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確定你給孩子的是"高質量的陪伴"?請對照看看你是不是踩雷了

一場疫情,網絡上的湧現出了一大批廚子,熱搜排行榜裡,除了如何做飯,如何“陪娃”也是佔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很多父母都明白,"陪伴"是育兒界的一大真理。

面對網上層出不窮的親子小遊戲、科學小實驗等,一眾父母如獲珍寶,趕緊收藏下來,像極了年前逛淘寶血拼時的模樣。

確實,看似簡單的"帶娃",仍讓不少父母心生疲憊,大呼力不從心。

看似溫馨的親子游戲、陪伴攻略,操作起來卻是如此的難。

你確定你給孩子的是

陪伴,難在了哪裡?

  • 陪孩子做一個科學小實驗,家長會發現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和事後的整理工作,遠遠超出實驗本身的時長和工作量。

如果說孩子有收穫還好,但現實卻是父母由於經驗不足、解說不到位等原因,讓實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沒有呈現出任何效果。

孩子沒有了想進行下去的慾望,父母感覺自己真是費力不討好。

  • 陪孩子玩一個親子小遊戲吧,但年幼的孩子無法理解遊戲的規則,要麼不遵守,要麼犯規就哇哇大哭,直言放棄,讓遊戲變成了"他在哭,你在罵"的場景。
  • 那和孩子來一次親子閱讀吧,父母們講得乾澀無味,孩子聽得毫無興趣。

好不容易把一本繪本翻完,當你口乾舌燥時,發現孩子早已逃到另一個房間……

父母說,我知道要多給孩子一些陪伴,但真正的實施起來,為什麼就這麼難?

你確定你給孩子的是

為了陪伴,你可能踩了不少的坑

  • 完成任務型

陪伴孩子,對於很多職場中的父母來說,一直都是備忘錄裡那件"沒來得及"做的任務。

在這個超長的假期時,父母們為了完成任務,只能硬著皮頭去陪伴。

但陪伴的質量如何,無從知曉。

  • 證實自己型

你看,我沒有玩手機,沒有看電視,我在陪伴孩子了,我是一個好爸爸,好媽媽。

"我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來陪你,如果你還是感覺不好,那就是你的錯了。"

  • 想要收穫型

好不容易弄個科學實驗出來,可孩子看完就看完,一臉茫然毫無收穫。

父母疑惑:網上不是說這個實驗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嗎,我怎麼沒看到?

拔苗助長式的陪伴,把家長的耐心消磨得所剩無幾。

  • 完美主義型

我明明按照網上的教程一步步來的,為什麼結果和預期的不一樣。

孩子沒在該笑的時候笑,沒在該歡呼的時候表現出驚奇,是不是我哪裡沒做好,要不要重來一次?

你確定你給孩子的是

高質量的陪伴,到底是什麼樣?

什麼是高質量的陪伴?用心傾聽,全情投入、真情流露等等,都能和它掛鉤。

如果非要給高質量的陪伴加一個量化的標準,我想應該是這樣的:

  • 不要當作是任務去完成

說實話,我也是一個媽媽,真的很難不把陪伴當作一個任務來對待。

畢竟幾歲小孩子感興趣的那些事情,對我來說真的無法做到持之以恆的喜歡。

我能想到唯一的辦法是:父母們在心裡就不要把"陪伴"想得太過鄭重其事,否則容易出現走過場和過於形式化。

  • 狀態更重要

科胡特說過:父母是什麼樣的人,比做什麼更重要。

父母在陪伴孩子時所呈現出來的狀態,比在陪伴時為孩子做了什麼更重要。

孩子感知到的,不僅是父母的言行,更是父母在做這件事時的情緒、態度以及營造的氛圍。

所以,懷著輕鬆的狀態去陪伴孩子,比你陪他玩什麼高智遊戲都來得重要。

  • 別太嚴格

陪伴,不是讓孩子完全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做事,也不是父母為了實驗預設的場景而演的一齣戲,它只是單純的一場平等的交流和互動。

況且,孩子的感官系統和協調能力尚在發育中,他無法做到如成人般完美。

不要把自認為的簡單投射到孩子的身上,這樣只會讓孩子學會逃避。

  • 不一定能有所收穫

很多的遊戲、小實驗、閱讀都可以做到寓教於樂,能讓孩子在玩中就學到了知識。

但是,不要企圖通過這個遊戲、實驗和閱讀就能教會孩子什麼,父母的太過功利性會讓孩子變得小心翼翼。

  • 講求節制

父母不是超人,就算一整天無事可做,也不可能全天候地精力充沛。

24小時的不離不棄,對父母來說,也是一種不小的折磨。

並且,陪伴孩子,並不是單純地把孩子的時間填滿,把他的精力耗盡,而是讓孩子在獨處和融合中能夠充分換檔。

你確定你給孩子的是

陪伴,有時真的是隨心而為

在很多父母的意識裡,陪伴一定是"高大上"的,必須工具一大堆、書籍一大撂。

但是父母難免會很累,會從心裡拒絕。

與其過於形式化,不如按自己當時的狀態做呢?

比如給孩子講故事,不一定是書中的故事才精彩,生活中的故事也同樣能讓孩子聽得津津有味。

關於你的童年,關於你的父母,關於你的工作,其實都是好故事的素材。

當然,我還有更"懶"的時候,有時累得不想動,直接躺在沙發上,讓孩子拿我為道具。

給我打扮也好、玩"喚醒恐龍"的遊戲也罷,我得到了暫時的休息,他們也能玩得開心。

我想,這也是高質量的陪伴。

你確定你給孩子的是

寫在最後

綜上,我想表達的是,父母真的不需要把"陪伴"想得太過正式化,沒必要認為這個是正兒八經、嚴肅對待才能做好的事。

更沒有必要參照"官方"或者網絡的教程去一一對照。

有時,靈機一動的想法,更能使陪伴滲透到深層的意義中

其實,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是在一次次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