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读毛泽东的诗词,最鲜明体验就是,感觉毛泽东诗词的境界博大开阔、气势恢宏、摧山撼岳。往往在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中,却能展示出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吞吐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

毛泽东诗词的大境界、大气魄,是他伟大人格的真实体现。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惊天地泣鬼神,其自身就构成了一部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毛泽东的诗词透露出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不是平白无故就有的,是有了坚定的信仰,有了革命的激情,有了强有力的执行力的革命军队才能产生出来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来源于革命者对生死的无畏,对信仰的不渝。

读毛泽东的诗词,可以升华人的精神境界,滋养人的浩然正气,塑造人崇高的人格,陶冶人的灵魂。本人比较喜欢毛泽东的诗词,特地精选了十首非常不错的诗篇,一起来欣赏一代伟人的经典诗诗词。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1、《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解析:这首词读高中的时候学过,当时读高二,这首词学完之后,纷纷效仿填词。《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一九三六年二月创作的一首词。主要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同时,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此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抒发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这首词讲究词章格律,但又不刻意追求。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人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2、【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解析:这首词作于一九二九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十月十一日。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这首词营造了一个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诗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宇宙的、人类的高度抒发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3、【诉衷情】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解析:这首词作于一九七四年,原名为《诉衷情.赠周恩来同志》,其意思是:当年忠诚坚贞的为国家献身,什么时候贪生怕死过?现在天下都是无产阶级的天下,江山靠谁来守候?还没有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而身心已经倍感疲倦,两鬓都花白了;难道我们忍心将期待已久的愿望象东流水一样让它远去,甘愿此生只做泛泛之辈吗?

这首诗里透露出一番不甘,人民还没有过上幸福的日子,伟人晚年的最大遗憾,眼看着战友们一一离去的身影,这位一生叱咤风云的伟人,也深深感到了无能为力。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4、【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解析:东方已经破晓,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虽然发现了真理,但还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变危局的责任重大,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人,要永不言败,永不服老。

只有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可以领略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色,只有勇于追求,坚持不懈,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人,也不要局限于一城一地,要放眼全局,高瞻远瞩,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郁郁葱葱的大好美景将张开双臂迎接奋斗者。

正所谓美好的诗不是奇词丽语,是抒发积极乐观努力奋斗的情怀。毛泽东继承了中华民族诗言志、工夫在诗外的大法;在词句上,着意于浅显通俗,立意求深远,语句求浅近。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5、【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解析:这首词是毛泽东写于一九三五年,此词慷慨悲烈、雄沉壮阔,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毛泽东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这首词是毛泽东所有词作中较为出色的作品综观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体现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技巧。其结构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取冷色调,下阕取暖色调,色彩对比强烈,感情对比亦同样强烈,上下阕的强烈对比,恰恰反映了毛泽东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代伟大指挥若定的气魄。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6、【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解析:这首词作于一九二五年,其意思是说,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 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此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7、【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解析:南京的解放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彻底覆灭,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纵观历史,透视现实,提出了狠追穷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思想,因为这不仅是一个战役、一场决战的成败问题,而是关系着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着亿万人的命运。整篇诗作从艺术上再现了这一战略思想,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这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一九四九年。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诗人热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并以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8、【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解析:是毛泽东在一九五六年巡视南方,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的词,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该词描绘了一九五六年中国积极建设的现象,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和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体现出来毛泽东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也表达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9、【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解析:这首词写于一九五七年,原本是一首悼亡词,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这首词不仅是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激励广大人民捍卫革命成果。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10、【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解析: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这首词作于新中国成立后,当时是一九六一年,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斗志,便酝酿写一首词。他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文辞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义,所以他要再读与陆游的词风格不同的咏梅词。

写这首词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毛泽东借咏梅来言志,鼓舞广大的无产阶级人民群众,鼓励他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首绝妙诗词,境界纵横万里,气势雷霆万钧

不一样的文章,不一样的精彩,更多内容,请关注【诗词歌赋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