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心理学:最残忍的这两种分手方式,你经历过吗?

你上一段失败的感情是怎么“被分手”的呢?

  • 对方突然消失,毫无音讯

  • 明明是对方想分开,对方迟迟不肯说,还做出一些事情让你痛苦到先提出分手,逼迫你来承担这份责任

  • 在分手后依然与还未忘怀你,甚至与你发生关系

这样的分手策略被认为是十分残忍的——不仅是对感情的不尊重,也是自身懦弱的体现。

在爱的时候好好爱,是对一段感情珍惜和尊重的表现;在一段关系必须结束的时候,好好说再见,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行为,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涵养。尽管如此,给自己曾经爱过的人一个正式的、真正的道别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心理学:最残忍的这两种分手方式,你经历过吗?

最残忍的2种分手,你是否也曾经历?

今天给大家介绍两种病态的分手方式:“鬼魂式”和“操纵式”。

1.“鬼魂式”分手,指的是一言不发地消失

对方可能忽然再也不回复你的任何消息、不接你所有的电话,忽然斩断关系。之所以选择这样做,是因为对一些人来说谈论分手是一件困难的事,他们害怕自己要面对伴侣的质问和纠缠,害怕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害怕自己成为伤害伴侣的“坏人”。

然而,如果分手者拒绝就分手进行交流,会对被分手者产生较大伤害。被分手者可能会不断猜测是什么导致分手者的离开,甚至产生“侵入性的想法”(即无法自控地想着和分手有关的事,自己想停也停不下来),试图去找到被分手的理由。被分手者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做到释怀。

2.“操纵”则是通过种种手段,来迫使对方提出分手

比如有人会故意没事找事,频繁和对方吵架、制造不愉快,好让对方先受不了而提分手;也有些人会开始疏远对方,希望对方能从自己的冷淡中得到暗示。 总之,他们自己不想成为那个“主动”提出分手的人。

然而,操控是一种自私的做法,在本质上是因为分手者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分手带来的冲突与痛苦,因此选择逃避了结束关系的责任,而试图将责任交给对方承担。

心理学:最残忍的这两种分手方式,你经历过吗?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分手姿势?

结束一段关系,也要像开始一段关系这样认真,才算是“有始有终”。

1. 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想/需要分手

以下这几个问题,来帮助你判断自己是否确实需要分手:

  • 我是否过于情绪化地看待关系中的问题?

  • 我是否是将自己的责任推给伴侣承担,比如寄希望于用Ta来满足我的所有需求?

  • 我们是否在关系中依然各自成长? 伴侣是让我变得更好,还是削弱了我的力量?

  • 如果我分手,我会比现在更痛苦吗?

  • 如果我有个孩子,我是否会让Ta也呆在这样的关系里?

如果对上面的问题,仔细思量后,回答中有多个“不”的话,或许考虑分手是比较理性的。

一旦决定分手后,不要回避。人们往往会因为愧疚、或者不想面对冲突而回避提出分手。事实上,你的回避和拖延,反而是在浪费你们双方的时间,让你自己痛苦,也阻碍了对方早些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关系

心理学:最残忍的这两种分手方式,你经历过吗?

2.提出分手前,你可能会需要一个计划

在一起久的两个人,无论谁提出分开,都不会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如果担心提出分手的时候,场面令自己难以控制,你可以试着做一些准备。

比如,在纸张上列出在分手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对话与冲突,练习如何自我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仔细地考虑分手后可能会发生的改变,不论是情感上的,还是经济上的。

3. 分手过程中:表现得友善、坦率且真诚

尽量选择面对面说,短信的传递虽然快捷,但是可能会漏掉对方非语言的信息。在提出分手的同时,平和、真诚地说出自己的理由,不使用借口,也会避免用过于负面的语气进行交流。分手的过程一定不拖拉,不给对方无谓的希望。

4. 分手之后:建立合理边界

在分手之后,立刻停止和对方做任何伴侣会做的事情。

比如一起购物、看电影、用餐等等。

学会对前任保持耐心,理解对方可能会有情绪反应:愤怒、悲伤、抑郁等等。但是不会因为感到愧疚,而纵容对方越界。

比如,如果对方不断给他打电话,他可能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知道对方很难过,但是这么做让他自己很困扰,会希望对方停止打电话。

心理学:最残忍的这两种分手方式,你经历过吗?

好好说再见,也是每个人在爱情里的必修课。你在这门课上,表现如何呢?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得主,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3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