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回到農村的你,在長時間的封路封村裡,你最想念的美食是什麼?

它叫豆兒


最想念的是媽媽每天早上榨的豆漿、蒸的大包子和餡餅···

有這樣一句話,因為上帝不能無處不在,所以他創造了母親。

因為很小就出去讀書,這些年一直沒有機會跟父母一段時間內朝夕相處,我已經習慣了短暫相處後再離開,無數個早上、中午、晚上吃什麼對於我從來就是例行公事。生活中從來都是充溢著一份份平平常常卻恆久的溫暖,我想這可能更多的就是來源於父母的愛吧。

傍晚,我接到公司的通知:由於疫情假期延長,復工時間,另行通知。

“公司會不會復工以後扣工資啊,會不會解約呢···”我沮喪的唸叨。

“明天吃什麼呀?”,老媽異常的開心。

“包子?”,我有點懵。

“沒事兒,扣就扣吧,辭職也行,正好休息兩個月唄!在家不用你花錢,歇著吧。”

然後第二天早上老媽蒸了一大鍋包子。

“早上吃包子?你起了多大早,包這麼多,不麻煩嗎?我說的是午飯呢···”我一臉驚恐。

“麻煩啥,這不是讓你早點吃到嘛···”,媽媽一臉得意。

從此以後的每天、中午、晚上我都能吃到做飯人用心準備的愛。

小時候,我的母親為了我想要看的一本書能跑遍縣城所有書店,為了我喜歡吃的蜜薯一種就是20年,而且沒有任何埋怨,讀書的我讓她自豪,健康的我讓她安心,這些從她的眼睛中我都能讀到。

工作以後,她不會拿我工資和生活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在乎的一直是我是否吃的好、穿的暖、工作是否開心。所以她常常對我說的是,多吃點好的,不用學習的,不開心可以換個工作環境,不是什麼都要逞強的。我想因為母親走過的這一生實在不容易,所以她對我的期盼也僅僅是平平安安的享受生活就可以了。


六和客棧


1.臘肉。農村人都喜歡吃臘肉!現在很多飯館的臘肉都是煙燻速成的,根本不是真正臘肉的那種味道,吃起來就是滿嘴煙燻味。喜歡吃臘肉的朋友很多都喜歡切成大塊大塊,炒點辣椒,來碗米酒,爽啊!好多朋友外出打工都會從家裡帶上媽媽製成的幾塊臘肉,帶著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2.酸菜。小時候上學時候,都會帶上幾瓶酸菜。種類比較多,有酸蘿蔔、大頭菜酸、辣子酸、豆角酸、黃瓜酸、刀豆酸、酸魚、酸肉等。平常沒胃口時候來一碗很下飯的!離開家鄉後卻很難吃到那種味道。




世界美食文化


你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由於疫情,被封在農村,一直以來就是多陪陪爸爸媽媽,因為從小在農村長大,然後結婚現在在旗縣裡,而且又離爸爸媽媽遠,今年過年回到農村。陪爸爸媽媽好久,因為在北方農村吃菜很不方便,乃至於吃不到菜,所以在疫情在農村的這段時間,最想吃的就是麻辣燙,火鍋。第一爸爸媽媽不吃啦,第二就是農村買菜不好買,所以最想吃的就是這兩種飯菜,想想火鍋裡的毛肚,百葉、鴨血、蓮藕、魚丸、等等,加上我獨自拌的蘸料,[愛慕][愛慕][愛慕][愛慕]想想就好吃。麻辣燙:油麥菜、粉條、各種菌類、各種丸類[愛慕][愛慕]好吃好吃,越說越想吃。雖然在疫情期間不能遲到自己想吃的東西,但是我很開心,因為我可以每天陪著爸爸媽媽。我的回答就是這樣的,不知道大家的想法和我一樣嗎?[贊][贊][贊][贊]




家庭小廚凱子


從大年初一回到山東老家,第二天村裡就開始封路了。從此以後就過上了千萬次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關上大門,與世隔絕,飄飄然似世外桃源。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幾天,便開始覺得枯燥無味,忽然懷念以往忙碌而充實的生活 。

由於每天只能在院子裡走動走動,不消耗體力,自然沒有胃口,這個時候真的好懷念城裡的自助餐,下班或禮拜天三兩個人一簇,四五個人一群,圍坐一桌,一人一個小火鍋,先去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餐廳裡已經人來人往,放眼望去一片欣欣向榮。回到桌子上開始涮鍋,一邊吃一邊拉拉家常,誰家孩子考了全校第一,誰家孩子主持人大賽拿了冠軍,哪個部門銷售額突破新高等等,只要你想知道的,就有人告訴你。在公司天天三點一線,兩耳不聞窗外事,簡直就是孤陋寡聞,偶爾出來放鬆一下心情,還能遍嘗美食,樂在其中也!


一凡影視娛樂圈


我最想念我們老家的地鍋雞。

辣得很過癮,它不同於川菜辣中有麻,它是那種讓人慾罷不能的香辣很適合我這種重口味的人。雞肉很嫩,尤其是貼在上面的和餅子,是死麵做的,很薄,吃著很勁道,也很入味。吃完一個還想吃更多,根本停不下來。想想都流口水。

可惜我做不出老家地鍋雞的味道。它要用專門的小鍋做才地道。





胡楊小菜


生在甘肅蘭州長大的我來說,整個蘭州人現在都在想吃的就是蘭州牛肉麵。

蘭州牛肉麵已經生生的刻在蘭州人民的骨子裡,美好的早晨從一碗牛肉麵開始,這是大多數蘭州人一天的的開始,濃濃的清湯加上紅紅的辣椒油,再來點蒜苗香菜配上滿滿當當的拉條真心好吃到了極致。

對於已經好多天沒吃牛肉麵的蘭州人來說,那是相當難熬的。我以前一週也就吃三四碗,但我發誓這次疫情過後,我要天天吃上兩碗[流淚][流淚]。我的牛肉麵啊想死我


努力的阿勇


自從畢業踏入社會,一年到頭也就過年在家的時間比較長。

今年雖然封村,但也不影響我這個宅女的心情。

說起美食,莫過於是媽媽做的美味飯菜,爸爸做水煮菜[捂臉],哥哥用心做的菜[呲牙],而我做的菜只是略勝於哥哥一點點[大笑]。

對於我來說,美食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一家坐在起來樂融融的吃飯。


胖明剪輯


我最懷念的就是麻辣火鍋,真的懷孕都沒有這麼饞,每天不出門感覺自己味蕾都開始退化了,炒菜都變鹹了,因為自己嘗著總是沒味道,感覺吃點辣的才能打開味蕾,所以無比懷念麻辣火鍋,出不去只能用一頓水煮肉片安慰一下小心靈!


默默8636


說起在疫情這段時間,我懷念家鄉的味道 那我第一個念頭就是我們新平醃菜了。

那得先從我的家鄉說起,我的家鄉坐落在玉溪市的一個小縣城裡,這裡沒有高大的工廠,也沒有繁華的街道,街道平靜而又美麗,有著樸實勞動的人們,她們穿著樸素,過著平凡的生活,但是就是這麼一群人,創造了無數的美食。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簡稱新平縣)是玉溪市下轄縣,新平縣東與峨山縣毗鄰,東南與石屏縣接壤,南連元江縣,西南接墨江縣,西與鎮沅縣相接,

北與雙柏縣相望。到昆明市180公里,離玉溪市有90公里。

新平縣也有很多旅遊景點地方,比如國家級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嘎灑旅遊小鎮等等,但在我覺得在新平縣最出名的莫過於花腰傣了,戛灑,磨沙,是花腰帶最集聚的地方,我們的花腰帶勤勞又樸實,是我們新平縣一道獨特的風景。

但是今天,介紹我家鄉獨特的美食,這些美食是我無論走遍大江南北都忘不了的美味。

1. 新平醃菜,遠近聞名,它是屬於我們新平人民一道獨特的美食,色澤呈鮮紅,其中醃韭菜、韭菜根、算是幾招絕活,本地扁杆青菜醃菜也格外惹人喜愛。特別是扁杆醃菜,這令我記憶深刻,它使用成熟的扁杆青菜清洗乾淨,直接整顆青菜的進行醃製,再加上人們,用獨特秘製的辣椒醃製出來。目前新平醃菜由單一的醃菜加工擴大到醃豆腐、醃醬豆、木耳、酸筍、韭菜根、韭菜花、乾巴菌、樹頭菜、青刺尖、韭菜、洋姜、彎根、蘿蔔條、泡姜、泡辣子、糟辣子等18個酸醃菜品種。

2.麻辣螺絲,

也是作為新平縣,遠近聞名,家喻戶曉的一道美食,素有“花腰傣之鄉”美譽的新平漠沙,是個低調的“美食天堂”。來到漠沙,領略風光旖旎的山水田園,體驗花腰傣民族風情,只能算浮光掠影,而尋覓隱藏在民間的美食才算真正的“深度遊”。古諺說:“清明螺螄端午蝦,重陽時節吃爬爬(蟹)。”螺螄一年四季都有,但清明節前後的田螺,經過冬眠,肉質肥美,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食。

我們小鎮,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美麗小鎮,無數的美食,無數的好景,我就不一介紹了,歡迎大家來新平旅遊。

最後希望疫情儘快結束,又回到那個平靜而又快樂的時光,在此次疫情中,希望大家保護好自己,同時也為別人負責,相信國家與人民的力量,共同攻克這個難關,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暖心俊


大家好我是老王又來了,看到這個問題心情比較沉痛,每天的睡前醒來第一時間先關注一下病情的發展,什麼為百姓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出門,做好個人防護,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所有的醫護人員你們辛苦了

說起美食對於一個吃貨是多麼的誘惑,就屬當地的燒餅,除了我們這裡其他地方是買不到的,屬於當地特色。

安國有句話:"燒餅卷肉,吃了沒夠"說的就是馬蹄燒餅。馬蹄燒餅為圓形,有類馬蹄,這也就是有人稱之為"馬蹄燒餅"的原因。

因其外形像馬蹄而名。相傳清乾隆年間祁州城裡小街子張家“復順昌燒餅鋪”已專門製作馬蹄燒餅。馬蹄燒餅經常被藥商帶往京城和其他地方,聲名遠譽。馬蹄燒餅不僅在安國市城區有製作經營者,在鄉村也有很多製作馬蹄燒餅的鋪子,伍仁橋村清代即有“燒餅衚衕”,名稱保留至今。

製作馬蹄燒餅,以花椒水和好的面揉成團,搓成擀麵杖粗細的麵條,揪成類似包子皮大小的劑子,再用手掌將劑子壓成馬蹄形,一面沾滿去皮芝麻,將沒芝麻的一面貼到吊爐上,用果樹鋸末慢慢烤10分鐘左右,用小鐵鏟從吊爐上剷下來,下邊用鐵勺接住出爐。趁熱將馬蹄燒餅較厚的一邊掰開口,整個燒餅即分為底、瓤、蓋三層,在肚內塞上拆骨肉或豬頭肉、牛肉、驢肉、燻腸等。舊時,有馬蹄燒餅夾餜子(油條)習俗,安國有歇後語:燒餅果子——“一套兒”。2012年,馬蹄燒餅被列入保定市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安國燒餅之中多夾燜子。燜子為保定食品,煙臺亦產。保定燜子主要產於保南地區,尤其定州燜子,赫赫聞名,故安國所產燜子多冠定州之名。安國的燜子,精選瘦肉,略添肥肉,和以山藥面(澱粉有很多種,山藥面是中一種,安國方言叫"糰粉面"),用肉湯熬製,然後蒸熟。燜子制式多為圓柱形,長約一尺,粗約五六寸,淡粉色。除夾在燒餅中之外,亦可直接吃,或涼拌、熱炒,口感俱佳。

希望來到安國的朋友們一定要品嚐一下當地的美食,安國還有好多美食,比如餄餎、張家雞店等。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一定要做到少出門做好個人防護,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