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泰國國王加冕典禮中“灌頂”儀式為何最特別重要?

東東先森兒


拉瑪九世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是瑪哈·哇集拉隆功的父親。拉瑪九世是泰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和泰文,他每年主持幾場佛教和婆羅門教的重要慶典,主持每年的皇家耕作典禮和每個季度的翡翠佛像換衣典禮。

泰國的政體為君主立憲制,但憲法規定,國王“擁有令人崇敬的地位”,不得成為“任何形式的指控或起訴”的對象。在大多數泰國人眼裡,普密蓬就是神一樣的人物,這既有傳統沿習的因素,更主要的是國王普密蓬為公眾的服務而贏得人心。

拉瑪九世晚年,也在為王權更替做準備,他把王儲瑪哈·哇集拉隆功推向前臺,由他主持大部分皇家典禮,包括皇家耕作典禮、翡翠佛像換衣典禮和大學畢業典禮上授予學位等。所以,瑪哈·哇集拉隆功登上王位,也是有了前期的鋪墊。

泰國國王加冕典禮由一系列複雜、隆重的傳統儀式組成,包括鳴放禮炮,新國王坐著鍍金轎子巡遊、灌頂、坐到九層王傘之下接受各類聖器等等。

國王加冕典禮中非常重要的“灌頂”儀式在5月4日在曼谷大王宮舉行。

在泰國傳統中,歷次國王加冕典禮,都要沐浴八方聖水,以此象徵正式獲得治理國家的正當權力。

灌頂要提前做準備工作,事先從泰國各地汲取聖水,包括灌頂聖水和八方聖水。

灌頂聖水的水取自泰國的5條河和4個聖池。而八方聖水的取水來自泰國的76府108處聖水水源。聖水收集時間定為4月6日11點52分到12點38分,早了晚了都不行,這段時間段在泰國象徵吉祥如意。

各地汲取的水要在當地佛寺進行加持儀式,再運送到內政部,然後運至索他寺混合成聖水。

加冕典禮時,10時09分至中午,先進行聖水灌頂儀式,哇集拉隆功國王接受泰國僧王等宗教人士的聖水祝福。

灌頂儀式後,國王更換金絲皇袍,參加“八方獻水”儀式,接受親王、樞密院、高法、內政部等首腦人物獻上的代表各方祝福的聖水。

“灌頂”儀式為何最特別重要,因為在王權更替時,行灌頂禮,是進行權力的傳遞,通過這個儀式,新國王才名正言順地有了國王的權力。通俗點理解,灌頂就是一種儀式,一種權力,職位交接的儀式,類似這個古代皇帝的君權神授。只有經過灌頂,國王才具有完全的合法性。


鄭國柱


泰國國王加冕典禮灌頂儀式,聖水來自5條河流100多個取水點。

泰國耗資10億銖,自5月4日起一連3天為泰王哇集拉隆功舉行盛大的加冕典禮。

加冕典禮會持續進行三天,首日最為重要的儀式,是拉瑪十世國王在大皇宮內進行“灌頂”,以“聖水”沐浴淨身。

這個典禮的意義是“王的灌頂”。

在受印度婆羅門教-佛教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地區,只有"聖水灌頂”後,王才具有完全的合法性。

據泰國民族報報道,聖水來自泰國的5條主要河流及100多個取水點。

這個儀式需要兩種聖水,第一種是“灌頂聖水”,會淋到國王頭上,這種水須從泰國傳統的五聖河和四聖池中取來。由佛教高僧為國王灌頂。

另一種是“八方聖水”,取自泰國全國每一個府,據悉來自100多個取水點。這時是完成“灌頂聖水”後,移駕廣南殿,坐在“八角優曇缽(無花果)御座”上接受“八方聖水”。

參與儀式的除了宗教人士外,還會有內閣總理、國會主席等世俗人士,象徵著國王得到全國擁護,是“民主之君”。

在加冕典禮之前的幾個星期裡,這兩種聖水就陸續準備就緒。官員們在吉時11點52分到12點38分之間,從全國各地100多個水源中收集聖水,再經大寺廟的佛教儀式上受到祝福後成為準聖水,最終在曼谷最古老的寺廟之一蘇泰寺(Wat Suthat Thepphawararam)彙集成聖水。

這不僅僅是一場70年一遇的盛大加冕典禮,對泰國國民而言無疑更是一場皇室文化遺產的巨型展演。

聖水乘載的不僅是皇室傳統,也是至今王室在宗教、政治上的影響力與象徵權力,聖水取水地更隱約透露了背後的政治訊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