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世界战争史上都有发生过哪些不可思议的事?

魜溣


战争史上的奇闻要数“一个错字改变一场大战的胜负”。

1930年,晋系军阀阎锡山联合西北军首领冯玉祥一起反对蒋介石,发动了讨伐蒋介石的中原大战。战争中,为了消灭蒋介石在河南的军队,阎锡山和冯玉祥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决定,阎锡山和冯玉祥各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在河南省的沁阳县会师,然后一举歼灭蒋军在河南的部队。


会后,冯玉祥的作战参谋很快就拟订了作战计划。谁知道这个作战参谋地理知识不太好,一不小心将原定会师的地点沁阳县多写了一撇,变成了泌阳县。结果阎军和冯军的会师地点由河南沁阳县变成了泌阳县,偏偏河南省真的有“泌阳县”这个地方,只不过是南辕北辙,位于河南省的南部,离湖北省只有几十公里。当时蒋介石在湖北驻有重兵,冯军部队往泌阳集结简直就是往枪口上撞。


冯军集结的部队长官接到调动命令后,非常地不解,但是由于冯玉祥平日治军严厉,军令如山,在没有请示冯玉祥的情况下就率领部队朝与真正会师地200多公里的泌阳与阎军会师去了。

阎锡山的部队到达河南的沁阳县之后,根本不见冯军部队的踪影。由于阎军人数较少,不能单独作战,遂立即致电冯玉祥。冯玉祥一查才知道,奉命北上会师的部队已经南下赶去泌阳了。冯玉祥立即电令部队撤退,但是已经赶不上原定的作战计划了。

由于冯玉祥部作战参谋的疏忽,导致冯军和阎军在河南大败。这位疏忽大意的作战参谋也被受到军法处置而遭到枪决。


历史军魂


按照《明史·成祖本纪》的记载,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不是如有神助,而是真有神助,而且是多次在关键时刻出现。

建文元年六月,朱棣以靖难为名扯旗造反,建文帝派军北上讨伐。当年十一月,李景隆率军围攻北平。朱棣率军先出关进攻大宁,命其世子坚守不战。

到十一月庚午,朱棣率军从大宁返回北平,到白河时前面打听消息的士兵报告说,白河水高,无法渡河。朱棣招呼神仙助攻,“祷于神”,等朱棣率军达到白河边的时候,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白河已经结冰了,朱棣率军顺利渡河。

渡河之后,李景隆派手下的都督陈晖率兵外出侦查,路上与朱棣的军队相遇,朱棣分兵进攻,陈晖的士兵正准备从白河冰面上渡河的时候,河上的冰突然就解冻了,陈晖的兵全淹死在白河里了。

十一月庚午,王次孤山。逻骑还报曰白河流澌不可渡。王祷于神,至则冰合,乃济师。景隆遣都督陈晖侦敌,道左,出王军后。王分军还击之,晖众争渡河,冰忽解,溺死无算。

第二年四月,李景隆大军云集,与燕军在白沟河会战。会战中,双方互有胜负,杀得难解难分,朱棣也多次遇险。但当时总体来说,朝廷的军队越来越多,燕军将士越来越害怕,觉得自己无法取胜。

以当时的局面来说,李景隆并不着急进攻也没什么问题,他就是在等着各地源源不断赶到战场的援军逐步完成合围,而他现在所要做的,也不是马上击败燕军,而是把朱棣拖住,等合围完成之后再发动总攻,进行决战。

但在这时候,朱棣发现有问题,就就将领们说,我们不进攻,敌人不会自己后退,只有拼死一战。所以反而是处于劣势的燕军率先发动进攻,试图在朝廷官军完成合围之前就击败李景隆已经带来到战场上的军队。

两军交战,胜负未决的时候,又一次出现了神助攻。是真的神仙助攻,不是嘲讽。两军胜负未分之际,就是双方都憋着一口气,在拼谁先眨眼,谁先憋不住了,一喘气,就会全线崩溃。可是在这时候,起了旋风,吹折了李景隆的大纛。

李景隆作为三军统帅,大纛被封吹折当然会对全军将士产生造成强烈的心理暗示,这是不祥之兆啊,咱们这仗怕是要打败了。朱棣抓住官军情绪波动的时机,乘机乘风纵火,燕军随之掩击,李景隆率领的官军大败,燕军大胜。

时南军益集,燕将士皆失色。王奋然曰:“吾不进,敌不退,有战耳。”乃复以劲卒突出其背,夹攻之。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

这还不够,到建文三年,这样的神迹又出现了一次。

建文三年三月,这时候朝廷领兵的已经是盛庸和平安了。官军与燕军在夹河再次会战。

先是盛庸击败了燕军,但是朱棣这时候已经知道,建文帝有诏命诸将对朱棣只能生擒,不能战场上打死。所以,晚上朱棣率十几个人就在盛庸的营地附近夜宿,早上起来发现已经被包围了。朱棣鸣鼓穿营而过,官军只能目送他离去,不敢上前围攻。

回营之后,朱棣整军再战,而且就在当天,再次与官军会战。两军大战,从辰时一直杀到未时,还没有分出胜负。就在这个时候,突然狂风大起,而且是东北风。也就是说,这下燕军是顺风,而官军是逆风作战。这对官军自然是不利的。燕军乘风猛攻,盛庸的军队大败。

就在这次之后,燕军与吴杰、平安率领的官军再次在藁城遭遇,打了个遭遇战。又是在两军胜负未定之际,突然开始刮大风,而且是大风拔木,自然又是东北风,燕军又是顺风,官军又是逆风,于是官军就又吃败仗了。吴杰、平安只能率残军退保真定,燕军追击。

是日复战,自辰至未,两军相胜负,东北风忽起,尘埃蔽天,燕兵大呼,乘风纵击,庸大败。走德州。吴杰、平安自真定引军与庸会,未至八十里,闻败引还。王以计诱之,杰、安出兵袭王。闰月戊戌,遇于藁城。己亥,与战,大风拔木,杰、安败走,追至真定城下。

在这个时期频繁出现的神助攻,也就是大风,当然不可能是神仙助攻,而是自然现象。那么这个自然现象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沙尘暴。三四月间,正是沙尘暴多发季节,风从蒙古高原一路南下,自然都是往南吹的,遮天蔽日,不利于南军,而有利于北军。

这之后,其实这种情况也很多见。比如明亡之前的崇祯十三年三月丙戌,以及十七年春正月,都有“大风霾”的记载,这其实就是沙尘暴。只是当时的人们对沙尘暴还不理解,所以只留下了旋风、大风拔木、大风霾这样比较模糊的记载。

同样是崇祯十七年正月的这次大风霾,在崇祯帝本纪中只记录了大风霾三个字,但在流贼传李自成传中多了四个字,“黄雾四塞”,这就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沙尘暴很接近了。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和元朝时期对华北地区、内蒙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这一带的开发有关系的。在元朝时期,这一带都是京畿地区,人口密度比较大,农业开发加速,森林被砍伐,草原退化成为沙漠,沙尘暴就越来越多了。

尤其是辽金元三个北方游牧民族都曾经控制河北地区,这时候北京成为华北的中心城市,进行了重点建设,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大型城市的建设,尤其是宫殿的建筑,是需要砍伐大量的林木的,这对华北地区的森林是有比较大的破坏的。

也是在这个时期,华北地区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水系也在加速变化,比如五代时期从北京到天津、沧州一带,还有大量的沼泽地,白洋淀还是水量比较大的,是把北宋和辽国隔离开来的自然屏障。但到元明时期,这里就已经完全变成了农耕区。


萧武


有,而且很多,就比如一战时期,法军一颗炮弹偏离弹道,却打中德国弹药库,导致德国在凡尔登战役惨败。

一战期间,德国奉行“大炮主义”,偏爱大口径重炮。当时,德军的炮兵给敌人造成了很大的伤亡。然而强大的德国炮兵却败给了法军一发打偏的炮弹。

1916年10月,法军发起第一次凡尔登反攻,法军第38师和第133师和74师负责进攻杜奥蒙堡,这两个师面对着德军第9,33,34,54预备师,然而这四个师在这驻扎已久,构筑了坚固的防线并囤积了很多弹药,法军根本无从下手。德军接连不断的向法军阵地发动炮击,而法军的大炮数量以及弹药储备不多,因此只能做有限的还击。

不过就在法军即将弹尽粮绝的时候,法军炮兵发射的一发炮弹偏离了弹道,之后这颗跑偏的炮弹竟然击中了德军后方的弹药库,导致德军弹药库发生爆炸,数万枚炮弹化为乌有。

失去了炮弹的德军,最终不敌法军部队,无奈败北。一发打偏的炮弹,竟左右了战争的走向,是不是感觉不可思议?





如椽笔


在战争史上,我认为最诡异的事情莫过于淝水之战了。知道,东晋正是西晋在北方被打败、无法立足的基础上才衣冠南渡,成立了东晋,可见晋朝的武力并不是很强大,但正是这么一个逃亡政权,竟然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而且是在兵力1:10的条件下取得的,这在大家都是冷兵器时代无疑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好像冥冥之中有上天的意愿保佑东晋。特别是那一句“前线的秦军败了!”这一句就动摇了80万大军的阵脚,十分诡异。

公元383年,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战争中,前秦与东晋军队对决与淝水。到年当12月,有人向前秦君主苻坚建议后退决战,当前秦军队后移时,东晋军队把握时机,渡水突击。朱序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败了!”,秦军阵脚大乱,随后晋军全力出击,大败秦军,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但战争中的那句“前线的秦军败了!”导致的前秦军队大溃败,是我无论如何都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的。

被打扮的历史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人类历史上总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发生在人类战争史上的两件离奇事件,而且其中一件事情直接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帝王。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一场神奇之旅。

第一件事情是幽灵部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英国远征军与德军激战于比利时,由于德军的强大,英军寡不敌众,决定撤退,但被德军围住,英军损失惨重,接下来面对的就是灭亡。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些相当神秘而奇妙的事情。英军说当时战场上出现了许多神秘的幽灵,有拿着弓箭的天使、圣女贞德等基督教的神灵,他们为英军隔开了一条逃生通道。

还有一些撤退的英军士兵说:“他们的队伍中突然加入了几百人的弓箭手,这些弓箭手用手中的原始武器帮着他们攻击德军。”而据被俘的德军士兵证实说:“他们遇到了古代的武士,他们穿着铠甲,挥舞着弓箭,攻击他们,而他们的武器无法攻击这次幽灵,并且死去的德军同伴没有任何伤口。”

后来,这些关于幽灵部队的事情一经报道,就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被看作是上帝将英国人从黑暗中拯救出来。后来,有人说整个故事就是英国人编出来鼓舞士气的,完全就是编造。但无论真假如何,这都是一个很离奇的事件,至今也能引发人们的想象力。

第二件离奇的事件就是昆阳之战,汉光武帝刘秀带领的2万起义军对战王莽的40多万的大军,先是天降陨石雨,袭击了王莽大军的军营,导致王莽的士兵以为是上天的惩罚和警示,胆战心惊。后来,在双方决战的时候,突然是飞沙走石,风驰电掣,暴雨如注,王莽的军队顿时大乱,王莽军队渡河时更是被淹死了无数人。先有陨石雨,后有雷暴雨,特别是罕见的陨石雨落在了王莽的军营,于是有人就说刘秀是位面之子,这一切都是他召唤召唤出来。

总之,在昆阳之中刘秀能以2万人战胜王莽40多万大军,真的是堪称奇迹。而关于他是否真的是位面之子就无所谓了,反正最后成就了他的一番帝业。实际上,在人类的战争史上太多离奇的事件,今天只是抛砖引玉,大家还有什么关于战场上的离奇事件,可以分享一下。








暴躁兵器譜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第一天以色列空军几乎炸了埃及空军所有机场,击毁上百架飞机。而埃及南部还有两个机场处于以色列空军攻击范围之外尚有几架当时先进的图16轰炸机停在那里,对以色列有很大威胁。于是以色列参谋总部经过经心策划,利用二战老式秃驴式轰炸机升入高空后关闭一发动机继续飞,出奇不意将停在机场的图16全炸了。。!!

对越反击战开始时,越南冰式火箭炮丘八认为我军没有射程超过它的火炮,以为可以象中苏珍宝岛冲突时苏联冰雹式火箭炮那样在我军炮火射程外从容射击!

不料开战后不多久,我军穿插部队利用后座炮击毁其数门,后被我缴获当天即运回国内。很快我们仿制出来称81式火箭炮,其改进型90式至今仍在服役。。。!!

以色列1981年巴比仑行动炸了伊拉克核反应堆后。傻大母不死心,沉默几年的1987年又花重金从法国引进一个,引起以色列注意,但考虑到傻大母军力通过两伊战争得加强且有大量可以打到以色列的飞毛导弹不便直接动手。于是以色列通过潜伏伊间谍,他的公开身体是大衙内的帮闲,扇动乌代劝说进攻科威特,于是海湾战争。。。!!


军统60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有人统计过,人类跨进文明的门坎儿后,只有几百年是和平。战争带来杀戮,带来破来,带来无尽的灾难和广温疫,另一方面也带来科技进步。古往今来,人类战争型态是千差万别的,海战,步战,水淹,火攻,骑兵对砍,空战,坦克战…无奇不有,如果一人一骑灭一国,则是战争中的奇迹啦!

这件事情发生在一千三百七十年前的大唐,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牛人无数,名将辈出。其中有一个人叫王玄策,做过黄水县令。象王玄策这个级别的人太多了,史书上也没记载生卒年月日,只是知道王玄策是洛阳人,正宗的华夏子民。王玄策是个外交家,曾三次出访过天竺,第二次被打劫了。王玄策一怒之下从吐番和尼婆罗借来大兵,血冼了天竺,上演了一人一骑灭天竺的战争奇迹。

王玄策是一个外交家,大唐时国力强大,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向大唐派出使节。今天的印度,在唐代叫天竺,印度这个名字还是玄奘法师起的名字。天竺并不是一个国家名字,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当时天竺境内小国林立,有许多国家向中央帝国朝觐。来而不往非礼也,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王玄策做为副使,跟随正使上护军李义表护送天竺使者回国,熟习了沿途风土人情和路线,宣场了大唐国威。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王玄策第二次做使节出访天竺各国。这次王玄策的身份是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他们一行三十人,带着贵重礼物出发了,路过吐番时看望了嫁给松赞干布的文成公主。王玄策到达天竺摩竭陀国时,该国老国王已死。大臣阿罗那顺做了新国王,新国王非常的不友好,半路上伏击了王玄策的小分队和跟随的天竺使团。所有的财宝都被抢去,王玄策等人被投入监狱,后来被老国王的女儿悄悄地放出来。

王玄策和蒋师仁走在路上核计,大唐关山万里,远水解不了进渴,既使回去,李世民也不可能为这点小事情派大军远征万里之外的小国。那样一来,这面子可就丢大了,无法在大唐混啦!汉唐时多铁血男儿,班定远三十六人可以经略西域,陈汤,甘廷寿可以矫诏征西域联军灭了北匈奴,还理直气壮的上书: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王玄策也是一个顶级的牛人,他发挥外文家的才华,从吐番借得一千二百名土兵,又从吐番的属国泥娑罗(泥泊尔)借得七千骑兵。这支近万人的大军向滚滚的洪流冲下青藏高原,杀向天竺,王玄策发誓要血洗天竺,为死去的弟兄报仇雪恨。这是一支武力强悍的队伍,吐番,泥娑罗土兵英勇善战,他们还有最强的大脑王玄策。王玄策虽然没有指挥过军队打仗,但他是饱学之士,历史上上的战例,兵书战策,攻城器械的应用了然于胸。




阿罗那顺闻讯组织数万大军抵抗,天竺的象军战斗力非常历害,阿罗那顺兵力占绝对优势,信心满满。王玄策兵少,但他有化腐朽为神奇,撒斗成兵的本事,让天竺人知道天朝大将的历害。王玄策把田单的火牛阵玩得炉火纯青,一战破了阿罗那顺的象兵。

阿骨那顺率军退到茶镈和罗城抵抗,王玄策架云梯,抛石车,攻城车等天竺人从没见过的装备攻城。城迫之后,斩首三千人,其他的败兵猖狂逃走,落到水里淹死一万多人,阿骨那顺逃向中天竺。天竺小国林立,平时分争不断,遇到战事则一致对外,东天竺的援兵己在路上。

王玄策为行军总管,蒋师仁作前线总指挥,在中天竺生擒阿罗那顺,斩首数千人。阿骨那顺的老婆是一个女中豪杰,她指挥数万大军据乾陀卫江城抵抗。蒋师仁指挥大军很快破了城,俘虏王子,妃子的男女一万两千多人,牲畜三万多头。王玄策指挥大军,一口气拿下580余城。

这下子天竺小国算是见识了天朝大将的神威,再打下去就会亡国啦!东天竺国王立马收兵了,还送给王玄策大军三万多头牲畜做犒赏。其他小国也有学有样,望风而降,珍珠,玛瑙,香料等各种宝物拚命的送,希望王玄策撤兵。

王玄策得到财宝无数,兄弟们的仇也报了,面子也找回来了,这才舒口气,押着两千多主要俘虏,几万头牲畜,浩浩荡荡的回到长安城。唐太宗李世民龙颜大悦,这也太给自已长脸了。王玄策凭一已之力借得大兵,血洗了天竺,扬我大唐天威,还划啦这么多宝贝,立刘加封王玄策为散朝大夫。王玄策在困境中,凭一已之力借得援兵,血洗了天竺,扬威域外,在世界战争史是确实是个奇迹。


关东侠客


世界战争史上最离奇的一件事——俘虏在战后不“愿意”回家。

抗美援朝战结束后,中国俘虏到的6000多美国士兵和十几万韩国士兵先后遣送回国。但是有22名美国战俘坚决不愿意回国,反而在山东济南定居生活50年。其中一位前美军战俘讲述了他的故事。

这个美国人名字叫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在济南生活期间被人叫做“老温”我们也叫他老温好了。

老温曾参加二战,在太平洋战场上奋战5年战争结束后回国。战后的美国到处都是经济危机和工人罢工,老温先后当过服务员、炼钢工、纺织工、建筑工,不停的失业让他最终选择在此参军入伍,这一次,他到了朝鲜战场。这一年他已经28岁。

第二次战役中,老温被志愿军俘虏。老温惊奇地发现,志愿军向朝鲜老百姓买了很多大米白菜等食材。老温纳闷了,这些东西还要拿钱买?美韩军都是直接抢了得了!自此,老温对志愿军的认识有了很大扭转。志愿军军官对老温说“你们不要怕,我们会待你们很好,等停战和平以后,我们要将你们送回家。战争的责任不是你们,而是美国一小撮搞政治的人。”

没错,战争就是一小撮野心家挑起并扩大的,朝鲜战争打地停不下来,很大程度和麦克阿瑟的各种小动作有关系。

在美国国内,军官告诉老温,在志愿军的战俘营,简直就是屠宰场,向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战俘营、扎达鲍斯捷尔集中营、圣费南多俘虏营和奉天俘虏收容所等地,都是战俘们的地狱,大量战俘遭遇了在虐待、苦役、酷刑、活埋和集体枪杀而死亡。

老温发现,战俘的生活比志愿军还要好。前方的志愿军战士,一把炒米一把雪。

而战俘的生活却不断改善,每人每天粮食875克, 白面、大米取代了初期的玉米、高粱,食油50克,肉50克,鱼 50克,蛋50克,白糖25克。 普通灶每人每天伙食费1545元 (人民币旧币),轻病号灶2313元,重病号灶3634元。 俘虏的 这个伙食标准相当于志愿军团以上干部的中、小灶标准, 比志愿军一般干部、战士的伙食标准高出很多。为了适应俘虏生活习惯,还专门从中国运去了面包烤箱。

老温在战俘营生活了两年八个月,当时美军实施空中绞杀战,封锁志愿军交通运输线,给志愿军后勤补给造成很大困难。即便如此,志愿军还是从国内运来了大米、面粉、肉类为他们改善生活。志愿军还为美军战俘建立了俱乐部、图书阅览室,买来萨克斯管、吉他、钢琴等乐 器以及国际象棋、篮球和橄榄球等体育用品。

1952年11月,在朝鲜碧洞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战俘奥运会”,选手来自北朝鲜各地战俘营的500多名战俘, 他们身着统 一的服装,扛着各种旗帜,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运动场, “奥运圣火”点燃之后,各种比赛激烈角逐。 比赛项目很 丰富,跨栏、跳高、篮球、排球、足球、拳击、游泳、跳水等 一应俱全。 在战俘营内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堪称世界 战俘史上的奇迹。

战俘营还支持国际参观,以为国际和平人士来到这里,不由得惊叹:“简直是奇迹! 这哪里是战俘营, 分明是一所国际大学校! ”

板门店谈判成功后,美军背信弃义破坏日内瓦公约“自愿遣返”原则,给了战俘们90天的“冷却期”。这90天中,美国派出了大量的牧师和神父来劝说,还播放了父母家人要求回家的录音。两个美军战俘爱德华和克劳德改变了主意,回去之后分别被判刑10年和20年。

对此,老温的回忆是:“在板门店,美 国当局为了说服我,就以各种优惠条件拉拢我。 一个美 国军官送给我好多书籍和大量的礼物,说回到美国后可 以给我安排年薪70万美元的工作,并帮我找一个美丽的 姑娘做妻子。 我经过反复考虑,终于顶住了这些‘糖衣炮 弹’,我下决心到中国去,同中国人民一道去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今天,我仍认为我当时的这种选择是正确的! ”

老温在中国,先后借了两次婚,其中第二任妻子叫白皙荣,1970年6月,他的大女儿温绍霞出生了;1972年, 他的儿子温绍磊出生了。1977年,老温成了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负责英语口语课程。

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老温1976年回国探亲,掀起了一场“文纳瑞斯热”,简直比尼克松还受欢迎。2000年老温第三次回美国探亲时,有人问他,美国经济条件好得多,为什么不到美国定居安度晚年?老温回答说

“美国是个只认‘钱’的国家,人情味淡薄, 有不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相当悲惨。 我在中国有妻子儿女,有外孙女,还有那么多关心过照顾过我的好朋友,中 国政府每月发给我几千元的退休工资,我的所有医疗费 用,都是公家负担。 每次返美探亲,工资照发,还发给出国 旅费和往返机票费。 我现在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还要回美国呢? 回到美国后我一无所有。 至于回国探亲也是应 该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年纪,再不回去看看不行了。 亲戚 朋友一个个都没有了。 中国有句话叫‘叶落归根’,我的根在中国,我要死在中国母亲的怀抱里,我的骨灰将来 要撒在黄河里……”


历史知事


二战期间,圣马力诺居然向全世界宣战;

圣马力诺这个国家可能大家会听说过,但它具体在哪个位置呢,恐怕大家都找不出来。圣马力诺其实是为于意大利东部的袖珍国家,四周都被意大利包裹,领土面积只有60.75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万多人。然而,正是这么小的一个国家,却是二战中唯一同时向法西斯国家和盟军国家都宣战的国家。

事情是这样子的,作为一个没有半点实力的小国,圣马力诺在二战前期一直都保持中立,开启啃瓜子看戏模式。然而,却在看热闹的过程中被“殃及池鱼”。

1944年6月,英国皇家空军在轰炸意大利本土时,一不小心把圣马力诺也给炸了,造成了60人死亡,125人受伤。圣马力诺虽小,但好歹也是个主权国家,平白无故的就被英国人给炸了,圣马力诺人一下子就彻底愤怒了。

于是,圣马力诺就一口气同时向美、英、法、德、日、美、苏、中等世界大国全部宣战。这也是奇怪,炸他们的明明是英国人,可为啥德国和日本也跟着被圣马力诺“点名”呢?或许,在圣马力诺人看来,这些发动战争的国家,都得为这起轰炸负责吧。但不论如何,圣马力诺就是这么任性。

当然,我们可不要以为这是在开玩笑,事实上圣马力诺还真的和德国干起来了。

虽然,盟军方面都没把圣马力诺当一回事,权当笑话罢了。但一向较真的德国还真的派兵把圣马力诺给打下来了。

当时,圣马力诺拥有200名民兵和几十条枪,虽然没啥战斗力,但德国还是很认真的派出了一支部队。最终,在德军的进攻下,仅半个小时的时间,圣马力诺就被干掉了,后来还是当初轰炸他们的英国人将他们解放。事后,出于人道主义原则,英国方面还是给予了圣马力诺八万英镑的赔偿,并于当年的11月与其签订和平协议。就此,圣马力诺这场向全世界宣战的风波才告一段落。



这些历史要读


史上最离奇的故事篇一 。  

1915年12月,英国与土耳其之间的一场战争,英军诺夫列克将军率领的第四军团准备进攻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的军事重地加拉波利亚半岛。   那天英军很英勇地一个一个爬上山岗,高举旗帜欢呼着登上山顶。突然间,空中降下了一片云雾覆盖了一百多米长的山顶,在阳光下呈现淡红色,并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山下用望远镜观看的指挥官们对此景观也很惊奇。   过了片刻,云雾慢慢向空中升起,随即向北飘逝。指挥官们才惊奇地发现,山顶上的英军土兵们全部消失了。

史上最离奇的故事篇二。

一个二十岁的波斯尼亚农民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影响二十世纪的整个走向,但是正是他于1914年某个晴朗的夏日掏出手枪向奥匈牙利斐迪南大公的车队射击。他们的死亡事件引发了历史上一连串最血腥的战争,撒下了未来共产主义和纳粹主义的种子。而更可悲的是,它完全有可能不发生,仅仅由于一个巧合:事实证明,普林西普只是意图于那天杀害大公的阴谋者之一,但他由于之前试图用炸弹杀害某人失败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放弃杀害大公了。斐迪南大公步入咖啡馆以迅速平息他的挫败感和填饱肚子,当他吃完走出咖啡馆时,他正好看到大公的车就停在他的眼前,离他不到二十英尺远。司机显然拐错弯了,在后退时不小心熄灭了发动机,这使得大公和他的妻子成为了杀手静止的目标。在经过快速思考后,他拔出手枪,之后的就是历史了,正如大家所说,之后的历史都是因为大公的司机迷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