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專訪段新星:若公鏈不穩,區塊鏈或再無出頭之日

專訪段新星:若公鏈不穩,區塊鏈或再無出頭之日

01 關於區塊鏈+“創造多樣資產和可編程經濟”

1、白話區塊鏈:我們知道比原鏈是條公鏈,2018年我們經歷過一個公鏈為王的時期,公鏈已經有不少,想請段總介紹一下您創業做比原鏈的初衷是什麼?為什麼要專門開發一條公鏈來做這個事情呢?段新星:其實這個跟個人有關,也是機緣巧合,當時剛好是在2017年,那時因為個人原因回南方發展,正好遇到另外一名合夥人,就是長鋏,當時志趣相合就開始做比原鏈這件事情。

因為就我看來,雖然現在整個區塊鏈行業不論是幣圈和鏈圈都經歷過幾輪週期,也有礦機、交易所、聯盟鏈等各種各樣比較大的一些公司,但是我覺得行業的根基,最根本、最基礎的還是公鏈產業,它支撐著整個行業的進步和發展。

如果沒有比特幣、以太坊公鏈,你很難想象會不會有我們今天的整個區塊鏈行業,所以我覺得這個東西本身是比較有意義也值得去探索的一個事情。當時又有一些朋友志同道合,所以那個時候就投身了進來。

2、白話區塊鏈:比原鏈的願景是“創造多樣資產和可編程經濟”,這個說法聽起來很吸引人,但是也有一些陌生,所以想請段總跟我們舉例分享一下,這是怎樣的應用場景?

段新星:我覺得首先是和一個大趨勢比較相關的,當時寫進白皮書的說法更拗口,《比原鏈:一種多元資產的交互協議》。我覺得主要是有數字資產、可編程經濟這樣一個大的趨勢來驅動的。傳統社會、傳統經濟世界中大家認為的資產可能就是一種像房子,還有股票或者其它債券等傳統類型的一種資產,但在比特幣出現以後,我們第一次認識到,說放到互聯網上的這樣一段代碼,它能成為一個資產或者一個虛擬化的資產。

第一個就是我們現在生活中數字化佔比是非常高的,可以說是入侵了我們整個生活,你再往回退幾十年,那個時候沒有互聯網,人的生活狀態是不一樣的。當區塊鏈出現以後,你會發現這種數字性的東西成了一種新的資產,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包括未來,像AI和人工智能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遍以後,你不可能讓兩個機器人或者兩個物聯網設備之間用傳統的貨幣結算,那樣會非常不方便,也會比較麻煩。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未來,隨著機器和數字在整個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實際上數字化交互也會越來越多,數字化資產就是未來的一個必然

第二個是我們今天看來非常小眾的東西,比如像比特幣、以太坊、比原鏈等等,可能知道的人還是非常非常少,但是你再往前倒推,十幾年前,那個時候連用QQ的人都非常少,很多東西都是從極客、年輕人群體開始發展的。隨著未來比如說95後或者00後,甚至是10後,他們成長起來了,他們就不會認為這個東西是一個很彆扭的東西,而是天生很自然的事,數字產品就應該成為產品的一部分。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公鏈來去註冊、流通、發行、登記等相關的事情。

就拿時間來說吧,如果某個人的時間越來越“貴”,那他現在就可以發起一個標記時間的資產,其實也就是說個人也可以去創造這種具有使用價值的資產。

回到現實世界中,現實世界這種股權,一些非上市公司的股權還有一些東西的收益權,都需要有一個資產網絡去承載,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就開始去想,我覺得區塊鏈可能是需要有一個公鏈專門去運行這個資產,方便資產和這種可編程經濟在我們的社會中發揮作用。

3、白話區塊鏈:您過說世界是處於變化中的,我們不能指望00後、10後一代接受金本位、貝殼銀元這樣的方式,我們同樣也不能指望AI和機器人、物聯網基於現有法幣、紙幣進行清算結算,很多的發明是不可逆的。感謝段總為我們描繪的場景,想了解下比原鏈目前的一個開發進展是怎樣的?

段新星:在整個團隊的努力下,2018年4月24號,我們主網正式上線,隨後幾個月後我們實現了整個虛擬機系統和智能和約,在2018年11月份我們完成了第一次全球開發者大賽,很多開發者來參與,基於比原鏈進行了豐富的生態開發。

目前比原的主鏈已經完成,在逐步的成熟和完善中,安全性和穩定性也逐漸趨於穩定,我們現在這個階段主要是在策略上增強它的拓展性,然後進行優化,讓它去支持更多的開發域,方便開發者在上面進行更多的開發。

我們現在正在做的另外一件事,是開始去完善資產交互的協議及規範,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現在更加成熟了,後續的開發環境還在完善和成熟中。

4、白話區塊鏈:有人說,在區塊鏈行業,技術不是關鍵,政策才是。我們也看到過有很多文章討論過這個問題,想聽段總聊一聊,在比原鏈落地過程中,如果具備了創造多樣資產的技術條件,怎樣解決類似監管、政策這些問題,從而實現這些多樣資產的流動呢?

段新星:我覺得這是一個好問題,但實際上也是一個比較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如果一個新技術出現後,它不能夠給監管帶來一些難題或者說不能夠挑戰現行的很多舊有觀念的話,其實很難稱之為一個突破性或者顛覆性的技術。所以類似於你說的人工智能駕駛或叫AI駕駛也面臨這個問題,比如說AI駕駛時,它遇到障礙物,同時兩邊有不同的人,他如何做出更道德的選擇,包括也有人說大數據時期如何去保護個人隱私的問題,(這樣的監管問題)其實在其它技術發展中也都遇到過。

目前我們的做法是這樣的,首先我們是定位於技術的最底層和基礎設施層,有人可能聽過資產上鍊這個詞,但比原鏈自身是不做資產上鍊這件事,比原是支持資產上鍊的一個公鏈,為需要上鍊的企業或個人提供底層技術服務。以強大可靠的底層技術、完備的編程環境、開發社區及資產協議規範支持資產上鍊、流轉、結算、等一系列可編程的操作及開發。但上鍊這個是由我們業務合作方、項目方和企業方去完成的。

比如說我們社區裡就有個註冊在歐洲的公司,他是做裝箱和海運物流的,客戶有的是歐洲人,有的是美國人,他們之間的這種支付和結算沒有辦法統一,他們最開始也只開付了像歐元和美元賬戶,那如何去支持比如說多方多國用戶結算和預設條件下的自動化操作?那他就可以把比原的資產和智能合約引入他的支付和結算系統中。但他們的支付結算系統並不是由我們來開發,他們的銀行帳戶及各國合規也不是比原來做。這裡會涉及到反洗錢、合規問題,以及政府部門要進行自律的機制,還有跟監管方打交道等等這些東西都是由他自己去負責,也就是說,他使用了比原技術來構建了他的商業形態,去為他的用戶服務,以資產上鍊業務融資都是由這個企業自行去完成的。

其實我們知道,在其它一些公鏈上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你要基於公鏈開發產品賺錢,你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承擔合規的代價,保護用戶資產安全,對用戶負責。

白話區塊鏈:相信除了政策,還有數據可信、數字身份這些問題,就如您在一些分享中所說:整體而言,底層技術和配套設置的完善可能還有相當長的時間,但值得我們一起去努力。

段新星:對。

5、白話區塊鏈:也就是說比原鏈是定位於底層服務,開放相應的接口,具體監管這樣的現實問題,由項目需求方自行解決,是這樣嗎?

段新星:對,所以我們在這裡面也有非常多的一些合作方,還有像我們前面的一些項目方,他們在比原鏈上做各種業務,去開發各種應用,甚至確定某一個商業模式去融資,你在有收益的同時也要相應的承擔政策和法律責任,這種狀況實際在區塊鏈領域是經常存在的。猶好比你基於ERC20標準進行開發,出了問題卻去找Vitalik,這個其實也是不合理的。就是我們其實還是更多的定位一個底層的技術的開放方、提供方這樣一個角色。

6、白話區塊鏈:在生態方面,很多公鏈做了很多事情,開展活動擴大開發者社區,鼓勵他們基於自己的公鏈做一些應用,如果基於比原鏈目前的定位,在生態建設上面現在是怎樣的規劃和操作?

段新星:其實我個人現在不太談生態建設,它實際上就是你如何去維護和建設一個開源的技術社區,讓這個技術社區持續走下去,直到繁榮。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公鏈的確是一個非常難運作的事情,包括現在有很多有資金實力或者說背景實力的公司都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我覺得其實有幾個點。

第一個就是你的初心和你的願景要一致,你做的東西還是要比較有用,然後它能夠為真實社會提供服務,你需要設計一套機代碼機制,讓你的開發方和你形成一種互動互利關係。我覺得內在的設計是非常非常重要,你的算法、代碼裡面支持PoW,你這條鏈才有可能有人在上面做礦廠、做礦池,來幫你去驗證,然後做礦工,這些人必須要能夠從你這邊產生盈利,然後再幫你達到交易的服務。

還有你必須能夠讓你的算法裡,讓挖礦設備又能支持到AI領域的算力,未來智能企業才會接進來;底層技術必須要支持資產安全性、唯一性的操作,資產類的企業才會用你這條鏈去開發他的服務來創造他的盈利模式。所以我覺得這種本身技術代碼架構的設計和整個機制的設計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7、白話區塊鏈:在業內,杭州有一個叫“區塊鏈之都”的說法,然後在杭州還有一個地方甚至被稱為“區塊鏈宇宙中心”的地方。杭州政府對於這一行業持非常開放和支持的態度,我們看到2018年比原鏈和地方政府有不少的合作,開展了很多線上線下的活動,想了解一下2019年比原鏈和地方政府會不會有進一步的合作,比如進行落地方面的一些實驗呢?

段新星:我們(指比原鏈&白話區塊鏈•杭州)都在這個宇宙中心。這個事情我是這樣看的,因為整個比原鏈是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公鏈,我覺得你在任何一地的推廣和在任何一個地方去做你的技術社區以及開發大賽招募,包括做開發大賽,都是需要在這個國家或者這個城市的政策框架下去合法合規的運行,所以我們並不想去成為國內的自由主義者挑釁的這樣一個角色,我們是希望能夠與當地去互相協作,然後用區塊鏈技術來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帶來一些有意義的服務。

8、白話區塊鏈:比原鏈採用了PoW這樣的公識機制,現在市面上也已經有支持挖比原的專業礦機,我們看了下目前的礦池份額分佈,發現有的礦池份額已經超過半數,在段總看來,這樣一個生態或者礦池比例分佈是可持續的嗎?會不會存在51%攻擊的一個隱患呢?

段新星:我覺得51%是個經常被提到的問題,像以太坊、比特幣等等採用PoW算法的都面臨這樣一個問題,但實際上51%這個問題被誇大化了,51%並不是一定存在於PoW,而是有共識的地方就會有51%攻擊。比如說我們有10個人去做一個節點,但是有5個人的選票被動了手腳,或者6個人被欺騙了,那這種投票的算法也可能得到一個錯誤的結果,所以這個倒並不是PoW的一個問題。

第二個就是我們要考慮它的攻擊代價,以及攻擊最終造成的影響是多大?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比如說GPU你現在如果去做51%攻擊代價很大,另外,51%攻擊只能做一次雙花,並不能更改賬本以往的歷史數據,很多人對理解是有錯誤的,以為51%攻擊後整個以往帳本數據都會被篡改,其實根本就不是這個樣子。

第三個就是我們現在也在探討一些分治機制去杜絕和防範51%攻擊,大體是這樣一個狀況,包括讓他更加均衡化。

9、白話區塊鏈:在比原鏈之前的分享中,我們多次聽到區塊鏈應該服務於實體經濟,脫虛向實,但在實際情況中,我們發現由於Token的波動性比較大,很多傳統實體業實際上對區塊鏈行業持一個觀望態度,出於解決這個問題的目的,很多公鏈現在有了一些趨勢,就是自帶穩定幣,這樣在資產映射的時候可以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價格。比原鏈在這方面近期和未來有沒有相關類似的考慮呢?

段新星:我覺得這個方面其實是有的,但是基於比原鏈你如果去發行一個穩定幣也是比較簡單的,無論是基於錨定其他資產還是基於算法,或者基於類似於積分的方式,實現起來都是比較方便的。更多的是貼合現實人的使用習慣而去做的一箇中間體,在技術難度上並不大。

這就是一個需求,因為我已經說過我們是做偏底層的,如果未來有合作方或者有商業合作方他需要引入穩定幣,更方便的完成他的業務場景,我覺得可以調用比原的結構很方便把它做出來,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整個流程和步驟實現起來更加方便,我們不會去做這種一對一的,或者給某家企業定製這樣的服務,而是我們會去做通用的模塊,服務於一批或者一種類型的企業。有時候甚至是出一些標準和協議,讓他們去做開發,但不會去涉及特別細和瑣碎的領域。

10、白話區塊鏈:我國的互聯網巨頭 BATJ 現在都已經推出了區塊鏈的企業級服務平臺,也就是 BAAS,我這邊瞭解到比原鏈應該是一種集應用和平臺為一體的服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 PAAS,按照段總剛才跟我們描繪的情況,如果BATJ他們也有相關團隊做類似比原這樣平臺服務,比原鏈的優勢在哪裡?

段新星:我覺得這樣是蠻好的,我們也歡迎 BATJ 上來合作,因為有這幾個點跟BATJ是完全不一樣的。前面也看到一些上市企業,它自己發展區塊鏈,但是他們不開放自己的接口,通過你信任他的公司,再去推動事情。這種模式跟比原鏈還不太一樣,比原其實更像比特幣和以太坊,是開放所有的代碼,在這個面前你沒有什麼太多需要隱瞞的東西,它是基於激勵開源的模式,比較歡迎各個企業上來合作或使用代碼,或使用接口,這個對我們來說倒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而且我覺得各家發展軌跡也不一樣,企業其實是更多側重於上層具體特殊服務型的一個方向,做出一個服務再賣出去,這樣的一個商業循環模式。但我們更多是一個開源組織,我們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一些通用的東西,然後你可以在這上面去開發服務,再把你的這種影響力和我們的平臺影響力結合起來共同繁榮的。

02 關於2019年區塊鏈的行業發展

11、白話區塊鏈:現在熊市已經持續蠻長一段時間,不過整個行業還是處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所以想請段總站在一個更加宏觀的角度上跟我們分享一下您對2019年區塊鏈行業發展的一個看法?段新星:我個人對熊市的感覺倒沒有那麼強,這邊團隊一直比較穩定,包括按部就班的一步步開始測試板塊,然後到主網,然後智能部件、測驗,然後去應用和開發,我們受到熊市的干擾相對比較小。

這不是我經歷的第一次熊市,而是經歷過幾個熊市了,我們做好了長期的過冬打算。所以我覺得一般的企業而言,他們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但相對來說,長期來看我還是比較看好整個區塊鏈產業的發展,

因為很多大的公司,也包括上一輪區塊鏈1.0時代,很多大的公司巨頭和真正做出成就的公司,很多都是從熊市中誕生的,熊市也本身就是擠壓泡沫,然後讓市場迴歸常規和理性的狀態的過程。

需要你不斷的積累好技術,提高你的服務和產品,和完善產品模式,我覺得是另外一個爆發。

12、白話區塊鏈:那DApp是區塊鏈生態很重要的指標麼,2019年會是DApp爆發的一年嗎?

段新星:我覺得再久遠一點看,DApp有可能就是有真正意義上爆發,目前可能它還有一段虛火期。因為你看目前DApp還是比較集中在菠菜和遊戲裡,但是這個菠菜和遊戲的用戶跟一般的遊戲用戶不一樣,一般的遊戲用戶,就是傳統互聯網的遊戲用戶,你玩一個遊戲其實是獲得更好的體驗和成績,一塊去作戰的感覺。但區塊鏈現在的遊戲其實它以賺錢為目的心態是比較多,所以我們可以說目前的區塊鏈遊戲還沒有達到傳統遊戲的境界,是一種短期效應。

但是我覺得未來趨同性有可能是一個點,但是至少現在來看還不是,很多人他還是需要一些真實有用和有意義的服務,比如吃、穿、住、用、行等等,這個賺錢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塊。但是我覺得這個形態也不能完全排斥,但也要注意它不是全部。

現在來看,區塊鏈不論企業還是項目應用,很多是這樣,你在一個去中心化的公鏈上去搭建這種中心化、半中心化的應用和服務,因為最底層的是面向技術,你要保證它的穩定性和持久性,上層其實是用戶,如果你真正面對公司和企業,他更多的是關注於你這個服務能不能用,可不可以用,好不好用的問題,而不關注於你是否徹底完全的去中心化的問題。

好比我們今天的聊天肯定是會錄視頻,實際上也是犧牲了一定的安全性,有可能被黑客利用,但我覺得能把這個直播做成,如果現在給你一個非常斷斷續續的基於FS的這樣一個,可能大家都已經崩潰了,受不了。我覺得再往後發展,的確有可能到一個完全確定的落實的這樣一個時代,但至少目前還不能稱之為整個應用領域或者整個互聯網領域的區塊鏈領域的主流。

03 關於創業歷程

13、白話區塊鏈:段總我們聊一聊您創業相關的事。您是在2014年左右接觸到比特幣,然後進入到區塊鏈,後面一直在區塊鏈行業裡面,在記憶當中,在區塊鏈的接觸和佈道比特幣、區塊鏈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印象深刻的事情,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段新星:其實沒有那麼早,我的確是2013、2014年知道比特幣,個人參與的,但是真正後來還是在2015、2016年左右真正加入區塊鏈,跟你一樣也都是新人。

14、白話區塊鏈:最近有一個電影叫《燃點》很火,引起了很多創業者的共鳴,想聽段總聊一聊,比如您和一位科幻作家長鋏一起聯手創業,這其中應該會有一些不同尋常的感受,能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嗎?

段新星:《燃點》這個電影我還真的沒有看過,但是比如說跟長鋏的創業,反正我見他的第一面我是覺得這個人還是比較靠譜,當時因為我對區塊鏈比較堅持,他也對這個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也願意去做一條公鏈,那個時候我剛好從北京回來,往南邊走,回南方發展,這邊也離家很近,有共同的相同的興趣和愛好,也對公鏈比較感興趣,就一起創業了。

整體而言,我覺得還好,沒有什麼特別辛苦或者說特別挫折的一種感覺,有可能是在上家或者在之前經歷裡邊被磨礪出來了。在之前的熊市裡邊有一些磨鍊,其實我個人倒沒有特別被創業以來的事情所煩惱和糾結過,所以比較融洽的一起去發展。

15、白話區塊鏈:在《燃點》中,投資人徐小平說過這麼一句話,他說創業就像飛行員在飛行的同時還要造新飛機,老飛機會一直墜,新飛機如果不能及時造好,創業就可能失敗了。這個過程中創業者能不焦慮嗎?您對於這段話是不時有什麼想法?

段新星:2017年那個時候,大家可能知道也發生了很多變化的事情,2017年,2018年整個過程中,當時有感覺有行業一天,人間一年,好像距離上一次2015年熊市那一陣,像過了七百年左右的樣子。在比原鏈創業過程中,比如說最開始先是寫完白皮書,然後一塊兒弄構架,然後把代碼拆開出來,這時政策又發生了一些變化,又要做出相應的應對,接著又面臨很多相應的一路的問題,的確有點像從懸崖上面跳下來,你在半空中要把飛機和降落傘要造好,用這個新飛機來逃亡。

因為我們的確也看到了很多以往的一些朋友或者做的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已經消失了,當然也很優秀,但是可能時運不是很好或者怎麼樣的。相比較而言,我們整個合夥人還是心比較齊,比較團結。

第二個我覺得都經歷過不止一次的熊市,所以心態比較穩定,不太會受外界的干擾,你有些什麼事情或者有些政策變化也好,或者有些行情的漲跌變化也好,我們還是會一直不懈的去完善技術社區,完善我們在全球用戶和商業合作,逐漸把它推起來,並不會受到短期的一些干擾。

因為我們看到有很多的其它報告就會說,你怎麼主鏈上線了,但是還沒有那麼多的應用,還沒有公佈等,其實你仔細看這其實是一些新來的用戶,他並不清楚你主鏈開發好以後,必須還有一個比較長時間的運作推廣過程,讓人知道你,才能把應用一步步都完善。

還有就是有些人缺乏基本常識,他不知道數據不在官網上,而是在區塊瀏覽器上。又或者說他沒有找到比原的代碼,就說你代碼沒有更新,這些其實也會蒙受很多不白之冤,包括想放棄等等。

其實你像比特幣的開發團隊還有以太坊的開發團隊,他們都不能決定比特幣的生產和銷售,或者發佈,有時候我跟朋友開玩笑,我說如果你當時賣的是一百塊錢或者說五十塊錢或者五塊錢,可能大家都沒有什麼矛盾,但是這個東西不是由我們來去,我們對礦機的生產銷售沒有什麼,我們只是把代碼公佈出來,算法代碼公佈出來,各家就生產,因為畢竟你算力越大,對安全也越好。

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不太多去解釋和辯解,因為最終整個應用生態做出來,能做一些有意義可用的服務,能做一些好的探索,能讓人知道他長期以來還是會有人認可你們的價值。所以整體來講,我們團隊算是比較幸運,能夠堅持團結到今天,也沒有出現什麼太大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對我個人而言也是非常非常幸運的,包括長鋏現在的時間可能放在比原上更多一點,有的時候我們各自管自己的一攤事情,但是交流有時候可能會少,會在會上做一些交流,但彼此還是比較瞭解對方的想法,比較相互支持工作。

所以我總感覺,我的這個創業過程中,還是比其他很多人幸運非常多,也很感謝這個幸運。所以我們真的沒覺得創業有大家所說的那種辛苦,那種難,那種心情跌入低谷又升上天,或者要死要活,這個我倒還真的沒有這種感覺,我也不清楚為什麼。

16、白話區塊鏈:您在研究生期間發起了南京TEDxNanjing,然後進入了區塊鏈行業,包括現在是比原鏈的創始人和CEO,從您這些選擇裡面,我們看的時候能夠感受到,似乎能夠看出一些理想主義的色彩,之前我們在採訪幣安何一一姐的時候,她也曾說過,說區塊鏈這個行業需要理想主義者,所以請教段總,您覺得自己是理想主義者嗎?

段新星:我不知道怎麼定義這個理想主義者,但是我個人來說這個事情還是我比較樂於去做的一件事情,因為當時做TEDx的時候,早年,很早的時候,因為TED是1985年成立 一個會議,然後到2009年的時候在美國的南加州大學做了第一次授權,就說這個會議這麼好,能吸引這麼多有想法的人來表述他的觀點,為什麼不做一個品牌授權,讓更多的人來自我去,那時候中國知道的人還比較少。

當時我就在用業餘時間組織這個事情,因為也是個人比較喜歡,我覺得他們有一些很好的觀點。而且人的確還是要有想法和觀點做精神食糧的,那個我覺得比較不錯。包括那個時候,現在就是加密貨幣領域裡邊也有一個臺北市的議員叫徐毓仁,他也是當年臺北的一個創立人和組織者,後來也到這個領域,也覺得是比較巧合的一個事情。

後來再去做這個項目,比特幣,然後再做區塊鏈這個事情,我個人覺得他整個的自由主義氣息還是比較重的,因為我們現在互聯網發展發展著感覺逐漸變了味道,因為我早年最開始初期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沒有太大互聯網,那個時候比如天涯的論壇,還有各個學校的BBS,但是再往後你看每個人的數據,還有你每個人的數據,每個人的很多隱私,還有很多實際的一些控制權,實際上這種信息時代的資產,每個人自己去喪失一種資產,區塊鏈和比特幣就有了這樣一個屬性在裡面,就是比特幣是你自己的一個代幣,如果你不說出來,沒有人能從你手上把他奪走。

它是第一次用技術手段來捍衛一個人的資產自由,我覺得是比較偉大和了不起的一個過程。我覺得這個方向還是真的有一種技術思潮在裡面,當你技術發展到一個階段,本來是由人創造的技術,但是這個技術最終是來扼殺或者是壟斷,那就會有一種比較新的技術來出現,比如像區塊鏈。

但如果說起理想主義,也不能說是完全的理想主義者,因為我是推算過的,大家很多人都知道它畢竟有點像印鈔術,所以在這個行業裡面還是比較幸運和幸福的,沒有特別的苦逼,既能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探索和嘗試,同時還可以保障基本的生活,還是有不錯的狀態,所以我甚至都不太清楚我是不是屬於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我覺得可能不是

04 答用戶提問

17、白話區塊鏈:有用戶問,他說我們瞭解到現在咱們區塊鏈行業,包括一些互聯網,目前有很多團隊已經開始裁員,比原鏈團隊有裁員嗎?段新星:比原鏈團隊倒沒有裁員,因為比原鏈團隊我招人的時候一直是比較剋制的,人本身就比較少,只有30個左右,其實是比較精幹的,所以一直到現在大家也都比較優秀,甚至很多一個人是幹兩個人的活這種的。還有很多其他開發,其實是由開源社區去做的,包括我們第一個瀏覽器也是我們開發者社區做的,第二個才是由我們核心團隊去做的,還有第一個錢包也是開發者社區去做的。

所以我們倒沒有裁員,相反我們還在繼續招人,尤其到後邊你比如有更多更真實的場景進來,對安全性要求更高。所以我們現在一方面在職人員可以聯合做一些培訓和培養,同時我們還在招安全和攻防方面的一些程序員和開發者。

第二個就是因為我們現在有很多開發者是海外來的,我們也要招一些海外技術社區的負責人,你既能英語很好,又能懂編程的區塊鏈,你能看懂比原的代碼,然後跟那邊打交道,這邊的人其實也比較緊缺,我們現在幾個同事壓力也是很大的,所以比原整個狀況還是比較穩健的往前走,沒有裁員這樣的。

18、白話區塊鏈:現在市場上有能挖比原的礦機,有人問說比原鏈現在挖礦還能盈利嗎?

段新星:這個問題我真的是沒有辦法去回答的,如果硬性的回答,我覺得這個實際上對不同的人答案反而是不一樣的,就是說可能對你是不盈利的,對他是盈利的。包括我去年4月份最早在微博的時候,我們既然開放了比原代碼出來,你顯卡廠商能看到這個代碼,你們都能自己做,所以即便有比較牛的顯卡礦機出來,風險我覺得仍然還是有的,也許可能盈利,也許不能盈利。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從正常想比特也不大可能希望造出一個很大的的礦機被別人超越,但是他沒預料到後面突然間能冒出來一個顯卡礦機把他超越掉,這個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所以我覺得整個挖礦產業還是一個比較高風險的一個事情,不存在沒有風險純盈利的,這個裡邊有幾個因素。

第一個就是你機器和你的整個投入的成本,比如你回本週期是多少。第二個你能拿到多麼便宜的電,我覺得這幾點都是比較關鍵的。所以比如說有一個人,他有比如說將近6分的或者這樣的一個便宜的電,怎麼算都是盈利的,另一個人他的電價可能是6毛或者1塊或者更多,他拿的機器又貴,他可能虧本的可能性非常大。

包括同樣的顯卡挖礦,如果有很多方便的切換的功能,或者內行的指導,盈利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真的是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這個取決於你自己,你能不能拿到便宜的電,你能不能拿到非常便宜的機器,就是這種,無論未來有多牛的礦機出來,或者多便宜或者多怎麼樣的礦,我覺得都會面臨這種情況。

你比如前一陣我記得比較清楚,Grin這樣一種加密服務,出來沒有多久,現在居然已經有專用的顯卡突然就可以挖這個東西,前期進來的就虧了很多,而且它的這種價格在幾天以後突然跌了90%,那早期投入的這些又虧了。所以我覺得整個加密貨幣市場還處於非常早期的,任何的投資和投機風險都是蠻大的。

而且熊市我是建議每個人還是要保證自己正常生活,有比較良性的生活開支,拿你零錢的3%、10%去投資什麼幣或者什麼礦機,這樣可能整個狀況會好一點,賭性不會過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