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现在社会,你见过哪些不孝顺的事例?

北极有雪



侵吞老人的财产



我有一个远方叔伯,年轻的时候老婆难产离她而去,只留下了一个儿子,叔伯又当爹又当妈将儿子养大,又给儿子取了个漂亮媳妇,按理说他们家应该是过得幸福美满的,可事实恰恰相反,儿子媳妇嫌老人脏,不让老人与他们一起同桌吃饭,还把他赶到了小屋里去住,每天都是剩菜剩饭,一年到头也吃不到两回肉,叔伯想想自己也到了年纪,过一天是一天,也就慢慢忍了下来。或许是老天爷看不下去了,遇到了国家征地拆迁,他们家的老房子正好在路线图上,叔伯是户主,开发商一次性补偿了他一百多万,老人心善,给了儿子媳妇80多万,自己留了一点钱,没想到这下儿子媳妇不干了,天天找他要剩下的钱,老人被逼无奈只好躲到了亲戚家,儿子媳妇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弄到了老人的存折,跑到银行去挂失说自己老爹得了精神病,这事传到老人耳朵里,把老人气的病倒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一听说老人得了病,那俩人再也没露过面,亲戚们上门给两口子做工作让他们拿出一部分钱给老人看病,都吃了闭门羹,这事儿就这么一直耗着,到现在也没有处理。


家庭冷暴力, 对老人不管不问。



这个故事发生在咱们村上,王婆婆年轻的时候就守寡了,含辛茹苦养大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各自成家立业,王婆婆轮流给两家带孩子,平时见他两个儿子说话也挺客气的,经常当着大伙的面对王婆婆嘘寒问暖,我一直认为王婆婆有福气,后来听奶奶讲她们家的事情才知道并非如此,王婆婆私下对奶奶说:“别看儿子们在外人面前表现的很好,其实在家里完全相反,两个儿子平时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从不叫她,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给她买过,有时候头疼脑热的去医院看病还得花自己的老本”,这件事情令我非常惊讶,应了那句老话:知人知面不知心。


纵容父母为恶



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为什么将这一条也放在里面,其实纵容父母为恶也是不孝的一种。我们村里有两户人家,张叔和李叔是前后屋,平时关系虽说不是特别融洽,但也说的过去,李叔的儿子在外面混的比较好,今年花好几十万把家里的老屋拆了盖楼房,张叔则要差很多,儿子女儿都不太争气,至今还住在几十年的老屋里,新房做起来后,李叔在人前的样子就显得更高了些,这是人之常情,农村里大部分都这样,本来这也没什么,大伙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就算有什么, 看在乡亲的份上也都忍忍过去了,不巧的是,有一天下大雨,因为李叔做的新房地势较高,排水系统没有规划好,雨水全部下灌到张叔家,为这事儿张叔找李叔理论,没想到对方不买账,一下子发生了争执,两位老人倒还算克制,可李叔儿子不干了,说张叔嫉妒他们家,还对张叔动了手,把老人打成了脑震荡,最后警察来了将李叔的儿子抓了起来,两家至今为这事还在扯皮打官司,也不知道最后怎么样了。


上面的这三个故事是我所见过的,有一定的代表性,看世间百态,品五味人生,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是非曲直还得请您来评说。


风夜火烛


这里讲一下我的一个亲戚,是我老婆的堂舅妈,他们家男的三个,两个女儿,共五姐妹,堂舅妈是大的,也就是三个弟弟一个妹妹,舅妈的妈今年九十了,但身体硬郎,没什么病,老公早年去逝,儿子都已成家立业,但都不怎么富有,就我舅妈家搞得好些

老人家有时还会种点菜,住住跟着小的,吃饭大部分在舅妈家,时间久了,三兄弟都不愿负担,意思让他就跟着大女儿,另外一个女儿也还不错,两姐妹看他们兄弟都推三阻四,不可能一个妈要他们姐妹俩养,于是姐姐就把兄弟姐妹召来商量,开始两个大的说小儿子住了老房子,应该由小的抚养,他们每月给点钱,小的不干了,老房子不值钱,不应该由他抚养,你来我往三人就是不愿抚养。

两姐妹不高兴了,从中劝和,要他们家丑不要外扬,三兄弟妥协,老娘一人一个月,大的先来,前后执行了三个月,中间有的直接送点饭和菜,不让老妈进屋吃,其它的知道了,跟着效仿,姐妹俩没法,找来村干部处理,二儿子的媳妇很凶,不愿参加会议,小的也借口外出打工,可怜的老娘十月怀胎,生下这么些不孝之子,村干部发怒再不配合,司法解决,最终三兄弟每人每月100元,交大姐,由大姐照顾。

大姐没法,不可能让老娘饿死,含泪接受,一棵树上的果有酸有甜。我就不明白了,以前还那么重男轻女,像他们家再多生两个,不知是什么结果,最后大姐发话,如果老娘生病,由你们兄弟承担,她们愿服侍,三兄弟还是没出声,后面的结果只能听天由命,也祝愿老奶奶健康长寿。


创业新风


我们邻村有一对老夫妻,膝下有几个女儿,没有儿子。

老夫妻年纪大了,他们其中的一个女儿,以前很少来看望老两口,这次全家都搬了过来,名义上是为了照顾老人。
没过一年,老头便去世了。又过了两年,老太太也瘫痪了,行动不便,吃喝拉撒全在床上。
后来某一天,有人发现老太太被安排在门口临时搭建的一个小棚里,冬天寒风阵阵,偶尔经过路上,会听到她的哀嚎声,不知是因为身体疼痛,还是因为寒心。
她女儿一家呢,见人就说老太太年纪大糊涂了,每天他们精心伺候,给她单独挪出来是方便照顾。

有邻居说,她那说的全是骗人的。

大冬天的一家人在屋里吃热乎的饭,老人饿的喊叫,才有人出来送一碗半凉的饭,冬天下雪,老太太就一床棉被,也不见有人过来伺候。
终于,一年不到,老太太就去世了,而那个哭得最凶的就是她的女儿,但明白人都觉得老人去世也好,免得再受罪。
后来啊,老两口的房子被这个女儿也给推倒了,重新盖了二层小楼,给她自己的儿子娶媳妇。
到这时候大家才明白,敢情她的目的是这个。

这是我那时候见到最不孝顺的事情了,很痛心。

很难想象,不知她自己老了以后,会不会有轮回报应。


北漂青年在生活


感谢,虽然话题不垂直,还是想吐槽一下!

我们那儿老家是乡村,有一个老奶(比我的爷爷大一辈儿),今年86了,重孙子都21了吧。老人家有三儿两女,按说应该颐养天年,尽享清福了,事实确实仨儿子轮流养老人,分好的一个月一轮换,从老大开始!

他们虽然在同村,可是离得也不算近,有一里多地。每个月末,都看到老人家跟着其中一个儿子(拉着一床行李)转移阵地!看着老人蹒跚的步履,真的是心酸!

他们的不孝顺也给他们带来了坏口碑。21,2岁的重孙子都没有人给他说媒;村上人情往来的红白事都不会叫他们;有贫困养老金资格的他们因为不孝顺没有被评上。。。


晓说足球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金钱的世界。许多人被钱蒙蔽了双眼,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被他们抛到九宵云外。孝顺更加不值一文,在许多不孝的例子,当数大昌了。

大昌为人极度自私,我在以前的文章也详细介绍过。我在这里一一再数他的不孝。

第一,从小到大,赚到的钱全部装进自己的口袋,他的父母从来没有从他手上拿过一分钱。一个只入不出的家伙,让人难以置信是真的。

第二,经常拿家里的谷子,鸡等偷偷拿去卖。被母亲发现后说了他几句,就和父母大争大吵。有几次还打了母亲,母亲没有办法,只好任他拿去卖。为人子女太霸道了,一点人味也没有。

第三,经常自己买东西拿回自己的房间偷偷吃,从不和父母弟妹分享。但父母的东西必须和他分享,否则就说父母虐待他。

第四,父母生病从不照顾。平时那怕帮父母一点点忙,都要计钱,还美名:亲父子,明算帐。

第五,当父母弟妹为摇钱树,整天装穷,扮可怜。以各种借口伸手要钱,恨不得把他们的血吸光。平时征地款,分红款,他都抢先去领,美名:长兄为父,长兄当家。太过无耻了。

第六,父母生重病时,兄弟姐妹商量怎样轮流照顾时。他有提出先把父母所有财产交给他,他才会照顾。父母不答应,直到父亲过世,大昌也没有去医院望一眼。

第六,在父母的葬礼上大吵大闹,威胁弟妹把父母的财产全部交给他,不然就杀了弟妹,

让父母死也不安乐。弟妹无法只好全部给他,他又话父亲最小有一百万存款,让弟妹偷偷分了,让他们拿出来,真是贪得无厌。

第七,拒绝给父母扫墓,今年应该是拜新山,子孙到齐。但大昌一家人以父母虐待他们,弟妹分了一百万子乌虚有的事为借口,拒绝拜祭。

大昌的种种恶行实在太多了,就不一一细数了。天有眼的是,他的二个儿子重复了他当年的故事,而小儿子小叶比他更狠,更无情,-家人都是世间罕见的。朋友们,你见过如此不孝,无耻的人吗?


百难人生大头向


现在社会不孝顺的事太多了,去医院看看,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我身边就有,一个是我家的亲戚,患有心肌梗塞,身边有一儿两女,每次发病时都疼的用头直撞墙,医生让做心脏搭桥手术,儿女们都不拿钱,各种借口推拖,老太太硬生生的疼死在家里了。还有一个老头,早年间老伴去世了,埋在了老家,去年老家动迁需要迁坟。老头想把老伴的坟迁回来,想给老伴买个公墓,和两个儿子商量,两个儿子谁都不拿钱,没办法了,老头70多岁的人了出去借钱,给老伴买了墓地,下葬的时刻老头哀求他两个儿子一起去,他那两个儿子才不情愿的去了,把亲戚们气的都不愿意和那两个儿子来往了。


熙九畹


不久前,看过一则新闻,是发生在农村的一件事。老妈八十多岁高龄,三十多岁时就守寡,一个人把儿女拉扯大,给四个儿子都成了家。老了轮流在四个儿子家住,每家住一个月。当该去下一家时,儿子没来接,老人坐在屋外等


媳妇就把老人的所有东西扔在院子里。一家不来接,一家不让住,老人没办法,去村支书家想让村支书调解,不巧的是村支书开会不在家。老人看着院子里被媳妇扔出来的东西,老泪纵横,感觉自己走投无路。

一气之下拿起儿子家中的农药喝了下去,媳妇看到后并没有阻止,老人一直坐在屋外的凳子上痛苦的挣扎,媳妇通知了老人的其他儿子,可气的是先后赶来的儿子们无动于衷,一个个看着痛苦的母亲,没有一个人送老妈去医院

直到老妈去世。更可恨的是,也没有一个人操办母亲的丧事。老妈能含辛茹苦的把四个儿子抚养长大,给他们结婚娶媳妇。可四个儿子却不知感恩,他们简直不配做人,最起码的良知都没有,他们怎么能忍心这样对待自己的妈妈
他们的良心是泯灭到何种地步才做出这样没有人性的事情?(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平安悦生活


孝顺自古就是传统美德,也是人人都应该做到的,可就是有一部分人冲耳不闻,事不关已的态度。

附近有一婶,平时在北京给儿子看孩子。娘家母亲年老多病,每次回家看母亲带再多的吃的喝的,老母也享受无几,都被她的哥哥占为已有。一个月前母亲病重,她急匆匆大包小包的赶往母亲处,母亲己病卧床上不能说话,一个劲的用手拉她,她的哥哥用力把她拉出去,不让她靠近母亲也不让她喂母亲吃喝,并把她赶走。她坐在路边哭了好一会才去了她的亲戚家。没过几天老母凄凉去逝,婶哭的眼皮都肿了,嘴里嘀咕着不用再挨饿害渴了,不用再受苦挨冻了......。过后婶悲伤的回了北京,也许她在也不愿回到这个伤心地。

我们的老一辈在那个年代曾经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难,现在生活富裕了,我们更应该孝顺他们,关心他们,多一些时间陪伴他们。



红发披肩


早70年代农村生儿女,女儿家远嫁他乡,几年难回一次娘家,儿子在90代在广东打工赚钱。

儿子91年在家里媒人介绍识女朋友一起去深圳打工,当时工资不高,经常吵闹,最终分手。人虽然读书不多,杂聪从小爱动手,拆装维修各种电视,冰箱,微波炉,电饭煲,小型发电机,装水管,线路电表等在深圳福永,松岗一带相当出名,每天都赚很多钱,但很快赌钱输光,行桃花运很快又淡识女朋友,每天工作多时有1千几百元,除交房租和女朋友生活开支,其它钱全部赌博输精光。这样打工近廿十几年女朋友出二女一男,到几岁大放家里让父母抚养很少寄钱回家,父母都70多岁了在家种几亩田,种菜卖养孙为持日常生活。

不知什么原因很快又与生有儿女的女朋友分手,赔几万元青春精神损失分手费。现在二女一男都读小学,最小8岁读二年级,中间女儿续四年级,大女儿为照顾细二个,留级,现在才读五年,在同龄的己经读初一了。每年三个小读书生活穿吃住,最多给三,五千元,有时候赌输没有寄钱回家,父母只有卖谷,卖米,卖菜,卖自养的鸡来养孙女,孙子共五口人家庭生活开支。有钱在深圳下吃,喝,嫖,赌,泡美女。在同村家家户户都自建新楼房,唯独他家还没建,住老泥砖旧房子。现在国家政策补贴3万,在旧房子傍不远地方,修建有几间临时的铁皮盖的房子住。近几年每年过年回家几天,自己在乡镇宾开房2百多元住,不回老家与儿女,年迈的父母亲住。

这情况是他母亲跟我讲的。


等待162471053


应悟空先生出题相邀,举一个例子。吾有一少时玩伴,乃家中独子,亦是幺宝。生其之前,已有姐姐五个。其父母视其为活宝,老年得一子啊!父母倾其所有,为其娶妻成家,后又助其进城买房,开业,年迈父母却留在破旧的老屋,年逾八十,还得耕种,平日出嫁的姑娘带着女婿偶尔探望。儿子却杳无音信,生病住院,年节也未见人影。及至老父归终方回。做了场子,收了人情,一家人又返城安逸,撇下老娘,生活依旧。寒心的故事,世人理当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