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矮化果樹怎麼區分?

R凱小哥哥


果樹種植過程中,會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有經驗的果農能夠處理的很好,修剪、施肥、疏花、除蟲,每一道工序果農都能盡善盡美。但是,在果樹種植種還處在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果樹應不應該矮化,如何矮化果樹,矮化後對產量有沒有影響?這些問題牽扯的核心點就是果樹矮化。

傳統的果樹種植中,矮化是不存在的。人們認為只有長得巨大的母株才能多掛果,才不易得病。然而矮化密植早已在不經意間發展成為了未來果樹農業發展中的主要趨勢。矮化密植具有結果早、易於管理、生產成本低等多方面的趨勢,是現代化果園管理技術水平實現跨越提升的主要特徵和重要標誌。因此,想要作為一位不被時代所拋棄的新農民,學會矮化種植果樹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發展培育的較為成熟的矮化果樹有:梨、蘋果、香蕉、椰子、木瓜、桃、柑橘,果樹矮化種植是現代果園集約栽培種植的重要方法。矮化果樹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利用矮化砧、矮生品種、改變栽植方式和樹形、控制根系、控制樹冠、生長調節劑控制。這些措施都是經過科學證實了的科學方法,能夠有效的矮化果樹。當然具體的方法絕對沒有那麼簡單。

當然,最容易掌握的果樹矮化方法是使用矮化砧木矮化果樹。但是使用矮化砧木的方法雖然看上去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還是有困難的。比如使用矮化砧木就矮化果樹就有自根砧和中間砧兩種類型。這兩種方法矮化果樹各有優缺點。需要種植者自我選擇。

自根砧木指的是將生產品種嫁接在具有自身根系的矮化砧木上的矮化果樹,中間柘木是指矮化砧木沒有自身根系而是被嫁接於下部喬化砧與上部生產產品之間的矮化果樹。這兩種嫁接方法的區別主要在於自根砧果樹由於矮化砧木自體根系小而淺容易使樹體在寒冷地區越冬過程中發生凍害和抽條,而且還不抗旱。而矮化中間砧果樹則由於具有強大的根系,可以幫助樹體在寒冷和乾旱的地區提高抗旱和抗寒能力。我國北方在矮化果樹的時候,多采用矮化中間砧的方法。

當然,想要更好的種植矮化果樹,僅靠矮化砧木這個方法是不能夠完全的達到目標的。在矮化嫁接的過程中,嫁接短枝型果樹對於矮化樹種很有利。當然,除了嫁接矮化果樹之外,更多的人會選擇使用生長調節劑抑制果樹的生長,從而達到矮化的目的。

當然,想要種植矮化果樹,並不是將果樹矮化之後就能種好的。雖然矮化後的果樹,具有樹體矮小、易於管理、生產成本低廉,結果早等多種好處,但是很多果農目前還不願意矮化種植果樹。根據筆者所瞭解到的原因是因為很大一部分果農認為果樹矮化之後會影響產量。

但事實上,矮化果樹會影響的產量並不多,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果樹矮化之後,樹體變得矮小,看上去能夠掛果的枝條的確減少了。但是,矮小的樹體能夠獲得更充足的光照,更容易做到立體結果,在種植方式上更符合現代化果樹生產要求的矮化密植總趨勢。

同時矮化後的果樹,樹冠枝條增多,短枝多,長枝少,結果枝多,坐果能力強。眾所周知,並不是每一條樹枝都能夠掛果,高達的樹冠上很少有能夠掛滿果實的枝條。而果樹矮化之後,樹冠雖然變小了,但是掛果的枝條更多了,坐果成功率也變得更多了。因此,所謂的矮化之後會對產量造成影響的說法並不是特別的正確。

最後,矮化後的果樹,生長旺盛,枝條發育活躍,葉片濃綠肥厚,光合作用的能效高。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光合作用佔有很大一部分的作用。光合作用強的樹種,有機成分的積累更加迅速,能夠促進幼樹提前開花結果進入豐產期間,還能促進果實提前著色和成熟。

綜上所述,種植矮化後的果樹對果樹的產量影響其實是不大的,但是矮化的果樹能讓果樹果實成熟的更早,更方便管理。也就是說能夠更快的投入市場,而現代社會,時間就是金錢,也就是說,哪怕果樹矮化之後會造成一定數量的減產,但提早進入市場往往意味著能夠獲得高價。從這點來看,種植矮化的果樹並不會對果農的收入造成影響,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果農對矮化種植果樹興趣不高呢?

筆者經過走訪,發現果農對於種植矮化果樹興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一是因為想要種植矮化果樹,必須要有種植的土地。處於豐產期的果農很少願意伐掉自己的果樹,去學習一種自己並不熟悉的果樹種植方法。這樣的做法不划算。

二是由於果樹矮化推行工作沒有強制展開。很多果農的文化水平並不高,如果沒有帶頭人,果農是很少會去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的,冒然的改變日常的生產方式,很可能對自己的生活造成致命的打擊。很少有果農願意冒著風險去從事自己沒有親眼見到過的成功的事情。這是千年以來眼見為實思想教育下的結果。

三是由於矮化種植果樹仍然存在著很大的缺點,有了解過的果農因為這些還沒有克服的缺點選擇放棄種植矮化果樹。比如矮化後的果樹雖然生長迅速,掛果早,但是進入盛果期之後,矮化果樹衰老的速度也比一般的果樹要快。還有,很多的矮化品種返祖現象嚴重,矮化性狀不穩定,結出來的果實品質較差,含糖度低,味道淡,口感不好,這些原因導致矮化果樹的果實在市場上的進增利不強,對風險的抵抗性很低。

因此,雖然矮化種植果樹有這普通方法種植果樹所不具有的優點,但是對於很多果農來說,冒然選擇種植矮化果樹,就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的事情。從而想要開展種植矮化果樹的決心也就不會特別強烈。

綜上所述,想要發展現代農業,仍舊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需要我們每一位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去不懈的努力。



小強陝西特產


1,矮化品種依枝條特性分為喬化品種(也叫長枝型品種)和短枝品種兩種,

矮化品種是指:把長枝型品種的枝條或芽通過枝接或芽接技術嫁接在實生砧木(海棠系列、山定子等)上。

矮化品種枝條特點是:枝條細而長,枝上芽間距較長,一般在1.8釐米以上,枝條較柔軟、皮薄,在正常緩放情況下,3年生枝才能成花,4年生枝結果。

2,短枝型品種短枝型品種來源於普通型蘋果品種在內、外因素綜合作用下自發突變形成的天然矮化種源,從遺傳上講起源於普通型蘋果的芽變。

短枝型品種是指把短枝品種的枝條或芽通過枝接或芽接技術,嫁接到實生砧(海棠系列、山定子等)上。

短枝品種的枝條特點是,枝條粗而短,枝上芽間距較窄,一般在1釐米以下,枝條較脆、皮厚,在正常緩放的情況下,2年生枝成花、3年生枝結果。

目前在生產中面對喬化品種(普通型品種也叫長枝型品種)、短枝品種如何正確區分利用,廣大果農在品種選擇和栽培管理方面存在許多誤區,為此,分清品種,掌握品種特性,做到因品種栽培管理,意義重大。


陳倉紀事


果樹矮化栽培已經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一個名詞了。

之前對於“矮化栽培”有很多層意思,其中包括矮化砧木、矮化果樹、矮化方法、矮化修剪、矮化管理、矮化密植等;

現在的“矮化栽培”不止是包含之前的栽培方法,而且已經代表了一種種植模式,一套管理制度。舉個栗子:小編需要種一片大櫻桃,採取矮化栽培模式,那麼得先選擇矮化砧木的大櫻桃,果樹採取矮化樹型修剪管理(這裡有一個誤點,這裡的矮化樹型並不是指樹型矮,而是指小而密,不佔空間,結果早的樹型),實行密植早產方式,大水大肥供給,實現大投入,早回報的利益最大化。

希望能幫到你!可留言交流。





洋蔥果園


矮化栽培

使植株顯著比正常生長矮小的栽培技術措施。多用於果樹﹑桑和觀賞植物等的生產﹐其目的是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以便充分利用光能﹑地力﹐提早結果﹑提高產量或增加觀賞效果。

釋義

矮化栽培(dwarfing culture):利用各種措施促進果樹等作物矮化,進行密植的栽培法。它有利於提早結果,增加產量,改善品質,減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常用矮化砧、矮生品種、改變栽植方式和樹形、控制根系、控制樹冠、生長調節劑控制等措施。矮化栽培在蘋果栽培上應用較多,梨、桃、柑橘、香蕉、椰子、番木瓜等栽培也有采用,已成為現代果園集約栽培的重要方法。

矮化途徑

主要有以下幾種﹐可單獨或綜合應用﹕ 利用矮化砧木。果樹生產上應用最廣的是英國東茂林系(M系)﹑茂林-茂登系(MM系)的蘋果矮化砧。中國的楸子和河南海棠中的一些類型也可用作半矮化砧。洋梨﹑甜櫻桃﹑柑橘等果樹生產中也有矮化砧的應用。但矮化砧因根系淺﹐固地性差﹐抗寒力弱﹐常作為中間砧利用。 選用矮生品種。一些矮生短枝型品系﹐大都由芽變產生。由於自然突變而產生的短枝型也很多﹐但大多趨於劣變﹐且不穩定﹐應用時必需善於選擇和鑑定。 樹體控制。在觀賞園藝上多采用盤扎或編扎枝條的方法限制樹體生長。果樹生產中則多采用早期促花措施如環剝﹑倒貼皮等﹐使果樹早期豐產﹐延緩長勢﹐達到矮化目的。 使用生長調節劑。可抑制或延緩樹體生長和促進開花早結果﹐也可使樹體矮化。常用的生長調節劑有阿拉﹑乙烯利和矮壯素等。

矮化的機理

植物矮化的機理尚不十分清楚﹐據認為系受遺傳基因的控制。具有矮化傾向的植株﹐其根的木質部往往相對變細﹑纖維少﹑導管也少而小﹐但韌皮部發達﹐皮層較厚。同時﹐矮化植株的根系製造細胞分裂素的量較少﹐類赤黴素也少﹐或其代謝加快﹔相反﹐莖部抑制生長的脫落酸的含量則較高。可見植株生長的快慢﹑高矮也與不同激素之間的平衡有關。

矮化密植栽培 矮化樹木的樹冠較小﹐適宜密植栽培。栽植方式一般為長方形﹐行距4米左右﹔栽植密度依樹枝的矮化程度而定。果樹的高密型大致為每畝 100~125株﹐中密型55~65株﹐低密型35株左右。樹形通常採用中幹小冠形﹐或中幹分層形﹐也有采用直接從中幹上培養結果枝組的紡錘形的。修剪原則是使主枝(結果枝組)開張﹐選留中弱枝條﹐疏除直立強枝﹐並輔之以生長季節修剪等。矮化密植栽培是一種高度集約的栽培方式。需有良好的土壤條件。矮化密植園的建立首先要深耕改土﹐建設有效的排灌設施﹐並及時補給有機肥﹐注意氮﹑磷﹑鉀的配合和用量﹐防止樹木早衰。


農民三子表


果樹矮化密植要注意什麼?果樹採用矮化密植栽培容易出現什麼問題?以下耕種幫種植網就作簡單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1、栽植密度不合理:矮化果樹的產量是靠群體效應增長的,在單位面積內,必須保證有足夠的株數。然而,生產中一些果園設計比較盲目,多采用栽植喬化樹的稀植方法,減少了栽植株數,降低了土地的有效使用面積,導致產量和經濟效益不高。

  2、中間砧入土深度不合理:在種植過程中發現,矮化中間砧入土深度與樹冠大小關係十分密切。矮化中間砧入土過深,中間砧易生根,使樹體生長旺盛,矮化變成喬化。中間砧入土過淺,矮化作用強,幼樹生長緩慢,中幹上不去,易歪斜。

 3、整形修剪不當:不少地方栽植矮化果樹依然沿用傳統喬化樹的高大樹形,使矮化樹不矮,果園密閉,通風透光極差。在修剪上,普遍存在只重視冬剪、不重視夏剪的問題。冬剪時又往往修剪過重,短截較多,造成當年生枝條萌發過多,樹形紊亂,不僅影響通風透光,而且使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失衡,養分積累減少,產量和品質下降,影響了經濟效益的提高。

  4、負載量偏大:矮化樹在年生長週期中,營養生長相對較弱,樹體內營養物質積累較多,花芽分化有充足的養分供應,翌年結果量大,如不進行合理調控,超過樹體負載能力,易導致樹勢衰弱。

 5、結果早,樹早衰:由於矮化果樹栽後2~3年就能開花結果,許多果農見花留果,提早豐產。此外,我國矮化栽植多為2年生小苗,且栽後行間多年間作,造成幼樹生長緩慢。在早結果、早豐產影響之下,加之各種管理措施運用不當,極易使果樹產量下降,出現矮化樹早衰現象。

  6、肥水供應不足:矮化樹一般根系較少、較淺,不耐瘠薄,抗旱性差,對肥水要求比較嚴格。特別是進入盛果期後,由於產量高,需要大量養分供應,如果不能及時補充足夠的肥水,就容易造成樹體內營養物質積累不足,樹勢極易衰弱。

 7、樹體大小不一:矮化果樹的產量是靠群體效應體現的,就每棵樹而言,必須健壯,都得結果。在實際生產中,常因苗木質量參差不齊,補苗不及時,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同一個果園內果樹樹齡、樹體大小不一,有的樹已是果實滿枝頭,有的卻還是小齡幼樹,而有的則已形成“小老樹”,嚴重影響單位面積內的產量和經濟效益。

  發展果樹矮砧密植栽培,必須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做到良砧與良法相配套,才能獲得栽培上的成功,收到更高的經濟效益。


愛在當下5886


矮化果樹怎麼區分?

1.矮化果樹可以用修剪的方法去處理。

2.矮化果樹可以用拉枝的方法去處理。

3.矮化果樹不能種植過於密集。

4.矮化果樹種植也不能過於稀疏。合理利用空間。

5.矮化果樹的方法都學會了嗎。











新農人阿生哥


矮化其實就是人為控制,讓它結果矮,便於操作,只要一伸手能採到果,枝條都比較矮這種都是矮化過得樹,沒有矮化過的樹,一般直立生長,比較高,不規則,有的呈塔型,這是管理得比較好的另外一個形態。


莫江柏


矮化果樹一般都種植的比較密集,掛果比較早。基本上很多都是當年種上就可以當年掛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