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三体》中的执剑人罗辑为什么不被人们喜欢?

一周娱乐咖


作为四大面壁者之一的罗辑,他从一开始就是最不被人们理解和爱戴的。

他是唯一的一位,作为普通人入选的面壁者计划。

原因也很简单:只是因为三体人想要加害他,并且叶文洁见过的最后一个人也是他。

当然到了后来,我们都知道了不管其他三位面壁者做了多少庞大的计划,但是最终得出“宇宙黑暗森林准则”的还是罗辑,最终成为“执剑人”,让三体人害怕,并且拯救了人类的,还是罗辑。

罗辑对于人类来说,刚开始一直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面壁者,人类更多的是一直把罗辑当成一个笑话。

他作为面壁者时,向187J3X1恒星发出的诅咒,理论上需要100年才能知道结果。

但是100年后,人类早就遗忘了这个诅咒。

一个偶然的机会,几位舰队联席会议中对局势绝望的人,想从历史中找到一些什么,这才想到了罗辑的诅咒,于是就去观测了那个恒星,非常惊奇的是,这颗居然真的消失了。

消失的原因竟然真的是被摧毁的。

于是,罗辑自然而然的就从被人类遗忘的人,又重新恢复了面壁者的身份,成为了“人类的神”,“人类的代言人”,“正义的天使”。

接着罗辑就成为了可以调动人类任何资源的“执法者”。

但是随着“雪地计划”太过庞大,时间也太长,人类也再次对罗辑失去了耐心和信心。

随之而来的是有些天文学家,甚至认为那颗恒星的爆炸只是一次偶然事件。

而罗辑随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类认为是骗子,作为面壁者的权利也被回收得差不多了,他再一次由“执法者”变成了普通人。

甚至不时有人来到他居住的小区,对他怒骂,向他扔石子。

其实此时的他,早已看破了世间的一切,没有了老婆与孩子,他已经心如止水,不惧生死了。

于是,他来到了叶文洁的墓地旁,为自己挖墓,也开始了与三体人最后的决战。

但是作为“执剑人”,他开始了以牺牲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为代价的史上最大的豪赌,最终他赢了,“三体人”屈服了,人类也暂时获救了。

在后来罗辑的演讲中,曾提到人类之所以迟迟没有发现“宇宙黑暗森林状态”,是因为人类太有爱了。

的确,正是因为人类的有爱,才会犯了致命的错误,将下一个执剑者的位置,交到了“圣母”程心的手中,进而导致人类文明遭到了灭顶之灾。

罗辑作为“执剑者”来说,他是非常成功的。

正是因为他的存在,三体人才不敢对地球文明有所行动。

但是人们为什么又不会喜欢他呢?

这正是他将毁灭地球文明当做威胁三体人的武器,就好像所有归属于地球文明生物的生命都握在罗辑的手中。

对于这位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执剑人”,一个特别冷酷的人,一个随时可以不要命,甚至连累所有人类都会没命的人,我相信没有一个普通人会喜欢的。

这就是我所体会到的原因。

如果你喜欢我的讲解,请点击关注,还有更多的相关内容供你查阅观看。


宇哥带你读原著


谁说人类不喜欢罗辑?

末日之战后,有关部门观测到187j3x1恒星被摧毁的时候有人跪下去吻了罗辑的脚。

难道忘了吗?

至于后来为什么人们说他犯了灭绝世界罪,而且还要审判他?

这就是人类的本性啊,人类总是在某个时间段喜欢他们所喜欢的,讨厌他们所讨厌的

就如同三体文明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变化一样。

开始的时候三体人是可耻的入侵者。见到水滴的时候又敬佩三体人的200轮文明轮回,有人为三体流泪。末日之战后又痛恨三体人,有些傻逼还怪罗辑当初为什么不把三体星系当成诅咒目标。威慑纪元的与三体建立的外交关系又让人类忘了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又开始崇拜三体的温良恭俭让,甚至还让水滴参与追捕蓝色空间号的行动,我呸。威慑解除后接着移民澳大利亚,人类又恨不得跑到三体的老家挖人家祖坟。

人性就是这么复杂的东西,每每看到人类的这些劣根性,我就忍不住给叶文洁,伊文斯以及广大ETO成员们一个大大的赞



你看我好像一条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当初在看小说的时候我经常会陷入沉思。人类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领袖?

是如罗辑,章北海,维德这种独裁者般的还是像程心这种圣母型的?

从我们阅读者的第三视角来看,显然程心这个领袖是非常不合格的。她爱民如子却葬送了整个太阳系。但是大家要知道,她做领袖当初可是全人类自己的选择啊!

我知道你们不愿意承认,我只想问问大家,在你工作单位里,你喜欢程心这样的领导还是罗辑和维德这样的?

答案显而易见对吧?

你们一边骂着小说里的圣母一边却在拥护生活中这样的人。

真实历史上罗辑,章北海,维德这样具有独裁气质的领袖很多,而像程心这样的领袖几乎没有。

为什么?

因为他们根本撑不到当领袖的那一天。

那么程心是如何成为领袖的?说起来你们可能会陷入沉思----她是民主选举上去的。

那么你们也看到了,程心并不是领袖,她代表不了自己,她代表的是全人类的意志。

全人类有意志吗?没有!从来没有所谓的全人类的意志!意志只能属于个人。一大帮子人在一起只有意愿。他们需要程心替他们做这个做那个做一切满足他们需求的事情。而程心正好也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所以程心上去了,努力做成他们想要的那个样子。

所以毁掉人类和太阳系关程心什么事?是人类毁了自己!

反过来再看看罗辑和维德以及章北海这样的角色。历史上最不缺乏的就是他们这种领袖,包括从古至今的那些曾经的领导人们。他们成为领袖是因为有自己的意志和高于老百姓的视角。

按照维度来说就是真正的领导人看待问题是三维的,而普通老百姓看问题是二维,只会从自己的利益考虑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的理念和行事方法必然不会被老百姓所接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罗辑和维德只会在人类存在危机的时代才会被推崇。这不是人类的健忘,而是人自己本身善于趋利避害的本能所决定的。


爱家小厨神


我个人很喜欢逻辑,但我也不讨厌程心。

人类本质是善变的,每个人都可以独立思考,并且思维是不透明的,可以说谎!正是因为这个,所以人类科技可以爆炸发展,三体人会害怕,才会派智子封锁科技,这些是优点;缺点是,当生存没有压力的时候,就容易吃饱了闲的想搞事情,因为害怕自己当前拥有的被人夺走;

执剑人罗辑,掌握两个文明生死的开关,当人类的生存明确受到三体人的威胁,即将要灭亡的时候,人类需要罗辑;当人类生存不受威胁,这个执剑人就会被人类想象成独裁者,因为执剑人的权利太大了,人们会想,执剑人会不会用手中开关威胁两个文明为他做事,人类是不是生活在他的阴影下?这样的事情,其实现在就有,例如吃饱了喷袁隆平,人挂了就医闹,有一点影响力了就质疑警察等,当一个人权利大,可以掌控他人时,这个人肯定会被人质疑,推翻的。这个人,是不是罗辑都没关系,是任何一个可能按下按钮的人,都不会被人喜欢,而程心,就是因为她不会按下按钮,人们才选她,所以后来程心选择不按下按钮,其实是人类自己选择不按下按钮,程心不过是人类的代表,并且她始终如一,她就是这样,智子才会说全人类里面,最无辜的就是程心!


追33699641


正如叶文洁所提出的: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当人类面对无比强大的三体人时,毫无疑问自己本身的生存权利受到巨大威胁,当技术文明无法拯救自己时,便迫切需要一个救世主。而掌握着地球与三体共同命运的执剑人罗辑理所应当的充当了救世主这个角色。

“猜疑链”同样适用于地球文明,当威慑纪元建立,人类短暂的满足生存权利,便开始欲望扩大,想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生存地位,而此时,在三体与地球文明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表象下,罗辑的身份成为一个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

“他会不会头脑发昏按下按钮?”

“他会不会不小心按到按钮?”

没有人喜欢这种担惊受怕的感觉,所以社会舆论迫切的想要用另一个“世界之主”圣母程心来替代罗辑。生存权利不受威胁的时候,没有人会喜欢独裁者。哪怕自己的生存权利是独裁者牺牲自由、忍受孤独、经受舆论和自己内心考验争取来的。

世界其实说到底就是理性的世界,强者为尊,弱肉强食亘古不变。世界资源有限,能量守恒,在个体生存权利面前,没有对错,人类可以为了发展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宏观来讲是伟大的,理性的,但细化到个体来说对于他们确是毁灭性的。


千叶142221952


即便他为人类文明殚精竭虑,罗辑从未受到主流文化或者说大众的接受和认可。

一开始,罗辑不过是个毫无作为,终日混日子的伪文学青年。但罗辑这个人有一个优点,就是他的思维非常活跃,而且他对人性也有所了解,因此当叶文洁指点他研究宇宙社会学的时候,还是在他心里掀起了点点涟漪。罗辑人生的最大转折,自然就是与叶文洁的相遇,而他们之间的对话其实也反映了叶文洁一生思维的结晶,叶文洁虽然对人类社会深恶痛绝,但她还是借这次对话给人类社会留下了一个希望。

可惜这个希望,被三体人侦查到了,不想留下一丝隐患的三体人绝命先下手为强,罗辑便光荣的成为了三体人下令要杀的唯一人类。也因为这个原因联合国选定罗辑作为面壁者之一。

当时的人类社会,恐慌的氛围正在蔓延开来,面壁计划是人类最后的希望,当罗辑被宣布成为最后一位面壁者时,全体人类都哗然了,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肩负着人类的命运,并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本来大家就对这事不甚了解,而罗辑接下来的行为更令人们愤怒,他放肆的利用这个机会享受生活,甚至利用一切资源去寻找自己心中的完美女人,心里完全没想过拯救地球这件事儿。

这样的人,地球人若是能对他有好感,那才真是奇怪了。

但是,无奈的是,面壁计划的其他三位都失败了,仅存的罗辑居然成为了唯一的希望。而比时的罗辑,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思考叶文洁的话,最终他领悟了黑暗森林法则。

于是,他向一颗星星发出了诅咒,在不经意间,他成功的消灭了一个世界。

这时候的罗辑,成为了人们最后的希望,但这并不代表人类认同他,而是因为人类已经别无选择,而且罗辑在成为救世主的同时也成为了毁世罪人。

罗辑成为了执剑人,他在地球人眼里成为了最具威慑力的人,只要他稍一不慎,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就会同归于尽。

在此后的日子里,罗辑成为了地球上最具权势的人,也令地球人谈之色变,而地球人在这种威慑中终日惶恐不安,于是程心才横空出世。

选择程心意味着人类无法在压抑中继续生存,因为在黑暗森林中一切美好都已不复存在。而罗辑本人正是这足以摧毁一切的黑暗森林的发现人!他亲手揭开了宇宙的神奇面纱,也令地球人明白死神才是永生的。


快客骑手


倒觉得这是在写国情与正治。

一开始,面壁人就不被普通人所接纳,而且联合国也知道这是必然的,面壁者为了全人类,或许有一天,会被人类送上断头台。面壁者拥有特权,甚至可以独裁。

然而,国家危难之时。这却是一种理性选择。现实世界,临危授命的都是这种情况,认命一个果决而有能力的人。

要维持这种状况,就必须提醒大众,国家还在危难之中,这是现实中强硬派的做法。但只要三体人示弱,就造成了一种和平的幻象。这种状况就保持不下去了,人们是因为恐惧忍受了独裁,一旦恐惧消失,独裁者会被送上断头台。现实中,并非没有前车之鉴。

老实说,逻辑如此,罗辑应该提前就知道,强硬派应该有所作为。但后期变得越发困难,执剑人在和全宇宙作对,不管是人民,还是三体人。

想象一下,真实世界有这么一个人,你会不会感到害怕?其实是真有的。有的已经被人民所推翻。有的在被人暗暗的骂,会隐隐有些害怕……

这说的是,独裁的价值,和民主的弱点。


乌有镇


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个细节,就是科技爆炸(指一些面临生存威胁的小国家反而会在大国博弈之间出现科技上的飞速发展,比如现在的朝xian,这也是“亡国论”的延伸,从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出现和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也可以看出,具体在这里不说了),三体是一个更高级的文明,但也面临着生存威胁,我们都以为到了侵略至威慑纪元之后会是人类的科技爆炸,但事实却是三体世界在短短几百年达到了科技爆炸,智子、水滴、近光速战舰,甚至创造小宇宙都可以印证,三体在威慑纪元达到了人类难以企及的高度。

回归到罗辑身上,就如他名字“逻辑”一样,全人类只有他清楚的认识到黑暗森林的实质,也同样知道三体人文明从来没有放弃入侵地球的本质,和三体人没有和平之说,他实际上是人类的守护者,从最后二向箔展开后他对程心的解释和最后的关爱责备就可以看出。而人类始终是一个大的群体,被欺压的恐惧到和平假象,甚至看低三体,最后还是因为濒临灭绝时太阳系外的“偶然”,才让三体没有真正占领地球。

根本上说,罗辑必须保持他的“逻辑”,必须冷酷,这也是三体人分析他90%左右威慑力的原因,三体人一直处于科技高但生存压力大的情形,人类一直属于几方思想的集合,就看哪一类占主导,而这些思想中,安定保守,悲天悯人等一些我们称为人性的因素居多,所以,“逻辑”对于全人类来说,行不通,也造成了罗辑从英雄到罪人的转变。


23克拉85202504


罗辑的使命,前期是寻找如何抵抗三体人的入侵(其实算是啥也没找到,就是玩了很久的死神来了真人版),中期算是寻找为啥三体人害怕他(也就是黑暗森林法则),后期则是把握住广播的发射器,维持这地球唯一的抗击,同时也是同归于尽的手段,他的使命中从始至终就不包含被人喜欢,他是威慑,连自己人都威慑不住,哪里能威慑住争夺生存环境的三体人。也就是他理性,冷酷,才能在他作为执剑人的时期,三体人没敢乱做什么。而他一卸任,圣母程一上台,三体人立刻进行了一波突击。


我非帅哥


罗辑并没有被人不喜欢,而是经历了多次变化。这不是由于罗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的,是由人类的价值观决定的。

罗辑在地球人的心目中的地位经历了几次变化。

1、最开始他被选为“面壁者”的时候,受到了地球人的尊敬,因为他是仅有的四个面壁者之一。

2、罗辑滥用“面壁者”的权力享受生活的时候,人们对他感到失望。

这两个阶段并没有描写普通人对罗辑的评价,但是从联合国政府的态度可以看出来。

3、三个“面壁者”陆续被“破壁”,只剩下罗辑。人类的太空舰队被摧毁,人类希望破灭,而罗辑的“咒语”生效,人们看到了希望,于是重启“面壁者计划”,罗辑成为人类的救世主。

4、罗辑参悟了“黑暗森林”法则,但是地球向宇宙发射信息的能力已被锁死,他只能做一些看似无用的工作,于是地球人开始对他感到愤怒,他从“救世主”变成“大骗子”,他被剥夺了“面壁者”的所有权力,甚至被小区居民赶出自己的家。

5、罗辑向三体发出威慑警告,迫使三体舰队转向,地球进入威慑纪元。同时,罗辑成为执剑人,承担起保护人类的重任。他再次成为人类的救世主。

6、罗辑作为“执剑人”威慑三体60年后,程欣接棒,罗辑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威慑期间,人类进入和平生活,出现对罗辑的批评,认为他在验证“黑暗森林”法则时毁灭了一个恒星系是一种罪行。

罗辑在地球人心目中的地位,经历了三次起落。但在三体人心目中,却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敬意和警惕。智子离别前曾让程欣转达“请代我向罗辑博士表达三体世界的敬意,他是一个强大的威慑者,伟大的战士。”我相信,这是一个人能从对手那里获得的最高级别的敬意了。

在罗辑身上,可以看到人类最优秀的个体特征:理智、感性、克制、冷静。这些却是一个群体抗拒的特征,就像《乌合之众》所说的:群体太好冲动,太多变,因此它不可能是道德的。群体观念没有逻辑上的相似性或连续性。罗辑的完美使他很难融入到人类这个群体中,必然会引起这个群体的抗拒。

在占领地球后的一次会面中,智子告诉程欣,三体人用“人格分析系统”进行过模拟,罗辑的威慑度高达90%,而程欣只有10%左右,另一个更让人讨厌的执剑人候选人托马斯维德高达100%。执剑人是需要高度理性和一定感性的。程欣太过感性,不能形成威慑,而维德缺少感性,威慑力大到对两个文明都形成威慑,只有罗辑保持高度理性的同时,也有人类的情感,所以罗辑得到了三体人的敬意。事实上,我认为三体人认为罗辑是最像三体文明的,也认为这样的文明要高于人类文明。

从罗辑个人得到的评价和人类的兴亡来看,可以引发一个关于“独裁与民主”的讨论。但是无论哪种方式更优,不可否认的是,过度民主所带来的民粹主义对群体的伤害更甚于独裁。面壁者计划、光速飞船计划、执剑人选举都无不反映出人类这个大群体缺乏足够理性。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例子,米国川总统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