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校園貸需警惕,催收短信暴露出的監管空白

只要是催收!開口就罵!然後就發消息……”陝西一名學生的家長何濤(化名)稱,自己的侄女已經深陷校園貸,目前已經休學,親戚、朋友與老師等也都都收到不堪入目的催債短信,並且部分附有圖片。

據何濤介紹,自己在上學的侄女吳寧(化名)在多個網貸平臺借款,累計超過十多萬。自己陸續還了11萬餘元,但仍剩餘多無法償還。“借了十幾萬,7.28號開始,我陸續還上了十一萬多”何濤稱。

借款:超50家平臺

1996年的吳寧,在上海某職業技術學院讀書。從2016年開始,吳寧先後在50多家網貸平臺不停的借款。

怎麼會到超過50家平臺上藉藉款呢?何濤稱,吳寧在學校上學,吳寧的父母都是農民,常年在陝西老家,對吳寧的借款情況概不知情。何濤坦言,“根本不知道在學校會借這麼多”。

從第一家開始,吳寧欠下的網貸金額越來越多。何濤表示,“她當時在校借了一家開始就不停的從下一家借來彌補第一家的欠款,再從第二三四家彌補第二家的欠款”。

部分借款平臺及金額

何濤提供內容顯示,名校貸、金優客、青春時貸、大學時代、共享荷包、租唄信用錢包、貸師兄、極速小貸、速溶360、指尖錢包、花兒朵朵等均在列。“一些已經還清的平臺都沒寫出來。”何濤稱。

據瞭解,為了還掉貸款,吳寧加入了多個校園貸QQ群,也結識了多個校園貸推廣業務員。一張截圖中顯示,多個業務員在QQ空間尋求大學生客戶。文案中多為“只要你是在籍大學生,只要你有學信網,速速借、今借到無逾期,資料真實,15、16、17年畢業的都可以做……”

也有業務員介紹稱,有其他第三方平臺借款的情況,如愛又米(注:愛學貸)沒有逾期,芝麻分超過600分就可以下款2000-3000元。

何濤表示,“你借一個平臺的,還款期到了他會催,當你說你還不上的時候,他們就會介紹你到別的平臺再借,然後還他們的,就這樣把一個平臺的欠款滾成幾十家”。

此外,一名網貸推手稱,無視地區,無視負債,有學信網,學生,手機實名半年或父母身份證實名即可,“同行、中介都可以合作,返點10%-15%,資質好返點更高。”何濤也表示,多個平臺都要求提供學號以及學信網信息。

催款:不堪入目

何濤介紹,目前吳寧已經休學在家,“學校老師說她們那這種事多了,他們也管不過來”。

據瞭解,吳寧在網貸平臺借款時,留下的緊急聯繫人是院系領導電話。院系領導則表示,“現在催款的已經騷擾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何濤展示的短信中,“打胎”、“下體”等字樣頻頻出現。一則短信顯示,“最終警告!你‘借錢快’欠款一個小時內如仍未處理,我司將向你聯繫人不停的發送一些不太健康的的文字及圖片!有可能會影響到您父母的尊嚴!望給自己留一點臉!”

據瞭解,“借錢快”為深圳二木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現金貸產品。平臺宣稱,“只需身份證+手機號,3分鐘提交,機器審批,最快5分鐘放款”。

何濤直言,“優貸,名校貸最噁心”,並在上圖中劃出橫線作為強調,他們催債都沒搞清楚是男是女,但依然發送多條內容不堪入目的短信以及圖片,也常有接到侮辱性電話,“那個新疆人來處理就是名校貸發的”。何濤稱,部分短信已被自己刪除。

在網貸平臺與催債公司不斷四處發送羞辱短信的壓力下,何濤只得答應還錢。何濤表示,在溝通了一些平臺後,已經還款超過11萬元,但仍剩餘多數平臺未能還款,“看的懂的沒有太大問題的。我都還上了”。

逾期:費用高昂

實際上,在項目逾期後,平臺的催收以及對出借人給予的補償,產生一定的成本。而平臺將成本轉移到逾期借款人的身上,逾期管理費便應運而生。常見的包括逾期罰息、滯納金、催收服務費等。

部分校園貸以低息吸引大學生,但往往弱化高違約金、高管理費等費用。比如“名校貸”按天收取逾期未還金額的0.5%,“愛又米”逾期費更是高達1%/天,還有少數公司會收取貸款金額的7%至8%作為違約金。

有用戶評論稱,別碰這種黑心貸款。“黑到什麼程度,你晚半個小時還款可以問你要幾百逾期費,不給就直接轟炸。”“準備還錢,晚了三分鐘,直接打電話罵家裡長輩。”

以“今優客”平臺為例,何濤表示,吳寧於2017年6月19日在今優客借1000元,到手880元,需要按周還款,每週400元,共計需還款1400元,“到七天後還清就可以,沒還清的逾期費一期440”。

據瞭解,吳寧已經先後向今優客還款2000元,但仍未還清在該平臺所欠借款,並遭到今優客平臺的催款短信等。另一家名為“金優客”的平臺,吳寧在今年5月借款1200元后,在隨後的2個月內已向平臺還款4500元,也未能結清。

在名校貸平臺上,吳寧也先後在2016年7月,2017年3月、4月先後借款2000元、500元與500元。其中,2017年3月、4月的2筆借款均於當日結清,還款504.95元,2016年7月的一筆借款也於2016年7月結提前還款。

此外,吳寧在名校貸仍有2筆借款,一是大額借,借款金額為10000元,借款期限為36個月,每月需還款376.78元;另一筆是應急借,借款金額為1000元,借款期限為3個月,每月需還款343.23元,因出現逾期未還款情況,吳寧目前已經收到多條名校貸以及諾諾鎊客發來的催款短信,部分含有威脅字樣。不過,名校貸平臺上無法查看這2筆借款詳情,包括借款時間、還款計劃、已還款金額、待還款金額以及貸款合同等信息。

名校貸客服稱,如果有違規催收,可向名校貸提供截圖舉報。但提供截圖後,客服則否認稱,低俗短信並非名校貸所發送,系他人冒名所為。而對於借款詳情查看問題,客服則告知,只有還清逾期款項後,才能看到詳情,否則無法查看任何信息。

吳寧(化名)與名校貸客服對話

監管:禁而不止

2016年4月,教育部與銀監會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日常監測機制和實時預警機制,同時,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應對處置機制。

8月24日,銀監會亦明確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針,整改校園貸問題。2017年6月,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

隨著監管層的明令禁止,“校園貸”已經趨於沉寂。然而,早前“校園貸”亂象的後續影響至今還在持續。據央廣網報道,11月13日,青島一名大學生因為陷入“做單”貸款陷阱,如今欠債四十多萬元卻無力償還。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教授黃震表示,監管已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大部分原來做校園貸的互聯網金融機構退出或轉型,少數則尋求與持牌金融機構合作,成為校園貸助貸機構,尚未進入的,也得到了足夠的警示。

另一方面,高校教學樓、宿舍、食堂門口均停放著大量的共享單車,而幾乎每一輛共享單車上都貼著貸款的小廣告。廣告上寫滿“只需身份證,即可貸款”“辦大額信用卡”“無需抵押,有無工作均可辦理”“你找我借錢,咱倆就有緣”等字樣。

中國銀行法學會理事、中國科技金融法律研究會理事肖颯曾撰文表示,業務亂象依然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部分不良借貸機構的虛假宣傳與學生群體對金融知識的普遍匱乏;二是大學生確實存在著一定的金融需求。

很多從事不正規校園借貸的平臺方的宣傳都是以“便捷”、“低息”作為噱頭,吸引有資金需求的學生上門。肖颯直言,“而大學生作為剛剛接觸社會,普遍還缺乏系統的金融知識的群體,很容易陷入此類‘騙局’,形成利滾利的高利貸而無力償還,最終產生無奈結局。”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要避免校園貸監管出現“九龍治水”,各部門必須各司其職,打造保護在校學生的銅牆鐵壁。(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