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浙江已经一肉难求了你怎么看?

岩石龙


浙江已经一肉难求了你怎么看?

虽然说最近一段时间浙江猪价出现了大幅上涨,但是中间也出现了下跌的时候,要说一肉难求还是有点夸张的,但是肉价上涨明显确实存在的。


导致浙江猪价单方面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

  • 一、环保拆迁

从2016年开始各地就开始拆迁大小猪场,而浙江属于执行比较到位的地区,多地猪场被拆,拆迁最厉害的地区能繁母猪存栏量降为高峰期的十分之一,导致浙江地区的生猪靠外购为主。


  • 二、非洲猪瘟疫情

非洲猪瘟疫情从8月初开始,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疫区越来越多,此前在浙江就出现了一例疫情。为了快速控制住非洲猪瘟目前采取的策略是禁止生猪调运,省内生猪只能省内自己消化。

因为上面两方面的原因,生猪存栏大幅下降主要靠外购,而现在又禁止了外调,导致浙江省内生猪供不应求,猪价一涨再涨。也就出现了现在的全国最高价10元的价格。

导致浙江出现一肉难求虽然看起来是因为拆迁和非洲猪瘟疫情,但是细想还是专家决策性失误,猪场拆迁时就要考虑到要是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导致生猪无法正常调运时省内猪肉的供应如何解决。猪场拆迁没有问题,但是盲目随意拆迁就是问题。

希望非洲猪瘟疫情可以早日得到控制,让生猪调运恢复正常,满足社会各界人士对猪肉的基本消费,毕竟猪粮安天下。



果然悠


浙江猪肉价格连续涨了一个月了。猪肉已经达到了15元一斤,确实已经非常贵了。

总体来说,浙江地处发达地区,现在也在调整产业结构,本地养猪可能也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从外省调入生猪,因此遇到大的疫情,外省生猪调运不进来,因此造成供不应求涨价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一般来说,每年猪肉价格和鸡蛋价格都会有波动。春节前猪肉价格和蛋类价格一般都是涨到比较高的水平,到过完春节价格也慢慢下降。这些价格的波动也都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主要都是受到季节的影响和供需波动的影响。

猪肉价格和鸡蛋等价格这10年来一直呈现出波动的态势,也是主要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造成的价格波动,还有就是饲养成本波动也会带来的成本波动,这也对猪肉价格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总的来说,猪肉价格这10年波动比较明显。这个是四川省猪肉监测统计表,可以大概反应出来猪肉波动的状态。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四川省的猪肉价格来说,2008年4月的价格和2018年4月的价格基本差不多。也可以看出,2016年四川猪肉价格曾经达到了29.5元一公斤,也是很高的数字了。

可是现在对于浙江来说,猪肉价格确实也是比前几个月涨了不少了。

白云菜市场001号猪肉摊的老板李先生说,猪肉价格已经连续涨了一个月了,原来每次也就涨个一两毛一斤,这几天的涨幅有点高,每天至少涨三四毛一斤。“今天比昨天涨了6毛一斤,都已经是15元一斤了,是近两年来猪肉的最高价了。

总的来说,浙江现在猪肉价格确实是有点高,但是确实是有调整产业结构等特殊情况造成的,而且感觉也是在正常波动范围内。估计过一段时间,等待全国猪瘟疫情缓解后,猪肉供给增加,那么价格就会降下来了。


睿思天下


昨天跟做屠宰生意的朋友在一起闲聊,他就谈到现在猪肉生意很不好做,特别是在安徽、河南。

我问为什么?他说:原因就是现在发生了猪瘟疫情,大量的猪肉调不出去,在本地造成了积压。因此导致生猪产地的猪肉价格猛跌。

南方的一些省市是需求市场,货源紧俏,就导致了猪肉价格猛涨,所以说浙江出现了一肉难求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疫情不解除,江浙一带的猪肉价格还会上涨,甚至会涨到五、六十元1斤,也是正常现象。而河南等地的猪肉价格也许会跌到五、六块1斤都没有人要。



这是属于天灾人祸,谁也没有办法。从这也可以看出,养殖业也是有很大风险的。投资赚钱如有突发的因素就有可能导致血本无归,不过这对于浙江的消费者来说,可以改变一下饮食习惯了,尽量的以吃素为主,偶尔吃一下猪肉,也算是改善一下生活了。

当猪肉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那就看到浙江人的豪气了。


法重情深


在工业发达地区 养殖业遭遇严重挤压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浙江作为发达地区。土地越来越珍贵。一方面租用土地搞养殖。成本很高。另外一方面。环保意识很强。养殖业环保问题难以解决。尤其是养猪场面临猪粪如如何处理的难题。 目前浙江实施五水共治。猪粪排到江河湖泊完全不再可能。另外养猪场特殊腥臭味也会遭遇附近居民投诉。这种腥臭味是难以消除的。养猪场带来的蚊蝇孳生也是一个大问题。猪肠内因为防止 不一定很多。但附近却多的很。

目前浙江有多少生猪需要外调满足消费需要。 可能没有一个明确数据。但缺口很大可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何平衡环保土地和未来居民消费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知道部分小型养猪场往山区搬迁远离村庄是一个方式。但没有根本性解决环保污染问题。开展猪粪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数据是一个课题。


杜坤维


本贴所有的评论我都看了一遍,作为一个在某大型畜牧基地工作的一个基层管理我深知大家的心理,也能感受大家的心情。本次疫情的出现确实对肉猪的价格造成极大影响,不仅仅是单独一个省市区域,我们都是中国人,环境是大家的,为什么要严抓环保问题可能大家思考的不够严谨,很多人都会说以前农村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人养猪,也不见得对环境造成多大影响,但我想试问下。禁养后苍蝇蚊虫多了还是少了,空气是否更清新。水是否更清澈。正规的中大型养殖场都配套高标准的排污,面对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种群每天所产生的废弃物都必须先经过大大小小的过滤池,沼气池,残渣打包进行高温发酵然后出售给化肥厂,污水经过沼气池处理变成沼叶通过管道输送到另一个模块进行处理后排到面积不等的生物池,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各种处理后排出,排出时的水质和正常的鱼塘水质无差别,在养殖基地的外围200米外的地方是几乎闻不到气味的。同时大部分都修建在人口稀少的山区,空气质量和人口密度给疫情防控带来一定好处。还有基地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防疫,消毒的力度也是高标准的,几乎都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还有大家对现在猪长的快就说是吃了激素,其实不是的,是通过基因的优化实现,利用大约克猪的母性,长白猪的产仔率,加上杜洛克猪的生长速度和极好的体质等特性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杂交所产生的后代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猪肉,猪确实用药,但只是用来治疗和防疫,关于瘦肉精这个我只能说目前没见到,我也不能否认这个,我们基地所用的饲料使用的玉米大豆之类的大部分都是进口的,不是说好还是怎么的。只能说是价格原因和量的问题。国家出台的环保系列政策都是在宏观调控,为了未来能更长远的发展所做的努力,人不能只看眼前,更要为以后考虑。



易冷的梦一辰


我今天刚从衢州回来,临行前照例要去菜场买只鸡,再买些猪肉回丽水,因为衢州的肉类要比丽水便宜些。前几天丽水猪爿肉批发价13元,精肉零售18,衢州是16,比平时贵了2―3元,目前的情况看没有上涨太多。而且菜场买肉和卖肉的人普遍少了,而且每天的肉都卖不完。可能是大家觉得猪肉价格上涨了,减少了猪肉的采购量,增加了别的肉的食用。


江城渔民爱龟龟


浙江搞环保是最早的一个省,早在2012年,一个养猪朋友一年三四千出栏规模,也拆了,离村庄三四里也拆。反正,无猪县,无猪乡,无猪村放眼皆是,我以为浙江人不吃猪肉?原来他们是只吃肉却不想看到猪跑,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啪啪打脸还早,到明年非瘟大暴发时,浙江人肉腥味都闻不到


咋夜又下雨


最近几年,中国生猪养殖业实行了南猪北养的布局。特别是东北,被称为北大仓的黑龙江玉米,价格低于全国,这一优势,更加吸引了生猪养殖业的人员,纷纷把南方猪场迁移到此。这样一来,我国生猪行业形成了两大区域。即北方人口少,养猪数量多,称为生猪生产区。南方人口密集,养猪数量少。被称为消费区。

一般情况下,北方的生猪依靠外调价格才能上升。而南方生猪是靠北猪南调,才能平稳。所以南方的生猪一旦失去调入,价格就会上涨。

自今年8月份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遭受到了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使东北部分生产区的生猪禁止出省调运,导致了浙江猪价大涨,位居全国第一。特别是农村农业部在9月11日,再次发布疫区以及疫区周边省的生猪禁止出省调运,由原来的五省禁运增加到16省。这突如其来的通知,使浙江以及高价区的省市的屠宰场以及肉食品加工厂,断了进货渠道,猪价又进一步上涨。过一段时间后,等屠宰场找到新的进猪渠道,价格会平稳下跌,希望浙江老百姓不必担心。如果肉价继续涨的离谱,国家也会调控的。


山野50


其实,养猪不论在那里,都没有大污染的,只要就是不能冲洗,不冲洗,就是猪场的设计问题,猪生活一定要水,建猪场要有小运动场,运动场内有小水池,有阳光,无菌,猪冲凉多,无臭,铲猪肥开条深沟两边种作物,无本好收成,分片,分区,不必的,不适合养的不养得了,养猪主要不能冲洗,肥要种作物!我十几年前就这么做了,大体没污染,现头条放出你们看看!


和平要思危


前几天去市场才知道,我们这除了不让养猪养鸡以外,从外面进生猪自己宰杀也不允许,最可笑的是杀鱼也不允许了,一个饭店定了几十条鱼,非得让批发鱼的老板给杀鱼,原先菜市场杀鱼秃鸡是允许现在都不行了,卖鱼的老板说那我偷偷给你杀吧,结果被检查的抓到了,直接打架打了半天不知道最后结局怎么样了。真是奇葩啊。你去超市买鱼为什么可以杀菜市场的就不可以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