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之晉文公


晉文公重耳(公元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在趙衰(趙國先祖)、狐偃、介子推、先軫、魏武子(魏國先祖)等人的輔佐之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也為後來的三家分晉(趙國、魏國、韓國)奠定了基礎。本文主講晉文公的故事。


一國三公

在重耳父親晉獻公執政期間,晉國開疆拓土,威服四方。但在此時,晉國內部爆發"驪姬之亂",晉獻公寵姬想謀權,立奚齊為太子,遂聯合東關五等小人用計將晉獻公三個兒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派往邊城駐守,疏離晉獻公與兒子們的關係,並命人修牆築城,此人深知修城之患與內部之爭,胡亂修葺,草草了事,並慨嘆一國三個君主,我該聽誰的呢?典出《左傳.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事權不統一,確實讓人無所適從。

之後驪姬成功逼迫太子申生自殺,身負太子同黨之罪的公子重耳、夷吾逃亡他國,可後事也不如驪姬所願,在內亂中大臣裡克等人誅殺了奚齊、驪姬等人。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之晉文公

秦晉之好

在晉獻公時,秦穆公上門求親,晉獻公將公主伯姬嫁於秦穆公,與秦國強強聯合。之後秦國重情重義,幫助正在逃亡的公子夷吾返回晉國,登上君位,史稱晉惠公

期間秦晉之好也發生了不和諧之事。有一年晉國遭遇饑荒,晉惠公向秦穆公求助,秦國立馬施予糧食救濟晉國。兩年後秦國也遭遇饑荒,向晉國求援救濟,可晉惠公忘恩負義,拒絕救濟。於是兩國交戰,晉惠公被俘。晉惠公將太子圉作為人質,返回晉國。秦穆公雖將女兒懷贏嫁於太子圉,不料之後晉惠公病重,太子圉竟偷偷返回晉國,繼承國君之位,史稱晉懷公,秦穆公大怒。

秦穆公感嘆晉懷公之不義,於是接回在外流亡十九年的重耳,熱情款待,輔助重耳登上晉國國君之位,史稱晉文公,並將公主懷贏轉嫁於晉文公,再結秦晉之好。秦穆公時期,秦晉兩國三次聯姻,雖包含諸多政治因素,利益紛爭,倒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寒食節

晉文公重耳顛沛流離之時,大臣介子推不離不棄,飢寒潦倒之時,還曾割肉獻食,即割下腿肉給重耳充飢。晉文公登上君位,論功行賞之時,介子推沒有邀功請賞,背上老母親,到綿山隱居,晉文公為勸介子推出山,命人放火燒山,最終介子推與母親活活燒死在綿山。晉文公羞愧,於是將綿山改為介山,每年這一日禁絕煙火,吃冷食,以紀念緬懷介子推之名節,警誡自己疏忽賢臣之過錯。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之晉文公

退避三舍

公子重耳流亡之路,崎嶇坎坷,看盡世間人情冷暖。衛國、鄭國對其不理不睬,將其轟走;曹國曹共公更乃三俗之人,素聞重耳有奇相,長有駢肋,即肋骨如平板,於是在重耳洗澡之時偷看,重耳不堪其辱。倒是齊國、宋國、楚國不錯,厚待重耳。重耳更是承諾楚國,若是晉楚兩國日後難免一戰,晉國願退避三舍,以報大恩。果不其然,晉楚兩強為稱霸中原,各自結盟諸侯國,在衛國城濮爆發城濮之戰,晉文公重信重義,退兵九十里外,楚將子玉帶兵窮追不捨,最終晉文公巧用三軍,大敗楚軍。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之晉文公

晉文公六十三歲坐上君位,勵精圖治,舉賢才、賑濟小民、公佈法律、惠農通商,既征服了周邊小國,打敗不可一世的楚國,又平定了太子帶叛亂,迎回周襄王。最終晉文公成為春秋時期無可爭議的中原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