马留下长长的阴影,心中的人儿,却在天涯,思恋让我肝肠寸断。

说实话古代的诗词如果用现代的白话来写,真的难写,而且写那么多字也写不出那种意境。在这里也献献丑,填上一首:

空庭老树春花,旧时王谢人家,落日炊烟瘦马,残霞西去,对孤坟说新话。


翰墨今香


先来膜拜一下这首千古绝唱

天净沙·秋思元代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短短二十八个字,仿佛千言万语,极其生动形象地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个宏大的秋日场景。

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枯”、“老”、“昏”三个字直接将整首词的意境定格得无比苍凉和萧瑟。

接下来的“小桥流水人家”,以最简单的方式描述眼前的场景,不加一个修饰词却别具一格,韵味十足。

“古道”,我们可以想象有种阴暗的感觉,道上苔藓丛生;

“西风”,西风只会让人心生悲凉;

“瘦马”,可能不仅瘦,而且毛色无光,身形羸弱;

随后诗人仰望天空,看到了即将落山的夕阳,思乡之情如惊涛骇浪,忍不住寸断肝肠。

这首词读之不忍释卷,每次都要慢慢读上好几篇,细细体会每个文字带来的伤感,如品茗茶般舌底生津,先苦后甜。

我也厚颜续了一阙,与马公之词相较,实则沙粒之于山峰,萤火之于皓月。只当是心存仰慕、致敬马公。


天净沙·军队

红旗国徽勋章,

导弹坦克步枪,

陆地天空海洋,

穿上军装,

好男儿守四方。


播种火焰的青牛


一、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往后余生不见,

一曲相思无眠,

梦中天涯海角,

午夜徘徊,

白月光在天上,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往后余生不如不见,一曲相思彻夜无眠,闭上眼梦里都是我们的回忆,辗转反侧,午夜起床来回走动,天上的月亮把光照亮这无边的黑暗,可它依然还挂在天下,你抓不到也摸不到,不是你的始终不是你的,只能远观而已。


我是每天都在读书的大刘,欢迎【关注】我,一个人读书是寂寥的,如果彼此坚持岂不更好!

大刘小说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元代词人马致远这首《天净沙.秋思》之所以能称得上千古绝唱,妙就妙在一个词语塑造一个场景,而且每一个场景有机的溶合在一起,构造出一个更大的场景,把那种凄美和柔美,把悲凉之景与思乡之情揉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把那种远离故乡行途于远方的游子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

词的意思是说,游于远方荒凉之地,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想起家乡的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悲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此时的自己,骑着因吃不到绿草而瘦弱的老马,迊着寒冷的西风,艰难行走在崎岖的古道上,夕阳西下天就要黑了,却仍找不到客栈,心情悲凉起来,在这远离家乡的天涯之地,再想起家乡亲人,“我”就要哭断肠了。

理解清了词的意思,试着再加一阙,普通之人想写出天才般的元代词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恐怕难以做到,只能试和一阙,愉乐一下心情。现代人就要写现代生活。

枫红汽车大雁,

高桥江涛市华。

天路秋爽铁骑,

朝日初灿,

一路歌向彩霞。



春日之虎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散曲再加一阙,等于另写。换了韵脚吧。

秋景萧瑟,马致远已写尽,换了角度吧。

千年沉淀,无法匹敌,换了时空吧。

试着写一阙,如下:

天净沙 春梦

城深巷老风回

柳青灯寂人归

月动楼摇影醉

清歌以对

昨宵春梦难追

平仄韵脚倒是严合,也有些意思。

终归是小家子气了。惭愧。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梧桐树边羽


身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要了解一下吗?

大家都知道诗到唐朝最为鼎盛,词在宋朝影响最远,而到了元代流行的文艺形式就是元曲。大家对关汉卿应该更为熟悉,因为他是元曲的奠基人呢,也是大哥级别的人物。那么其他三位都有谁呢?答案是“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而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被收录进教学课本,足见其影响力之高。



用字珠玑,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话不多说,原诗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读完一种凄凉之感油然而生,画面感十足。藤是枯的,树是老的,没人走的古道,惹人生愁的西风,还有一匹精瘦的老马。这用词之精,写景之深无不令人拍手称好。

小桥流水人家,多么温馨的画面,然而这只是人家的,我的亲人远在他乡,何时又能和他们团圆呢?这一反衬的写法更显诗人愁绪满胸,情实可悲。

更精辟的属“瘦”字,真的是马瘦吗?未必吧,以马之瘦衬托了作者的瘦,为求功名长途跋涉,远赴他乡,别家离亲怎能不叫我日渐消瘦。读至此,你也应该明其心,感其受,替之落泪。



回归问答,续写一阙有感发

既然题主已经说了,这是千古绝唱,做为文史爱好者不敢说自己能写出多么好的诗词,试着和一下阕,望各位批评指正。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其二》

云稠雨骤风刮, 宦海浮沉难拔, 酒醉梦醒无话, 眼角泪花, 谁言明日归家?



原诗写到夕阳西下了,我这里继续诗人一整天的轨迹,回到家后,稠云满天,狂风急作,下起来大雨。想一想这官场上浮浮沉沉的总能叫人无法自拔。愁到浓处,借酒浇它,酒醉生一梦。泪眼将梦惊醒,醒来却无话,但见眼角闪泪花,是谁在梦中,说了句明天就返程回家?

文|一生最爱古诗词


诗词例话


致敬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天高孤雁残霞,断桥驿馆野花,孤舟渔灯白发。秋水寒鸦,故乡远,难思家。



良知修行


《天净沙.秋思.春梦》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无心再返贝叶,随梦追逐桃花。清溪偶遇娇娥。蓦然回首,女菩萨从天下。





葫芦一笑1


说起元代名家马致远先生的这一阙《天净沙》曲,泱泱中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它的文学功力可与唐诗宋词相媲美,它的影响力也与李杜的作品不相上下。

马公在短短的一阙散词中,仅用了五句话,二十八个字,把在深秋时,远离故乡,出门在外,长久不得归家,而又思家心切的旅人的心绪,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这短短的小词中,马公描述了不下十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再加上流落它乡,夕阳下的断肠人。将一幅苍莽深秋景色,跃然纸上,溶入心中。使读者心生苍凉悲伤之感,将读者引入此画境中,与马公一同体会领略这悲怆,愁苦的心境。

这阙小词的造诣,可以说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多年来无出其右者。

题主在此提出再续一阙的要求,实在不敢冒昧。只能照猫画虎,或说狗尾续貂,拼凑几句,以供大家贻笑大方。

恐不合韵律,暂不冠于《天净沙》词牌名。

残阳戈壁归鸦,

飓风尘幕枝桠。

驼队行客酒家。

一壶陈酿,

归心缠绕如麻。

其中难免有韵律不合,不对的地方,

还望朋友们指点!


草田张


该词曾有评论认为属秋思之祖,后世多人秋思之词,诗无出其右者。词人马致远确实独具慧眼。将秋天的一切萧条景物:枯腾,老树,黄昏时的乌鸦,微寒的西风,一匹因秋草酷而不肥的叟马。通过一户人家门前的小桥流水,在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借一个流浪汉的眼,呈现于读者面前,混然天成,自然流畅,无修饰,让读者自觉悲从中来,一切人生的不如意都浮现于脑际,胸中……。犹如池塘生春草,大漠孤烟直。如写和词太难,甚于不可能!只能胡编曰:人生悲时如秋景,顺境逆境亦茫然!黄天厚土存千古,几多豪杰!终归山间一野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