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孩子睡觉说"我害怕",家长"别怕"式安慰,消除不了孩子的恐惧

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一段"害怕"睡觉的过程,这个过程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但是父母的应对方法却是决定这个过程长短的主要原因。当孩子睡觉时说"我害怕"这句话的时候,父母"别怕"式安慰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也消除不了孩子内心的恐惧和害怕。

孩子睡觉说

萌萌是一个胆子比较小的5岁小姑娘,现在已经上中班了,但是孩子的性格却是既腼腆又害羞。为了锻炼萌萌的独立意识,萌萌的妈妈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孩子独立睡觉的习惯。因为萌萌妈妈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午休的时候都是自己入睡,这个时间段和孩子分床睡觉也是最合适的时期。

孩子睡觉说

分床时间选得很有哲学,但是孩子害怕的面对方式却不妥

和孩子分床睡,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独立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习惯来说,孩子在3岁以后就不建议和爸爸妈妈同睡一张床,但是一提到分床睡可能很多妈妈会恋恋不舍,贪恋把孩子怀里睡觉的踏实感。

孩子睡觉说

实际上,父母在依恋孩子的踏实感的同时,孩子也依赖着父母所带来的安全感,如果不和孩子分床睡的话,随着孩子年龄的渐长,也不利于孩子的心里健康发育,更不利于孩子独立自主的习惯养成。所以说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分床睡的好处要大于不分床睡。

孩子睡觉说

萌萌妈妈给孩子选择分床睡的时间段就非常有哲学,因为幼儿园是一个习惯养成时期,在幼儿园里老师主张的是独立自主的教育,教孩子自己去动手吃饭、洗手、上厕所等等,这种独立的习惯在幼儿园是培养期,回到家里面之后才是独立的巩固期。如果孩子在学校可以独立,回到家之后就开始耍脾气、偷懒来抵抗做事情的话,家长一定及时制止这种不好的种子继续成长。

孩子睡觉说

孩子和父母分床睡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害怕"睡觉就是第一道门槛。萌萌刚开始分床睡的时候,总是对妈妈说:"妈妈我害怕,你可不可哟陪我一起睡",妈妈回答说"萌萌别怕,妈妈在呢,乖乖睡觉吧",这种"别怕"式哄睡,让萌萌妈妈制定的分床睡计划一次又一次泡汤。

刚开始的时候,萌萌妈妈是靠讲故事哄孩子入睡,本来效果看上去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自从孩子说"妈妈我害怕"之后,萌萌妈妈"别怕"式的哄骗方法,让孩子越来越贪恋妈妈的怀抱,只要妈妈一离开身边萌萌就会发觉,并且高声大哭的方式来挽留妈妈。

想要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父母需要找到孩子害怕的内心原因

当孩子睡觉说"我害怕"的时候,父母要记住别单纯地用"不怕"来哄骗,我们要明确知晓孩子"害怕"的理由,一般孩子睡觉"害怕"的理由分为三大类,来看看你的孩子在其中吗?


第一:孩子本身胆子就小;

第二:孩子对某件事有阴影而害怕;

第三:父母平时对孩子一惊一乍。

孩子睡觉说

想要消除孩子睡觉"害怕"的恐惧,父母找到孩子恐惧的原因方能对症下药,让孩子正面去克服害怕、去战胜恐惧,最终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有些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一遇到事情喜欢咋咋呼呼,当孩子感受到父母一惊一乍之后,孩子对父母的爱会充满不自信的恐慌感,生怕此刻哄自己温柔睡觉的母亲,下一秒会成为发脾气的吼骂妈妈,所以孩子才会刻意去依恋妈妈,希望从中找到更多安全感。

孩子睡觉说

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心态,遇到事情不能总是乱发脾气,只有自控力强大的父母才能轻易帮助孩子脱离害怕。当孩子和我们说"我害怕"三个字的时候,家长不要总是说"别怕",要让实际行动去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这样才能从根源上甩掉孩子睡觉"害怕"的恐惧。


我是家有2岁多宝宝的爸爸,

孩子的成长,爸爸绝不能缺席,

每天爸爸一定要抽出时间陪陪宝宝,和他(她)一起成长,感受着孩子成长的快乐......

欢迎同为爸妈的您,

一同分享养娃的点点滴滴。

养娃,

其实等于我们重新过了一个童年,和孩子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