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020年留意2条购房新规,3类房子尽量回避,2类人或面临“麻烦”

回顾过去20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轨迹,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简单粗暴。

不管你在一二线城市买房,还是在三四线城市置业,房价动辄就是翻倍,不管你买的是蜗居还是大平层,随时出手身家都能翻一番。

只要敢负债,敢借钱,敢上车,家庭财富就能跑赢工薪族、无房者,买什么房子,选择哪个城市,几乎没有任何技巧可言。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净值家庭数量已超过210万户,未来五年,预计高净值家庭数量将继续以13%的增速持续增长至400万户。

事实上,随着这两年房价水涨船高,高净值人群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别的不说,就京沪广深这几个城市,随便找个街道的学区房,动辄上千万的市值,足以令旁人汗颜。

但是,房子终究是件商品,无节制的高负债扩张,必然会引发“供过于求”,有数据显示,过去3年内,每年我国新建商品房面积,足够4000万人居住。而每年城镇人口的增加幅度,仅仅只有2000万人。

这也就意味着,现在我们买的大部分房子,都是用来“赚差价”而非“自住”的。

2020年留意2条购房新规,3类房子尽量回避,2类人或面临“麻烦”

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看到2020年,楼市有了2条购房“新规”。

1,征信有了新变化。

在1月下旬,征信中心正式启动二代征信系统切断上线工作,面向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提供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与第一代征信系统最大的不同是,第二代征信系统将会更严格,尤其是对上文提及的假离婚、高杠杆、短贷长用、拆东墙补西墙等手段做出了详尽规定,征信数据的更新会更及时,想靠负债“钻漏洞”已经不可行了。

2,房贷有了新标准。

根据央行的规定,自3月1日起,全国所有的银行,要和所有的个人房贷客户重新签订合同,将此前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合同,陆续转为LPR利率贷款合同。

也就是说,只要你以前是用商贷按揭买房,这次都需要转换成LPR,新购房人群直接签LPR的房贷合同。

2020年留意2条购房新规,3类房子尽量回避,2类人或面临“麻烦”

这也就意味着,利率正在加速市场化,央行可以选择调降1年期LPR,让房贷利率参考的5年期LPR依然处于高位,银行则通过加基点的方式维持高额的购房成本。

简单一句话:无论是征信系统,还是房贷新标准,都意味着买卖房产,将不再像以往那样轻松了。

这种情况下,楼市的“接盘者”将会变得越来越少,从2020年起,3类房子尽量回避,未来贬值20%都有可能。

1,城乡结合部的高层住宅。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城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最高,其次是外环,再次是远郊。

最偏远的地方,是那些人烟罕至的城乡结合部,可能只有零星的公路过境,没有学区、没有三甲医院、也没有大型商超,却赢得了不少开发商的青睐,各类开发区、示范区,出现了各类房产概念的炒作。

事实上,这类偏远区域,在待开发土地非常充裕的前提下,根本不需要盖动辄几十层的高层住宅,这些地方,只能充当部分土豪的低密度豪宅改善目标。

因此,在更严格的征信系统、更高的购房成本下,很少有买家会青睐此类房子。

2,小城市的老破小家属院。

老破小在大城市非常受欢迎,原因在于:市中心配套成熟,商业、交通发达,最重要的是学区。

2020年留意2条购房新规,3类房子尽量回避,2类人或面临“麻烦”

但是,在中小城市,“规则”变了。

原因很简单,城市越小,二手房的热度就越低,相对大城市来说,三四线城市棚改的成本很低,大量的土地供应不在话下,人们更加偏爱新房。

更何况,小城市是没有学区这一说的,就那么几个重点中小学,市内流入的人口也很有限,大部分都来自于下辖的乡镇和县区,学区房没有稀缺性这一说,因此这类房子的流动性会比较差,居住品质也不高。

3,商住公寓。

关于公寓,我已经说过很多次,能不碰就不要碰,交易税费太高是其一,住进去既不能享受学位和学区,一层楼上有几十个邻居,高峰期连电梯都等不到,暖气、天然气更不用想,还是商水商电,这些劣势都非常明显。

更重要的是,包括写字楼、公寓、商铺在内的各类商用房,库存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020年留意2条购房新规,3类房子尽量回避,2类人或面临“麻烦”

最近有两个新闻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一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实行“商改租”新规,将卖不动的商用房改成出租房。二是广东放开了商住房的限售,不再限制销售对象,任何人都可以购买。

商用房改成出租房,还有放开限售,背后都是空置率高企的现实,正因为交易成本高昂,居住条件无法跟住宅相提并论,才造成了商住公寓如今的尴尬局面。

这3类房子,在房价连续水涨船高的时期,尚且无法跑赢其他类型房产,未来房地产走入“稳中有降”趋势后,房产价值“打8折”,加上税费、个人精力、折旧费等支出,卖价缩水20%实属正常。

笔者认为,新的形势下,有2类人“麻烦”了。

1,购房杠杆高、“钻漏洞”买房的人。

以前很多人买房,习惯了高额负债,明明月收入没有达到房贷标准,通过做高流水、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买房,这间接又推高了自身的购房杠杆。

这类人群,在征信和房贷新规下,一旦收入不及预期,现金流无法覆盖月供,就会导致断供、断贷的发生。

尤其是在房价走平乃至“缓跌”的趋势下,房产价值缩水,曾经买房借的那些首付,全都要还回去,月供却依旧高企,欠银行的房贷一分都不会少,可以想象会是什么处境。

2,近两年高位入市,房贷利率高的人。

2020年留意2条购房新规,3类房子尽量回避,2类人或面临“麻烦”

我们可以把过去几年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即2015-2017年,一线城市房价累计涨幅达到44%,二线33%,三四线城市整体也有33%。

部分热点新一线城市、环都市圈三线以下城市,中西部棚改大省的地市,翻倍的比比皆是。

在第二个阶段,即2017-2019年,房价开始呈现出“高位盘整”的状态,百城房价指数涨幅回路至5%以内,没了棚改支撑的三四线楼市,已经呈现出疲态了。

很明显,在第二个阶段买房的人,既要承受动辄上浮20%的房贷利率,付出比以往购房者更高的成本,同时又在房价高位入市,未来转手的难度必然会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