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禽獸啊!可可西里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星球研究所,“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風光”。歡迎關注!)

自從智人踏上這片土地,我們對中國大地的改造便開始了。

持續4-6萬年的人口繁衍,村落、城池拔地而起;持續1萬年的農牧墾殖,耕地、家畜遍佈四方 ;持續100年的現代工業狂飆突進,公路、鐵路通達天下。

然而,我們創造了文明,文明卻消滅了荒野。

禽獸啊!可可西里

(中國人類足跡指數地圖,通過城市建設、土地利用、道路分佈、夜晚燈光等多個指標衡量人類對環境的影響,顏色越紅表明影響越大,數據源自@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Columbia 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Information Network,製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如今,中國70-80%的植物種類面臨生存危機,40%的哺乳動物處於瀕危狀態。人們念念不忘的華南虎或許早已從野外消失,亞洲象更是在7000年前就被迫從華北步步南撤,最終只能“苟延殘喘”於雲南一隅。

禽獸啊!可可西里

(大象的退卻也與氣候變化相關,數據源自@馬立博《中國環境史》,製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野生動植物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所剩無幾,荒野在中國碩果僅存。其中最著名的一處當屬位於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

禽獸啊!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位置圖,製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它聲名遠播,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這並非因為它的美麗打動了世人,而是因為曾經發生在那裡的黑暗往事令人震驚。手持衝鋒槍的盜獵者、被剝皮的藏羚羊以及因反盜獵而犧牲的索南達傑,這些便是20多年前人們對可可西里的印象。

禽獸啊!可可西里

(20世紀80-90年代是盜獵的高峰,索南達傑犧牲於1994年,2004年根據傑桑·索南達傑、奇卡·扎巴多傑的故事改編的電影《可可西里》上映,引發轟動;下圖為電影海報)

現在,可可西里已經連續9年沒有發生藏羚羊盜獵案件,並在2017年成功入選世界遺產。

當黑暗散去,是時候更多瞭解陽光之下它的動人之處了。因為可可西里不僅有藏羚羊,更有百禽千獸、萬物生長,堪稱中國現存最偉大的荒野。

Ⅰ 誕生

3億年前可可西里還是一片海洋,之後的板塊運動將海洋關閉,眾多地體拼貼成陸地。緊接著,印度板塊向歐亞大陸飛速撞去,青藏高原開始劇烈抬升。

禽獸啊!可可西里

(1億年前至今的板塊運動示意圖,紅點為可可西里,原視頻製作@Christopher Scotese,修訂@星球研究所)

熔岩從地底噴湧而出,形成大量火山遺蹟。

禽獸啊!可可西里

(白象山,形似象鼻,內部具有熔岩通道,攝影師@青木)

地下水也被加熱,在海拔5000米處造就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溫泉群。

禽獸啊!可可西里

(太陽湖溫泉群,攝影師@楊浪濤)

平均海拔5600-5700米的唐古拉山脈,隆升於南側。

禽獸啊!可可西里

(唐古拉山脈最高峰格拉丹東峰,海拔6621米,攝影師@吳偉偉)

擁有多座6000米級山峰的崑崙山脈東段,崛起於北側。

禽獸啊!可可西里

(崑崙山玉珠峰,海拔6178米,攝影師@江源)

可可西里山、風火山、烏蘭烏拉山,橫亙於中央。

禽獸啊!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山脈的馬蘭山,海拔6016米,攝影師@布瓊)

這些大山自西向東平行延伸 ,山與山之間夾峙著寬闊的沉積盆地。峰嶺縱橫、盆地相間,一片極為廣袤的荒野:可可西里誕生了。

它橫跨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區,總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與英國國土面積相當,即便只計算世界遺產地核心區和緩衝區的面積也高達6萬平方千米,是瑞士國土面積的1.5倍。

禽獸啊!可可西里

(藍色為地理上的可可西里範圍,紅色為可可西里遺產地核心區和緩衝區的範圍,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底圖源自@Google)

不過,在人類改造自然的強大欲望之下,僅僅面積廣大尚不足以讓可可西里保持荒野本色,它還需要更多“技能”。

Ⅱ 荒野技能

首要的技能是:對抗寒冷。可可西里平均海拔5000米,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的地區之一。相比之下,拉薩海拔僅3600餘米,林芝市區甚至不足3000米,海拔造就了一個寒冷的世界。可可西里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6.2℃,永久凍土覆蓋了90%以上的土地,凍土層厚達80-120米。

禽獸啊!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冰凍的大地,攝影師@張超音)

高山上發育出巨大的冰川,

禽獸啊!可可西里

(布喀達坂峰的冰川,攝影師@布瓊)

冰舌傾洩而下,長達數十千米,

禽獸啊!可可西里

(布喀達坂峰南冰川,攝影師@布瓊)

高大的冰體令人類相形見絀。

禽獸啊!可可西里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格拉丹東峰下的姜根迪如冰川,為長江源頭,攝影師@布瓊)

行走其中,有如面對一堵冰牆。

禽獸啊!可可西里

(普若崗日冰川,攝影師@劉兆銘)

如此大規模的冰川裹挾產生出大量堆積物在極端寒冷的環境中經過反覆凍融,被分解成不同粒級的砂,再加上地表上的其他沙土物質,居然聚沙成塔,形成了連綿的高寒沙丘。

禽獸啊!可可西里

(攝影師@布瓊)

與此同時,可可西里保持荒野本色的第二項技能也隨之產生:即湖沼化。

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不斷向可可西里盆地內流淌,

禽獸啊!可可西里

(航拍格拉丹東冰川及融化形成的溪流,攝影師@田捷硯)

盆地內地勢平緩、排水不暢,加之永久凍土阻止流水滲入地下,於是積水成湖,可可西里面積200km以上的湖泊就有7個。

1km以上的湖泊總面積達3825km ,相當於600個西湖。1km以下的湖泊總數更是超過7000個,是中國湖泊分佈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禽獸啊!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湖,攝影師@田捷硯)

著名的太陽湖匯聚布喀達坂峰、馬蘭山、巍雪峰的冰川融水,湖水深達43米、水質清澈。

禽獸啊!可可西里

(太陽湖,攝影師@田捷硯)

湖岸曲折廣闊有如海岸,

禽獸啊!可可西里

傍晚金光普照、雪峰連綿。

禽獸啊!可可西里

(太陽湖及布喀達坂峰,攝影師@布瓊)

湖水如夢如幻。

禽獸啊!可可西里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太陽湖及布喀達坂峰,攝影師@張超音)

湖泊之外更多的地方,則是沼澤溼地遍佈,

禽獸啊!可可西里

(攝影師@張超音)

即便有現代交通工具,進入可可西里也並非一件易事。

禽獸啊!可可西里

(發生陷車的保護區巡護車輛,攝影師@張超音)

可可西里保持荒野本色的第三項技能,則與它深居青藏高原腹地的位置有關。從這裡發源的河流,多數是以湖泊為中心的內流水系。

禽獸啊!可可西里

(白象山與五泉河,攝影師@青木)

只有少數流出可可西里區域,或是穿越崑崙山,流向北方乾旱的柴達木盆地,

禽獸啊!可可西里

(航拍流向柴達木的紅水河,河谷平坦寬闊,呈現典型的辮狀河,攝影師@布瓊)

或是匯入長江、黃河,成為這些超級大河的源頭。

禽獸啊!可可西里

(航拍長江源頭沱沱河青藏公路段,攝影師@蔡徵)

這些河流往往水量較小、侵蝕力有限,不像青藏高原邊緣的河流可以切割出海拔較低的河谷。例如拉薩河谷以及日喀則的年楚河谷,都是適宜人類生存的絕佳場所,而可可西里沒有被河流大規模侵蝕。它地勢起伏平緩,相對海拔只有300-600米,是世界屋脊上保存最完整的高原平臺。

禽獸啊!可可西里

(因切割作用有限,可可西里的河谷呈現為寬谷;此處河水因泥沙而呈現赭紅色,遠處為天台山,攝影師@青木)

寒冷、湖沼遍佈、完整的高原平臺,擁有了這三項技能的可可西里幾乎沒有人為改造的痕跡。

現在,舞臺已經準備就序,誰將成為這裡真正的主人?

Ⅲ 萬物生長

墊狀植物率先登場,它們是高原生命的先鋒。其中簇生柔子草長相最為“喜人”,一經生根發芽,它便會蔓延成一個巨大的圓形,直徑可達兩米。

禽獸啊!可可西里

(簇生柔子草,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它的葉叢夾雜泥沙細土,可以吸溼保溫,即便外部溫度已降到零下,植物體內仍可以保持在1-2℃。

禽獸啊!可可西里

(團墊黃耆,一種墊狀植物,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它還可以促進枯葉腐爛分解、積累有機質、改善土壤,不僅有利於自身的生長,也為其他植物的遷入奠定了基礎。

風毛菊、火絨草、兔耳草、圓穗蓼等等植物,紛紛藉助墊狀體內穩定而優越的小環境蓬勃生長。

禽獸啊!可可西里

(矮小火絨草,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所有這些植物,在可可西里只有100天的生長週期。它們必須在短短兩三個月內完成發芽、成長、開花、結籽的全過程,每年的六月大地還滿是荒蕪,七月幾乎是一夜之間無數花花草草突然從地下冒出,競相綻放。

禽獸啊!可可西里

(毛柱黃耆,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八月,植物的種子便已成熟脫落,在可可西里的藍天下隨風飄蕩。

禽獸啊!可可西里

(多刺綠絨蒿,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這期間,即便冰雪突降,許多植物依然會頑強地開花結果。

禽獸啊!可可西里

(冰中盛開的黃芪,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植物的繁茂讓可可西里生機勃勃,但真正的主角將屬於:禽獸們。

身材嬌小體長只有10多釐米的鼠兔“聞聲出動”,

禽獸啊!可可西里

(黑唇鼠兔,攝影師@奚志農)

它們最喜歡可可西里的高原草甸,尤其在草皮開裂呈塊狀的地方,可以輕易挖掘出複雜的洞穴以躲避天敵,可謂“狡兔三窟”。

禽獸啊!可可西里

(喬治·B·夏勒博士發現的一處黑唇鼠兔洞穴系統,繪圖@星球研究所)

“富足”的生活讓它們大量繁衍,卿卿我我、嬉鬧玩樂,甚至跳起“草原芭蕾” 。

禽獸啊!可可西里

(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相比之下,它的親戚,同屬於兔形目的高原兔生活便沒有了鼠兔的滋潤。可可西里缺少可以供其隱蔽的灌木叢,體長如同家貓的它們數量遠比鼠兔要少。

禽獸啊!可可西里

(高原兔,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另一種常見的掘洞穴居動物:喜馬拉雅旱獺(音tǎ)尤以肥胖渾圓著稱,它們以洞穴周圍500米範圍內的嫩草為食,機警敏覺、常直立眺望,一有危險,即鑽入洞中。

禽獸啊!可可西里

小型鳴禽角百靈體長只有15釐米左右,也喜歡將巢穴建在地面,它們幾乎不做長距離飛行,而是在地面撿拾草籽、捕捉昆蟲。

禽獸啊!可可西里

(角百靈,攝影師@奚志農)

大型涉禽黑頸鶴從遠方遷徙而來,在可可西里的淺水中啄食植物及魚類。通體黑白相間,頭頂為暗紅色,形態極為優雅

禽獸啊!可可西里

(黑頸鶴,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更大型的動物則是有蹄類,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種白唇鹿體型巨大而強壯,鹿角可以長達1米,並在頂部有多處開叉。

禽獸啊!可可西里

(白唇鹿,“你瞅啥”系列,攝影師@卜建平)

盤羊,以雄性螺旋狀彎曲的角著稱 。雌性的角則要短小得多,而且彎度不大。

禽獸啊!可可西里

(盤羊,左為雄性,右為雌性,“你瞅啥”系列,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岩羊,生活在山地間,在最崎嶇的地帶仍可以施展“凌波微步”。

禽獸啊!可可西里

(岩羊,“你瞅啥”系列,攝影師@張紀元)

藏原羚,擁有兩片醒目的白屁股。

禽獸啊!可可西里

(藏原羚,“你瞅啥”系列,攝影師@奚志農)

奔跑速度極快而體態輕盈,

禽獸啊!可可西里

(藏原羚,攝影師@奚志農)

雪山、荒野正是藏原羚生活的絕配。

禽獸啊!可可西里

(玉珠峰下的藏原羚,攝影師@秦暉)

喜歡群體活動的藏野驢,外貌高大而健美,

禽獸啊!可可西里

(索拉吉爾的藏野驢,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它的毛色呈現深淺不一的紅棕色,身體下方和四肢為白色非常易於辨認。

禽獸啊!可可西里

(藏野驢,攝影師@顧瑩)

它善長奔跑且有極強的好勝心,奔跑時尾巴在風中飄揚,帶起的塵土被遠遠甩在身後,天然有一種捨我其誰的狷狂。

禽獸啊!可可西里

(藏野驢,攝影師@奚志農)

體形龐大的野犛牛是可可西里最令人生畏的動物。它的後頸有一明顯的突起,斗篷似的長毛幾乎遮住了雙腳。

禽獸啊!可可西里

單獨活動的野犛牛更容易發起攻擊,它怒目圓睜、雙角向前,尾巴高高甩起,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向你奔來。

禽獸啊!可可西里

(攝影師@張超音)

禽獸啊!可可西里

(攝影師@顧瑩)

最耀眼的明星動物藏羚羊如今在可可西里的數量已經恢復到6萬隻,成年雄性藏羚羊擁有黝黑的面部,角的長度可以達到60-70釐米,烏黑髮亮,從頭頂幾乎垂直向上。

禽獸啊!可可西里

(藏羚羊,攝影師@奚志農)

雪山下,

禽獸啊!可可西里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以下連續多處需要橫屏,攝影師@樊尚珍)

餘暉中,

禽獸啊!可可西里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攝影師@張超音)

都極為突出。

人們將其稱為雪域精靈,可謂名副其實。

禽獸啊!可可西里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攝影師@樊尚珍)

為了“愛情”,

禽獸啊!可可西里

(求偶的藏羚羊,前為雌性,後為雄性,攝影師@顧瑩)

雄性間發生激烈打鬥,

禽獸啊!可可西里

(打鬥,攝影師@顧瑩)

但是即便擊敗對手也不代表可以就此獲得雌性的歡心,它仍需要用實力完成追逐,

禽獸啊!可可西里

(追逐,攝影師@顧瑩)

直至成功。

禽獸啊!可可西里

(不可描述,攝影師@顧瑩)

收穫愛情結晶的雌性將很快與雄性分離,開啟中國最後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

禽獸啊!可可西里

(青藏高原藏羚羊遷徙路線推測圖;雄性也有遷徙行為,但是距離較短;另外,並非所有的藏羚羊種群都會遷徙;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數據源自@《Tibet Wild》,底圖源自@Google)

它們穿越山谷,

禽獸啊!可可西里

跨越人類的鐵路線,

禽獸啊!可可西里

(航拍藏羚羊穿越青藏鐵路,攝影師@顧瑩)

最終到達夢幻般的卓乃湖。

禽獸啊!可可西里

(卓乃湖為遷徙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攝影師@李善元)

成千上萬的雌性藏羚羊聚集於此,

禽獸啊!可可西里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卓乃湖,攝影師@裴竟德)

誕下小羊,

禽獸啊!可可西里

(攝影師@顧瑩)

之後再帶領小羊返回冬季棲息地,一個新的輪迴又將開始。

禽獸啊!可可西里

(攝影師@布瓊)

捕食者的隊伍也壯大起來 ,獵隼、大鵟(音kuáng)等大型猛禽從空中飛臨。

禽獸啊!可可西里

(第1張獵隼,攝影師@布瓊;第2張大鵟,攝影師@奚志農)

禽獸啊!可可西里

以大方臉著稱的藏狐和形似家貓的兔猻,從地面出擊。

禽獸啊!可可西里

禽獸啊!可可西里

(第1張藏狐,攝影師@張強;第2張兔猻,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鼠兔、高原兔、旱獺、角百靈等小型動物紛紛成為盤中美食。

禽獸啊!可可西里

(捕食成功的藏狐,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體型更大的猞猁還會瞄準岩羊和藏羚羊的幼仔。

禽獸啊!可可西里

(猞猁,圖片源自@可可西里管理處)

狼,則是可可西里的終極獵手。

禽獸啊!可可西里

它們以強大的群體配合圍捕一切獵物,

禽獸啊!可可西里

(這個動圖片斷實際上是三隻狼的合力,另外兩隻負責將獵物驅趕到畫面中這隻狼的埋伏點,攝影師@顧瑩)

成年的藏野驢也不在話下。

禽獸啊!可可西里

(狼捕獵藏野驢,攝影師@奚志農)

這是一場頂級獵手才能享用的盛宴,棕熊雖然體形更大但卻沒有狼的敏捷,也缺乏群體的配合。

禽獸啊!可可西里

(大雪峰下的棕熊,攝影師@秦暉)

從植物根莖到鼠兔、旱獺等小型動物才是它的主要食譜、

禽獸啊!可可西里

(母熊和小熊,攝影師@布瓊)

胡兀鷲更是排到了餐桌的最末端,它因嘴角下生有一小簇黑“鬍鬚”而得名。

禽獸啊!可可西里

(胡兀鷲,鬍鬚準確名稱為“剛毛”,攝影師@張強)

通過在空中緩慢飛行,尋找地面的動物屍體。

禽獸啊!可可西里

(攝影師@布瓊)

當它發現屍體後並不立即上前,而是在外圍窺測,確認沒有危險後便一擁而上,短短几十分鐘內將一具龐大動物屍體吃得只剩下骨架。

禽獸啊!可可西里

(攝影師@布瓊)

從鼠兔、高原兔、角百靈等小型動物到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驢等有蹄類動物,再到獵隼、猞猁、狼等獵食者,禽獸們顯然已經成為這片荒野的主人。

這便是可可西里,中國最偉大的荒野。

而我們要做的是,讓荒野永遠荒野。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星球研究所,“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風光”。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