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七十三”和“八十四”是老人的两道坎?

泛亚环宇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是一句流传千百年的古话,被一代一代的人这样念叨着,也一次一次应验着,因此也就再被一代一代人念叨着,继续应验下去。

为什么会应验?因为多大岁数死的人都有,如果听说哪位就是在73岁或84岁死的,那就完全可以说,你看看,又应验了不是?老话说的没错儿。再有中国人爱讲究虚岁和周岁,这一下连72岁的,74岁的,83岁的,85岁的也都包括进来,因此应验的几率大大增加。

如果差得很多呢?比如60岁就没有了,或者90岁才去世,这回不灵了吧?没事儿,不灵就不说,等什么时候灵了再说。

这是一种心理暗示,也是所谓孕妇效应。你自己是一名孕妇,或者爱人正值怀孕期,你到大街上就看到哪儿哪儿都有孕妇。等你或你的爱人生产之后,你就发现孕妇没有那么多了。

你相信七十三和八十四是人生的坎儿,心理就会笃信它,而当事实果然如此的时候,你就会更加强化它。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比如“清明时节雨纷纷”,是说一到清明肯定下雨吗?不一定,如果不下雨,这事儿就不提了。墨菲定理说,如果一块蛋糕掉下去,一定是奶油那一面先着地,肯定是这样吗?不一定。只是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当事人可以用此来自我安慰,或安慰他人。

73岁和84岁,据说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孔子和孟子两位先贤就是分别在这两个年纪的时候去世的。


在儒教思想中浸染千百年的人们看来,两位老夫子是这这样的年纪去世的,就说明这两个年纪带有一定的符咒的性质,或者说规律性质,如果真有人在这个年岁离开,周围人也可以在内心形成一些安慰,追随先贤而去了嘛。

姑妄说之,姑妄听之,没有那么多大是大非。很多老话都是如此。


郑捕头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这一说法,在很多地方都非常流行,说人到老以后,73岁和84岁,是人生的两个关口,这是人年老后的两道坎,很难过去。

这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还真是有。

我们调取各个时间段各个地区的死亡年龄和这个年龄的死亡比例数据,看是否符合这句俗语所说的: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以前的时候,百姓人生中有三道坎,其中第一个就是出生后的夭折,夭折率实在是太高了,八十年代十个里面还能死一个,古代五个里面就要死一个。第二道坎是六十五岁死亡,古代农村人口,没夭折的,通常就活到这个年龄。第三道坎是七十岁出头死亡,俗称“人到七十古来稀”。

在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人们的死亡年龄集中在:七十岁出头、八十岁中。

猜测还真是七十三岁,八十四岁。

其中,七十来岁死亡的占28%左右,八十岁左右死亡的占33%左右,这构成了国人死亡的60%以上。看起来,俗话说的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迷信,而是人们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总结出来的一套“大数据”。

根据数据看来,人们死亡,无论男女,均集中在73~84岁之间,这是毋庸置疑的。


还有个很广泛的说法,说是因为孔夫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夫子活了84岁(这里说的都是虚岁),所以人们把他们的年龄作为人们的大限。但实际上这也只是凑巧而已,名人一死,九十岁一百多岁的就说长寿,71、72、74,就都往73上凑。82/83/85,也都往84上找。你去看历史名人,死在这两类寿命的太多了,但其实有一半人都是这年纪死的。

佛经上说:

快人一言,快马一鞭,已是忉怛,何况七十三八十四!如之若何?草鞋蓦口筑,不为分外,同生同死。

看来,无论是佛家,还是儒家,抑或是统计数据,都认为,七十三,八十四,的确是多数人寿命的大限啊!


豆子人民艺术家


为什么,七十三和八十四的老人两道坎,七十三和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留传到至今,这让我想起几十年以前在我老家有位大妈,大妈很相信迷信,没到七十四岁,她就怕自己过不了七十四岁坎,可她心里总有个结,有一天,有个算命先生在村子里叫,算命,看相,测字,这位大妈听到了,叫了算命先生把她算一算,把年,月,日,八字报给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算了算,说这位大妈过不了七十四岁,七十四岁有道坎过不了,大妈本来就相信迷信,算命先生一算,她也就把这一事很当真,大妈心想,反正自己活不过七十四岁,再也不种田地,家里有粮食先吃了,粮食吃完了,把家庭值钱的东西也卖了卖吃的,可等把家里的东西卖了都吃了,过了七十四岁也没有去见阎王,还多活了好几年,这个真实的故事,象一个笑话。有些迷信不能当真。




江南田园芬


本回答拒绝人云亦云,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了一下底下的回答,发现大家回答得都差不多,无非是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清自己去”的说法来自于儒家。

这种说法来自于儒家,这种解释其实还有疑问

儒家的两位圣人,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活了八十四岁。由于古代人有迷信的思想,认为孔孟二人不是普通凡人,他们是上天派下来拯救黎民百姓的圣人。

他们分别活到七十三和八十四,然后被老天爷“收走”,由此证明,老天爷将这两个年龄设定为“门坎”,犹如鬼门关,很多人都难以活过这两个岁数。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疑问。虽然中国古代被儒家思想所统治,但是大部分农村的老百姓连字都不认识,他们往往并不了解儒家思想。

“七十三”、“八十四”的说法,在古代又是在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中流传,因此,如果单单依据孔孟的年龄,似乎稍微缺少了一些说服力,似乎很难在老百姓群体中完全被信奉。

而且,孟子作为亚圣,他的地位一直到宋朝才有了显著的提高,真正被称为“亚圣“要到明朝嘉靖时期。在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甚至还拼命打压孟子的地位。

影视剧中的嘉靖皇帝

所以,这里面除了儒家思想之外,应该还有其它的一些奥妙!

“七十三”其实是“七失三”,“八十四”其实是“八失四”

那么,还有什么奥妙呢?最主要的是还利用了古人奉行的对某些不吉利的字或者相关的谐音进行避讳。

此前有位叫刘瑞明的学者发表过一篇文章,名字叫《俗谚解说两题》,这里面提出了一种新的说法。

所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清自己去”(这篇文章的说法是“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刘瑞明认为,“七十三”其实就是“七失三”,“八十四”就是“八失四”,“七失三”就是“七减三”,“八失四”就是“八减四”,最后的结果都是四。

一些地方没有四楼

四的谐音是死,人们都比较害怕死(就跟现在我们比较避讳四是一个道理),因此就有了这样的说法。

此外,“十三”这个字还谐音“失散”,消除不吉利的事情,往往会暗合十三这个数。

宋代《清异录·禽·唾十三》里面记载,猫头鹰在古代是不吉利的鸟,人们见到它之后,都要往地上吐十三口口水。为什么?就是因为“十三”谐音“失散”,吐十三口口水,就可以将晦气带走。

不过,刘瑞明的这个说法后来遭到人的质疑,认为又牵强附会之嫌疑。

我倒是觉得,有一定道理。毕竟,这种说法更佳接地气。

在古代,这句话其实是骂人的。到了该年龄的老人需要进行避凶

只不过,我们要注意,现在我们说“七十三”、“八十四”的谚语,很多都是中性的说法,有些老人甚至还以此自嘲。有些人甚至还认为,其中蕴含着古代人的经验,具有十足的科学道理。

但是,其实这句话在古代是一句不吉利的骂人的话。

比如在《水浒传》第二十一回中,就有这样的一个情节,阎婆惜看到宋江,就“口里七十三八十四只顾嘈”。《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八回里面,也有狄婆子“打了四五十鞭子,打的那素姐口里‘七十三,八十四’无般不骂”。

阎婆惜

那么,既然是一句不吉利的话,在古代就需要有避凶的方式。

在河南一带,老人到了七十三或者八十四岁,子女要给老人买一条活鲤鱼。所谓,吃了活鲤鱼就能蹿一蹿,一蹿就越过了这个门坎。

还有一些地方,会在当年立春的时候,由女儿亲自煮两个鸡蛋,然后到麦场上滚上一滚,回到家中把鸡蛋给老人,让老人在门后吃掉。这就是“骨碌打蛋”,以此表示度过了难关。

根据社会学统计,这句话毫无科学道理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样的说法有科学道理么?

很有意思的是,曾经有一位北京中医学院教学计算机教研室的学者写过一篇论文社会学统计论文,分析了1989年北京市海淀部分地区6个年龄间的生存死亡情况表。

根据作者所做的统计,七十三(包含虚岁,也就是七十二到七十三岁的人群)、八十四(包含八十三岁)的人口死亡比例并不比其它年龄的多,都处在一个均值之中。

由此,可以证明,所谓“七十三”、“八十四”完全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现在,自媒体上有些文章,牵强附会,完全不要相信!


兮兮说事儿


“七十三、八十四”的由来,是从我国史上两位“圣人”归天的虚岁说起的。一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圣人”孔丘,一位是战国 时代的“亚圣”孟轲。正巧孔子年满七十三虚岁时归天,孟子活到 八十四虚岁时寿终。因为孔、孟都被尊为“圣人”,所以,人们把他

们归天的年龄视为不吉利之年。认为“圣人”才活到七十三、八十 四岁,其他人要超过这两位圣人的年岁也就很难了,所以说“阎王 不叫自己去”。“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是一句流传依旧的老话,古人认为活到这两个年纪的老人,是最容易被老天收走的。至于原因则是相当封建迷信了:因为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民间对人生寿命的传说,也就是说人活到七十三岁是一个寿终关口,过了七十三岁还 有望活到八十四岁。到了八十四岁又是个寿终关口,如活到八十四 岁不死,就算闯过了这道关口,还能继续活下去。



兰泉根子


毛主席活了八十三岁,周总理活了七十二岁。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民间对人生寿命的传说,也就是说人活到七十三岁是一个寿终关口,过了七十三岁还 有望活到八十四岁。到了八十四岁又是个寿终关口,如活到八十四 岁不死,就算闯过了这道关口,还能继续活下去。


魏洪君JK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老话,古人认为活到这两个年纪的老人,是最容易被老天收走。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封建色彩,可能是因为我国的两位圣人,孔子活到73岁,孟子活到84岁,由此古人们总结出来的两个可怕的年龄数字。这句看似迷信的老话,事实上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 73岁和84岁去世的老人比同年龄段的其他年纪确实偏多一些。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生命活动存在周期性,大约为11年一周期,其中会有相应的高潮和低谷,而73岁和84岁恰好处于两个周期的末尾,正是那轮周期中最为低谷的阶段。另外从人的器官的机能分析,70岁以后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衰老,而且这个年龄以后的老人也已经完成了养育子女的任务,心已无他求,疾病容易缠身,人对于未来的心智和信念也越来越不坚强。所以按照古人说的“七十三”和“八十四”确实是老人的两道坎。也因为有这样的古话流传,人活到73岁或者84岁这两个年龄的时候,内心也总有一种不好的心理暗示,不得不承认,这话对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负面影响。

尽管存在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但是我们还是要帮助自己家的老人用良好的心态渡过这两个年纪,自己的一生是一步一步活出来的,并不是靠一句老话能左右生命长度。

1、清淡低脂饮食,多吃青菜,少油、少盐饮食,适当吃肉类,补充蛋白质。

多吃不饱和脂肪酸,软化血管,保护心脏。

2、摒弃不良嗜好,戒烟戒酒,适当喝绿茶、蒲公英茶等,保护肺和肝脏。

3、保护肾脏多喝水,喝水能够增加体内代谢毒素的排出,有利于身体健康。

4、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能够抵抗氧自由基,延缓衰老的过程。

5、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豁达开朗,心情愉悦,不生馁气、不生闷气、不生怨气。鼓励老年人坚持经常户外运动强身健体。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至于什么“七十三”和“八十四”阎王不收自己去,都是扯蛋,上了年纪的人早晚是要走这条路,但只要你注意保养,经常煅练,有病早上医院,绝对能够多活几年,也不会有什么坎不坎的,你说对吗?


祈福惜金




老顽童168666666


我国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

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两道坎,绝大部分人都迈不过去的。人过古稀,“七十三”与“八十四”这两个数字犹如魔影,总在垂幕之年的老人眼前晃来晃去,我们现在明白那是种迷信的说法,但老辈人却对此深信不疑。

从古至今73、84死去的人还真的不少,古代的孔子是在73岁、孟子是在84岁去世的。

这些是在中国历史上永远都不会磨灭的人物,他们的死是有充分的代表性的,普通百姓在73岁和84岁去世的也不少,只是没有人统计这个数字,好像这两个坎在人的生命中是难以逾越的,但是一旦逾越过这其中的一个坎就能多活好几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