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明玉珍日記:唯一在重慶稱帝的我,後代卻成了韓國人

明玉珍日記:唯一在重慶稱帝的我,後代卻成了韓國人

在許多人看來重慶似乎是一個沒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它不像北京、西安或是南京那樣滿是輝煌氣派的皇族帝王氣息,它就這樣靜靜地沿著長江之水綿延著市井百姓濃濃的生活氣息。說到重慶曆史,大家一定會第一時間提到陪都風雲,但是鮮有人知的是,其實在歷史上,重慶也曾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

明玉珍日記:唯一在重慶稱帝的我,後代卻成了韓國人

在現在的重慶市江北區有一處陵墓,在這座陵墓裡沉睡著重慶曆史上唯一一位皇帝。令人不解的是,這座陵墓在農曆二月初六到清明節期間,竟會引來一批韓國人前來瞻仰祭拜,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明玉珍日記:唯一在重慶稱帝的我,後代卻成了韓國人

明玉珍日記

我叫明玉珍,原名叫旻(mín)玉珍,關於我的名字有很多說法,大家都說因為我是明教教徒,所以改名字,隨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小時候,我娘帶我上街,大家都說我生的好看,連算命先生都堵著我孃的去路,直誇道:這孩子生的龍睛鳳眼,將來定有一番作為,夫人何不花二兩銀子在我這裡算上一卦,讓我看看小少爺的禍福吉凶呀。然後我就改了名字,就因為那道士說:您家這姓氏不好認呀,要是將來公子名留青史,後人不認得生僻字怎麼辦,不如把旻改為明吧!

明玉珍日記:唯一在重慶稱帝的我,後代卻成了韓國人

1351年10月

我在20歲的時候,正是1351年的秋天,那是一個天朗氣清的下午,我聽到有個叫徐壽輝的人在湖北稱帝了,我覺得自己不能平淡的過這一生,在這個群雄並起的年代,我要做出我的一番作為,於是靠著家裡有農田萬畝,我成功地在家鄉召集了千餘眾的鄉兵,順利當上了屯長。

明玉珍日記:唯一在重慶稱帝的我,後代卻成了韓國人

不過對於我來說,在鄉村裡集結個小團伙畢竟鬧不起什麼事,就是小打小鬧,於是第二年,我就參加了紅巾軍,因為我深刻地認識到個人的力量還是不夠的,我要靠近組織才行。果然,很快我就受到了徐壽輝的賞識,被授予統兵徵虜大元帥,並且屢建奇功。

不過我還沒忘記小時候算命先生說過的話,他說我天生就不是將相之才,龍睛鳳眼的意思我是明白的。

我在等待一個機會。

1355年

我負責在川鄂交界地籌集軍糧,聽說川東巫峽一帶尚有餘糧,於是我帶著士兵駕著小船50餘艘就到了重慶。這是我和重慶的第一次結緣,早就聽說過蜀地為天險,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我驚訝於這裡的鐘靈毓秀和巴蜀遺風,有那麼一個念頭在我的心裡閃過:欲成大事,先得巴蜀。

明玉珍日記:唯一在重慶稱帝的我,後代卻成了韓國人

1357年4月

我帶兵西征,當時鎮守重慶的元朝大將一看見我身後那烏壓壓的人群就連夜逃跑了,褲子都沒穿好的那種,於是我幾乎是不費一兵一卒就進入了重慶城。進入城後,我下令不能拿百姓一針一線,百姓的想法就是我們的做法,於是我的部隊受到了百姓的夾道歡迎。

明玉珍日記:唯一在重慶稱帝的我,後代卻成了韓國人

1359年我迎來了人生轉折點,紅巾軍分裂了,倪文俊叛變了,竟然殺害了我的恩人徐壽輝,後來倪文俊在逃跑的過程中也遭遇了自己部下的叛變。對了,他這個部下好像是一個叫陳友諒的人,這人是誰,聽都沒聽過。

在粉碎了川西元軍後,我率兵一舉平定成都、隆慶、潼川,元朝在四川的統治算是到了盡頭,川西大部分地區已在我的手中。

明玉珍日記:唯一在重慶稱帝的我,後代卻成了韓國人

1361年,我三十歲了,也不知道當年那個算命先生死了沒,今年七月,我在重慶稱王了。“不易國號”仍然以“宋”為國號,以徐壽輝的年號為我的年號,這是我對徐壽輝的一點報答。在蜀地局面穩定後,我在重慶稱帝了,國號為“夏”,改元“天統”,重慶是我的國都,從此,江湖上多了一個叫大夏的政權。

明玉珍日記:唯一在重慶稱帝的我,後代卻成了韓國人

明玉珍死後,他年僅0歲的幼子明升即位,大夏國內爆發內亂,導致國力削弱。三年後朱元璋的大軍攻克元大都,隨後攻打重慶,明升被迫出降。剛登基的朱元璋為了政權穩固,也考慮到自己以後的名聲所以將陳友諒的兒子陳理,還有明升流放朝鮮。又過了600多年後,明家在朝鮮半島擁有了4萬多後裔。

明玉珍日記:唯一在重慶稱帝的我,後代卻成了韓國人

1982年明玉珍的陵墓在江北區上橫街洗布塘的重慶織布廠基建中被發現,槨板表面修飾硃砂紅漆,蓋板前端雕為花瓣形,棺槨由香榧木製成,木質耐腐蝕,出土後仍有香氣,一棺一槨,都保存完好。1983年1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757臺ATM機消失的背後,移動互聯網讓重慶變得更加智能

更多精彩,重慶遊品(CQGAC023)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