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一句“毕竟是父母”惹恼了多少人,放下了,亲子关系就和解了!

一句“毕竟是父母”惹恼了多少人,放下了,亲子关系就和解了!

1

前几天在简书偶遇了一篇文章。

引起我兴趣的不是文章内容,而是评论,很少看到一篇文章有95%的评论是反对作者观点的。

文章的大意是,父母也是人,也会犯错。他们尽管没有那么完美,但他们“毕竟是父母”,不要吐槽和仇恨父母,要学会感恩和理解。

实事求是地说,作者没说一句错话。

毕竟,三岁的孩童都被教导“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毕竟,父母给了你生命,且将你养大。即使不能像黄香一样,九岁替父温席,至少抱怨或责怪父母是不道德的。

毕竟,父母是长辈,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尊老爱幼,更别说是生你养你的父母了。

从理论上来讲,或者说从大部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和付出来说,的确这样的论断是正确的。

但是,别忘了,人是有感情有复杂人性的,人是有个体差异有不同情感体验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日积月累建立的。同样,怨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就不能用一句“毕竟是父母”要求所有人对父母感恩戴德。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配得上“父母”这一称谓。

我截图了几条评论,发现对于那些在原生家庭中受伤比较重的人来说,任何道理都是多余的。因为感受是真实的,经历是真实的,伤害也是真实的。

一句“毕竟是父母”惹恼了多少人,放下了,亲子关系就和解了!

一句“毕竟是父母”惹恼了多少人,放下了,亲子关系就和解了!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同样,幸福或者说不幸也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2

前段时间去浙江参加了一个家长会。

通过大家的分享,我发现一些人,即使已为人父母,依然生活在童年的伤痛中。童年的伤痛由于没有很好的疗愈,被带进了婚姻,带进了亲子关系中。于是,夫妻关系出现了裂痕,亲子关系发生了冲突。

亲密关系中出现的创伤,在亲密关系中最容易被疗愈。

童年的亲密关系,是与父母的关系。成年后的亲密关系,是与伴侣和子女的关系。

世人常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受到的情感上的创伤,当你遇到一个足够包容和爱你的人,你的创伤会慢慢被治愈,亲子关系也不容易出现问题。

而当你遇到了一个和父母一样不懂疼惜和理解你的人,你就会受到二次创伤,亲子关系也常常不尽如人意。

到了这个时候,能够疗愈你的,恐怕只有你自己了,不管你用什么方式,你都得做出改变,从而得以成长。

像《西部世界》里说的:快乐并不能让你成长,但痛苦可以。如果你没有获得成长,那是因为你还是不够痛苦。

华语世界首席心灵作家张德芬年少时因为自己的“领地”不断被没有界限感的母亲侵占,一度也极其痛苦,人际关系冲突不断。成年后得过抑郁症。

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露易丝•海,自幼父母离异,童年在飘摇与贫困中度过,少年时代一直受到凌辱和虐待,婚后遭丈夫抛弃。

她们的痛苦是自己选择的吗?如果能够选择幸福,会有人自甘承受痛苦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她们是痛苦到了极致,没得选择,除了成长与突破,再无生机。

张德芬说: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负起全责。负起全责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能做到最好。能够这样,就会一步步积累内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更开心的人。

适当吐槽父母可以缓解压力,一味抱怨父母则只能让自己生活得越加不容易。

3

家长会是在酒店举行的,本来说好晚上我和好友小艾住一间,结果在分房间时出现了单数。

小艾是个特别热心的人,赶紧对活动主管说:我和叶子、小阳我们住三人间吧。

活动的主题本来就是孩子、家庭、感情、关系。所以,经过热火朝天的一天讨论与分享后,我们三个女人晚上接着“唱戏”,与父母的关系,孩子教育的问题,原生家庭对自己婚姻的影响等。

叶子说她的母亲非常唠叨,从她记事起,母亲就一边伺候父亲衣食住行,一边抱怨父亲啥也不会啥也不干。在母亲的嘴里,父亲一无是处;但在母亲的生活里,父亲又是宝一样的存在。

她说她以前很分裂,理不清父母的关系,感觉自己一直生活在一团乱麻中。而这团乱麻,是母亲亲手揉搓而成,越搓越紧,越扯越乱。她被这团乱麻牢牢捆住,想跑跑不了,想叫没人听,很痛苦。

然后,小艾来了个神接话:那是你妈,她也不容易。毕竟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要学会感恩。

听了小艾的话,我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闷胀感。估计叶子的感觉也好不哪去。

果然,叶子说:可是,我并不想来到这个世界啊!

我说:我妈也很唠叨,这种痛苦我也有过。只是随着年岁渐长,阅历增多,我明白了三点:

1.没有人能改变过去;

2.妈妈对我是真的好;

3.她的唠叨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她想要这样的。

叶子说,我现在也放下了很多,渐渐明白,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遇到了,只能承受。

应该说,我比妈妈幸运,我可以通过学习,感悟悲痛烦恼,享受云淡风轻。而我的妈妈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与条件。

听叶子这么说,我知道她确实想开了,放下了,与母亲的关系和解了,心里的乱麻也理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