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15名艾滋学生考上大学,你愿意接纳艾滋病感染者成为你的同学/同事吗,为什么?

核宇


为什么大家对艾滋病会这么恐惧,我想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艾滋病治疗不好,是一种传染病,怕被传染,所以出现了“谈艾色变”。

老实讲如果时光倒流到我读大学时代我也是会怕的,即使我是学医学院的,我也怕被传染,传染了治疗不好。

但当了多年临床医生后现在对艾滋病有了充分的认识,我现在是可以包容和接受这一批人群的。

大学毕业后因为要规范化培训去了我们福建最大的一家传染病医院轮转了两个月,在艾滋病区(整个病区住院的40几个人都是艾滋病),我在艾滋病区轮转了整整一个月。

刚开始到艾滋病区的时候胆战心惊,胆战心惊到全身都包裹着防护服包的紧紧的只剩下一双眼睛是露出来的。每天跟着查房都要带着手套跟患者身体接触,到后来慢慢的跟患者熟悉了就知道其实他们中大部分也是跟正常人一样。特别是年轻发病的很多都是从母亲那里垂直传播来的,也就是他们是母亲直接传播来的,并不是他们到处乱搞而被传染的。慢慢的跟他们熟悉了我也发现他们被治疗好转(症状好转,病毒并没有被完全消灭)出院后他们就跟正常人一模一样,没告诉你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是艾滋病携带者。到后来可以不穿防护服不带手套跟他们握手,查体,正常的交流。有一次下班我再医院门口餐馆吃饭,我发现有一个我管过的艾滋病患者也在隔壁餐桌吃饭,他没认出我,我也没去打扰他,饭店老板不知道他有艾滋病,其他桌的人也不知道他有艾滋病,我知道,但我没排斥,医院门口饭店估计已经很多艾滋病人关顾过,大家就这样一起吃完一起走了,世界照样和平,地球自然在转动,他们定期来门诊开药,定期吃药把病毒控制住他们就跟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

他们一样可以正常工作,正常在马路上走,正常在人群中走动,也许你身边就有这样的携带者。也许你等公交的时候也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跟你一起等公交,一起乘公交和地铁。其实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也只这个病毒的受害者,我们对我们身边的人可以保持大概的宽容和理解。我觉得对他们也可以保持更大的宽容和理解。

艾滋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跟我们常见的乙肝一样都是通过血液传播,一起吃饭、一起生活是不会被传染的。除非他刚好也出血了,你也受伤出血的伤口刚好也污染到他的伤口流出来的新鲜血液。这样的概率几乎少之又少。但不是完全没有这种概率的可能,其实我是不同意他们上大学跟普通大学生混住在一个房间的。应该他们几个单独住一个房间,并且保护他们的隐私。

所以现在我对艾滋病人的意见是包容,理解。不鄙视他们,也不排斥他们,大家一起和平相处。

最后我是希望这个世界赶紧研究出艾滋病的特效抗病毒药物。让他们少受歧视,大家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共同享受同一片阳光。


消化内科叶医生


我愿意接纳,而且不会歧视,因为工作关系,我就是有感染者同事,也有感染者朋友,没有觉得不适。

对于HIV感染者学生考取大学上学,我已经发表过回答表示赞成,我曾经以为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其实很奇怪给感染者单独设立考场,并且宣传感染者上大学,更奇怪的是报道出来后,居然那么多人表达了激烈反对意见,细看之下,很多人反对是认为这些感染者由很高传染性,这是错误的认知,现在感染者发现就治疗,半年后绝大部分感染者病毒核酸检测不到,也就没有传染性了。周围具有传染性的感染者,恰好是那些感染而未被发现的人群。早发现早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方法。



另外就是,不管你是否愿意,几乎每所大学都有感染者,学生有,教师也有,医生中有,经常中有,群众中有,明星运动中也有,普通公务员,高级领导干部中也有。是否会拒绝同学同事本身只能是伪命题,因为你无法拒绝,这已经是事实。

为什么入学入职不查艾滋病,那是因为日常生活不传染,为什么即使发现也可以上学工作,为什么不用担心日常血液接触感染,因为这些已知是感染者的人治疗后没有或者很低传染性。

那些担心性传播的人,本身就首先忽略了,性乱不管有没有传染病,都是违反道德的,其次就是,之所以大学生感染者逐年上升,恰好是因为广大学生以为大学里是没有感染者,与其无知者无畏,不如坦然告诉学生有,学校里是有感染者的,学校里已知的感染者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感染者还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还在放纵激情澎湃。

如果我们少点歧视,让高危人群敢于检测,让感染者早发现,早治疗,对感染者健康有利,也是对其他人最好的保护。


歧视,拒绝就医拒绝上学,不会让感染者数量减少,只是鸵鸟心态,只能让感染者隐瞒病情,继续隐藏自己,让你看不到危险,却时刻存在。自己阳光点,了解正确的传染途径知识,不要人云亦云,很多人错误的理念说的义正词严。

我相信,五年后再看这些讨论,就会觉得可笑。


感染科李侗曾


16名艾滋病考生,15名已被大学录取!其中1人考上二本、1人考上三本。” 这些孩子上大学后不会公开自己的身份。 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今年6月,该校16名艾滋病考生在校内设立的标准化考场内单独进行了高考。


我不会站到道德的制高点上现在就说我可以,如果真的有个朋友同学患有艾滋病,我真的不敢保证还能保持原来的关系,任何人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现在的社会人谁都或多或少的对艾滋病都有一些了解,但是感觉艾滋病离我们很远,我们可能会说尊重、关心这些病人,但是真的你的同事或者同学在你身边的话,你会想给你说的那样与他们做朋友、一起生活吗?我想大多数人做不到。对于平常人一些都会因为自身对于如何防范艾滋病而与患者保持距离。


这些考生进入大学都会对其患病情况进行保密。我想这是合理的,既然你招了这些学生入校,学校就有权利保护这些学生的隐私,如果大家都知道谁得了艾滋病,我想整个学校会轰动,对患病学生也很有压力,(毕竟他们也是被从小就得的艾滋病,并不是因为自身原因造成的。)我想很少人会与他们接触,甚至不愿与他们一起上课或者一起吃饭。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知道一个得艾滋病的学生去食堂吃饭,我想整个食堂只会剩下他一个人,虽然我们知道唾液不会传染艾滋病。


另一方面对学生可以不公开,但是学校一定早知道该生的情况,做好科学的、安全的管理,以免发生意外,例如谈恋爱、与学生发生冲突、肢体发生流血事件。

任何人都有渴望爱情的权利,但是患有艾滋病的学生也想得到爱情,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学校该如何做?这个很关键,学校如何做到早知道、早防范。如何让艾滋病学生既得到尊重,不受伤害,不让对方学生被传染。学校要做的各种宣传少不了,对于艾滋病的了解,对艾滋病如何防范等等。

写在最后,不管如何,最主要的还是个人要学会爱护自己,如何做到洁身自好。


J老师百分课堂


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病毒。如果有人患上了,我不会与其有太多的交集,能不接触的就不要接触。相对于被意外传染的也许我会有恻隐之心,同情和帮助。如果是乱搞男女关系的,这样的人不值得同情。而且患病人一定要有自律,以不传染别人为宗旨,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把自己保护起来,就是保护他人。



不能没有你520


其实现在大学里感染hiv的学生不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大学里感染的,毕竟现在的社会太开放了,接不接受这样的学生做自己的同学,在已知情况下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但是还有更多的,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被感染的人在和你们做同学,谁又能真正处于完全安全的状态呢?


秋风独自凉5


从道德上讲,我应该接受患有艾滋病的同学或者同事,和他们一起学习工作。

但在真正的实践中,我估计我自己做不到。

并不是因为歧视艾滋病患者,而是我感觉到太危险了,真的没办法克服这种心理恐惧。

尽管我们都知道艾滋病传播的相关知识。

艾滋病主要是通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还有其他通过一些未经消毒杀菌的公用设备传播。

尽管我们都知道和患有艾滋病的同学或者同事在日常的生活中相处,一般不会被传染艾滋病的。比如,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及公用卫生间等,这些是不会被感染的。

但毕竟是在一起朝夕相处学习和工作,时间长了,不免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也不免会发生一些磕磕绊绊,甚至也会发生一些矛盾纠纷,那么这期间如何避免风险的存在?

比如,在学习和工作中,患有艾滋病的同学手臂碰烂了,或者身体某个部位出血了,你和他都同时受伤了,而且他的血液也接触到了你的伤口,那该怎么办?

再比如,蚊子叮咬过艾滋病患者,又叮咬了你会不会被感染?

再比如,相处的时间长了,发生矛盾纠纷以后,他有没有可能会产生一些不正常的心理,从而导致你也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和艾滋病患者成为同学和同事,从道德上讲应该接受,不能歧视这个群体,应该和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但在实践之中,这样做存在潜在太大的风险。谁都不能预见,或者敢肯定这种风险不存在?

尽管从心里,我还是尽可能说服自己接纳,并愿意成为这个群体的同学和同事,但在实际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我估计我很难做到。这其实并不是歧视这个群体,而是觉得危险性太大,我不敢冒这样的险。




教育探微


说实话,当然不愿意。我想也没有人会愿意的。没必要道德绑架,这不是什么能牵扯到道德的事情。



首先一个学生如果得了艾滋病的话,我想他也不可能会带病上学的,因为他不可能还有心情上学的。虽然平时从电视上也了解一些艾滋病的知识,说什么不会通过空气传染,也不会通过食物传染。但是普通人一听到,还是会敬而远之。

最主要这个人为什么会得艾滋病,才是问题的关键。一般所知道的大部分人都是通过不良行为才患上的艾滋病。这些人本身生活就不检点,有句话怎么说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现在酿成的苦果只能自己来承担。



最主要的不是能不能和这些人在一起,而是如何来杜绝艾滋病不再发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现在一些青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把男女关系看得很淡,发生成人行为觉得很无所谓,其实大错特错。艾滋病不正是因为男女关系泛滥所造成的恶果吗?

古代讲男女授受不亲,并不是没有道理。我们老祖先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难道比不了现在所谓的开放吗?年轻人恋爱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以发生关系为炫耀的资本,难道这样真的好吗?男女关系泛滥,才是艾滋病赶不尽杀不绝的诱惑毒药。



所以,要想把艾滋病彻底根除,必须要从人的道德上狠下功夫。


远山的呼唤


我不愿意,不是歧视,是怕。万一他拿了我水杯喝水,万一他一个喷嚏不小心冲我脸上喷来,万一他心里不健康,存心害人呢(例如马加爵自卑,敏感……)总是就是害怕。


飘雪1818


为什么要呼吁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原因是这病真的很危险,相处在一起需要时刻提高警惕,这样对于学习生活都在一起的大学生而言,不是在身边放了一枚不定时炸弹吗。试想体育运动时不小心磕出点血来,旁人不小心接触到了,这祸就闯大了。别说社会不包容患者,是因为不是最亲的人,做不到这么伟大。


luojingicbc


1.真正的成熟,就是从容淡定地接受平凡的人生。

2.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情有价值:请你身心健康、人格健康地好好活着。请你帮助更多人身心健康、人格健康地好好活着!

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4.在对待病弱者的态度里,藏着你的自身修养和人生格局。

5.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如影随形!

6.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善有善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