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去了哪里?

围炉品茗人


根据史书记载,老子于公元前499年出函谷关,从此不知所终。

老子最终到达的地方,历史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有终南山之说,有甘肃之说,有洛阳之说,有四川之说。不过,老子的确很有可能最终归宿于四川。


老子在函谷关留下《道德经》给尹喜的时候,曾经与尹喜约定分别后相会于蜀地青羊肆,即现在的成都青羊宫,这是历史传说关于老子将到成都的古老记载。而唐朝末年,唐僖宗避难成都的时候,曾发现一块玉砖,据说是老子遗物。

老子出函谷关是为隐居,在老子的时代,西南蜀地已经是文化繁盛的区域,比如金沙遗迹以及三星堆等。相比中原的年年战乱,蜀地的安宁祥和自然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蜀王望帝、丛帝又是远近闻名的贤良君主,老子不辞辛劳,由秦岭入蜀,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道教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源于道家学说,而老子是道家的顶级代表。道教也将老子尊为太上老君。因此,道教的诞生与老子的存在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恰巧,道教的诞生地恰恰是四川,位于成都大邑的鹤鸣山,被称为道教祖庭。此外,除了鹤鸣山以外,成都青城山、射洪金华山、三台云台山,以及成都青羊宫等,都是道教最初扩张的区域,而这些地方,都位于四川。因此,这也可以从旁推测老子的确长期在成都隐居,道教在四川的影响才会这么大。

除此之外,成都西南的新津老君山,则更直接地用名字,展示了老子于成都以及四川的莫大渊源。


苏绽


骑着青牛的老子晃晃悠悠在路上走着,准备去函谷关。据说他走的时候,紫气东来,蔓延三万余里。等他到达函谷关之后,函谷关的关令尹喜一看是活神仙来了,就请求老子收他作为徒弟,老子急着赶路,没时间搭理尹喜,就随口教了他一段经文,就是著名的《道德经》。

老子到达函谷关之后,去了哪里,有几种说法:

1、老子跑去印度,点化了释迦摩尼。

这个说法主要来源于一本书,叫《老子化胡经》,这本书的内容讲的很简单,就是老子从函谷关出去后,也就是当今的河南,从河南一路溜达到了印度,在当地宣传先进思想,当地土著一看,这简直就是活神仙啊,于是把老子当成活佛供着,佛号就叫“燃灯古佛”。老子自己成了佛,还点化了一位王子成佛,这位王子就是后来的“释迦摩尼”。

2、老子在栾川闭门炼丹,得道飞升

还有个说法是,老子从河南离开后,到了栾川县那一块,也就是现在的老君山那一片,他在哪里找了个山洞,天天炼丹,最后从这里得道飞升,成了神仙。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当地建立起了老君庙什么的。

3、老子离开函谷关之后,回老家去了

中国人都讲究个落叶归根,还有个说法是,老子离开函谷关之后回了老家隐居,也就是河南鹿邑哪里,这个地方离孔子老家蛮近的,孔子还专门来串门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问题,不过老子讲究无为而治,孔子喜欢入仕做官,反正老子是看不上孔子的,当然,这有是另一个问题了。

最后,不管老子实际上去了哪里,我觉得老子都成了神仙。因为在中国人的心里,老子就是神仙。


陈正有话说


老子出了函谷关到哪里去了?答案:被人逼死了。

老子在出函谷关的时候,被一个守关的关长拦下来,刚开始的时候称兄道弟。

老子见他对自己那么诚心,又以兄弟相称,所以写出了一部《道德经》相送。

当守函谷关的关长得到了这一部《道德经》的时候,起了杀心,把老子给逼杀掉了,这个人是谁?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了吧。

我这么来讲,大家都不会相信这样的结果,但也是现实。

再用佛教的因果来推论,把下面的事情讲出来,大家就会相信了。

《道德经》相信在中国的同修都读过,刘邦大家可否认得,就是老子转世。那么项羽不用我介绍都知道了,就是守函谷关的关长。

刘邦与项羽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称兄道弟,一起攻打秦国,灭掉了秦朝以后,刘邦实力还是比较薄弱,项羽是十分强大的。

前世项羽歉了刘邦的一条人命,在鸿门宴这里当然是有惊无险了。在楚河汉界项羽箭杀刘邦的时候也是有惊无险。

一个项羽为什么有那么强大?因为过去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武夫,再得到《道德经》当然十分强大了。

不管项羽怎么强大?欠了刘邦的命,始终要还的。

从老子写出《道德经》开始,那么长时间一直没有哪一个朝代用过,继续到刘邦第一个建立了汉朝,就使用了《道德经》无为而治,君与臣子都是兄弟相称。百姓也是无为而治,看刘邦治理国家与《道德经》内容一模一样。

大家也知道了,刘邦治理汉朝的时候,用的是《道德经》无为而治,有儒家学子拿《论语》来搞什么君君臣臣之礼,给刘邦拿《论语》去撒泡尿了。

从因果报应来推论,老子就是在函谷关写完了《道德经》被逼走投无路自杀了,而且尸体还被辟成五段下埋,与项羽的报应是一模一样的。

多数人的推测说,"老子与佛教有什么缘分"?是的,道教与佛教有缘分,但是道家讲的是骨(莲藕),佛教讲的是心(莲花),骨(莲藕)与心(莲花)本是同出一根。但老子与悉达多不是同一个人。

欢迎大家阅读:

无量天尊



A百姓心声共鸣A


话说当年,老子把洋洋洒洒五千言的《道德经》交给尹喜,骑上青牛,从函谷关向西,飘然而去。他到底去了哪里?众说风云,版本不一。下面两版本较为靠谱。


去了西方传扬《道德经》

老子为了传扬道德思想,决定背井离乡,一路西行,传播道德文化,追求世界大同,在风蜡残年,希望实现自己的原想,于是决定从函谷关开始西行,最终点是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怡养天年。

至于有没有达到自已的传播愿想,有没有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怡养天年,后人没人见过他,所以不得而知。

玉皇大帝招去天庭任教员

玉皇大帝得知老子著有《道德经》,使人类有了做人的行为规范,于是玉皇大帝心动,天庭众仙,个个要他指点教异,亲力亲为,太累了。

人间有位如此教育高人,何不招来教异那些不听话的刁仙?这样,天庭便有了规矩。

而那此用法力收回的妖怪,定期举行学习班,让老子的道德思想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希望他们改邪归正,早日修成正果。洗新革面,重新做人!

至于老子是不是去了天庭,反正他也再没回来过,后人也再没有见过他,所以不得而知!

然而,老子的《道德经》却是人间愧宝,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民!


珅哥谈风水


老子就是西游记里的太上老君,他西出函谷关来到了火焰山,认识了铁扇公主,老子掐指一算还有一段情缘未了,于是和铁扇公主做了夫妻生下红孩儿。后来天庭重建,老子不得不上天,又放心不下妻儿,于是留下青牛在凡间照顾母子俩,名义上是夫妻,实际上是主仆。青牛也就是牛魔王,虽和铁扇有夫妻之名,却万万不敢行夫妻之实,孤苦寂寞之下外面养了房小,也就是玉面狐狸。这也就解释了红孩儿为什么能使三昧真火,他爹老子就是天底下头号玩火的行家;也解释铁扇公主这样一个毫无来历的女人为何拥有芭蕉扇这等鸿蒙至宝,老子是鸿钧弟子,当年分宝岩上拿的,一同取走的还有金钢琢。孙悟空知道这一节,这等机密自然是老牛告诉他的,当年他们可是好兄弟,牛魔王经常向猴哥诉苦。孙悟空借取芭蕉扇钻进铁扇公主身体,又揍了红孩儿一顿,报了当年炼丹炉之仇。老子心中虽然恨得牙痒痒,却无可奈何,因为这事不光彩,不过孙悟空也怕老子报复,虽然他出师从菩提老祖,修的是道,但最终不得不托庇于西天佛祖门下,做了斗战胜佛,就是因为老子在仙界实力太大,有一百种方法将猴子挫骨扬灰。


今古武陵


《尹喜内传》来做个回答吧,尹喜内传号称是鬼谷先生所写,至于这个鬼谷先生是不是和鬼谷子是一个人就不得而知了。其实这个文章最早也就出于两晋的时候,那时候佛教兴盛,道教看不下去,就写出了这个故事。挺好玩,可以用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老子其实一开始想去大秦国和安息国的。这个大秦国指的是罗马,安息国指的是伊朗那一代的帕提亚帝国。

但是不幸他被人告了,这个人叫徐甲的人告了他,说老子欠他工资,老子说我不是给你说好了吗,等我从大秦国和安息国回来就用黄金给你。

尹喜要追随老子而去。

老子说你把我的道德经诵读一万遍到成都来找我。

尹喜就读了一万遍,到了成都,遇见一个卖羊的,卖羊的把他领到了青羊宫。

老子接见了他,然后带着他四处周游。

他们还拜访了西王母。“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紫梨。”

拜见了西王母,西王母拿了碧桃和紫梨来招待他。

不过我想,这碧桃那不就是绿色的桃子吗?

绿色的桃子那不就是没有成熟吗?

这个老子下不了口吧。

这个是我们想多了,大概西王母的神仙桃种类跟咱们这桃的种类不一样吧。

西王母在哪儿?在昆仑山啊。

也就是老子出了关一口气跑到了昆仑山。

后来他们就去了印度,在印度征服了印度国王,创立了佛教(当然佛教不会承认这个),这就是老子化胡。

综上所述,老子去了大秦安息,然后回到了四川,然后去了昆仑山,然后又去了印度。

之后就不知道了。


锦翼


(函关问道图,骑青牛的是老子,有胡子作揖的人是尹喜,那小童是谁呢?此人在道教历史上也是个顶破天的大人物哦!)

老子西出函关后到底去了哪里?

按照道教的说法,老子乃是太上老君八十一化中一道化身,来到人间最主要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传下《道德经》,将道法流布人间;另一个是西出函关,化胡为佛!

函谷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隘,函谷关以东,不但有周王室,还有许多深受礼教熏染的诸侯国。至于函谷关以西,则大都是蛮荒之地。

老子走出函谷关,就是要度化世人。不过,蛮荒之地也有本土宗教,自然不甘心被取代。因此,老子与其大弟子尹喜,在西方路上斩妖除魔,还吞天拿月,施展无上大神通,最终才让诸多邪祟退避,最终赢得西方诸国崇奉。

后来,老子更命令大弟子尹喜转世投胎,在西方世界重生,尹喜化身,即释迦牟尼,成为新一代佛教之祖。

《封神演义》中,多宝道人被老子带走,后来去了西方教当了新一任佛祖,其根由也源自《太上老君八十一化》这个道教传说。

当然,这一切都是道教的说法,有着明显的崇道抑佛的色彩。不过,这个说法影响极大,《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同样再三强调“化胡为佛”,显然也认可这个说法。

至于86版电视剧《西游记》总体是很好,不过,将玉皇大帝改成胆小鬼,将堂堂道教祖师爷太上老君拍成一个炼丹老头,被孙悟空揪胡子,完全背离原著!


叶之秋


老子是什么人?老子是向人类传授宇宙,天地自然规律的人,2600多年前,老子能站在宇宙之外,來看我们的地球,道德经是老子并之给人们的地球上万事万物运行发展规律的说明书,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孕育了万事万物,如同一个工厂生产的一把电热水壶,你有了热水壶,没有使用说明书,道德经就是地球万事万物的说明书!

老子给中国人一份说明书,中国有了道教。但西方还有人没有说明书,他当然骑着大青牛,继续送货,去了印度,去了耶路撒冷,然后有了佛教,然后有了基督教,再然后有了伊斯兰教,等!

这也是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的原因!

另外,中国北方出门,尤其是出远门都是骑马,有骑大青牛的吗?因为老子是外星人,大青牛,当然也是外星牛,世人眼拙,以为是头慢悠悠的大青牛,再说,北方也不会有大青牛吧?

还有:春秋时期,识字人不多,识字的基本是侯王贵族,老子虽为图书馆长,但这馆长是教育侯王子弟的,其级别之高,换算成当代,高于中央党校校长,又是为侯王制作礼(宪法的)相当于全国人大负责立法的主任吧?孔子问礼于老子,就是向老子学习,礼节,即法律,法规,人的行为规范,礼即是法!

老子的礼,孔子的礼也包含当时国家的政法编制,相当编办一把手。老子又是侯王文化负责人,宣传负责人,文化部长兼宣传部长,其级别之高,在当时通讯不便,交通不便天下尽人皆智,是个够级别的公务员都知道老子的厉害,听说老子辞官,关长伊喜远接高迊,求下了道德经!

老子非凡人所能测,所以至今不知所终,但又无处不在!

谁有证据证明老子死了?老子去了哪里?都在瞎测,没有证据!

老子每天都在看谁能读懂道德经呢?

我胡说,谁能证明是胡说?


中国中张微子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额,小黑看了下各位回答也比较有意思,小黑也来凑个热闹,也来侃一侃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老子在历史上本身就是一个传说式的人物,很多故事本身就有神话的性质。诸如他本身只是一个图书管理员,在那个时候,应该认识的人不多,诸如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们的。奇怪的是,函谷关的守将居然认识他,而且还要求他必须留下著作才能走,他是如何直到老子没有作品,这个守将的文化水平还是蛮高的。





至于老子出了函谷关后,去哪里呢,小黑觉得假如老子真的出了函谷关也是找个地方隐居了,也不会创造什么教派的,跟陇西李氏应该也没啥关系,这些应该都是附会罢了。






小黑侃大山


201505152023点。一,老孑的基本资料,省略。二,列,12=3X2X2=(1十1十1十1)x(1十1十1)X1X1。生肖,鼠为子先,牛为丑位2,龙为辰时,守望三界。守望秒杀拈花笑。(原因,待叙)。三,人言最假。草木不满牛,不敢言。花亦不言,拈我笑必先摧我。亦不满佛,亦不言。但,视老子为知音(己)。老子之丧,天地人均三缄于口。聃之丧,瞒天过海,但地知。四,动物(神兽)葬耳,草木护知音。龙,神兽间人之圣物,为人间土之龙(蚯蚓。首位,鼠,土中活,活土。牛在土上,活土表。牛化前、后,食草不羁反刍、食草温顺耕地,老子的好跟班。五,跟班的由头,第一,牛无人言,忠诚至极。第二,化前、后,本性功用升级。第三,丑牛,二位。二即阴阳,化后,示俗七律,随之三`四间化二律共九律。第四,九律,人兽物共用,天道使然。第五,人兽物各化取核心为己所用,又导三律,即十二。十二律合一,导十三律。(铁证如山)第五,老子青牛尹喜《道德》四体一体。六,看尹喜。老子与尹喜的人事脉络(核心,师承)。A,老子重文,旨在理。B,人老珠黄,该休了,图清闲。C,喜为吏,熟民,知耳,找明(名)人壮门脸。再不济可入士,若天降吉祥,或博或后,或直逼聃。D,喜敬(禁)师。E,用后必弃之。七,聃在关与喜。1,紫气东来,喜持神通(佛之灵力,不及神兽。)2,聃演先天一氣化道导阴阳生万物。3,两下比较耳甩喜16条街。4,1/2之半之万年来,佛家执神通小术空空大道,无建树。5,喜困耳,旨在夺智(思想)。倚神通,得《道德》。聃本已无用之生,喜榨到最后一滴营养,势必弃之。6,本已朽,智得传下。喜,名可顺为之。7,聃喜师徒如父子,喜本不孝,行何倚!喜本传《道德》,才有后之乱相。喜之归?8,喜为吏,禁耳,周必问责,喜惧。出关至易,继耳出,授徒,幻化《道德》,传于释迦人,可也。八,喜,欺灭师(祖),不衷于智,《道德》定困惑后世。故,老子青牛尹喜《道德》关系脉络清晰,聃去了哪里己无疑矣!\n青牛见证喜无孝,欺师灭之,作为知已,借鼠葬耳,知音(草木)护坟。神龙冷观,徒误传《道德》。老子,去了这里。201705152113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