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启功的书法水平超越周慧珺了吗?表现在哪里?

书法影响力


启功和周慧珺两位先生的书法都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两人书法各具特点,属于书法里的顶级高手,能去“华山论剑”这样的级别的人物。单去讨论二人的书法谁胜过谁,谁超越了谁,其实意义不大。

在他们这个级别的高手里,单纯从书法技法来说,水平几乎没有差别。但书法最终比的不是技法方面的,而是气韵、神采。

王僧虔说过:“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方可绍于古人。”

这里的“形质”说的就说书法的线条,也就是书法技法层面的内容,“神采”说的是书法的神韵、气度,其实就是书家本身的学养、性格、审美情趣的体现。

因此从“形质”这个角度来说,周慧珺和启功两位大家的书法作品,各有自己的特点。周慧珺的书法虽是女子书,却给人以力拔千钧、力透纸背、千钧凿岩的力量感。她以魏碑的笔法来写行草书,来表现米芾的书风,可谓别具一格。她的书法作品,既有北碑的雄迈,又有宋人的写意和逸趣。

启功先生的书法是传统贴派的延续,用笔和结体也吸取了魏碑《张猛龙》的一些特点,他的书法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书法界对他的评价是:“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启功先生一生有太多的成就了,他不仅仅是个书法家,还是个画家,更主要的是一个国学大家。他一生主要教授古典文学和汉语,研究古代文学、史学、经学、语言文字学、红学,还是故宫博物院的中国传统书画鉴定专家。

启功先生不但具有丰富的学识、修养,还具备了高尚的人格,这些都反应在了他的书法作品之上。因此,若与周慧珺的书法相比来说,在神采、气韵上,启功先生稍胜一筹。启功先生的书法入古出新,成就了遗世独立的“启体”,也是中国传统文人书法的绝唱。

翰墨本人也是十分推崇启功先生的书法,在我的头条号上也分享过众多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跟我一样喜欢启功先生书法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我是翰墨今香,喜欢的朋友希望您能点击一下关注,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翰墨今香


启功是当今著名的书法大师,周慧珺是当今著名的女书法家,单从技法上来看,周慧珺的书法技法貌似更加丰富一些,但是从整体的格调和气息上来看,她的书法和启功的书法还是不在一个级别上,相差甚远。

书法家拼到最后拼的还是文化二字。

1、单从技法上看,一个普通人经过几年的训练就可以掌握基本的书法技法,如果练习上十几二十年,基本都可以书写出技法丰富的书法作品。

但是考验一个书法家能力的并不是能够书写技法丰富的书法作品,而是能够在这些复杂的笔法中间找到适合自己的笔墨语言,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表现自己。



在这一点上,启功是找到了自己的笔墨语言的,他选择了赵孟頫和董其昌的儒雅书风,看似简单的书写背后,是去繁就简以后的智慧的选择。

2、而周慧珺在早期积累阶段做的是非常好的,她的行书在技法方面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在后期的风格的凝练和选择上并没有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其作品有点倾向于“野”。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觉得周慧珺的字可以用质胜文来形容,启功书法可以说是文质彬彬了。


不二斋


麓风轩认为:周慧珺虽然也是当代书法大家,但与启功先生相比还是差距十万八千里。

我想用两句诗来概括周慧珺和启功先生的书法的不同:

一、周慧珺的书法——做作,用一句诗来评价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句诗出自杜甫诗《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有点自嘲的味道:“老夫的偏辟性格就是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

周慧珺的书法取法宋代米芾,米芾也是一个很怪癖的人,周慧珺的字也是追求怪癖,每一个字都离自然天真较远,刻意做作之态,博人眼球,初看使人惊喜,看多了觉得俗不可耐!当代丑书正是走的“做作”道路!

二、启功先生的书法——自然,用一句诗来评价就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这句诗出自元好问诗《论诗三十首·其四》,是对晋代诗人陶渊明诗歌的评价。用来评价启功先生的书法非常贴切。当时诗坛雕琢粉饰、矫揉造作诗风非常盛行,就像当代丑书盛行一样,但是真正懂的人非常反感。


元好问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启功先生的书法有类似之处,读懂了就能体会到其质朴不假修饰,独见真率之情志,具有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魅力,不是一般的书家所能达到的境界。

讨论话题:读者朋友们认为周慧珺与启功先生的书法相比如何?欢迎把您的真实想法写在留言区。


麓风轩


启功的书法放在民国,也实属普通。即便同赵朴初先生相比,在修美、雅洁、诗书之气方面,虽独树一帜,但也不见得能胜过一二。

启功先生是公认的书法大家,其在治学方面的成就,远大于在书法绘画方面的建树。从其人生经历来看,其字也比较完整清晰地刻画出先生较为宁静和畅达的一生。

周慧君先生的字,好字,糅合了二王和北魏的深厚功力,同启功先生的字体一样独成一派,但整体风格上没有启功的更为突出。从个人经历上而言,周慧君先生贵为女性,身患残疾,一生都在与痛病作着斗争。这是先生的字体力能体现出一种坚韧、狂放风格的根本原因。一个在旧时代出生的女性,能在二王和北魏风格之中找到一条和谐共生的书法艺术之路,实属不易。

两个中国书法协会曾经的领导,都在用字书写自己真实的人生,这是当今绝大多数追求字体形和神统一的书法家很难做到的。两人的书法,均和个人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法切割。

启功先生来自贵族,自幼饱读诗书,书法艺术范儿更别具一格;周慧君先生出身贫寒,身患重疾而奋斗不止,虽作为书家的传统文化内涵远不及启功深厚,但论求索书法一路的艰辛和执着,确是启功不曾面对。

市面上很多人在模仿启功的书体,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好模仿;二是有普遍的审美价值而得到更加广泛之承认。相反,模仿周慧君的少之有少,显然是名声不大、不易模仿等等原因。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两人的书法风格完全不同,但就气质而言,笔者更喜欢内藏雄风的周慧君之字;模仿启功先生字体的,当今人极其之众,这也是如今中国太平盛世之下的总体审美趋势,小桥流水、渔舟唱晚是美的主流。如同许多无病呻吟的心灵鸡汤一样,很美,确实美,就是美,但真的不容易震撼人心。

您的看法呢?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0550076992100831"} --}

蜀小叨


小编的标题就是错误的。启功先生超越周慧珺?启功先生本来就比周慧珺强百倍。书法不单单是书法,还要懂诗词韵律,懂文字来源,楹联格律,平仄对仗,能自己做诗做词,这些是都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在这方面启功先生可以说中国书法史上最厚一位大家。周慧珺在这些方面都不如启功先生。启功先生是国家文物书画鉴定小组的主任委员,本身就是国家对启功先生的肯定。西泠印社社长更是宁愿空缺也不妥协的职位,启功先生能被选为社长,也是实至名归的。自启功先生故去后,周慧珺成了中书协最后一块遮羞布、启功先生之后唯一能称得上大家的人物了。



三少爷_33997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不对,从年龄来说,启功生于1912年,周慧珺生于1939年,启功大周慧珺27岁;从书法上说,启功21岁(1933年)开始卖字画谋生,书法以具相当功力,到周慧珺出生时,启功(1935年)已在铺仁大学任教多年,周慧珺识字时,启功在书画造诣上业已成名立万。所以问题应该反过来问。

在书法方面,启功清新隽永,严谨整饬,技法结字方面,删繁就简,风格一以贯之。



周慧珺早期楷书非常不错,如她的《长恨歌》已有自己风格,如下图

后来的行书取法魏碑,书写技法上丰富多姿,用笔老辣凝重,这在女书家中不多见,殊为难得,不愧为当代女书家第一人。但是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学魏碑多取法其质朴天然,天真烂漫的姿态,周慧珺貌似堕入魏碑粗鄙的一面。行书如下图

整体上看,周慧珺和启功还不在一个层次上。周的字看久了,有烦腻之感,启功则久看依然心生欢喜。这恐怕就是书法内涵上的东西吧,启功学养丰富,书画诗文印、历史;文物鉴赏等学识不凡,这是周慧珺所不能及的。

所以启功的书法是超越周慧珺的,二人书法差别主要表现在文化学养方面。

我是学习书法的颜二,一家之言,欢迎批评,谢谢!


书法颜二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启功和周慧珺都是大家公认的书法家,而启功先生应该是周慧珺的前辈,二人在书法界的名声和地位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启功先生曾经担任过书协主席,而周慧珺曾经担任过书协副主席。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对于启功先生和周慧珺老师的书法都很推崇,并且认为他们都是当代一流的书法家,不过也有人说启功先生是大师,而周慧珺是书法家。

根据一些消息显示,启功先生在书法的道路上一直走的都是中规中矩的传统道路,而周慧珺则有很多的创新之举,例如她曾经抡起大笔写巨幅大字,虽然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行为却有点像是把书法当做杂耍一样。



就事论事,启功先生的书法水平超过周慧珺了吗?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启功先生的书法水平在周慧珺之上这是肯定的!有人说启功先生是当代一流的书法家,尽管放在民国年间是一般水平,但是启功先生的书法能列得进去,而周慧珺呢?虽然也是书法大家,但是却不能做到像启功先生那样。

不说其他方面,单就书法这一项来说,周慧珺的书法也在启功先生之下,还有就受欢迎程度来说,启功先生的字也是雅俗共赏的,这时一般人做不到的,我想周慧珺也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因此,我觉得说启功先生的书法有没有超越周慧珺,这本身就有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启功先生的书法和周慧珺的书法进行比较,很有些意思。


启功的书法非常经典,法度谨严。虽然表面上与古代书法在点画造型、结构布白、章法处理上有非常大的区别,属于创新书法,但是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基础或实践基础的,也就是说新在表,古在质。再说,启功先生的书法,另一方面是靠学养博大精深而成就书法的气韵格调的。

周慧珺的书法深植传统书法,但突出的是个性。和启功先生的书法相比,一个个性含蓄,一个个性外露甚至咄咄逼人。周慧珺不失女中大丈夫也。而启功则如其学养,有一种谦谦君子之气度。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或国学标准,显然是启功先生的书法高于周慧珺,所以谈不上启功先生的书法超越周慧珺云云。

但周慧珺的书法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野”而不狂狷,线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度,如锥画沙,屋漏痕,折股钗的线条形质。实际上也是“野”在变,法度内涵隽永。

从气度方面看,周慧珺的书法气度外露,野而不见粗俗。启功先生书法气度恰恰相反,犹如儒雅君子,文质彬彬的格调。启功先生和周慧珺先生的书法,从形质上欣赏可以说都是形满质厚的现代书法大家。都足以在中国的书法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翰墨书道


启功先生和周慧珺先生的书法不是同一个档次。启功先生是什么人?除书法家外,他老人家首先是一位国学大师、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等等。现在的任何一位书法家都不能和启功先生相提并论,启功先生于书法的关系更像古人,因为启功先生最大的成就不在书法,书法在他看来就好比茶余饭后把玩的小玩意,他的成就在于他的学问。


启功先生的书法自成一体,他的用笔在古人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形成简洁、爽利的特点,结字,提出黄金分割定律。沙孟海先生对其学生表示,启老的字尤其学问基础做支撑。


反观周慧珺先生,周先生师从沈尹默,然将传统书法的文气、书卷气全然抛弃,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野”,其实周慧珺先生的书法就是野路子。这样试问又怎么和启功先生相提并论呢?


古风书法


两个人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启功书法是学者字,这一点就可以在书法史上站在脚!

1.平正、秀媚。其书法观念,深受明末清初因皇家推崇而流行的赵、董书风的影响。

2.修美、匀整。注重结构的黄金分割率,用笔干净,不尚变化。

3.雍容华贵,贵族气。启功原姓爱新觉罗,系皇室后裔。

4.趣味雅洁,富有书卷气,属于学者字。这点向有争议,不喜者谓之甜俗、少骨、单调。

而周的书法在当代女书法家中有一定影响,但是硬伤还是有不少!

1、过于追求潇洒,把古人字法中核心的价值丢失了,向写字方面靠近!

2、气息、气象上过于缺乏……粗枝乱棍的感觉,把中国书法最重要的气息没当回事……

3、线条过于直硬,韵味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