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世界戰爭史上都有發生過哪些不可思議的事?

魜溣


戰爭史上的奇聞要數“一個錯字改變一場大戰的勝負”。

1930年,晉系軍閥閻錫山聯合西北軍首領馮玉祥一起反對蔣介石,發動了討伐蔣介石的中原大戰。戰爭中,為了消滅蔣介石在河南的軍隊,閻錫山和馮玉祥召開了軍事會議。會上決定,閻錫山和馮玉祥各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在河南省的沁陽縣會師,然後一舉殲滅蔣軍在河南的部隊。


會後,馮玉祥的作戰參謀很快就擬訂了作戰計劃。誰知道這個作戰參謀地理知識不太好,一不小心將原定會師的地點沁陽縣多寫了一撇,變成了泌陽縣。結果閻軍和馮軍的會師地點由河南沁陽縣變成了泌陽縣,偏偏河南省真的有“泌陽縣”這個地方,只不過是南轅北轍,位於河南省的南部,離湖北省只有幾十公里。當時蔣介石在湖北駐有重兵,馮軍部隊往泌陽集結簡直就是往槍口上撞。


馮軍集結的部隊長官接到調動命令後,非常地不解,但是由於馮玉祥平日治軍嚴厲,軍令如山,在沒有請示馮玉祥的情況下就率領部隊朝與真正會師地200多公里的泌陽與閻軍會師去了。

閻錫山的部隊到達河南的沁陽縣之後,根本不見馮軍部隊的蹤影。由於閻軍人數較少,不能單獨作戰,遂立即致電馮玉祥。馮玉祥一查才知道,奉命北上會師的部隊已經南下趕去泌陽了。馮玉祥立即電令部隊撤退,但是已經趕不上原定的作戰計劃了。

由於馮玉祥部作戰參謀的疏忽,導致馮軍和閻軍在河南大敗。這位疏忽大意的作戰參謀也被受到軍法處置而遭到槍決。


歷史軍魂


按照《明史·成祖本紀》的記載,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中不是如有神助,而是真有神助,而且是多次在關鍵時刻出現。

建文元年六月,朱棣以靖難為名扯旗造反,建文帝派軍北上討伐。當年十一月,李景隆率軍圍攻北平。朱棣率軍先出關進攻大寧,命其世子堅守不戰。

到十一月庚午,朱棣率軍從大寧返回北平,到白河時前面打聽消息的士兵報告說,白河水高,無法渡河。朱棣招呼神仙助攻,“禱於神”,等朱棣率軍達到白河邊的時候,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白河已經結冰了,朱棣率軍順利渡河。

渡河之後,李景隆派手下的都督陳暉率兵外出偵查,路上與朱棣的軍隊相遇,朱棣分兵進攻,陳暉的士兵正準備從白河冰面上渡河的時候,河上的冰突然就解凍了,陳暉的兵全淹死在白河裡了。

十一月庚午,王次孤山。邏騎還報曰白河流澌不可渡。王禱於神,至則冰合,乃濟師。景隆遣都督陳暉偵敵,道左,出王軍後。王分軍還擊之,暉眾爭渡河,冰忽解,溺死無算。

第二年四月,李景隆大軍雲集,與燕軍在白溝河會戰。會戰中,雙方互有勝負,殺得難解難分,朱棣也多次遇險。但當時總體來說,朝廷的軍隊越來越多,燕軍將士越來越害怕,覺得自己無法取勝。

以當時的局面來說,李景隆並不著急進攻也沒什麼問題,他就是在等著各地源源不斷趕到戰場的援軍逐步完成合圍,而他現在所要做的,也不是馬上擊敗燕軍,而是把朱棣拖住,等合圍完成之後再發動總攻,進行決戰。

但在這時候,朱棣發現有問題,就就將領們說,我們不進攻,敵人不會自己後退,只有拼死一戰。所以反而是處於劣勢的燕軍率先發動進攻,試圖在朝廷官軍完成合圍之前就擊敗李景隆已經帶來到戰場上的軍隊。

兩軍交戰,勝負未決的時候,又一次出現了神助攻。是真的神仙助攻,不是嘲諷。兩軍勝負未分之際,就是雙方都憋著一口氣,在拼誰先眨眼,誰先憋不住了,一喘氣,就會全線崩潰。可是在這時候,起了旋風,吹折了李景隆的大纛。

李景隆作為三軍統帥,大纛被封吹折當然會對全軍將士產生造成強烈的心理暗示,這是不祥之兆啊,咱們這仗怕是要打敗了。朱棣抓住官軍情緒波動的時機,乘機乘風縱火,燕軍隨之掩擊,李景隆率領的官軍大敗,燕軍大勝。

時南軍益集,燕將士皆失色。王奮然曰:“吾不進,敵不退,有戰耳。”乃復以勁卒突出其背,夾攻之。會旋風起,折景隆旗,王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

這還不夠,到建文三年,這樣的神蹟又出現了一次。

建文三年三月,這時候朝廷領兵的已經是盛庸和平安了。官軍與燕軍在夾河再次會戰。

先是盛庸擊敗了燕軍,但是朱棣這時候已經知道,建文帝有詔命諸將對朱棣只能生擒,不能戰場上打死。所以,晚上朱棣率十幾個人就在盛庸的營地附近夜宿,早上起來發現已經被包圍了。朱棣鳴鼓穿營而過,官軍只能目送他離去,不敢上前圍攻。

回營之後,朱棣整軍再戰,而且就在當天,再次與官軍會戰。兩軍大戰,從辰時一直殺到未時,還沒有分出勝負。就在這個時候,突然狂風大起,而且是東北風。也就是說,這下燕軍是順風,而官軍是逆風作戰。這對官軍自然是不利的。燕軍乘風猛攻,盛庸的軍隊大敗。

就在這次之後,燕軍與吳傑、平安率領的官軍再次在藁城遭遇,打了個遭遇戰。又是在兩軍勝負未定之際,突然開始颳大風,而且是大風拔木,自然又是東北風,燕軍又是順風,官軍又是逆風,於是官軍就又吃敗仗了。吳傑、平安只能率殘軍退保真定,燕軍追擊。

是日復戰,自辰至未,兩軍相勝負,東北風忽起,塵埃蔽天,燕兵大呼,乘風縱擊,庸大敗。走德州。吳傑、平安自真定引軍與庸會,未至八十里,聞敗引還。王以計誘之,傑、安出兵襲王。閏月戊戌,遇於藁城。己亥,與戰,大風拔木,傑、安敗走,追至真定城下。

在這個時期頻繁出現的神助攻,也就是大風,當然不可能是神仙助攻,而是自然現象。那麼這個自然現象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後來人們所熟知的沙塵暴。三四月間,正是沙塵暴多發季節,風從蒙古高原一路南下,自然都是往南吹的,遮天蔽日,不利於南軍,而有利於北軍。

這之後,其實這種情況也很多見。比如明亡之前的崇禎十三年三月丙戌,以及十七年春正月,都有“大風霾”的記載,這其實就是沙塵暴。只是當時的人們對沙塵暴還不理解,所以只留下了旋風、大風拔木、大風霾這樣比較模糊的記載。

同樣是崇禎十七年正月的這次大風霾,在崇禎帝本紀中只記錄了大風霾三個字,但在流賊傳李自成傳中多了四個字,“黃霧四塞”,這就和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沙塵暴很接近了。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元朝時期對華北地區、內蒙東部、遼寧西部、河北北部這一帶的開發有關係的。在元朝時期,這一帶都是京畿地區,人口密度比較大,農業開發加速,森林被砍伐,草原退化成為沙漠,沙塵暴就越來越多了。

尤其是遼金元三個北方遊牧民族都曾經控制河北地區,這時候北京成為華北的中心城市,進行了重點建設,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大型城市的建設,尤其是宮殿的建築,是需要砍伐大量的林木的,這對華北地區的森林是有比較大的破壞的。

也是在這個時期,華北地區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水系也在加速變化,比如五代時期從北京到天津、滄州一帶,還有大量的沼澤地,白洋淀還是水量比較大的,是把北宋和遼國隔離開來的自然屏障。但到元明時期,這裡就已經完全變成了農耕區。


蕭武


有,而且很多,就比如一戰時期,法軍一顆炮彈偏離彈道,卻打中德國彈藥庫,導致德國在凡爾登戰役慘敗。

一戰期間,德國奉行“大炮主義”,偏愛大口徑重炮。當時,德軍的炮兵給敵人造成了很大的傷亡。然而強大的德國炮兵卻敗給了法軍一發打偏的炮彈。

1916年10月,法軍發起第一次凡爾登反攻,法軍第38師和第133師和74師負責進攻杜奧蒙堡,這兩個師面對著德軍第9,33,34,54預備師,然而這四個師在這駐紮已久,構築了堅固的防線並囤積了很多彈藥,法軍根本無從下手。德軍接連不斷的向法軍陣地發動炮擊,而法軍的大炮數量以及彈藥儲備不多,因此只能做有限的還擊。

不過就在法軍即將彈盡糧絕的時候,法軍炮兵發射的一發炮彈偏離了彈道,之後這顆跑偏的炮彈竟然擊中了德軍後方的彈藥庫,導致德軍彈藥庫發生爆炸,數萬枚炮彈化為烏有。

失去了炮彈的德軍,最終不敵法軍部隊,無奈敗北。一發打偏的炮彈,竟左右了戰爭的走向,是不是感覺不可思議?





如椽筆


在戰爭史上,我認為最詭異的事情莫過於淝水之戰了。知道,東晉正是西晉在北方被打敗、無法立足的基礎上才衣冠南渡,成立了東晉,可見晉朝的武力並不是很強大,但正是這麼一個逃亡政權,竟然取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而且是在兵力1:10的條件下取得的,這在大家都是冷兵器時代無疑是非常難以理解的,好像冥冥之中有上天的意願保佑東晉。特別是那一句“前線的秦軍敗了!”這一句就動搖了80萬大軍的陣腳,十分詭異。

公元383年,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戰爭中,前秦與東晉軍隊對決與淝水。到年當12月,有人向前秦君主苻堅建議後退決戰,當前秦軍隊後移時,東晉軍隊把握時機,渡水突擊。朱序在秦軍陣後大叫:“前線的秦軍敗了!”,秦軍陣腳大亂,隨後晉軍全力出擊,大敗秦軍,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但戰爭中的那句“前線的秦軍敗了!”導致的前秦軍隊大潰敗,是我無論如何都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的。

被打扮的歷史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人類歷史上總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發生在人類戰爭史上的兩件離奇事件,而且其中一件事情直接成就了中國歷史上一代帝王。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一場神奇之旅。

第一件事情是幽靈部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年英國遠征軍與德軍激戰於比利時,由於德軍的強大,英軍寡不敵眾,決定撤退,但被德軍圍住,英軍損失慘重,接下來面對的就是滅亡。就在此時,發生了一些相當神秘而奇妙的事情。英軍說當時戰場上出現了許多神秘的幽靈,有拿著弓箭的天使、聖女貞德等基督教的神靈,他們為英軍隔開了一條逃生通道。

還有一些撤退的英軍士兵說:“他們的隊伍中突然加入了幾百人的弓箭手,這些弓箭手用手中的原始武器幫著他們攻擊德軍。”而據被俘的德軍士兵證實說:“他們遇到了古代的武士,他們穿著鎧甲,揮舞著弓箭,攻擊他們,而他們的武器無法攻擊這次幽靈,並且死去的德軍同伴沒有任何傷口。”

後來,這些關於幽靈部隊的事情一經報道,就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被看作是上帝將英國人從黑暗中拯救出來。後來,有人說整個故事就是英國人編出來鼓舞士氣的,完全就是編造。但無論真假如何,這都是一個很離奇的事件,至今也能引發人們的想象力。

第二件離奇的事件就是昆陽之戰,漢光武帝劉秀帶領的2萬起義軍對戰王莽的40多萬的大軍,先是天降隕石雨,襲擊了王莽大軍的軍營,導致王莽的士兵以為是上天的懲罰和警示,膽戰心驚。後來,在雙方決戰的時候,突然是飛沙走石,風馳電掣,暴雨如注,王莽的軍隊頓時大亂,王莽軍隊渡河時更是被淹死了無數人。先有隕石雨,後有雷暴雨,特別是罕見的隕石雨落在了王莽的軍營,於是有人就說劉秀是位面之子,這一切都是他召喚召喚出來。

總之,在昆陽之中劉秀能以2萬人戰勝王莽40多萬大軍,真的是堪稱奇蹟。而關於他是否真的是位面之子就無所謂了,反正最後成就了他的一番帝業。實際上,在人類的戰爭史上太多離奇的事件,今天只是拋磚引玉,大家還有什麼關於戰場上的離奇事件,可以分享一下。








暴躁兵器譜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第一天以色列空軍幾乎炸了埃及空軍所有機場,擊毀上百架飛機。而埃及南部還有兩個機場處於以色列空軍攻擊範圍之外尚有幾架當時先進的圖16轟炸機停在那裡,對以色列有很大威脅。於是以色列參謀總部經過經心策劃,利用二戰老式禿驢式轟炸機升入高空後關閉一發動機繼續飛,出奇不意將停在機場的圖16全炸了。。!!

對越反擊戰開始時,越南冰式火箭炮丘八認為我軍沒有射程超過它的火炮,以為可以象中蘇珍寶島衝突時蘇聯冰雹式火箭炮那樣在我軍炮火射程外從容射擊!

不料開戰後不多久,我軍穿插部隊利用後座炮擊毀其數門,後被我繳獲當天即運回國內。很快我們仿製出來稱81式火箭炮,其改進型90式至今仍在服役。。。!!

以色列1981年巴比侖行動炸了伊拉克核反應堆後。傻大母不死心,沉默幾年的1987年又花重金從法國引進一個,引起以色列注意,但考慮到傻大母軍力通過兩伊戰爭得加強且有大量可以打到以色列的飛毛導彈不便直接動手。於是以色列通過潛伏伊間諜,他的公開身體是大衙內的幫閒,扇動烏代勸說進攻科威特,於是海灣戰爭。。。!!


軍統60


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有人統計過,人類跨進文明的門坎兒後,只有幾百年是和平。戰爭帶來殺戮,帶來破來,帶來無盡的災難和廣溫疫,另一方面也帶來科技進步。古往今來,人類戰爭型態是千差萬別的,海戰,步戰,水淹,火攻,騎兵對砍,空戰,坦克戰…無奇不有,如果一人一騎滅一國,則是戰爭中的奇蹟啦!

這件事情發生在一千三百七十年前的大唐,大唐帝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之一,牛人無數,名將輩出。其中有一個人叫王玄策,做過黃水縣令。象王玄策這個級別的人太多了,史書上也沒記載生卒年月日,只是知道王玄策是洛陽人,正宗的華夏子民。王玄策是個外交家,曾三次出訪過天竺,第二次被打劫了。王玄策一怒之下從吐番和尼婆羅借來大兵,血冼了天竺,上演了一人一騎滅天竺的戰爭奇蹟。

王玄策是一個外交家,大唐時國力強大,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向大唐派出使節。今天的印度,在唐代叫天竺,印度這個名字還是玄奘法師起的名字。天竺並不是一個國家名字,而是一個地理概念。當時天竺境內小國林立,有許多國家向中央帝國朝覲。來而不往非禮也,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王玄策做為副使,跟隨正使上護軍李義表護送天竺使者回國,熟習了沿途風土人情和路線,宣場了大唐國威。



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王玄策第二次做使節出訪天竺各國。這次王玄策的身份是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他們一行三十人,帶著貴重禮物出發了,路過吐番時看望了嫁給松贊干布的文成公主。王玄策到達天竺摩竭陀國時,該國老國王已死。大臣阿羅那順做了新國王,新國王非常的不友好,半路上伏擊了王玄策的小分隊和跟隨的天竺使團。所有的財寶都被搶去,王玄策等人被投入監獄,後來被老國王的女兒悄悄地放出來。

王玄策和蔣師仁走在路上核計,大唐關山萬里,遠水解不了進渴,既使回去,李世民也不可能為這點小事情派大軍遠征萬里之外的小國。那樣一來,這面子可就丟大了,無法在大唐混啦!漢唐時多鐵血男兒,班定遠三十六人可以經略西域,陳湯,甘廷壽可以矯詔徵西域聯軍滅了北匈奴,還理直氣壯的上書: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王玄策也是一個頂級的牛人,他發揮外文家的才華,從吐番借得一千二百名土兵,又從吐番的屬國泥娑羅(泥泊爾)借得七千騎兵。這支近萬人的大軍向滾滾的洪流衝下青藏高原,殺向天竺,王玄策發誓要血洗天竺,為死去的弟兄報仇雪恨。這是一支武力強悍的隊伍,吐番,泥娑羅土兵英勇善戰,他們還有最強的大腦王玄策。王玄策雖然沒有指揮過軍隊打仗,但他是飽學之士,歷史上上的戰例,兵書戰策,攻城器械的應用瞭然於胸。




阿羅那順聞訊組織數萬大軍抵抗,天竺的象軍戰鬥力非常歷害,阿羅那順兵力佔絕對優勢,信心滿滿。王玄策兵少,但他有化腐朽為神奇,撒鬥成兵的本事,讓天竺人知道天朝大將的歷害。王玄策把田單的火牛陣玩得爐火純青,一戰破了阿羅那順的象兵。

阿骨那順率軍退到茶鎛和羅城抵抗,王玄策架雲梯,拋石車,攻城車等天竺人從沒見過的裝備攻城。城迫之後,斬首三千人,其他的敗兵猖狂逃走,落到水裡淹死一萬多人,阿骨那順逃向中天竺。天竺小國林立,平時分爭不斷,遇到戰事則一致對外,東天竺的援兵己在路上。

王玄策為行軍總管,蔣師仁作前線總指揮,在中天竺生擒阿羅那順,斬首數千人。阿骨那順的老婆是一個女中豪傑,她指揮數萬大軍據乾陀衛江城抵抗。蔣師仁指揮大軍很快破了城,俘虜王子,妃子的男女一萬兩千多人,牲畜三萬多頭。王玄策指揮大軍,一口氣拿下580餘城。

這下子天竺小國算是見識了天朝大將的神威,再打下去就會亡國啦!東天竺國王立馬收兵了,還送給王玄策大軍三萬多頭牲畜做犒賞。其他小國也有學有樣,望風而降,珍珠,瑪瑙,香料等各種寶物拚命的送,希望王玄策撤兵。

王玄策得到財寶無數,兄弟們的仇也報了,面子也找回來了,這才舒口氣,押著兩千多主要俘虜,幾萬頭牲畜,浩浩蕩蕩的回到長安城。唐太宗李世民龍顏大悅,這也太給自已長臉了。王玄策憑一已之力借得大兵,血洗了天竺,揚我大唐天威,還劃啦這麼多寶貝,立劉加封王玄策為散朝大夫。王玄策在困境中,憑一已之力借得援兵,血洗了天竺,揚威域外,在世界戰爭史是確實是個奇蹟。


關東俠客


世界戰爭史上最離奇的一件事——俘虜在戰後不“願意”回家。

抗美援朝戰結束後,中國俘虜到的6000多美國士兵和十幾萬韓國士兵先後遣送回國。但是有22名美國戰俘堅決不願意回國,反而在山東濟南定居生活50年。其中一位前美軍戰俘講述了他的故事。

這個美國人名字叫詹姆斯·喬治·溫納瑞斯,在濟南生活期間被人叫做“老溫”我們也叫他老溫好了。

老溫曾參加二戰,在太平洋戰場上奮戰5年戰爭結束後回國。戰後的美國到處都是經濟危機和工人罷工,老溫先後當過服務員、鍊鋼工、紡織工、建築工,不停的失業讓他最終選擇在此參軍入伍,這一次,他到了朝鮮戰場。這一年他已經28歲。

第二次戰役中,老溫被志願軍俘虜。老溫驚奇地發現,志願軍向朝鮮老百姓買了很多大米白菜等食材。老溫納悶了,這些東西還要拿錢買?美韓軍都是直接搶了得了!自此,老溫對志願軍的認識有了很大扭轉。志願軍軍官對老溫說“你們不要怕,我們會待你們很好,等停戰和平以後,我們要將你們送回家。戰爭的責任不是你們,而是美國一小撮搞政治的人。”

沒錯,戰爭就是一小撮野心家挑起並擴大的,朝鮮戰爭打地停不下來,很大程度和麥克阿瑟的各種小動作有關係。

在美國國內,軍官告訴老溫,在志願軍的戰俘營,簡直就是屠宰場,向臭名昭著的奧斯威辛戰俘營、扎達鮑斯捷爾集中營、聖費南多俘虜營和奉天俘虜收容所等地,都是戰俘們的地獄,大量戰俘遭遇了在虐待、苦役、酷刑、活埋和集體槍殺而死亡。

老溫發現,戰俘的生活比志願軍還要好。前方的志願軍戰士,一把炒米一把雪。

而戰俘的生活卻不斷改善,每人每天糧食875克, 白麵、大米取代了初期的玉米、高粱,食油50克,肉50克,魚 50克,蛋50克,白糖25克。 普通灶每人每天伙食費1545元 (人民幣舊幣),輕病號灶2313元,重病號灶3634元。 俘虜的 這個伙食標準相當於志願軍團以上幹部的中、小灶標準, 比志願軍一般幹部、戰士的伙食標準高出很多。為了適應俘虜生活習慣,還專門從中國運去了麵包烤箱。

老溫在戰俘營生活了兩年八個月,當時美軍實施空中絞殺戰,封鎖志願軍交通運輸線,給志願軍後勤補給造成很大困難。即便如此,志願軍還是從國內運來了大米、麵粉、肉類為他們改善生活。志願軍還為美軍戰俘建立了俱樂部、圖書閱覽室,買來薩克斯管、吉他、鋼琴等樂 器以及國際象棋、籃球和橄欖球等體育用品。

1952年11月,在朝鮮碧洞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戰俘奧運會”,選手來自北朝鮮各地戰俘營的500多名戰俘, 他們身著統 一的服裝,扛著各種旗幟,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進運動場, “奧運聖火”點燃之後,各種比賽激烈角逐。 比賽項目很 豐富,跨欄、跳高、籃球、排球、足球、拳擊、游泳、跳水等 一應俱全。 在戰俘營內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堪稱世界 戰俘史上的奇蹟。

戰俘營還支持國際參觀,以為國際和平人士來到這裡,不由得驚歎:“簡直是奇蹟! 這哪裡是戰俘營, 分明是一所國際大學校! ”

板門店談判成功後,美軍背信棄義破壞日內瓦公約“自願遣返”原則,給了戰俘們90天的“冷卻期”。這90天中,美國派出了大量的牧師和神父來勸說,還播放了父母家人要求回家的錄音。兩個美軍戰俘愛德華和克勞德改變了主意,回去之後分別被判刑10年和20年。

對此,老溫的回憶是:“在板門店,美 國當局為了說服我,就以各種優惠條件拉攏我。 一個美 國軍官送給我好多書籍和大量的禮物,說回到美國後可 以給我安排年薪70萬美元的工作,並幫我找一個美麗的 姑娘做妻子。 我經過反覆考慮,終於頂住了這些‘糖衣炮 彈’,我下決心到中國去,同中國人民一道去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今天,我仍認為我當時的這種選擇是正確的! ”

老溫在中國,先後借了兩次婚,其中第二任妻子叫白皙榮,1970年6月,他的大女兒溫紹霞出生了;1972年, 他的兒子溫紹磊出生了。1977年,老溫成了山東大學特聘教授,負責英語口語課程。

70年代,中美關係正常化,老溫1976年回國探親,掀起了一場“文納瑞斯熱”,簡直比尼克松還受歡迎。2000年老溫第三次回美國探親時,有人問他,美國經濟條件好得多,為什麼不到美國定居安度晚年?老溫回答說

“美國是個只認‘錢’的國家,人情味淡薄, 有不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相當悲慘。 我在中國有妻子兒女,有外孫女,還有那麼多關心過照顧過我的好朋友,中 國政府每月發給我幾千元的退休工資,我的所有醫療費 用,都是公家負擔。 每次返美探親,工資照發,還發給出國 旅費和往返機票費。 我現在生活得很好,為什麼還要回美國呢? 回到美國後我一無所有。 至於回國探親也是應 該的,因為像我這樣的年紀,再不回去看看不行了。 親戚 朋友一個個都沒有了。 中國有句話叫‘葉落歸根’,我的根在中國,我要死在中國母親的懷抱裡,我的骨灰將來 要撒在黃河裡……”


歷史知事


二戰期間,聖馬力諾居然向全世界宣戰;

聖馬力諾這個國家可能大家會聽說過,但它具體在哪個位置呢,恐怕大家都找不出來。聖馬力諾其實是為於意大利東部的袖珍國家,四周都被意大利包裹,領土面積只有60.75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萬多人。然而,正是這麼小的一個國家,卻是二戰中唯一同時向法西斯國家和盟軍國家都宣戰的國家。

事情是這樣子的,作為一個沒有半點實力的小國,聖馬力諾在二戰前期一直都保持中立,開啟啃瓜子看戲模式。然而,卻在看熱鬧的過程中被“殃及池魚”。

1944年6月,英國皇家空軍在轟炸意大利本土時,一不小心把聖馬力諾也給炸了,造成了60人死亡,125人受傷。聖馬力諾雖小,但好歹也是個主權國家,平白無故的就被英國人給炸了,聖馬力諾人一下子就徹底憤怒了。

於是,聖馬力諾就一口氣同時向美、英、法、德、日、美、蘇、中等世界大國全部宣戰。這也是奇怪,炸他們的明明是英國人,可為啥德國和日本也跟著被聖馬力諾“點名”呢?或許,在聖馬力諾人看來,這些發動戰爭的國家,都得為這起轟炸負責吧。但不論如何,聖馬力諾就是這麼任性。

當然,我們可不要以為這是在開玩笑,事實上聖馬力諾還真的和德國幹起來了。

雖然,盟軍方面都沒把聖馬力諾當一回事,權當笑話罷了。但一向較真的德國還真的派兵把聖馬力諾給打下來了。

當時,聖馬力諾擁有200名民兵和幾十條槍,雖然沒啥戰鬥力,但德國還是很認真的派出了一支部隊。最終,在德軍的進攻下,僅半個小時的時間,聖馬力諾就被幹掉了,後來還是當初轟炸他們的英國人將他們解放。事後,出於人道主義原則,英國方面還是給予了聖馬力諾八萬英鎊的賠償,並於當年的11月與其簽訂和平協議。就此,聖馬力諾這場向全世界宣戰的風波才告一段落。



這些歷史要讀


史上最離奇的故事篇一 。  

1915年12月,英國與土耳其之間的一場戰爭,英軍諾夫列克將軍率領的第四軍團準備進攻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的軍事重地加拉波利亞半島。   那天英軍很英勇地一個一個爬上山崗,高舉旗幟歡呼著登上山頂。突然間,空中降下了一片雲霧覆蓋了一百多米長的山頂,在陽光下呈現淡紅色,並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山下用望遠鏡觀看的指揮官們對此景觀也很驚奇。   過了片刻,雲霧慢慢向空中升起,隨即向北飄逝。指揮官們才驚奇地發現,山頂上的英軍土兵們全部消失了。

史上最離奇的故事篇二。

一個二十歲的波斯尼亞農民不可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將影響二十世紀的整個走向,但是正是他於1914年某個晴朗的夏日掏出手槍向奧匈牙利斐迪南大公的車隊射擊。他們的死亡事件引發了歷史上一連串最血腥的戰爭,撒下了未來共產主義和納粹主義的種子。而更可悲的是,它完全有可能不發生,僅僅由於一個巧合:事實證明,普林西普只是意圖於那天殺害大公的陰謀者之一,但他由於之前試圖用炸彈殺害某人失敗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放棄殺害大公了。斐迪南大公步入咖啡館以迅速平息他的挫敗感和填飽肚子,當他吃完走出咖啡館時,他正好看到大公的車就停在他的眼前,離他不到二十英尺遠。司機顯然拐錯彎了,在後退時不小心熄滅了發動機,這使得大公和他的妻子成為了殺手靜止的目標。在經過快速思考後,他拔出手槍,之後的就是歷史了,正如大家所說,之後的歷史都是因為大公的司機迷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