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梁启超:学习书法,模仿都是好的,有益的。

梁启超: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富个性、激情飞扬、才华出众、兴趣广泛的传奇人物。长期以来梁启超的书法光彩被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的辉煌所掩,而他的许多书法观点都很有价值。在《书法指导》梁启超用了大段的篇幅谈到模仿的重要性,他说:“许多人排斥模仿,以为束缚天才,我反对这种说法,学为人的道理,学做学问学所有一切艺术。模仿都是好的,不是坏的,都是有益的,不是无益的。”


梁启超:学习书法,模仿都是好的,有益的。


梁启超隶书作品


梁启超认为通过长期模仿最终可以达到自由创作的阶段.这种模仿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专学一家风格,目的是学得像古人。另一种是只要是好的作品都拿来学习,取个家之长。

(一)学一家,要学的像,即以写字而论,或学颜真卿,或学欧阳询,学哪一家,终身学他……此种模仿法,用力容易,定有范围,学之亦像.

(二)学许多家,兼包并蓄.先辈教人立身要多读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不管是谁说的,谁作的,只要是好的,都拿来受用.……“学一千种碑,自然会写碑.”一千种未免太多,少点五百种,再少点五十种,学过后自然写得好了。


梁启超:学习书法,模仿都是好的,有益的。


梁启超认为这两种方法各有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专学一家比较容易达到目的,但最终也只能是模仿名家,而始终没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取个家之长可以化为自己所用,融合后可以创出自己的风格,但是也很可能一家也学不好。两条路中,头一条路其优点是简切,容易下手,其弱点是妨碍创作,许多人专学一家,为所束缚,把天才压下去了。第二条路,其弱点是空洞,泛滥无归.其优点是不妨害天才,可以自由创作。第一条路亦未尝不好.前人喜欢临僻碑,如像何子贞,得张黑女碑绝对不告人,不知道的还说他是创作,其实亦有所本。



梁启超:学习书法,模仿都是好的,有益的。


梁启超楷书作品


梁启超是很看重书法的个人风格的,他在谈到书法美时,就把表现个性的美作为重要的一点。所以他说:我个人的主张,宁肯学许多家,不肯专学一家,走第二条路以模仿为过渡,再到创作,此为上法。指定若干碑帖,排列次序,一种一种的学去,想出方法来调和,学过五十种或一百种以后,脱手时自成一派,由模仿到创作这是最妙的方法。


梁启超:学习书法,模仿都是好的,有益的。


由此他觉得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学习先用的第二种方法,博取众家之长,把基本的技法学好后,再用第一种方法,专学一家特别的。这种方法可以用,学过许多种类之后,再学一个特别的,亦未尝不可.……混合两法,先学许多家,最后以一家为主,这算是最妥当的法子了。


梁启超:学习书法,模仿都是好的,有益的。


通过模仿进行创作应注意的点,梁启超认为这种方法学书应当注意的问题,大致归纳为两点:

(一)分期临摹更有效,学一种帖时就认真学习它的笔法和结字的特点,心里不想其他碑帖的风格,把自己心理所知的先全部忘掉。于此有一件应当注意的事情,就是分期学习,模仿若干种,分为若干时间。学这种时,不知那种.学那种事不知这种.专心专意,不可参杂,参杂则不成功.……模仿一种,把结构用笔全学会后,才换第二种。

(二)在选择碑帖的时候要选择风格相反的碑帖练习,这样可以风格互补,到创作时才会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换的时候,有一种很巧妙的方法,即择若干种相反的碑帖,交换着模仿。譬如先学用圆笔的的碑一万字,回头再学用方笔的碑一万字。方笔圆笔两种相反,一种写了一万字之后,两下合起来,那就不方不圆,成了自己的创作。无论何种艺术,此法都可应用。



梁启超:学习书法,模仿都是好的,有益的。


梁启超楷书对联


政治活动与学术研究是梁启超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书法对于他的政治活动及学术研究来说,梁氏自认为只是“余事”,然而,纵观梁启超的一生,他在书法艺术上所花的时间相当多,研究书法艺术及其相关活动并非他生活中的余事,而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把书法艺术作为一项事业来看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