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农村,为什么说“七十三”和“八十四”是老人的两道坎?

huoluomo


过去七十岁被称为古稀之年,意思是说活到七十岁的人很稀少了,超过七十岁的老人则认为活一天,赚一天,更何况还有摆在前面的七十三、八十四这两道“鬼门关”,正所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农耕社会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已经把孔子和孟子列为圣人,认为圣人过不去的坎,凡夫俗子们也很难过得去。

农村算年龄都是按虚岁,孔子仙逝的年龄是七十二周岁,即七十三虚岁。孟子仙逝的年龄为八十二周岁,即八十三虚岁。这两位名垂千古的儒家圣人都分别在七十三、八十四岁时去世,自己也很难逃脱。所以在农村老人到了这个年龄会虚加一岁,说是七十四或八十五了。当然这种观念有种封建的宿命论的味道,不用迷信,更不用在这个年龄时人心惶惶,徒增心理负担。

大乡,民俗文化爱好者,用不一样的角度解读农村,欢迎大家评论、关注!


大乡


农村人基本上都知道“七十三”和“八十四”是老人的两道坎,在这两个年纪时要注意,用我们胶东农村的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爷眼中刺”。

为什么说这是老人的两道坎,阎王爷的眼中刺呢?因为在农村,老人在73岁这年很容易生病去世,如果过了这一年,那一般情况下可以多活好多年,84岁这年又是比较险的年头,撑过这一年又会多活好多年。

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圣人分别在73岁和84岁那年去世了。在中国尤其是我们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将孔子奉为“圣人”,它的儒家思想影响中国甚至世界几千年,而他是在73岁那年去世的;“亚圣”孟子在84岁这年去世;还有亿万人民心目中的英雄,神一样的存在,他的“8341部队”也说明了在周岁83、虚岁84这年去世这件事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生命活动是存在周期性的,大约11年为一个周期,其中会有相应的高潮和低谷,而73和84恰好处于两个周期的末尾,正是那轮周期中最为低谷的阶段。事实上,95岁也是另一个低谷,但是由于活到95岁的老人实在太少,因此很少提及。


一品小十六


这倒不属于封建迷信,就是古代延续下来的俗语而已!

1、古时候医学不发达、人均年龄低,自古就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就是说人很少有活到七十岁的,于是也有说六十九是道坎的说法。

2、还有孔子享年73岁,孟子享年84岁。 所以国人将这两个年龄相当重视,能够活到圣人的年龄就心满意足了。

3、但是后来把这两个年龄说成一个“槛”,说什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其实一般人到了这个年龄段,在古代,已经大大的超出了平均寿命,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性。   

4、有人说过了七十三,就得到八十四才是另一个“槛”,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坎年咋度过?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民间颇为流行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老人到了73和84这两个年龄,危险性大,死亡率高,很是让人担心,犹如人生的两道“坎”,故称之为“坎年”。

有些老年朋友在过这两个“坎年”时,总是提心吊胆,分外谨慎,有的还按照传统习惯,在身上扎条红腰带,或栓上红布条,以求消灾避邪,图得大吉大利,实现“平安过坎”。   

5、其实,这种做法完全是一种迷信,毫无科学依据。所谓“坎年”,指的是我国历史上两位“圣人”归天的年龄:孔子73岁而逝,孟子84岁而终,因为孔孟在历代都被人们尊为“圣人”,所以他们归天的年龄就被后人看成是不吉利而又难以逾越的两道“坎”了:连“圣人”都过不了的“坎”,何况我等小民!

总之人到了五十岁以后,身体各方面都会走下坡路,风险随时会发生,应该戒烟、戒酒,多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心态要平和!其实胸怀宽大很重要,长寿的人都不是爱计较的人! 心情很容易影响身体的! 饮食习惯、作息时间都要严格自律,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度过一道道“坎”。


叶落知秋200


年青时,听老人们说起这事,我从来不相信,但是,自从我的母亲在73岁时去世,我父亲84岁时去世,所以,我觉得这一说法也有它一定的道理。

1.这一说法应该是由来已久的。我们常说,事出有因。无论什么事情,人们既然这样说就一定有它的道理所在。其实,我们无法考究,应该是在很早很早以前,民间就有了这一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一说法我的推测应该是与圣人孔子74岁去世,亚圣孟子84岁去世有一定的关系,人们总结这一事情,形成这一说法,就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了。


2.这一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说法都是相对正确的,不能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能把它一概而论,同样,这一说法也只能是常有这种的情况出现才总结出来的。其实,按照人的生命周期来说,人的体力,智力,情绪都有一定的周期。民间所说的本命年其实也是人体生命的周期性的规律,同样,这一说法也是说明了人体生命的周期性,七十三岁,八十四岁应该正是在这个周期节点上,所以,是比较容易出事的年龄。

3.辩证地看待这一说法。当然,我们知道也相信有这一生命的周期规律,但是,也不能完全相信这一说法,因为还有事在人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医学科学发展了,人们也注重了养生保健,所以,人的平均寿命是普遍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跨过了这一槛也不足为奇了。如果我们真的完全相信这一说法,那不就陷入了宿命论的唯心主义观点嘛!我们还是相信科学是正确的。

以上观点个人之见,不当之处,欢迎网友朋友留言点评!


浩墨香书房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民间老话,意思是上年纪的老人活到这两个岁数,最容易去世。虽说这个观点我认为有一定的封建色彩,我还是比较相信这两句老话的,据说是因为我国的孔子活到73岁,孟子活到84岁吧,人们由此得来不吉利可怕的数字。

我爸是活到73岁走了,今天中午我大嫂刚世逝,昨天大嫂还好好的,今天上早不小心摔了跤,她摔后起来对家人说,今年是她的关口年(73岁),说不定过不去年了,今天中午就去世了,年龄73岁,看似迷信的老话,肯定有它的说由,为什么那么巧合。即然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老话,事实上也是有它一定的科学依据。其实73岁和84岁据调查,的确去世的老人偏多些,

这句老话流传至今,说实话老人到了这个数字,对老人身体健康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是我们老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心态,饮食合理,坚持有氧运动,做到了这些一定会健健康康到百岁的。


农户开心果



0清歌一曲0


有些东西不是在农村就这么说,就是城市也是这么说,好像只有农村人无知似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过去人到70就古来稀,60岁就活埋了。说明过去的人寿命很低,能活到70岁就算高寿了。

有很多人认为,人活到73~84就是人生过不去的坎,它是根据人的生辰八字而传说的。这两个时间段是人生当中不好迈的坎,圣人都迈不过去这两道坎,何况贫民百姓呢?据说孔子去世时只有73岁,亚圣孟子也是84岁而归天的。不管怎样说,圣人就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偶像。

说人到70岁身体的各种部位气管都衰竭了,就像熟透的瓜,早会儿晚会儿都要自动蒂落。可现在不一样了,人们的生存条件好了,再说73--84阎王不要自己去就不符合道理了,过去说30而立,现在说50而立,可以说人的寿命延长了几十年,既然寿命都提高了,为啥还要说这两个年龄段容易老去哪?按五行相生相克来说,根据人的生辰八字,六十年一个甲子,十二年一个轮回,本命年为一个旬头,过本命年一切又重新开始,就会出现年月日时相生相克的现象,易经八卦上解释如果你命硬,又有外力相助,能躲过一劫能多活十二年,就是十二个天干数。就像说的那样六十岁只要不活埋,就能活到七十二岁,七十三这一年就是一大关,过了七十三岁直到八十四岁,又一个十二年,过去说八十四岁就是寿星中的寿星了,就算死去也是上帝招去成仙了。

所以,虽然说七十三,八十四跟孔子孟子的仙逝没有关系,但跟自己的生辰八字,五行生克,十二年一轮回有解释不清的关系。


火起来才是硬道理


人的年龄到了70多岁以后,生理功能和各个器官都已衰弱。经不起风吹草动。为什么说73、84是老年人的两道坎呢?过去人都认为人的本命年有不顺之事发生。而73岁正是人的本命年。本命年的算法是:从出生那年开始为一岁,然后每经过12年过一个本命年。即:13岁、25岁、37岁、49岁、61岁、73岁、85岁。

这里的73岁是指虚岁,84是指周岁,所以84周岁也是本命年。过去的人原本就对本命年有所顾忌。特别是老人到这个年龄段时,就怕这道坎。就是没有病也能忧愁出病。如果平时的身体不好的,再加上天天忧愁很容易过世。为什么在60岁以前不怕本命年呢?因为人在60岁以前,不算是老人,而且那时候免疫力也强,即便是有些不顺之事,也不容易发病。偶尔有点小病也能抗过去。凡事都有凑巧,就连古代时期的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都在这个岁数走了。这就为73、84这两道坎更增加了神秘的色彩。其实这种说法没有多少道理,大家不要信。现在超过73、84这个岁数的人很多。


山野50


过去人们把50岁称为“已知天命”,就是说人只要活的超过了50岁,就已经不错了,就要准备着向再生世界去报道。60岁称为“花甲之年”,意思是人的一生60岁为一个轮回,如果能活的超过60岁,人就度过了一个轮回,开始进入第二个轮回。70岁为“古稀之年”,“人活七十古来稀”,若能活过70岁,就是长寿了,很稀罕的一件事情。若能活的超过84岁,那就长寿的不得了了。

在过去,由于年龄能超过七十三和八十四的人群很少,所以每当在这个年龄段去世的人们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显的比较突出,但并没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这也是此俗语产生的根基。究其实质因素,这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与人们生存的自然状态,生活条件,卫生状况,医疗水平等存在着莫大直接的关系。

过去人们的生存条件是极差的,若不然也就不会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向往,也不会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凄凉悲叹,更不会有“刮骨疗伤”的千年传唱。

就拿近现代来讲,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人均寿命是35岁,到1957年就已经达到了57岁,延长了22岁,到1975年人均寿命已经接近了68岁,和同时代新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相当,而到了2010年,我国的人均寿命已延长到了75岁。

所以说,生产力是决定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人的寿命。“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古老传说,在现代社会中已经逐渐失去了它的意义,在不长的时间内,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百岁人均寿命已不再是梦想。



骆驼草的吟唱


农村常有这样的古话,“七十三、八十四 阎王不请自己去”。说是老年人的两道坎。相传,孔子去世时是73,孟子去世时是84.然后人云亦云,就变成了现在。

当然,以上本人也是道听途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