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我这一生都在等待着,只是不知道到底在等谁。   

那你在等什么呢?   

你,我一直在等你。

——《幸福终点站》

我们初来到世界,就开启了漫长的等待过程:等待成长、等待爱情、等待事业有成、等待安享晚年。正是有了等待,就有了期待和希望。

但有时候,我们会在漫长的等待中,失去了目的,忘记了初心,也消耗了耐性,最后,只剩下遗憾。那么,我们应该要用什么姿态去“等待”属于我们的幸福?《幸福终点站》告诉了我们真相。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幸福终点站》是一部2004年梦工厂出品的电影,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主要演员有汤姆·汉克斯、凯瑟琳·泽塔-琼斯、斯坦利·塔奇和齐·麦拜特等。剧本由萨沙·杰瓦西和安德鲁·尼科尔根据原著故事改编,影片于2004年6月18日在美国上映。

正是由于电影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所改编,因此引来广大观众的共鸣,直击人心。时隔16年,该影片在豆瓣上依然保存8.8高分,足以证明它带给我们深刻的影响。

影片《幸福终点站》名字虽然略显世俗,但看完影片后,让我重新对“幸福”有了新定义:我们一生中所等待的结果,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它不尽相同,但它是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念。

电影以1989年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的是一个从东欧小国家来的乘客维克多,他在美国肯尼迪机场准备前往纽约时,他的国家正发生政变。因此,他成为了没有国籍的人,既不能入境,也不能出境,身份十分尴尬。唯一的办法就是只能滞留在机场里等待恢复国籍的一天。一个语言不通的人在快节奏的机场里度过了整整9个月,这期间,不懂英语沟通的他努力学习英语,身无分文的他自食其力赚钱求得饱饭吃、被误会的他通过真诚融入到一群机场后勤人员群体中,并帮助他们实现心愿、被视为一个大麻烦的他与机场负责人周旋。他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却成为了感化他人的大英雄。

这影片之所以获得8.8高分,大部分原因是它的故事具备真实性。它告诉观众,这不是虚构的大而空故事情节,而是真真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它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幸福从来不是遥远而不可触及,它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上演;英雄从不是高高在上备受仰视,它而是我们身边普通人的化身。而我们等待的幸福,终究有一天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因此,我将从每个人各怀心事,一生都在等待的表象、主角维克多的个人品质体现、机场高官弗兰克受到维克多影响下的思想转变,这三个方面去分析《幸福终点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通过电影故事反思我们的人生,才是电影创作的价值所在。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01 无论是高官权贵还是小人物,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等待,但我们得到的结果都不尽相同

机场是每段旅程的起点,也是终点。同时,它见证了每天都在上演的分别和等待。

剧情就发生在肯尼迪机场,客流匆匆,繁荣而热闹,在这个空间的背景下所集合而成的犹如一个小型社会体系,它更真实地展示出人性的本质,它是一个饱满而真实社会缩影,无论是平凡不起眼的小人物,还是权贵高官,每个人都各怀心事,却被匆忙热闹的机场快节奏所掩盖。

1、印度籍老清洁工:等待回家的团圆,也等待灵魂的自我救赎

在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印度籍的老清洁工古普塔。他身材矮小,在欧美国家里,与健硕高大的欧洲人相比,他微弯的背脊显得更加渺小,正如他的底层身份一样,不曾被人正视一眼。他在机场工作已经有20多年,后来他跟维克多结交为朋友后,他才袒露自己的心事:原来,23年前,他在印度经营一家小香烟店,不料有警察三番四次地前来索要他的税费。在不堪忍辱之下,他用刀捅向了警察。为了逃避法律责任,他抛下家庭,只身逃到了美国肯尼迪机场做一名清洁工。这些年来,他自觉愧疚,十分思念印度的妻儿,但又不敢贸然回去自首,只能在机场里低调地谋一份差事度日。

这23年内,他饱受思想的挣扎,默默地等待着回家的日子,也等待着灵魂的自我救赎。哪一天自己能有勇气承担起责任,哪天就是自我解救的时刻,但他不知道这刻何时会到来。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2、多情的空姐:从18岁到39岁,都在等一个随时呼召她的男人

片中女主角是一名具备魅力的空姐阿米莉,她从18岁开始当空姐,现在已有20年时间。她周旋于权贵男人之间,不惜做小三。她常年习惯住旅店,等待她的情郎随时呼召,然后拖着行李箱奔赴到他身边。这些年来,看似她都在等待BP机响起的一刻,实际上,她在等待一个真心真意爱她的男人出现。然而,20多年来,也没能改变她只是一个随传随到的情妇身份。阿米莉的通讯录是按照国家城市来区分的,这是受到她的职业限制,没有固定的落脚点,每到一个城市,她都会留下一段没有真爱的激情。身边的男人很多,但到底有哪个才是真心爱自己呢?似乎没有,她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等到真命天子的出现,只好继续在不爱她的男人之间周旋,获得被需要的满足感。当一次次的希望最终化成失望时,交付的真心却等来无情的对待时,人就开始变得不在乎,哀莫大于心死,最后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只好陷入无穷无尽的循环里麻木自己、欺骗自己。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3、机场官员弗兰克:用17年时间等待上任

电影中除了记录机场里不起眼的小人物的真实人生外,还刻画了一个位高权重的机场官员等待上任的故事。机场官员弗兰克等待自己的上司退休,好让能尽快替代他的位置。升职加薪,是一个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在其职谋其政,你确保自己能真正学会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对得起花了17年时间等待得来的职位吗?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苦苦等待得来的结果,而是在等待的过程中学会的道理。

4、来自东欧某小国的维克多:等待为父亲完成一个未了结的心愿

主角维克多是一名来自东欧某小国的乘客,他来到肯尼迪机场准备出境到纽约时,他的国家发生政变,他的护照和身份证变成了废纸,不能出境也不能入境,只能在机场里等待恢复国籍的一刻以及女办事员手上的绿色印章,因为他要替父亲完成他的遗愿。然而,在9个月的等待过程中,他看清了机场这个浓缩的社会的人生百态,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感化了他人。

每个人一生都在等待。

我认为,这部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是记录发生在机场里的人和事,它没有刻意塑造高大上的人物形象来宣扬他的高尚。相反,它是通过记录机场里不起眼的角色,如清洁工、送餐员、办事员等小人物来刻画出人性的自然。他们虽平凡,但也拥有等待幸福的权利,正如普通人的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因此,影片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说出了观众的心声,通过电影反射出真实的我们,引发共鸣。在机场穿梭的人群中,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陌路人,心里都藏着小秘密,并带着期望前行,等待愿望实现的那天到来。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02 维克多:失去国和家的人,被滞留机场无人关心,命运待他不公,他却笑对人生,从他身上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

主角维克多也是机场中来去匆匆的乘客之一,如果一切手续正常,也许他只是肯尼迪机场里的一个过客。但他却遭遇了麻烦:国家发生政变,但他并不知情,语言不通,被机场人员请到了办公室里问话,他还蒙在鼓里,故作淡定的用蹩脚英语问非所答。这个场面很滑稽,但维克多所面临的情况却是真实而残酷的:我们以为准备好的一切都会顺利进行,每个设定好的目标都在计划里实现,心中所盼也会如期而至,殊不知,世上充满太多的变化,让人措手不及。

但是,即使命运对他不公,也无法遮挡维克多内心最本质的真善美。

1、机场里冷漠的人无视维克多的诉求,但善良的他身处焦急也不忘帮助他人

直到维克多走出机场办公室门口一刻,也不知道工作人员说了什么。当他从电视里得知自己的国家发生战乱时,他才恍然大悟。维克多不懂用英语沟通,又不懂如何使用公共电话,焦急如焚的他犹如吃了黄连的哑巴,想诉苦也无法表达。机场人来人往,无论维克多如何焦急地拉住一个路人来求助,也没有人愿意为他停下脚步。宽敞的机场大厅里热闹非凡,广播声、客流声交织,维克多像局外人一样,无法融入其中,内心彷徨而无助。后来,他瘫坐在石板凳上发呆,看到旁边的女孩无法盖好行李箱时,他习惯性走过去帮忙,结果自己的餐券吹走了,被一个清洁工清理掉。当他想取回时,被告知要预约才能翻找垃圾。

在这个充满高节奏的机场里,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目标前行,根本不会多花一秒时间在毫不关联的人身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映射出我们现实的生活状态:看到老人在路牌下思量许久,不知所措时,我们也很少主动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看到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孩子,背着行李包,着急地在路边等车时,我们也不会主动去多问问她是否需要援助。而维克多不同,虽然也在赶路,并遭受了不少大城市的人冷漠对待,但当有人需要帮助时,他第一时间走过去帮助,这是本能的反应,他内心的淳朴善良并没有被同化,善良的人终究会善待他人。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2、即使身无分文,食不果腹,维克多乐于天命,自食其力赚小钱养活自己

维克多身无分文,只能依靠几块饼干充饥。当他看到餐厅有客人吃剩的食物流口水时,他不会去哀求店员施舍给他。相反,他细心留意观察,原来机场的行李手推车放回指定位置时就能吐出硬币,而很多乘客来去匆匆,大多数都不会在乎这点小钱,这就给维克多一个赚钱的渠道。他穿梭于机场收集手推车,赚零花钱来买汉堡。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当维克多第一次买汉堡时,店员找零给他,他却表示不要了,当小费给回店员。这个细节让我的内心触动了一下,虽然维克多是穷困潦倒的弱者,但他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道德绑架他人一定要帮助他。相反,他为了获取食物,自谋出路赚取小钱,即使一个汉堡吃不饱,他也很满足,因为这是通过他的智慧和劳动得来的。而且,在他非常缺钱的时候,也不忘支付店员劳动的报酬,他明白每个人都不容易,无需把自己的遭遇强加到他人身上进行道德绑架。越是弱者,越是要有自强的骨气。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3、即使无限期滞留机场,也动摇不了维克多为父亲完成心愿的承诺,也感化了清洁工老人犹豫不决的心,让他学会承担责任

印度籍清洁工古普塔是一个古怪的老头,他喜欢把地面弄湿,并放置警示牌,但依然有不少乘客因此滑倒,老头古普塔以此为乐。在他眼中,这些乘客都是活该的,谁让他们不低头看一眼警示牌?实际上,也侧面反映出清洁工古普塔的矛盾心理:23年来,他低调地做着清洁工,一方面为了不让自己出差错,避免被问责,严重的会被遣返。他必须兢兢业业,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连从垃圾桶里翻找物品也要申请预约,否则一律不能碰他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又痛恨自己不被尊重,活在底层的夹缝里,来去匆匆的乘客从来不正视他们一眼,他渺小的犹如蝼蚁。因此,他只能通过不断玩弄乘客来取得自我满足感。

人总是矛盾的,害怕被发现,又不甘心被忽视,想做又不敢做,内心充满挣扎。

后来,通过接触维克多,了解到他为父亲完成心愿而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后,老头古普塔从他身上看到了承担责任的担当。他开始承认这23年来自己逃避责任的行为是多么不负责任的,于是,他决定为了帮助维克多实现梦想,毅然拿着扫把去逼停飞机,面对眼前的拿着枪支对准他的警察,他高呼“我要回家了”!这一刻我流泪了。老头古普塔逃亡了23年,在维克多的感化下,他终于与自己和解了。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家之主,古普塔终于正视了自己应有的身份和应有的责任。此刻,他是勇敢的,不再饱受内心的煎熬和折磨,他找到解开心结的钥匙,终于等到了灵魂的自我救赎一刻。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03 机场官员弗兰克:在教条主义和共情管理之间,他终被维克多所感化

每个电影都会有反派的角色,而机场官员弗兰克就是这部戏的反派人物。虽然是高官权贵,但人心都是肉造的,身上流着的血液都是有温度的。在教条主义和共情管理之间选择,弗兰克从维克多身上找到了答案。

1、开始:弗兰克把维克多视为阻碍他职场晋升的阻碍物,不断向他使绊

当弗兰克得知自己即将要登上上司的宝座时,他满怀欢喜。但面对滞留在机场的维克多,他感到有一丝担忧,生怕维克多的存在而影响他的晋升考核。于是,他制造一些机会让维克多偷偷溜进美国境内,这样就能把这个“大麻烦”抛给其他管辖地区了。但耿直的维克多并没有用非法的身份迈入美国国土一步,他坚持用正规的途径去纽约。

弗兰克想通过政治避难的理由来为维克多申请难民的身份,这样就能把他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但维克多坚持自己是有国有家的人,坚决不承认自己是逃难的难民。虽然自己的国家正陷入危机,但维克多坚信,它会好起来的!

当人被利欲熏心时,人性就容易被扭曲,弗兰克知法犯法,只想通过铤而走险的手段来保全自己的仕途。而维克多虽然被沦为无国籍无身份的人,但他绝不会做出半点有损国家名誉的事情来,他宁愿花费时间去等待国家站起来的一刻,也不要冒险去当一个给国家抹黑的人。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2、变化:弗兰克把维克多视为“大麻烦”,但在必要时刻又想起他的作用,最后对维克多改观

在考察团考察机场管理期间,出现了一个突发事件。一个俄罗斯籍的男子因携带药品过境被调查,他无法提供药品证书,机场安检人员就对他的药品扣留起来。但是,这四瓶药是他父亲的救命药,他必须要带过去,于是男子以死威胁。

为了尽快平息事件,减少其对考核的影响,弗兰克想通过强硬的手段来处理它。但由于语言不通,当事人情绪激动,在危机关头,弗兰克想到了维克多,让他帮忙翻译并安抚当事人。没想到,维克多对俄罗斯籍男子十分同情,眼见无法达成一致时,他想出了一个籍口巧妙地帮助俄罗斯人度过了难关。虽然知道维克多在耍小聪明,但弗兰克也无可奈何。在硬性规定面前,人是软弱无力的,男子跪地求饶,也无法冲破规定的界限。规矩与人情味是一件很难衡量的事,秉公执法就必然会失去人情味,要讲求人情味,就难保规矩的公正公道。也许此刻的弗兰克也在不断纠结于两者的平衡。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这需要弗兰克去学习的,也是他成长的过程。上司意味深长地告诉他:有时候,你必须把规矩和数字放一边,人才是最重要的。是的,做一个得人心的管理者,以人为本才是根本。

这件事后,维克多为帮助一个陌生人而挑战权威的故事传遍机场每个角落,他被人视为大英雄!每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都容易被人忽视,无处发声,但维克多却帮助他们找回了自己。从此,维克多在机场里增加了不少知名度。与冰冷的管理模式相比,共情才是获得人心的最佳做法,维克多做到了这点,这是值得弗兰克学习的。后来,弗兰克在管理模式上悄然发生变化,他在条条框框的教条里,开始懂得去使用同理心,从维克多趁机踏入美国国土一刻起,他选择睁只眼闭只眼,足以证明他内心开始接受共情管理模式了。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04 总结

这部电影把取景点放在机场,这是一个浓缩的社会缩影,它足以真实的还原人性的本质。跟欧美电影一样,它也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但导演并没有打造一个高大上的英雄形象,而是从小人物的角度切入,把平凡人的不平凡一面展露出来,温情从来不需要包装,它渗透到平凡人的一举一动中,时刻感化着我们。

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等待,等待的结果就是我们追求的幸福,但幸福并没有终点站,它延绵不绝地贯穿着我们的一生。


《幸福终点站》:从小人物身上发掘闪光点以及对人性的灵魂拷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