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浙江已經一肉難求了你怎麼看?

岩石龍


浙江已經一肉難求了你怎麼看?

雖然說最近一段時間浙江豬價出現了大幅上漲,但是中間也出現了下跌的時候,要說一肉難求還是有點誇張的,但是肉價上漲明顯確實存在的。


導致浙江豬價單方面上漲主要有兩個原因:

  • 一、環保拆遷

從2016年開始各地就開始拆遷大小豬場,而浙江屬於執行比較到位的地區,多地豬場被拆,拆遷最厲害的地區能繁母豬存欄量降為高峰期的十分之一,導致浙江地區的生豬靠外購為主。


  • 二、非洲豬瘟疫情

非洲豬瘟疫情從8月初開始,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疫區越來越多,此前在浙江就出現了一例疫情。為了快速控制住非洲豬瘟目前採取的策略是禁止生豬調運,省內生豬隻能省內自己消化。

因為上面兩方面的原因,生豬存欄大幅下降主要靠外購,而現在又禁止了外調,導致浙江省內生豬供不應求,豬價一漲再漲。也就出現了現在的全國最高價10元的價格。

導致浙江出現一肉難求雖然看起來是因為拆遷和非洲豬瘟疫情,但是細想還是專家決策性失誤,豬場拆遷時就要考慮到要是因為某些不可抗力導致生豬無法正常調運時省內豬肉的供應如何解決。豬場拆遷沒有問題,但是盲目隨意拆遷就是問題。

希望非洲豬瘟疫情可以早日得到控制,讓生豬調運恢復正常,滿足社會各界人士對豬肉的基本消費,畢竟豬糧安天下。



果然悠


浙江豬肉價格連續漲了一個月了。豬肉已經達到了15元一斤,確實已經非常貴了。

總體來說,浙江地處發達地區,現在也在調整產業結構,本地養豬可能也越來越少,大部分都是從外省調入生豬,因此遇到大的疫情,外省生豬調運不進來,因此造成供不應求漲價也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一般來說,每年豬肉價格和雞蛋價格都會有波動。春節前豬肉價格和蛋類價格一般都是漲到比較高的水平,到過完春節價格也慢慢下降。這些價格的波動也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主要都是受到季節的影響和供需波動的影響。

豬肉價格和雞蛋等價格這10年來一直呈現出波動的態勢,也是主要由於供求關係的變化造成的價格波動,還有就是飼養成本波動也會帶來的成本波動,這也對豬肉價格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總的來說,豬肉價格這10年波動比較明顯。這個是四川省豬肉監測統計表,可以大概反應出來豬肉波動的狀態。

從圖中可以看出,對於四川省的豬肉價格來說,2008年4月的價格和2018年4月的價格基本差不多。也可以看出,2016年四川豬肉價格曾經達到了29.5元一公斤,也是很高的數字了。

可是現在對於浙江來說,豬肉價格確實也是比前幾個月漲了不少了。

白雲菜市場001號豬肉攤的老闆李先生說,豬肉價格已經連續漲了一個月了,原來每次也就漲個一兩毛一斤,這幾天的漲幅有點高,每天至少漲三四毛一斤。“今天比昨天漲了6毛一斤,都已經是15元一斤了,是近兩年來豬肉的最高價了。

總的來說,浙江現在豬肉價格確實是有點高,但是確實是有調整產業結構等特殊情況造成的,而且感覺也是在正常波動範圍內。估計過一段時間,等待全國豬瘟疫情緩解後,豬肉供給增加,那麼價格就會降下來了。


睿思天下


昨天跟做屠宰生意的朋友在一起閒聊,他就談到現在豬肉生意很不好做,特別是在安徽、河南。

我問為什麼?他說:原因就是現在發生了豬瘟疫情,大量的豬肉調不出去,在本地造成了積壓。因此導致生豬產地的豬肉價格猛跌。

南方的一些省市是需求市場,貨源緊俏,就導致了豬肉價格猛漲,所以說浙江出現了一肉難求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疫情不解除,江浙一帶的豬肉價格還會上漲,甚至會漲到五、六十元1斤,也是正常現象。而河南等地的豬肉價格也許會跌到五、六塊1斤都沒有人要。



這是屬於天災人禍,誰也沒有辦法。從這也可以看出,養殖業也是有很大風險的。投資賺錢如有突發的因素就有可能導致血本無歸,不過這對於浙江的消費者來說,可以改變一下飲食習慣了,儘量的以吃素為主,偶爾吃一下豬肉,也算是改善一下生活了。

當豬肉都成了奢侈品的時候,那就看到浙江人的豪氣了。


法重情深


在工業發達地區 養殖業遭遇嚴重擠壓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浙江作為發達地區。土地越來越珍貴。一方面租用土地搞養殖。成本很高。另外一方面。環保意識很強。養殖業環保問題難以解決。尤其是養豬場面臨豬糞如如何處理的難題。 目前浙江實施五水共治。豬糞排到江河湖泊完全不再可能。另外養豬場特殊腥臭味也會遭遇附近居民投訴。這種腥臭味是難以消除的。養豬場帶來的蚊蠅孳生也是一個大問題。豬腸內因為防止 不一定很多。但附近卻多的很。

目前浙江有多少生豬需要外調滿足消費需要。 可能沒有一個明確數據。但缺口很大可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如何平衡環保土地和未來居民消費之間的矛盾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筆者知道部分小型養豬場往山區搬遷遠離村莊是一個方式。但沒有根本性解決環保汙染問題。開展豬糞綜合利用技術研究數據是一個課題。


杜坤維


本貼所有的評論我都看了一遍,作為一個在某大型畜牧基地工作的一個基層管理我深知大家的心理,也能感受大家的心情。本次疫情的出現確實對肉豬的價格造成極大影響,不僅僅是單獨一個省市區域,我們都是中國人,環境是大家的,為什麼要嚴抓環保問題可能大家思考的不夠嚴謹,很多人都會說以前農村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有人養豬,也不見得對環境造成多大影響,但我想試問下。禁養後蒼蠅蚊蟲多了還是少了,空氣是否更清新。水是否更清澈。正規的中大型養殖場都配套高標準的排汙,面對幾萬甚至幾十萬的種群每天所產生的廢棄物都必須先經過大大小小的過濾池,沼氣池,殘渣打包進行高溫發酵然後出售給化肥廠,汙水經過沼氣池處理變成沼葉通過管道輸送到另一個模塊進行處理後排到面積不等的生物池,通過植物的吸收和各種處理後排出,排出時的水質和正常的魚塘水質無差別,在養殖基地的外圍200米外的地方是幾乎聞不到氣味的。同時大部分都修建在人口稀少的山區,空氣質量和人口密度給疫情防控帶來一定好處。還有基地都嚴格按照程序進行防疫,消毒的力度也是高標準的,幾乎都是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還有大家對現在豬長的快就說是吃了激素,其實不是的,是通過基因的優化實現,利用大約克豬的母性,長白豬的產仔率,加上杜洛克豬的生長速度和極好的體質等特性進行一系列複雜的雜交所產生的後代成為我們餐桌上的豬肉,豬確實用藥,但只是用來治療和防疫,關於瘦肉精這個我只能說目前沒見到,我也不能否認這個,我們基地所用的飼料使用的玉米大豆之類的大部分都是進口的,不是說好還是怎麼的。只能說是價格原因和量的問題。國家出臺的環保系列政策都是在宏觀調控,為了未來能更長遠的發展所做的努力,人不能只看眼前,更要為以後考慮。



易冷的夢一辰


我今天剛從衢州回來,臨行前照例要去菜場買只雞,再買些豬肉回麗水,因為衢州的肉類要比麗水便宜些。前幾天麗水豬爿肉批發價13元,精肉零售18,衢州是16,比平時貴了2―3元,目前的情況看沒有上漲太多。而且菜場買肉和賣肉的人普遍少了,而且每天的肉都賣不完。可能是大家覺得豬肉價格上漲了,減少了豬肉的採購量,增加了別的肉的食用。


江城漁民愛龜龜


浙江搞環保是最早的一個省,早在2012年,一個養豬朋友一年三四千出欄規模,也拆了,離村莊三四里也拆。反正,無豬縣,無豬鄉,無豬村放眼皆是,我以為浙江人不吃豬肉?原來他們是隻吃肉卻不想看到豬跑,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啪啪打臉還早,到明年非瘟大暴發時,浙江人肉腥味都聞不到


咋夜又下雨


最近幾年,中國生豬養殖業實行了南豬北養的佈局。特別是東北,被稱為北大倉的黑龍江玉米,價格低於全國,這一優勢,更加吸引了生豬養殖業的人員,紛紛把南方豬場遷移到此。這樣一來,我國生豬行業形成了兩大區域。即北方人口少,養豬數量多,稱為生豬生產區。南方人口密集,養豬數量少。被稱為消費區。

一般情況下,北方的生豬依靠外調價格才能上升。而南方生豬是靠北豬南調,才能平穩。所以南方的生豬一旦失去調入,價格就會上漲。

自今年8月份以來,我國部分地區,遭受到了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使東北部分生產區的生豬禁止出省調運,導致了浙江豬價大漲,位居全國第一。特別是農村農業部在9月11日,再次發佈疫區以及疫區周邊省的生豬禁止出省調運,由原來的五省禁運增加到16省。這突如其來的通知,使浙江以及高價區的省市的屠宰場以及肉食品加工廠,斷了進貨渠道,豬價又進一步上漲。過一段時間後,等屠宰場找到新的進豬渠道,價格會平穩下跌,希望浙江老百姓不必擔心。如果肉價繼續漲的離譜,國家也會調控的。


山野50


其實,養豬不論在那裡,都沒有大汙染的,只要就是不能沖洗,不沖洗,就是豬場的設計問題,豬生活一定要水,建豬場要有小運動場,運動場內有小水池,有陽光,無菌,豬沖涼多,無臭,鏟豬肥開條深溝兩邊種作物,無本好收成,分片,分區,不必的,不適合養的不養得了,養豬主要不能沖洗,肥要種作物!我十幾年前就這麼做了,大體沒汙染,現頭條放出你們看看!


和平要思危


前幾天去市場才知道,我們這除了不讓養豬養雞以外,從外面進生豬自己宰殺也不允許,最可笑的是殺魚也不允許了,一個飯店定了幾十條魚,非得讓批發魚的老闆給殺魚,原先菜市場殺魚禿雞是允許現在都不行了,賣魚的老闆說那我偷偷給你殺吧,結果被檢查的抓到了,直接打架打了半天不知道最後結局怎麼樣了。真是奇葩啊。你去超市買魚為什麼可以殺菜市場的就不可以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