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书写时悬腕和悬肘动作上有何区别?该如何练习?

不在双黄线


初学书法时,我们多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为了练习悬腕,常以左手放于右手小臂下,一段时间后,再慢慢抽去左手。

从这个动作我们其实可以了解一个道理,即为什么要悬腕:

手腕抬高了,手腕被解放了,活动范围大了,写字灵活了。

写小字可以枕腕,写大字则要悬腕,字再大则必须悬肘了。

悬腕时,手腕抬起来了,但手肘还在桌上,这样稳定性好,但手臂活动范围还是受限。

当写大字榜书时,只悬腕还不行,只有将肘部抬离桌面,胳膊才能完全自由,活动范围更大,运笔挥洒才能更自如。

这与吃饭时夹菜一个道理,眼前的菜抬手就可夹,稍远处需抬起胳膊夹,再远则要站起来才够得着。

在书法训练中,悬腕、悬肘纯属身体训练,没有技巧可言,惟有让肌肉适应这一姿势而已,正如武术中的蹲马步。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悬腕和悬肘都是书法术语,是书法学习中执笔法的一种。

悬腕是指手腕悬起,手肘也离开桌面上书写的方式,称为“悬腕”。悬腕能使肩部松开,使书者能够上下自如的用笔。让全身之力无所罣碍,这样才得集注毫端,点画方能劲健。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翰墨真迹辩》:“山谷乃悬腕书,深得《兰亭》风韵,然行不及真,真不及草。” 明 方孝孺 《题宋仲珩草书自作诗》:“子山善悬腕,行草逸迈可喜。” 可见古人对悬腕也十分重视。

  悬肘,就是写字时手肘悬空,此时腕部、肘部完全离开了桌面。据说魏晋时期人们就是用悬肘的方法写小字的。因此也可以说书法从一开始就是悬肘来书写的。

了解了悬腕和悬肘,那么我们怎么练习这两种执笔方法呢?

我们练毛笔字,在起步阶段时,因对毛笔的性能一点也不熟悉,可先用悬腕法写二三寸见方的楷书,也就是小楷和中楷。这就需要用悬腕了,最初学悬腕手会肯定颤抖酸疼的,但只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慢慢就克服了。这里笔者讲三种方法:一是空闲时候,倒拿笔管,按照正确的执笔法执住,悬起手腕在桌面上画圈画横画竖,练习手腕的稳定性。二是写字时将左手平覆在桌面上,右手腕搁在左手背上写,时间长了,抽去左手,右手也能稳定,这就是俗称的“枕腕”。还有一种方法是笔者最常用的,就是写字时把手腕抬起来,肘支在书案上,这样效果也不错。这三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练习一段时间,就能收到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笔法稍有把握以后,手也慢慢听使唤了,这时会发现搁在书案上的肘部成了挥洒的障碍,即所谓的“掣肘”,这时就可以站起来采用悬肘法来练习了。当然,突然站起来将手臂全部悬空练习悬肘时,会发现酸痛的地方不是肘部,反而是腕部。原因是坐着写字时握笔角度小,笔杆下部靠近手掌,并习惯了这种姿势。所以这时应该先将执笔的角度加大,就是笔杆与手臂的夹角增大,让笔杆远离手掌,执笔形如提、抓,让手指关节充分舒展,这样既能缓解手腕酸痛,还是提高书法技能的必要进程。只有这样,才能使臂、肘、腕、指各个部位动作协调,字体潇洒,书者轻松自如。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写小字宜用悬腕,写大字时宜用悬肘,这是他们的区别所在。悬腕、悬肘虽然是外在的姿势和形式,但我们学习书法时也得按照严格的方法来进行,不能敷衍了事,通过刻苦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我们才能够正确掌握悬腕、悬肘两种执笔方法,这样书法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下图分别是:枕腕、悬腕、悬肘)





墨鱼轩书画


【泊庐回音壁】书写时的悬腕和悬肘都是手执毛笔临空书写,悬腕是腕部离开桌面,手肘还是靠着的,悬肘是手腕和手臂都离开桌面。它们都是相对于书写时候手部卧桌的不同方法。

悬腕和悬肘的书写方法对于大多数的初学者是个难题,因为腕肘靠着桌子书写比较稳妥,而一旦悬起来就心慌手颤,写不好字了。

写小楷字是可以不一定悬起来写的,如果写大一些的字就应该要悬腕来书写,比如5~6厘米字径的字,不悬起来就会有掣肘。假如要写更大字径的,则必须是把手肘都悬起来。

悬腕悬肘对于一个“书法家”可以说是必须的。练习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破掉怕字是第一。第二坚持上一段时间就会习惯悬腕悬肘了。第三,有个诀窍(任何事情都有诀窍和办法可以帮助度过难关)可以帮助你比较快的学会把手悬起来。就是站起来,站起来书写,就可以最快的学会悬腕悬肘,并且依然把字写好,写的更好。


(泊庐小字)


(泊庐写大字,必须悬肘)

——钱塘泊庐


钱塘泊庐


悬腕就是把肘关节顶在桌面上,让腕部不贴在桌面。使书写时运笔自如。陈绎曾《翰林要诀》在解释悬腕时强调:"悬着空中最有力。″

悬腕多少度合适?

腕部大约在45度合适,太竖和太平影响腕部运笔灵活度。

(礼器碑局部)

履贞《书学捷要》说:"臂肘一悬,则周身之力至矣。″悬时就是把整个肘臂抬起悬空。这比悬腕的活动范围更大一些。肩要放松。手臂成45度夹角适中。

(礼器碑局部)

朱履贞《书学捷要》还说:"书有运腕之说,而不及臂指,更有言运腕者,欲腕之转动而成书。引王右军之爱鹅,谓取其转项若动腕。穿凿甚矣!是盖不知运以义,而腕之为何物也。夫运者,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竖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运之既久,俾指尖劲捷,运笔如飞,迨乎至精极熟,则折叙、屋漏、壁坼之妙,自然具于笔画之间,而画沙、印泥之境于是乎可得矣!″

(礼器碑局部)

用笔奥妙,先运心,在书写时,指、腕、笔、肘、臂的各个关节要协调配合,灵活应用,使笔力传到锋尖。

(礼器碑局部)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神韵轩书法


悬腕和悬肘的区别在于:悬腕是指把手腕悬空写字时手腕转动灵活自如。悬肘是指写字时手肘悬空,此时腕部、肘部完全离开桌面一般都是站立书写,写书体时让肩部、肘部、腰部都能有力。


图影像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了书写毛笔字的姿势问题。我认为我们在书写的时候采取什么样的姿势,往往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书写书体

我们书写不同的书体,虽然说大部分时候都是采取差不多的书写姿势,但是我认为还是有细微差别的。

比如,篆书、隶书和楷书的是书写,一般而言都是需要我们坐在椅子上,枕腕书写。或者是悬腕但是枕肘书写。绝对没有人为了写篆书、隶书而站起来悬腕又悬肘书写的。

相反的,行书和草书等书体一般往往是需要悬腕,甚至悬肘书写的。

但是在楷书、篆书、隶书中又有非常细微的区别。篆书在这三种书体中是最需要悬肘书写的,而楷书和隶书比较少。

而在行书和草书中,草书绝大多数是需要悬肘、悬腕书写的,而行书则不一定。

而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差异,其实就是和书体的特征差异有关。

(二)书体差异

一般而言,中国书法的书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静态书体,一类书动态书体。静态书体就是楷书、篆书和隶书。当然了,这个“静态”并非通常意义上的静止、呆板,而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它和动态书体的区别就在于动态书体的顾盼联系是非常明显的,而静态书体不明显、比较含蓄罢了,但是这不能代表它们是没有生动的顾盼联系这个事实的。

动态书体就是行草书。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他们的笔画非常灵活多变,动态多姿。

理解这个概念,再说书写执笔的姿势就好理解了。静态书体笔画与笔画之间虽然联系、顾盼、呼应是存在的,但是明显的,这是一种弱联系,因此,只要你把每一个笔画都写好了,然后笔画之间的结构搭配能够处理得当,基本上关注局部就可以完成任务。

但是动态书体它是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联系非常强,有时候粘连、呼应等游丝引带是很明显的,处理的时候如果只关注局部那就完蛋了。

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即动态书体是关注整体更多一点,而静态书体更多在乎细节和局部。

所以,静态书体的书写不需要像动态书体的书写那样悬肘、悬腕甚至是站立起来把握全局,只需要枕腕就可以了。

这一点其实在小楷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小楷书写的时候既不需要悬肘,也不需要悬腕,甚至枕腕都不需要,直接贴在桌子上写就可以,原因就在于小楷的字型比较小,掌控起来比较容易。

(3)字形大小

既然已经说到了小楷,那就不得不说字形大小对于书写姿势的一个影响了。这其实和书体差异的影响因素一样。这是和索要书写字体的全局掌握要求有关。

比如前面提到的小楷,其实就是因为全局掌握能力要求比较低,因为字形小,不需要站起来或者悬腕来提高对它的掌握,基本的书写姿势就已经能应付平时的书写需要了。

但是大楷和榜书就不同了,你要想掌握全局,就需要站起来、悬腕、悬肘书写,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撑起来”。如果你还是坐着书写或者枕腕,那么就完全挥运不开了。

这是字形因素。

(4)传统技法的内在要求

中国书法,如果说只考察一个人身体上某一个器官的灵活度,那么这个器官绝对不是你的手指,也绝对不会是你的大脑,而是你的手腕。手腕越灵活的人,写字其实越有水平和功力。所以的书法技巧,其实说白了都是腕的功夫,考察的是一个人手腕灵活应变的技巧。

这里多说几嘴。其实所有的艺术中关于技巧的部分,都是在锻炼人体某一个部分的灵活程度,比如舞蹈家是四肢的灵活度、音乐家是手指的灵活度、有一个艺术比较特殊,诗歌艺术,其实它考察的是一个人嗓字发音的灵活度。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不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诗歌艺术,永远是和“歌”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其中韵律感、旋律感是非常强的,如果没有灵活的嗓子,很多语句诗人是写不出来的。而在过去,诗人也往往是一个朗诵高手,这在古典诗歌的诗人群体中尤为明显。

那么既然书法艺术是考察手腕的灵活度的,那么就要给手腕以最大的自由,才能更好的为书写服务。这个时候,依据字型大小来适当调整书写姿势,就是为了保证手腕不受拘束的书写,这样才能写出好书法。

如果有些书体不需要做太大的姿势改变就能写好,甚至有些书体的书写腕力使用的很少,那就不必非得要求悬腕、悬肘了。但是像榜书这样的,非得悬腕不可。

我是笑笑小仙










笑笑小仙


我不会写软笔,硬笔也是丑书。


旭照荷塘


对不起,我对书法了解太浅,恕不回答。


卧龙村116


悬腕是指书写时以肘部为支点,手腕的部位不接触书写的桌面,悬肘是指书写时肘部、腕部全部悬空,即书写时小臂全部不接触桌面。悬腕的难度要小于悬肘,所以练习时要先从悬腕练起,逐步过渡到悬肘。依据个人经验,写小字的时候悬腕足矣,字体结构紧凑,书写空间小;写大字的时候就必须悬肘,创作行草书时,悬肘的优势尤为重要,如果不悬肘会对整幅作品的流畅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Kevin大刚子


悬肘也叫悬臂,活动范围大,适合这大字,容易把魂带出来,悬腕相对小一点,适合写小字,比如书信,奏折之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