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村居书记风采」“有机书记”王金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村居书记风采」“有机书记”王金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村居书记风采」“有机书记”王金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村居书记风采」“有机书记”王金成

一说到有机农业,就不得不想到博山镇的上瓦泉村。而一提到上瓦泉村,又不得不想到“有机书记”王金成,而王金成的最得意之作,就是把有机草莓和有机韭菜以高价格卖到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各大都市的超市里。

上瓦泉村,位于博山镇最南端,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自2009年以来,上瓦泉村立足村情实际,围绕培植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富硒农业、观光农业,其中有机草莓远近闻名,吸引了市内外大量游客前往。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村居书记风采」“有机书记”王金成

“原来种玉米和小麦,1亩地收入还不到1000元,现在种有机草莓1亩大棚能收入7万多元。”村民刘庆忠高兴地说。

上瓦泉村山青水秀,但也一度因交通不便、山地贫瘠而成为“穷乡僻壤”。“一亩地种不出多少价值来,这是最大问题。”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上瓦泉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成说。

要把绿山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贫瘠的土地长出“金疙瘩”“银疙瘩”来,王金成曾反复琢磨。

2008年,王金成抓住人们对高质量绿色安全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试种有机韭菜、有机草莓。当年取得初步成效后,第2年他和村里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开了50多次会,说服村民加大种植面积,并成立专门负责种子、技术、销售的淄博润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当年为了打开销路,跑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多个大城市。”王金成说。

如今,由于产品质量得到消费者认可,销路已不再是问题,全村的有机草莓和韭菜大棚发展到上千亩。村民们告诉记者,现在草莓一个也不用进批发市场或超市,全是现场采摘和新老客户网上订购。目前部分快递公司已在上瓦泉村设立收货点,可使新鲜农产品及时收寄。

有机产业的发展带动村民快速走上致富路。刘庆忠说,草莓春节前平均60元/公斤,节后50元/公斤,一亩大棚年产1500公斤左右,一年毛收入7万多元;他妻子一人平时就能照顾好大棚,他大部时间可以在合作社里打工,每月工资3000元,一年下来总收入至少10万元。

据了解,现在村里日接待能力达5000人以上,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冬季休闲采摘游基地,成立了淄博博山润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山东鑫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上瓦泉有机富硒果蔬采摘园,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谋发展、促发展,使上瓦泉村由一个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年人均收入仅千元的“经济贫困村”,发展成为“省级旅游特色村”,实现全村的脱贫致富。

此外,今年王金成还带领大家建成了瓦泉农家乐“小时候的味道”,可以容纳2000人同时就餐。明年8月份将再添住宿,打造成包含吃住玩的全面乡村旅游,由此带动了村里260户村民的就业,一年的旅游经济收入达到1200余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