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是真的吗?看看这些大师的书法就明白了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听到”字如其人“,意思就是这个人的字与他的性格和长相十分的相似。那“字如其人”的观点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字如其人”的观点呢?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是真的吗?看看这些大师的书法就明白了

我们听到“字如其人”这句话时,一般都会认为是贬义词,没有夸奖人的意思。但从中国历史上“字如其人”的观念其实是早就存在的,早在1500年的南梁名臣袁昂在《古今书评》提到过王羲之、王献之、羊欣、蔡邕的字等,“字如其人”就是原本字的意思。在袁昂眼中,看到的字都是人,即“字如其人”和“见字如见人”,使“字如其人”一词一直影响深远。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是真的吗?看看这些大师的书法就明白了

但是,“字如其人”的说法,真的科学吗?在历史上,如果用“字如其人”来形容蔡京、秦桧、严嵩这样人品差,但书法还不错的人,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是如果你了解徐渭、八大山人悲惨的人生经历、如果你了解“二王”所处时代具有“晋人尚韵”的风尚、如果你了解董其昌与禅宗的渊源,对于这些写出了自己内心世界的书家而言,“字如其人”或许又或许是相通的。所以说“字如其人”是否科学,可以说是很难量化的。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是真的吗?看看这些大师的书法就明白了

而我认为“字如其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想范畴、或者有价值的追求。我们会感性的认为通过书法,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情与修为。一个人学习书法可以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书法所展现的个人性情与他书法修为的相关性会更高。“字如其人”是书法的最终境界,如果书法家能达到字如其人的水准,那么这位书法家就达到了比较高的艺术水准了,人如果不能融入字中,又怎么体现临摹的极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