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始皇嬴政為什麼要留下趙高這個禍害?

世界人文通史


趙高矯詔違逆“沙丘政變”逼死扶蘇,扶持胡亥上位,他剷除忠良蒙恬、蒙毅等,他屠戮宗室殺秦始皇12子、10女,他“指鹿為馬”排除異己臭名昭著,他迫害李斯獨攬大權,他望夷宮之變殺害秦二世,是個貨真價實的禍害,那麼秦始皇嬴政為什麼要留下趙高這個禍害?

秦始皇吞併六國,抗擊匈奴,平定南越,成就霸業,英明神武,實乃千古一帝,難道他就真沒識透天下第一侫臣趙高,有書君認為秦始皇識得禍害卻沒除去禍害,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趙高奸侫驕橫,人神共憤,秦始皇想讓兒子處置他,用以贏得民心。

天下人皆知趙高奸佞,跟隨秦始皇左右二十多年,精明的秦始皇不可能沒看出一點破綻,只是他完全有能力駕馭得住趙高,他不想這麼早就讓趙高死,他不想在自己手中就除掉他,有意進一步捧殺趙高,讓他慾望進一步膨脹,搜刮的民脂民膏更豐,達到人神共憤。

把這樣一個人人得而誅之的趙高留下給將來登基的兒子去處置,一平了民憤,二俘獲了民心,這無疑會給兒子帶來威望,讓兒子順利接班,可以說始皇帝替後世子孫考慮得十分周全。

秦始皇沒有除掉趙高這個禍害,是想把趙高當作一份遺產留給兒孫去收拾,既讓兒孫贏得明君的稱號,又讓天下民心歸附,信服新君,一舉兩得。

二、秦始皇想利用趙高來平衡權臣之間的關係。

秦始皇馭權馭臣有術,內廷趙高官雖不大,但十分得寵,可與朝堂之上李斯相抗衡。

趙高心思縝密,聰慧勤奮,又精通秦律,與前朝的丞相互相制衡,才不至於一黨獨大,才不會?一人大權獨攬,這樣秦始皇才能心安。

秦始皇留下只聽命於自己的趙高,目的在讓他做自己的馬前卒,與朝堂上的大臣形成互相牽制的兩股勢力,足見秦始皇的馭權馭人之術的高明之處。

三、秦始皇依賴趙高成慣性,他已離不開趙高,他捨不得除掉趙高。

秦始皇能成為千古一帝,其中有一點便是求得天下英才盡為他所用,不為他所用者不擇手段盡除之。

趙高雖是奸佞之人,但他文學、書法、律法樣樣精通,又善於迎逢討好秦始皇,秦始皇用他滅嫪毐除孽弟除相邦呂不韋可謂出生入死。

秦始皇大多數旨意都是由他去實施,趙高於秦國社稷無功,卻對秦始皇個人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趙高陪伴秦始皇二十年之久,兩人年齡相仿,秦始皇已習慣了趙高侍奉的日子,已形成了一種依賴性,許多事情離不開趙高了。

趙高掌管皇宮車馬和出行隨駕,可以親自為皇帝駕御攆,他的行蹤大多是他預定的。

皇上的身家性命都系在這趙高身上,這不能不說趙高取得了秦始皇的絕對信任,而要與臣子建立這種信任關係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可見秦始皇與趙高之間已達成了默契,趙高不但知道秦始皇喜好巡遊,喜丹藥,想長生不老,便用盡心機為秦始皇達成所願,秦始皇叫趙高幹什麼都得心應手,這樣一個隨從秦始皇還真捨不得除掉他。

看來,秦始皇留下趙高這個禍害一方面給兒子鋪路贏民心,一方面是自己朝堂的平衡之術,當然還有幾分依賴與不捨!

然而世事難料,秦始皇活著有神威能駕馭趙高,死後卻被趙高駕馭了他的兒女,秦始皇泉下有知,大概也該悔不當初吧!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秦始皇嬴政為什麼要留下趙高這個禍害?

因為嬴政喜歡趙高。為什麼喜歡趙高?我們來用一個故事講講其中的玄機。

我叫小一,是名車伕。我們家老爺就是一個車伕,他是為秦王駕車的,而我是為他駕車的。

要說能進這趙府幹活,本身就是個榮譽,我家老爺可是名震咸陽城的權勢之臣!同樣是車伕,他當的可比我高貴了不知道百倍千倍。哎,我一直在思考:同是窮苦人的命,老爺卻能混到身份地位顯赫,這是為什麼呢?

“小一!,老爺要出來了!”

“是!”

我趕緊打起精神挺直腰桿,在這宮門外可是候著2個時辰了,老爺進宮謁見秦王,我們這套車馬是常備等候的。沒多久,眼看趙老爺身穿深褐色官服,威風凜凜緩步走出,平日一臉嚴肅的神情彷彿今天又有格外的神采,看樣子秦王又誇讚了老爺。

沒錯,我們家老爺名叫趙高,是秦王嬴政身邊最寵信的近臣,別看中車府令級別不高,可這職位卻絲毫不亞於廷尉李斯。老爺眼睛不大卻距離長,非常有神,那黑色眼珠彷彿能看透萬物,我從不敢直視他的眼睛。即使這樣,只要被他掃視一下,我都會脊背發涼。我總懷疑,那天偷一筐馬糞的事被他知道了。

老爺在下人面前從來不苟言笑,甚至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我相信沒有人知道他想幹什麼,也許只有在皇帝面前,我們老爺才會露出一絲微笑吧。今天有些許不同,我們回府的路上,老爺卻自言自語得說著什麼,誰都聽不清,當然沒有人敢問。上一個多嘴的管家好像埋在了西邊的荒地裡,那墳頭草長得老高。

最近,我時常聽侍奉的奴僕說,老爺開始練字了。老爺雖然出身很低,但是是以車馬、武藝見長,這好端端的怎麼練上字了?難道老爺想噹噹其他官了?以我的瞭解,他想要什麼官,秦王一定會給他什麼官,因為他有這個能力。但是這麼多年他都沒有變動,我覺得不是秦王太喜歡他而是他自己不願意去做別的官。這次練字估計是王要他練的,或者王需要他練,又或者只有他練好了字王才更喜歡他。

趙高老爺為什麼這麼得到寵信?他就彷彿秦王肚子裡的蛔蟲,能知道王在想什麼,知道王需要什麼,他甚至能在皇帝不說話的情況下知道王想要聽什麼!這就是天下一等一的本事,我甚至覺得這本事比武藝強、比車馬駕馭之術要強。這能力我做不到,聽說兩年前有個魏國人來,他能做到。後來,那個人被派去打趙國,攻城的時候特勇敢,被砍了十幾刀,屍體都沒運回來。秦王給他後人封了兩級爵位,運氣真好!

這些日子,老爺除卻每日練習武藝、駕車騎術,不定期的進宮見秦王,剩下所有的時間都在練字。他真有毅力,一個人真的可以這麼刻苦幹一件事嗎?他抓韁繩,搭弓箭的手現在正無時無刻抓著那竹木做的毛筆,一卷一卷的寫。

這3個月來,那練字的竹簡我已經拉出去十幾車,每車竹簡都是由我親自拉到野外,在早挖好的坑裡燒掉,然後拿土掩埋,不留一點痕跡。甚至有一次,隨著竹簡我們還埋了一個小吏,因為他受老爺感染,竟然也在偷偷練字。可能老爺覺的這個小吏長得太瘦,本身就像一根竹簡,所以開心的把讓我們把他一起給埋了。

正當老爺每日都認真的練習很多字,大家已經習慣的時候,我聽宮中的守衛說了一件讓我震驚的事:今日殿上,秦王讓趙高寫幾個字想要取笑他一番,誰知我家老爺用毛筆寫了一篇讚頌之文,這大篆寫得工工整整,下筆剛勁有力,筆畫行雲流水。此舉讓秦王大為驚訝,忙讓李斯看看。

秦王問:廷尉,你書法堪稱秦國第一,趙府令的字你覺得如何?

李斯忙說:趙府令之書法已超越我,老臣自愧不如!

你李斯當然不如,老爺刻苦練字的時候你還在聽曲。我家老爺當上中車府令的時候你還在派使者陰六國諸侯,你動不動就上書勸秦王不要幹這兒、不要幹那兒,你以為你是誰呀?還是我家老爺好,一切以王為主。王說往東,老爺就駕馬往東,這車就往東走。即使老爺想讓車去西面,他也能讓秦王自己說出來,想去西面看看,然後他倆樂呵的駕車西去。李斯呢?只會拿個小本本在那大喊:東面有虎,西面有狼,不如去南面!秦王聽你的才算數好嗎?所以,你根本不懂王的心在哪。

不久,秦王因賞識老爺書法,已讓其進宮教授王的幼子胡亥讀書。趙老爺練字就是這目的?書法老師有什麼好當的。當然,如果我知道未來胡亥公子當了秦王,再想想今日練字之事,我想我會驚訝的當場給老爺點一個最真心的贊吧。


一道知衡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趙高本是個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精通律法之人。按現在的話來說是秦國的大法官。可以做最高法院的院長。或最高檢察院的院長。曾著有爰歷篇一書。是蒙學課本。據漢書藝文志記載一共有六章,內容涉及獄律,法令等。漢初編入倉頡篇。現已散失。如此有才之人確無德。趙高在人們的印象裡是宦官。其實這是千年來對他的誤會。趙高不是宦官。要不子嬰怎會夷他三族。這裡就有他的女婿。趙高是個善於隱藏自己思維的偽裝者,一個善於潛伏的陰險狡詐的佞臣。他生於秦國隱宮。他母親是肢體殘疾人。和秦國是遠氏宗親。趙高自小聰明伶俐。由於他有很高的學問。得到秦始皇的信任。派他掌管玉璽。文書等。還俺派天做了胡亥的老師。又一次趙高犯法。主審的蒙毅不敢枉顧秦打。要斬趙高。趙高文不喜歡對秦始皇說他什麼。秦始皇竟放了他。天對秦始皇確實人忠心不二。事事為秦始皇考慮。秦始皇怎會開出他是佞臣。怎會知道自己死後。趙高胡作非為。將自己的江山斷送掉。人啊!太複雜。若秦始皇知道趙高在他死後的所作所為,一定會殺掉他的。





約定9521


人心隔肚皮,即使是偉大如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有看不清的人心。

秦始皇之所以能用趙高,是因為趙高的才能,而不是因為趙高的道德,趙高是一個有才無德的人,在當時的先秦時期,重用人才多講才能,對於道德看的不是那麼重要,否則吳起也不會因為殺妻而受重用。



趙高有才,精通秦律法,寫的一手好字,被秦始皇任命為中車府令,掌管皇帝車馬及符節玉璽,車馬事關皇帝的行蹤,符節玉璽事關皇帝的權力,趙高成為秦始皇身邊最受信任的內臣,如若不是秦始皇的絕對信任,趙高也不可能擔任此職。

趙高曾經在秦國犯法,蒙毅主審趙高的案件,趙高被判為死刑,雖然不知道趙高具體犯了什麼法,但秦始皇卻赦免了趙高,原因只能是秦始皇喜歡趙高的才能。



秦始皇在世時,趙高似乎忠心耿耿、盡職盡業,秦始皇直到臨死前,也沒有認為趙高是禍害,而且秦始皇相當自信,認為即使自已死了,天下也不敢亂來。

以致於秦始皇臨死前寫給扶蘇的詔書:與會喪咸陽而葬。在秦始皇死去後,趙高居然沒有送出去,在趙高有意無意的拖延下,這封秦始皇真正的詔書卻成為歷史的遺物。

這個時侯,趙高的禍害才剛剛開始。而這個禍害卻是秦始皇一手造成的。



沙丘政變後,趙高開始了禍害秦朝,逼死扶蘇、蒙毅、蒙恬,殺害秦始皇20多個兒子和10多個女兒,逼死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害死左丞相李斯,逼殺秦二世皇帝胡亥,趙高無所不用極其。

善惡終有回報,趙高的禍害止於秦王子嬰,但秦帝國倒下的祗柱始終無法自立,轟然倒塌,趙高一個人禍害了一個強大的朝代,不得不說這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所犯下最大的錯誤!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趙高在秦始皇時期,擔任中車府令和行符璽令事,中字頭,意味著可出入皇宮,不但管理皇帝的車馬隊,還管理著皇帝玉璽,可以說是秦始皇身邊的人,肯定得到秦始皇的充分信任,這也側面說明,趙高為人處事,心思縝密,謹慎細微。

趙高之所以能夠亂政,分析有幾個原因造成

一,秦始皇病死太過突然,詔書未來得及發出,才給了趙高,李斯,胡核等人有機可乘。

二,為立儲,估計是秦始皇沒有想到自己會在49歲去世,而去世之前才剛剛送走徐福,尋找長生之藥,可見秦始皇有多麼渴望長生不老,不立太子,就不難理解了,如果早早立了太子,根本就沒有趙高的機會。

三,為冊封皇后,估計秦始皇是受到母親趙姬的影響,趙姬亂政,發生在在秦始皇剛剛成人之時,這肯定給秦始皇莫大的刺激。以至於一直沒有冊封皇后。如果有皇后在,秦始皇病死後,朝中依然有君主,趙高也沒機會可乘了。

四,過度自信,秦始皇功高蓋天,自認為沒有人敢違抗自己的命令,死後也應如此,更何況是自己的親信,事事萬萬沒想到。

秦始皇未死之前,肯定不會想到,趙高會如此大膽,篡改詔書,並禍害大秦至亡國的地步。短短十五年大秦帝國即亡,令人唏噓。



歷史邂逅


始皇雖然千古一帝 ,但終究是人,是人就有人的共性:自負、自信、愛才、惜才、喜聽順耳甜言多於逆耳忠言……這趙高可是十分了得,雖是宦官出身,人卻十分俊郎,又勤奮努力博學多才,利用擔任管理始皇乘輿和印璽之職,對始皇極盡照顧體貼,對工作表現的尤為忠誠可靠,且又善於逢迎觀察,得到了始皇帝的絕對信任。

這也導致了始皇在臨危之際才口頒詔書急招扶蘇回來,可一切盡在趙高的計謀中流產了。




宇麟321弘揚正能量


一、趙高為人勤奮、精通律法。

趙高本來是趙國的貴族,後來因為觸犯律法而遷移到了秦國,並且進入秦宮做了宦官。他自小生活在書香門第,所以文化程度也較高,並且對於律法文獻也頗為精通,而趙高也是因為這一點得到了秦始皇的注意和賞識,讓他擔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並且,秦始皇還讓趙高去教自己最寵愛的兒子公子胡亥,所以,趙高也頗得秦始皇的賞識。



二、善於察言觀色、諂媚迎合

也許是因為個人的人生經歷,趙高剛開始在秦宮的生活比較不如意,步履薄冰的他漸漸地學會了如何去討得主子的歡心以保全自己(這一點適用於大多數得寵的宦官)並且,在被秦始皇叫去教公子胡亥,他也並不是真的教他讀書寫字,而是用一些好玩的事務去討得胡亥的歡心,胡亥也特別的賞識趙高。

有一次,趙高犯下重罪,蒙毅按律要處他死刑,可是趙高利用自己的諂媚之術向秦始皇求饒,秦始皇看在趙高的服侍能力上,便赦免了他並復其原職。



第三、出色的書法能力也令其加分不少

趙高是秦漢時期的書法大家,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在秦始皇心中的地位也高了不少,畢竟一副好字還是能夠讓人賞心悅目的。而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雲:“趙高作《愛歷篇》,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趙高在書法方面確實有著出色的能力。

不過,也許秦始皇也料不到,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竟然留下了趙高這麼一個禍害,使得秦朝二世而亡。


妙齡老翁談歷史


秦始皇沒殺趙高,原因有三。一,趙高夲身是勤勞進取之人,很得始皇重視,如在封禪泰山東去時,即被封中車府令。二,伺候始皇很忠厚,無微不至,始皇當心愎使用。如在皇宮是唯一自由行走之人,又是胡亥的教師,甚至在始皇死時,也只有趙高與胡亥在旁。所以使趙高以沙丘之變壓通李斯,搞了胡亥接位的假旨,且逼死了扶蘇。三,趙高本身從小被閹,故無亂宮企圖行為的擔心。一心為始皇盡心做事,加之始皇與趙的祖上互為秦,趙人質,所以對秦趙感為同鄉,那時始皇對趙高看的能力與忠實遮住了許多險惡之心,這些都是後耒逐步發展的。或者說,始皇的威嚴沒有給他暴露不測的機會。以上是始皇沒殺趙高的原因。


黃親國旗


原因很簡單,就是秦始皇帝從來沒有認為趙高是個“禍害”。

先要說明一下的是:趙國不是閹人,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太監”。趙高的身世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蒙恬列傳》中說的很明白:

“趙高者,諸趙疏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

寥寥數語,但信息量極大。第一“諸趙疏屬”。也就是說趙高是秦國宗室。有人認為趙高的祖上是趙國的王族,由趙入質於秦,娶秦人為妻。趙高出生於秦都咸陽,後來毀滅了秦國。但這是不確切的,因為在《史記》中“諸”加上某個姓氏,一般都是指的本國宗室子弟。比如《史記·田單列傳》中的:

“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

就指田單為田齊宗室。所以說,趙高的第一個身份是秦國的宗室子弟,雖然疏遠,但卻是貨真價實,屬於“天子三門草鞋親”——這個對日後趙高個人經歷和秦國的歷史行程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個信息是“生皆隱宮”。之前有人胡說八道,說“隱宮”是天閹,但這是不可能的。據《雲夢秦簡》中記載隱宮為國營的手工作坊,主要役使刑徒,趙高的母親有罪“被刑僇”,淪為刑徒,於是便在在“隱宮”打工,而趙高及其兄弟數人,便出生於這裡。又根據《張家山漢簡•戶律》,隱宮一詞到了漢代又被指稱在隱宮中服役的人。



京劇《宇宙鋒》中趙高的扮相,完全不是閹宦。

趙高的人生經驗本來是很尋常的,按他在秦始皇帝駕崩後的自述,就是:

“高固內官之廝役也,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管事二十餘年……”

依照《秦律》,刀筆吏,也就是“史”,是可以世襲的,考慮到趙高的身世,不排除他的父親也是一位出身於“諸趙疏屬”的史,而趙高接班頂替後憑可能憑著自己的業務幹練,成為了“宦者”,注意秦漢之際宦者是指的君王身邊的侍從,而不是後世意義上的“閹宦”。“沙丘之變”發生在秦始皇三十七(210B.C.),此時拒趙高進入宮為宦,已有二十餘年。據此前推二十一到二十九年計算,趙高進入秦宮當在秦王政八年到十六年之間。此期間趙高抓住了一個機遇,那就是秦王政九年的“嫪毐之亂”,當時秦王政下令“及宦者皆在戰中,亦拜爵一級”,估計是在此期間趙高立了功,得到了秦始皇帝的抬舉,隨後平步青雲做了中車府令。

好了,下面就是特別有意思的內容了。據《史記•蒙恬列傳》中記載:

“秦王聞高彊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決獄。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當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復其官爵。”

中車府令就是後世的大清朝鑾儀使,之前和珅就是從這兒發跡起來的。而趙高諸“私事公子胡亥,喻之決獄”,也就是說此時的秦始皇帝極為信任趙高,把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交給他當學生,而趙高和胡亥此時皆無野心,師徒兩個人成天在一起研究法學。因為自古君子不器,師徒倆在專業課上盡心,這就表示沒有權力慾。但是不久,趙高出事了“有大罪”,至於什麼罪過司馬遷沒有說,但是卻透露了三點:

第一,是秦始皇帝“令”蒙毅“法治”之。而蒙毅和秦始皇帝的關係是十分的“親近”,《史記•蒙恬列傳》記載的是:

“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

可知君臣二人的關係是師友;

第二,蒙毅不敢“阿法”,於是把趙高依法判了,判決結果根據秦朝“以爵贖罪”的規矩,趙高恐怕要丟了飯碗。據《商君書·境內篇》記載:

“爵自二級以上,有刑罪則貶爵。 自一級以下,有刑罪則已”。

爵位在二級以上的人, 犯了罪就降低爵的等級,爵位在一級以下的人,犯了 罪就取消爵位。前者屬於“降爵贖罪”,後者屬於“以爵贖罪”。但是秦始皇帝認為趙高這次犯罪“敦之於事也”也就是說趙高這次“有大罪”,是辦事過於負責,矯枉過正。於是赦免了趙高的一切罪過。

所以說,在秦始皇帝的眼中,蒙毅是親信、自己人;而趙高是“敦之於事”的忠臣。所以秦始皇帝對趙高即使不親密,也是十分的信任——說白了,趙高在秦始皇帝這裡的表現就是“拼人品”,而不是“拼關係”。

所以在秦始皇帝那裡,趙高就是一個正直、無私、有才幹的窮親戚,這種人,在任何一個領導人那裡都會被當做“寶貝”,怎麼可能被視為“禍害”?

轀輬車,秦始皇帝出行的居輦。

在秦代,中車府令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為皇帝駕車。趙高長期負責這個工作。順便說一句,趙高可是貨真價實的“老秦人”——如果真的存在的話。


陳大舍


關於這個問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秦統一六國以前幾乎看不到宦官亂政的現象。

就算是有像豎刁這樣連齊桓公都搞死的宦官也是跟其他人一起幹的,豎刁只不過是個參與者而已,對於宦官亂政這方面秦始皇也沒有經驗,而且他的假父嫪毐是個假太監。

所以秦始皇對趙高這個自己的族弟而且又有才華又有能力的真宦官是完完全全放心的,即使趙高在秦始皇眼皮底下搞點小動作秦始皇也覺得這只不過是底層人為了富貴投機取巧而已,並沒有放在心上,結果萬萬沒想到正是這個與秦始皇又有血緣關係又有才華又有能力的真宦官斷送了秦始皇一手創立的萬世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