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苏联能打败强大的纳粹德国,却打不下弱小的阿富汗?

用户4474589971


①纳粹德国被打败,首先两线作战,四面出击,诺漫底登陆也是纳粹德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战败纳粹德国不是苏联一家的功劳。

②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纳粹德国在与苏联作战时,没有认真考虑苏联的天气,这也是战败的原因之一。

③苏联动员能力确实很强大,纳粹德国认识不足。

④当时纳粹德国开始很顺,自我膨胀,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⑤而阿富汗就不同了,虽然弱小,但他是全民战争,看不见的战争。

⑥弱小并不意味着失败,蚊子相对人来说太弱小了,但人类想尽了各种办法,就是消灭不了,蚊子照样要喝人类的鲜血。

⑦战争中,正义的一方是最终要取得胜利的。纳粹德国与苏联之间的战争,纳粹德国是入侵者,苏联是正义者。而苏联与阿富汗之间的战争,苏联是入侵者,阿富汗是正义者。

本人只是一家之言,有不同分析者,切莫怒怼。


经一常五


打败德国苏联只是出了一半的力量,欧美国家也出了一半力。阿富汗,是多山国家,不利于现代化战争,阿富汗民风彪悍,利用有利地形,宁死不降,苏联赢了也收不回成本,耗不起。

苏联能战胜德国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苏联疆域大,纵深防御深,德国闪击战快速推进,苏联红军节节败退,德国后续力量给不上,占领的地盘还要分散兵力占领,占领地盘越大,兵力密度越低,慢慢的陷入苏联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二、寒冷的冬季助战苏联,德国利用闪电战,想在冬季之前攻入苏联首都,结束斯大林统治,没想到还是拖到冬季,许多德国士兵没有御寒棉衣,被活活冻死,严重削弱德军的军事实力。

三、欧美国家的参与,德国众叛亲离,盟友意大利军团负责搞笑,德军腹背受敌,巴顿军团诺曼底登陆,蒙哥马利在北非战场反攻“沙漠之狐”隆美尔,若是没有欧美国家的介入,苏联一时间根本不是德军的对手。

所以说苏联打败德国是有水分的,若是单练,德军吊打苏联。

之所以说苏联败于阿富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战争胶着,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泥潭。论实力苏联碾压阿富汗,但阿富汗多山国家,又非常贫穷落后,一切现代化装备都无用武之地,一起回到原始,全靠人力,阿富汗打不过就钻山沟,瞅准时机就偷袭,防不胜防,苏联军费每天就花好多,阿富汗军费几乎为零,因为他们一直就这么穷,习惯了。苏联战争成本收不回,赔本的买卖。

二、阿富汗人民民风彪悍,宁死不屈。有句话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阿富汗人民穷是出了名 但骨头特别硬,依靠大山的庇佑,和苏联打起持久战。别说七十年代的苏联,就连二十一世纪的美军都耗不起,打算撤军。

苏联是败于战争的持久,即便赢了也收不回成本,阿富汗要啥没啥,不如早日撤军。


饕餮中国


首先,苏德战争与苏阿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苏德战争是苏联被迫参战的,由于德国的入侵,苏联的领土主权受到威胁,苏联进行的是对德国纳粹的反侵略、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国家一致对外,国家活动的目标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运用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尽快的将德国法西斯打败,收复故土。同时,由于法西斯德国的疯狂侵略,导致自己四面受敌,不仅消耗了大量珍贵的资源,而且招致美英法等国的围歼,并促使英美国家对苏援助,因此苏联能够在战争早期失利的危机情况下,反败为胜!


而苏联与阿富汗的战争则不同,这是一场苏联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而侵略他国的非正义战争,从战争性质上讲,这是一场霸权式的侵略战争,是对一个主权国家赤裸裸的侵略,失道寡助的苏联,不仅受到国际舆论的反对,而且严重影响了苏联军队的士气,毕竟长途跋涉的去侵略一个“鸟不拉屎”的阿富汗,对原本经济发展不景气的苏联而言,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加重了自己的负担,得不偿失。


这就是苏联在两场战争中结局完全不同的根本原因!



其次,两场战争的战场形势不同。苏德战场多发为东欧平原,不仅后勤补给便利,而且非常适合苏联大规模机械化作战,能够最大化的发挥苏联强大的军工优势,利用源源不断的坦克等机械化装备对德国实施突击,从而正面消灭德国有生力量;而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面对的是“来无影去无踪”的阿富汗游击队,苏军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尤其是运用强大的坦克洪流,去消灭阿军游击队的有生力量。



第三,国力不同。二战时期,苏联虽然完成了几个工业计划,但是国力依旧处于上升阶段,苏德战争爆发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质充分适用了战争的需要,虽然苏联在二战中损失惨重,但付出惨重代价的苏联却在战争中发展壮大了自己,以至于成为战后唯一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国家。


阿富汗战争则不同,这场发生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受制于高度集中但已经不适应苏联发展的政治经济体质,加上与美国进行的争夺世界霸权的影响,彼时的苏联国力早已不如从前,阿富汗战争前后的苏联外表看似强大,其实已到了万病缠身、外强中干的最后时刻。综上,苏联难以取得阿富汗战争的胜利,最后不得不退出阿富汗。



而发动阿富汗战争,可以说苏联除了损耗了巨大的国力,使得本来在美苏争霸属于弱势的苏联更加雪上加霜,强大不可一世的苏联最终在与美国的争斗中败下阵来,数年之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一次惨重失败,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独舌视界


德国本身在那时候就是已经变得穷途末路了,自身战斗力肯定大大降低,甚至他们的前线都出现了儿童,像这样不输才怪

阿富汗截然不同,仅仅是苏联一人入侵阿富汗,但是阿富汗人特别聪明,喜欢打游击战,打的苏联军队叫苦不迖,后来,阿富汗的这种战术在伊朗其他国家都被用上了,也给当时世界第一的美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见证CCCP解体的德棍


苏联打德国时也不是顺风顺水的。巴巴罗萨计划开始的时候,德军一路狂飙,很快就包围了列宁格勒,打到了莫斯科城下。而苏联军队也是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当时的丘吉尔一看,这不行啊,苏联一倒下,希特勒回头就得把大英帝国灭了。于是,主动向苏联伸出援手,是的,就是这个极度仇视布尔什维克的丘吉尔,主导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并向苏联提供了援助,更重要的是,虽然当时美国并未参战,但是在丘吉尔的大力游说下,以人道救援的名义,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物资援助。而老天也给了苏联喘息的机会。严酷的冬天迫使德军放缓了攻势。这才有了日后击败第三帝国的基础。

说这么多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苏军进攻阿富汗不只是面对阿富汗一个敌人。现在让美国头痛不已的塔利班就是美国人训练出来的游击队。

一方面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抗第三帝国时依靠了美英的援助才有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苏军入侵阿富汗不仅受到联合国制裁,还有美国对阿富汗的极力支持。

另一方面,对第三帝国作战,是正规军正面作战,苏联有兵员,能源,物资,天气等各方面的优势。而对阿富汗作战,是在兴都库什大山中对付游击队作战,本身这也是苏军的弱项。连现代化的第一强国美国用了十八年都搞不定,苏联自然更不行。


风神翼龙12


苏联对德国的战争是站在道义的角度进行的,苏联有前所未有的工业产能和战略空间,而且还有英美这样强悍的盟友为其输血,德国站在战争发动者的角度,不具备道义的前提,再加上多线作战,人口和工业也不如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苏联可以全心全力的进攻德国。

从1979年的12月开始,苏联军队以优势兵力突然入侵阿富汗,在这段时间里,苏联军队损失惨重,大约一万五千名苏军士兵命丧阿富汗,经济损失达到了近450亿卢布。

阿富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性格: 历史上阿富汗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很多强大的帝国和军队都曾试图占领此地,使阿富汗地区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纷争不断的生活环境造就了阿富汗人彪悍无畏、勇于抗争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典型的山地民族坚韧不拔的品质。

阿富汗难缠的游击战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初期,进展十分迅速,很快就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公路,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就和当年入侵阿富汗的大英帝国一样,对那些居住在山区和农村的游击队束手无策,并且因为屡次遭到袭击而损失惨重,因为阿富汗国土百分之八十都是山区,大部分地区都交通不便,使苏联军队最引以为豪的机械化部队根本发挥不出作用,而那些游击队们的大本营还都是在山区,导致苏联军队在围剿山区的游击队时,在一些路况十分崎岖的地区,只能靠单兵步行,或者武装直升机来进行作战。

其它反苏国家的援助和外交干扰:那些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国家给予了阿富汗游击队大量军事援助,伊朗为了能让阿富汗游击队在山区能够快速机动,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摩托车和单兵武器,而美国的军事援助则每天源源不断的从巴基斯坦运往阿富汗,外交上一大批反苏国家不断给苏联施压,让苏联陷入了国际社会上前所未有的孤立。






大道贯心源


首先需要纠正一点:击败德国并非苏联一国的功劳

决定二战胜利的原因只有那么几点:

1.德军国力不足,难以抗衡强大的盟军

2.英国破译恩格尼码,德军整体行动方案暴露

3.美国强势入局,给予苏联强有力的支援,全面碾压轴心国力量

4.德国统帅内部矛盾不断,战争中后期一系列战略决策失败

而入侵阿富汗则不同

阿富汗的山地环境,使得苏联没有办法一战定乾坤。在城市里,苏联军队虽然占据优势。但在山地里,阿富汗人才是这里的王者。在阿富汗的山地条件下,都得不到真正的发挥。即使改变战术,也没有取到很好的效果。苏联对阿富汗的游击军队也许可以取得短时间的胜利,但对于真正一口把阿富汗军队吃下去,也是有很大困难。

其次苏军作战意志薄弱

长时间的战争,让苏联军队的厌战情绪,越来越强烈。十年的战争,可以说,一整代苏联人的童年,都是在听着阿富汗战争的消息长大的。

苏军在二战后就极度厌恶战争,更别说如此惨烈的消耗战了。据苏联统计数字披露,伤亡人数近五万,死亡人数一万多。这可能是二战以后,苏联经历的伤亡最惨重的战争了。

苏联低估了阿富汗人的决心

当苏联人的厌战情绪越来越浓烈时,阿富汗人却斗志高昂。因为他们在保卫自己的国土。阿富汗人在不依不饶的反抗。战争,不止是武器的较量,更是意志力的对抗。谁能坚持的时间越长,谁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前线分析


第一,战争性质不同。二战时期,苏联对纳粹德国的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反法西斯战争,国内士气旺盛、全民皆兵,积极参加;在国际上得到了英美中等国的援助和支持。而苏联对阿富汗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受到国内国际许多人士的反对,苏军的士气也受到影响。第二,战场情势不同。苏联对纳粹德国的战争是现代化的大规模机械化作战,能够充分发挥苏联强大动员体制和工业实力的优势;而在阿富汗苏军面对的是来无影去无踪的阿富汗游击队,苏军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去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从地形来看,中东欧多为平原,能够有效发挥苏军现代化武器,尤其是坦克部队的优势。而阿富汗多山地,无法发挥苏联现代化武器的优势,后勤补给也十分困难,苏军一度用骡马来运输武器给养。第三,国力发生变化。二战时期,苏联仍处于国力的上升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充分适应了战争的需要。而阿富汗战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由于苏联体制的僵化,加之与美国的长期争霸,国力已不如从前。综上,苏联难以取得阿富汗战争的胜利。其实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与苏联的失败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每天了解一点历史


首先,战争的诉求不一样。对德战争目的是毁掉对方。而阿富汗战争是要有效的统治。德国就算和苏联打的有来有往,但纳粹政府一崩溃战争就胜利了。而阿富汗,战场上一回合就被按地上摩擦了,但鬼都不知道阿富汗有多少个山洞以及每个山洞里又躲了多少反抗军。

其次对手国情也不一样。德国是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特征之一就是极致的相互依存。苏联控制或摧毁德主要工业后,德国人不想被饿死就得跪下叫爸爸。而阿富汗就坑了,那几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战场上丢光了主要城市往大山里一跑照样和你耗。要是战士不特别积极甚至都可以不耽误他们放羊~(别说苏联,后面老美也没能在阿富汗占到啥便宜)

再其次周边环境也不一样。打德国时是一圈人围着德国一顿收拾。苏联轻工业之类民生产业不行还有美国撒钱。但打阿富汗的时候情况刚好相反。欧美人民对本拉登的感情应该相当复杂。当年可是他们不留余力宣传的英雄啊。在当年的战争中,顽强抗争的阿富汗人民获得了来自国际社会广泛的同情与支撑。没有吃没有穿自有公知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国际友人给他们造。而苏联就比较尴尬了,战争没有收益总不能抢阿富汗人民的羊吧。


跬步求索


苏联打败德国那是在二战背景下多国援助,德军孤军深入苏联的情况下,打的集团军作战,人员装备,后勤补给占重要因素。苏联打阿富汗是在山地上作战,多为游击战,苏联吃了很多亏,时间漫长,最终被拖垮。美国在阿富汗在战术上也没能捞到多少好处,阿富汗号称帝国坟场,主要是当地人的不屈精神,地形地貌,地缘政治等因素决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