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從世錦賽冠軍到場邊裁判,盧蘭是為了不斷的挑戰自己

九年前,盧蘭還是一名世錦賽參賽隊員,並且拿下了那一年世錦賽的女單冠軍;九年後,盧蘭成為一名裁判,擔任世錦賽的司線工作。

從世錦賽冠軍到場邊裁判,盧蘭是為了不斷的挑戰自己

因為對羽毛球的熱愛,盧蘭離開賽場後並沒有離開這個行業的。只是開始,盧蘭也沒有想很多具體要做什麼,只是希望自己能夠不斷地去嘗試。退役之後,因為對羽毛球的熱愛,盧蘭一直在羽毛球的軌跡裡生活和工作。她先是去了北京體育大學學習深造,隨後就來到了上海交大當了體育老師,教授羽毛球,帶領高水平羽毛球運動隊訓練和參賽。

值得一提的是,盧蘭是國羽女單世界冠軍中當裁判的第一人。去年開始她萌生了當一名裁判的想法,有了想法後,盧蘭就去諮詢了幾位業內老師。在聽從老師的建議後,盧蘭就開始了認真的準備,並在今年5月正式通過考試成為了一名國家級裁判。

從世錦賽冠軍到場邊裁判,盧蘭是為了不斷的挑戰自己

如今,換了一種身份,盧蘭也是頭一次接觸世錦賽賽場下的事情。比賽要準備多久,有哪些工作要做,盧蘭覺得這對自己來說都是一種挑戰。當然,挑戰也會有所收益,盧蘭覺得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見到老朋友。

從世錦賽冠軍到場邊裁判,盧蘭是為了不斷的挑戰自己

世錦賽第一天就當了至少4場的司線。雖然沒有當運動員那麼累,但是當裁判更多的是一種心理的考驗和精神的消耗。當運動員的時候,只要管理好自己,想去怎麼贏球就可以了。而當了裁判,盧蘭更多也要和裁判團隊配合,更多地考慮用事實說話——“界內就是界內,界外就是界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